1980年9月8日参考消息 第3版

    美国杜邦公司制造的一种新式除草剂在复修印尼一座佛教建筑物中发挥了作用
    【美《今日世界》9月号文章】题:挽救古代建筑奇迹
    在印尼的爪哇中部,目前正在进行一项挽救古迹的庞大计划,这项计划要花1550万美元;而所要挽救的是一座著名的亚洲古代建筑,据科学家估计它大约已有1200年的历史,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殿堂之一——婆罗浮屠。婆罗浮屠又名千佛坛,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石头结构。坛下部有五层四方形平台,顶层之上则有三层圆形回廊,廊上分布72座钟形小塔,每座塔内有一尊人身大小的佛像。整个坛的每一边都比足球场还要长一些,其高度则约为长度的一半。坛座四周的墙壁和石栏杆上满布浮雕,全长约4.8千米,所雕的都是佛传。
    整座结构都是利用火山岩石建造的,顶部有一巨大的塔。这种逐级上升的布局,体现佛教中不同阶段里头不同程度的觉悟,最高层就代表功德圆满,实现了精神上的最高境界——涅槃。
    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曾经把婆罗浮屠在建筑上的成就,跟雅典的帕提侬神庙相比。尽管如此,这座宏伟的建筑物却是长期神秘地不为世人所知。有关它建筑的年代,还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一般说是在公元778年至842年之间。但是,当它建成之后大约二百年,当地的佛教文化中心以及政治生活却转移到东爪哇。致使婆罗浮屠自此沉埋于荒烟蔓草之间,湮没无闻近千年。直到1906年,当时的荷兰当局才开始对它作复修工作。经过五年多,才把这座宏伟的婆罗浮屠从沉睡中唤醒,清除杂草秽土,伐去荆榛恶木,于是这座古老建筑才得以清新的面目再行显露于世。
    可惜的是,把这座宏大的古迹清理出来,反而招致了不大好的后果。因为这一来即使这座古代建筑暴露在风雨之中,大自然对它的摧残侵蚀比以前更为严重。这座佛坛本来是座落在一个人工堆起的土山之上的,过去七十年来,由于排水系统不良和季候风的侵袭,建筑物已经受到了破坏。再加上雨水的强烈冲洗,使坛基的土壤流失了很多,以致这座佛坛本身也有倒塌的危险。到目前为止,这种坛基的侵蚀现象,已使几千块石头移位甚至剥落下来。
    雨水还引起了另一种祸害,那就是大片大片的藻类、菌类等一类植物,在那些不大结实的石雕表面旺盛地生长起来。这种植物的灾害,对所有的石雕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现在每年大约有五十万游客参观这一所伟大的佛教建筑。现在正在进行的挽救工程,是于1973年开始的。这项计划由印尼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持,原定经费是800万美元,现在估计到完成时大约会耗资逾1500万美元。整个工程,是现代科技和六百名工人精细的手工艺的结合。
    佛坛中部的每一块石头——约有120万块——都要拆卸下来加以处理修补。由于每块石头(包括已倒塌的一万块石头)在处理后都必须恢复原来位置,所以要用电脑来登记编号以免差误。
    首先是用巨大起重机把编好的石块,小心地吊到修理棚里。在这里,先把石块洗净干燥,然后就是十分缓慢而极端小心的工作,由工人用普通的缝衣针,把所有的藻类、菌类及苔藓等从雕刻的表面和缝隙中剔除干净。经过这一清除步骤之后,就用环氧树脂进行必要的修补。最后,每一块石头都必须用一种液体的除草剂加以喷射。
    这样做是因为如果只经过清洗修理便把石块放回原来的位置,则不久之后藻类、菌类等必然会再度大量生长,继续对雕刻产生破坏作用。早在1974年,海弗特博士便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化学考古专家;他首先试验过好几种化合物,试验它们抑制植物生长的能力,经过多次试验,最后终于选定了美国杜邦公司制造的一种除草剂,这就是“Hyvar”X。这种“Hyvar”X是是1963年制成的,它是一种可混湿稀释的粉剂,可以和水混合作喷剂使用。它对许多种阔叶类杂草、禾本科植物以及树木都非常有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进行的试验证明,在清洗了的石块上使用上述除草剂,可以取得抑制藻类及菌类再生长的效果,而且效果是持久性的。
    这项工程的监督官员山度沙对使用除草剂的结果也表示高兴。他说:“有些石块是六个月前洗净后喷上这种药剂的,到现在完全没有植物在上面附着再生长的任何迹象。”
    为了进一步巩固这座婆罗浮屠的坛基,使那人造的土山不再受雨水冲洗侵蚀,工程人员又建造了钢骨水泥的加固工程,还修筑了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以减轻佛坛底座四面墙壁的压力,并防止水的渗漏。
    按目前计划,这项复修工程在1982年便可大功告成。到时,这座伟大的古迹将要进入一个维护保养的新时代;而亚洲地区内这项古代建筑杰作,也将以崭新的光彩重现于世。


