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9月5日参考消息 第1版

    【共同社东京9月3日电】题:华总理向伊东外相正式阐明赵紫阳将就任总理
    记者新名北京3日电
    中国的华国锋总理三日在同伊东外相会谈时已经阐明在眼下正举行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他将辞去总理职务,赵紫阳副总理将就任总理。华总理还阐明,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徐向前和王震各位副总理也将辞职,专任党的工作。
    中国从8月30日起举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华总理在这次会议结束之前就首脑人事加以公布是极其异乎寻常的,而且对外国首脑正式讲这件事还是第一次。
    华总理就正在开会的人代会会议说:“预定讨论人事变动问题。”其中,华总理就其本人的地位说:“根据我的建议经过党中央的讨论,已决定不再兼任总理职务。这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投票、选举来决定。”他还就下届总理人选说:“根据党中央的建议,赵紫阳同志将担任总理。因此,今天我们一道会见了你。”
    华总理还介绍赵副总理说,他“在地方曾担任过党、政、军的职务,是有丰富经验的人。无论在四川省或来中央以后,都取得了杰出的成果,是有能力的人。”
    华总理还说:“人事方面虽有变动,但维持和发展中日友好的方向不会改变。”华总理还阐明想法说,在即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所做的工作报告中,要谈及中国的官僚主义。他说:“不解决官僚主义的问题,对进行四个现代化将构成障碍。”
    【共同社东京9月3日电】题:外相同华总理会谈
    记者新名北京3日电
    正在中国访问的伊东外相三日上午十时半在人民大会堂同华国锋总理举行了会谈。在目前正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肯定将担任下届总理职务的赵紫阳副总理也参加了会谈。赵副总理以这种方式会晤外国领导人还是第一次。伊东外相访华刚好赶上人代会举行会议,因此外务省曾担心同华总理的会谈可能流产。在这个时候同时实现了与华总理和赵副总理的会谈,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方面重视对日关系的表现。
    在从十时半开始的会谈中,伊东外相对于华总理参加了己故大平总理的葬礼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希望进一步发展日中友好关系。
    伊东外相听取了赵副总理等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后的内政、外交等中国的新政策所作的说明,但看来中国方面的重点是向外国“披露”作为下届总理的赵副总理。
    在这之前,华总理、赵副总理、谷牧副总理迎接了访问人大会堂的伊东外相。华总理介绍在他身后的赵副总理说,“这是赵紫阳”。赵副总理同伊东外相紧紧握手说,“第一次见到你,很高兴”。
    赵副总理身高一米七,戴着浅褐色的眼镜,令人感到他比华总理个儿矮一些。他始终笑容满面。
    华总理对伊东外相访问中国再次表示欢迎。他评价说:“关于外相遍访亚洲四国,我仔细读了外电。我认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华总理请赵副总理坐在谷牧副总理上座的自己的旁边,要给人造成他是下届总理的印象。


    【共同社北京9月3日电】题:正式邀请铃木首相访华,外相邀请下届总理访日
    伊东外相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同华国锋总理、赵紫阳副总理等人进行了会谈,以印支形势为主,就美中关系、日中两国间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席间,华总理正式邀请首相访华,他说,“希望在适当的时候邀请铃木首相”。伊东外相说,“将带回去转告给首相”。同时还说,“今年五月发出的邀请现在依然有效”,再次邀请赵紫阳、胡耀邦两人访日。
    这些举动作为日中双方在新政权之下重视日中关系的姿态,将引人注目。