    【苏联《消息报》报道】举世闻名的米兰市杜奥莫教堂最近得了“病”。二月初,使这座建筑物生辉的大理石雕象之一突然断裂,从25米高处掉下来,砸在人行道上。幸运的是没有造成行人伤亡。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一辆临时在教堂附近经过的汽车。
    这座教堂是意大利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物,欧洲唯一的一座大理石建筑哥特式教堂。它开始建于1386年,完成于十六世纪。这次事故,说明它现在已处于危险的状态,使意大利公众对于国内文化古迹遭到破坏越来越感到不安。不仅在米兰,罗马市帕拉廷小丘的建筑物也遇到日益严重的威胁,图拉真圆柱正遭到破坏。奥尔维也都市的古迹有塌陷的危险,威尼斯城日益下沉,引起公众日益不安。热那亚市内阿格里琴托的庙宇和中世纪住宅区,受到地震和大气污染的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米兰的教堂有许多“敌人”。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硫。它是供暖系统和汽车发动机里燃料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硫与米兰市潮湿的空气相接触,变成硫酸,逐渐腐蚀教堂屋顶上的大理石装饰品。
    城市交通工具运行引起的振动和成千上万的野鸽子使教堂的状况更加危险。
    意大利的专家们对拯救这些文化古迹持乐观态度。一个拯救教堂的计划已在实施。
    左翼的报刊认为,政府用于这方面的拨款显然是很不够的。因此,已在城市居民中展开募捐,资助文化古迹的修复工作。


    【日本《产经新闻》8月12日报道】题:在福岛县发现1,500年前的鲸鱼化石
    在福岛县岩木市四仓町的县立四仓高中用地内发现了一具古代鲸鱼化石。据岩木市教育文化事业团体等机构调查获知,这是一条约1,500年前的髭鲸化石,基本上完整地保留着它的骨骼。


    【塔斯社八月二十九日电】在马努州所管辖的秘鲁热带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座古代村落的遗址。
    遗址证明,据报刊报道,在这一地区可能存在过哥伦布之前的时代的一座大城市。
    参加考察的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多·巴伦西亚向《商报》发表谈话时宣布,发现了沿着山坡而升高的美得惊人的梯田。古代的印加人在这些梯田上种植玉米和其他农作物。
    梯田上牢牢挺立着一系列印加人建筑方式所常有的长方形无窗房屋。这些房屋经住了时间的考验。


    【塔斯社八月二十九日电】题:水下
    「黄金国」
    夏季是从事水下考古学研究的保加利亚科学家最紧张的时期。二十年前,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开始了首次水下研究工作。
    二十年来,搜集到了许多珍贵的科研材料。
    结果发现,从巴尔奇克到阿赫托波尔,保加利亚的整个黑海沿岸是考古学家的一个真正的「黄金国」。然而发现最多的地区要算古代城镇涅谢贝尔,即黑海的老地图上标明梅桑布里亚的附近地区了。
    考古学家在水下发现了好几「大堆」古代双耳瓶。在涅谢贝尔附近找到了一座古希腊罗马村落及其堡垒的墙壁残迹。