    【法新社香港9月3日电】随着近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继续举行,来自北京的迹象表明,中国正在使其议会的作用现代化,以此作为使这个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途径。
    议会职能的这种现代化,如果能充分实现,对于第五个而且是最重要的现代化
    ——即政府组织的现代化——的开端来说也许是个吉兆,除此以外宣传得很多的“四个现代化”是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和国防方面。
    首先,北京的报纸发出了信号。
    正当中国议会举行其全体会议的时候,北京的《人民日报》昨天发表(绝非巧合)了两篇文章——《责任内阁制的起源》和《国会制的起源》。
    第一篇文章谈了这样的事实:西方国家的内阁是“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二篇文章强调议会的权力是“最高的”,能够监督内阁的行政工作,决定内阁的去留和内阁的人选。
    这些情况同中国的议会相去甚远,中国的议会一直有驯服组织的名声,它对于权力很大的官吏的工作表现从不过问,更不用说提出质询了。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昨天敦促加强人大监督国务院(内阁)、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权力。
    这是向着西方民主国家实行的立法、司法和行政这三个国家权力部门之间的闻名的“制约”关系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摆脱了中国议会昔日的“橡皮图章”角色。
    昨天来自北京的一则消息说,一位内阁部长(冶金部长)被代表召去,代表们询问了所传他在修建一个大钢铁厂过程中大量浪费国家资金的事。这件事在人大历史上是第一次。
    香港一家左翼报纸发自北京的这则消息透露,今后,会有更多的内阁部长被召到人大去说明情况。
    在近几个月中,北京的报纸报道了政府官员严重治理失当的大量事件,由于治理失当,浪费了大量国家资金,甚至造成了死亡。消息表明“官僚主义的拙劣作风”是妨碍中国现代化计划的绊脚石。据认为中国议会作用的现代化能够限制国家行政和司法部门中的官吏的权力并检查他们的工作能力,甚至改革政府组织以利于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日本《每日新闻》9月4日刊载该报驻北京记者辻3日发回的评论】题:党政分离是很明确的
    中国共产党主席兼总理华国锋同伊东外相的会谈给人强烈地造成了党政分离和领导人新老更迭的印象。这些人事安排需要得到预定于10日闭幕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批准,但正如华总理所说,人代会会议肯定将批准,以赵紫阳为总理的新内阁行将登上舞台。
    从今日中国的大势来看,华总理辞职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似乎这也是华总理自己所希望的事情。华总理是在打倒四人帮这一前所未有的事件中一手垄断了毛主席也未曾得到过的党、政、军三项最高职务的。把这种权力分散开来是解决了非常事态以后理当采取的措施。在特别强调党政分离的形势下,可以说是华总理把总理职务禅让给了赵紫阳。
    另一方面,五位副总理一齐辞职,使人感到是“革命第一代”一齐退出了舞台。但他们还留有党的职务,无疑将从党的中枢参与中国今后的政治。


    【共同社东京9月3日电】题:伊东外相发出训令,向四十余个国家作工作支持波尔布特
    记者新名北京3日电:结束了对亚洲五国的正式访问日程的伊东外相在四日归国前夕,于三日下午在北京市内的民族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为支持民主柬埔寨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已向各驻外使馆发出训令,要向欧洲、中南美洲、非洲和伊斯兰国家等四十余个国家作工作。
    这件工作是在访问第一个目的地泰国时,接受炳总理等人的要求而在访问各国过程中进行的。伊东外相说,正在向不明确支持的、据认为是反对民主柬埔寨的国家作动员工作。
    在记者招待会上,伊东外相还透露,在今天华国锋总理举行的午餐会上,内定为下届总理的赵紫阳副总理就今后的日中关系说:“打算象华总理的维持和发展日中友好关系的方针那样,沿着过去的道路前进。”
    伊东外相还介绍说,在同华总理的会谈中还谈到了朝鲜半岛的问题。华总理说,韩国国内发生了种种情况,建立了全斗焕体制。但南北朝鲜的对话还是重要的。中国希望韩国实现民主化。过去(访日时)说过,北方不会南进。此外,伊东外相还谈到以下内容:
    一、关于人事问题,华总理还说,“让位给年轻人,物色好接班人很重要。兼职不好。上了年纪的人,回到党内,为国家工作是件大事”。
    二、同赵紫阳初次见面,觉得他是一个可以随便交谈的人。赵先生说,“外国的报纸常常说我是资本主义者。其实不然,四人帮时代,我在广东。那时被(四人帮)整了一通。我只是按华总理和邓小平副总理的方针办事”,给人的印象是人很爽快。
    三、没有产生即将辞职的华总理是被赶下政权的感觉,给我的印象是,他的态度是放心地委任后事。
    四、在介绍到东南亚对中国抱着一种威胁感时,黄华外长说,“苏联也许会指手划脚。在同那些国家的共产党的关系上,各国自己独立自主地搞。(作为中国来说)要考虑到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关于苏联侵略阿富汗,华总理说:“军事上介入,但在另一方面却正在搞政治上的和平解决,即进行活动,让人们承认卡尔迈勒政权。撤军是前提,政治解决要慎重。”
    【路透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帕斯科)一位日本发言人说,在会晤一小时又五十分钟后共进午餐时,赵紫阳向伊东保证,中国对日本的政策将不会改变。
    这位发言人说,华也向伊东谈到中国对印度承认越南支持的柬埔寨韩桑林政权一事感到不满。
    华还批评美国总统候选人里根公然打算给台湾以某种程度的官方承认。
    这位日本外相也要他的主人放心:在大平首相去世后,日本的对华政策不会有变化。


    【南通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索尼娅·巴德尔)党、政分离是中国目前倾向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现在进行的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基本内容之一。最近关于华国锋辞去总理职务,只保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证实了它是在一直向这方面前进。它还决定邓小平和其他几位知名人物也只保留他们在党内的职务。
    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可看到向党政分离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劳动组织把管理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与党的领导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分开了。
    工人们坚决支持这种做法,他们参加管理企业的劲头显得越来越大。中国也在支持这种做法。它们批评党的一些委员会和第一把手独揽大权。报界强调说再也不能以党代政了。人们认为党必须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应该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主要的战略指导方针。在即将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上,很有可能对此做出比较详细的规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