    【香港《成报》文章】美国哈佛大学出版了“元明杂剧”中的《包公案》一书。
    作者乔治·海顿现任南加州立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曾于1971年以研究元明杂剧的论文获得斯坦福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这本书就是他的论文中的一部份。
    另一位美国汉学家巴特里克·海南教授为此书写了前言,其中提到“犯罪与惩罚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也许可以说比起西方侦探和犯罪小说全盛时期之前的世界文学中其他主题都显得更为重要。这些作品中的司法人员都是卓越的官员,他身兼检察官与法官二职,有时还兼侦探的职责。情节展示了他机敏而足智多谋。除此之外,许多这类作品里还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把那些由于政治权势而超越法律,高高在上的罪犯绳诸于法。这就需要这个官员的刚正、勇气和机智来把这种有权势的恶人拉下马”。
    作者海顿教授在序言中说明他选择翻译了《陈州放粮》、《乌盆计》、《后庭花》这三出戏,是因为它们各有特色,具有讽刺的幽默感和“是”战胜‘‘非”的那股专心致志的热情,同时也因为这三出典型的“包公案戏剧”过去从来未曾被译成英文或任何外国文学,因此值得介绍给西方读者。
    这本书的卷末,附有一页27出元、明公案戏的详细目录,其中包括关汉卿的《蝴蝶梦》、《窦娥冤》和《望江亭》,李潜夫的《灰栏记》,和张国宾的《合汗衫》等。
    有人认为“包青天”式的办案手段,有违于法治精神。这是典型的学究观点。在700年前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之下,难道要包公根据《六法全书》来审案吗?司法官员的最重要职责是“执法维平”,包公之值得推崇就在于此,不能用现代法律观点看包公。


    【香港《成报》报道】除了美、苏两国之外,对中国文学作品最有系统翻译和研究的就要数到法国,再次是日本、西德、英国和澳大利亚。
    翻译成法文的中国文学中最多的是鲁迅的作品,他的《呐喊》、《彷徨》、《华盖集》、《而已集》、《朝花夕拾》、《且介亭杂文》等都已有了法译本。巴金的《寒夜》法译本也很受欢迎,目前法国和西德正在竞相翻译香港《大公报》陆续发表的巴金《随想录》,被认为是研究文革时期中国文化所受浩劫的最有价值的报告文学。另外,中国古典文学《水浒传》的法译本也广受欢迎。上述这些书都是由巴黎加利马尔出版社出版的。
    但是能够加入法国十大畅销书之列的却不是这些书,而是由法国“百周年纪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针灸概论》。这家出版社在1971年开办之初,即从事引进北京出版的法文刊物,而从1975年起则着手有系统地翻译出版中国书籍,《中国针灸概论》是它所出版的“中国小文库”丛书之一,这个小文库还包括中国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书籍,已引起法国文化学术界广为注意。
    此外,法国电影学者贝热龙编著的《中国电影史1905—1945》第一集已由埃拜尔出版社出版发行。
    法国《晨报》报导了法国已出版一种关于华人的新杂志,名为《巴黎—北京》双月刊。这本杂志报导有关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各地华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概况。这家杂志的社长暨法国著名汉学家齐亚内说,这本杂志是“关于现代华人的文献资料和研究的法国第一种科学杂志”。


    【香港《成报》报道】苏联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中国八世纪到十四世纪抒情诗选》,选入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的中国诗人王维、苏轼、关汉卿和高启的作品。这本诗集是由斯泰因别尔格、维达科夫斯基和斯米尔诺夫三人合作翻译的,苏联著名汉学家艾德林写了前言。
    此外,索科洛夫翻译的《韩愈和柳宗元选集》和艾德林翻译的《白居易诗集》,最近也已由苏联文艺书籍出版社出版。
    去年,苏联科学出版社还出版了《普明宝卷》,这是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东方古代文献丛书中的一部中国著作。这套丛书还包括中国古代名著《史记》、《契丹国志》、《新齐谐》和《阅微草堂笔记》等。
    美、苏等国纷纷翻译出版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一方面固然由于今日中国的地位引起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研究热潮,同时也因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是美、苏等国所没有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美国和俄国也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却未见有中文译本。
    这大概不是因为中国人看不起外国作品,而主要是因为现代中国缺少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人才。《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普希金诗集》以至托尔斯泰和高尔基作品的中译本,都是在四十年代翻译的。最近三十年来,中国在文学翻译工作上陷于停步状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