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31日参考消息 第2版

    【法新社香港8月21日电】(记者:戴维·兰)中国主持事务的副总理赵紫阳——传说他在下周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会上将成为中国新任总理——是个奇才,预计他在今后几年里能使中国的经济创造奇迹。
    中国西南四川省的经济在文化革命期间遭到破坏,陷入病态,但赵紫阳却使它得到恢复。他所使用的魔杖是“经济刺激”。
    他从四川省今天的情况中了解到自己明天对中国经济该怎么办。他改革中国经济的第一步很可能是设法打动民心,燃起人民的热情。
    由于奉行“工资平均主义”的极左原则,在过去二十年里一直没有给人们增加工资,结果,许多中国人——农民、工人和干部——都心灰意懒了。
    此外,在苏联式的计划经济的束缚下,人们冷漠的内心里残存的最后一点积极性也遭到挫折。
    更糟糕的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完全是靠官僚的行政命令、而不是根据经济法则来治理的,使干部、工人和农民变成不动脑筋的、消极被动的机器人,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更谈不上有什么热情,因为计划、定额、利润和亏损都是国家的事情,与他们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所遭受的所有这些创伤,再加上红卫兵和派性暴力行动所造成的破坏,把四川省弄得一团糟。当赵紫阳于1975年接任四川省最高领导职务时,这个省的经济已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
    但是在3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赵紫阳所采取的刺激生产热情的措施使四川省渡过了困难,它的工业产量一下子增加了81%,并且再次做到有余粮。无怪乎四川省的老百姓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吃粮,找紫阳。”
    赵紫阳所采取的做法是: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通过注入一些自由经济成分的办法使计划经济具有活力,并用权力下放办法缓和集中和设法不走两个极端。
    他的权力下放政策
    ——在经济领域给予有限的自主或自行管理权——足以打开闸门,使公社、县镇和城市的农业、工业及商业中人们的生产热情高涨。
    在农业方面,他允许扩大自留地、增加作物的品种、多开辟自由市场、办副业和在应该生产什么方面给农民更多发言权以及把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化小,以便按自己的意愿完成生产定额。
    在工业方面,他给企业以自行管理权,自己决定生产、销售、把多余利润用作红利、奖金或再充作资金和购买物资设备等问题。还给企业以雇用和解雇的权力。
    在市场、公社、县镇和城市的经济活动中,允许有同样的自由经营精神,以便把整个经济搞活。用赵紫阳自己的话说,他是尽力“解放思想,并按经济规律用经济杠杆推动经济发展……不搞很多行政命令……以便使人民的生产热情充分发挥出来。”
    为了调动每一个人的生产热情,他提倡用“按劳分配”的原则来分配收入,而不是搞原先使人泄气的那种干好干坏、干与不干都拿一样工资的“平均主义”。
    但是,这还远远不是放任或搞自由经营,因为赵紫阳一直坚持,他决不放弃的一项社会主义原则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以保证不出现人剥削人的现象”。
    他认为,经济的重要产品和重要部门必须仍受计划经济领导,甚至对于农业、工业和商业方面的“放宽活动”,国家仍将通过税收、信贷、价格和利润等进行全面监督和间接控制。
    如果赵紫阳任总理,他会做些什么,人们可以从他在去年10月至11月在四川党书记会议上所说的话来推断:“应当破除束缚生产力的一切经济条条框框……必须改变中国的经济管理结构。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合众国际社香港8月18日电】基茨和霍尔斯坦合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全文如下(本刊作了删节):
    中国在经历了文化革命的动乱以及同美国建立了正常关系之后,已大大放宽了外国人进入该国的限制。
    驻中国的外国记者一度曾只有很少的几个人,现在外国记者的人数已有好几十人。中国官员说,他们将来可以让甚至更多的外国记者到中国去,但是现在来的人数还要受到限制,因为旅馆和公寓都长期不够用,这是北京生活中的现实情况。
    中国人还在全国开放了包括西藏在内的许多地方供游览观光,这些地区在过去对外国人是不开放的。
    除了处理外国记者事务的外交部新闻司之外,北京市最近还设立了一个新闻联络处,它的工作是处理外国记者提出的各种要求。
    官方发言人说,他们目前正在准备在政府各部设置直接同外国新闻记者打交道的发言人,尽管要做到这点还需要一些时日。
    外国记者向中国外交部提出的大多数问题都得到非常迅速非常有礼貌的处理,虽然这些回答往往是枯燥乏味的。
    虽说中国在最近两年里在处理外国记者的事务上已有很大的进步,但要对中国进行什么全面的新闻报道仍存在着重大的障碍。外国记者进入中国仍需要签证,因而中国人仍继续运用这一武器。
    此外,外国记者还必须经批准才能到中国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去。虽然目前在不断开放一些新的地方,但是中国人仍不允许外国记者闯到一些敏感的地区去。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标准的做法是组织外国记者到西藏这样一些地区去“集体参观”。
    中国人声称外国记者可以随便会见任何人,同他交谈,但是,这在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外国记者住在守卫严密的使馆区或仅供外国人居住的饭店,这种情况也使外国记者不敢同一般中国人进行正常接触。
    但是,在北京以外地区发稿的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例如,现在一些国际通讯社已经有了自己的电传线路。向美国或欧洲打电话,只消几分钟就能接通。


    【德新社法兰克福8月20日电】据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在这里的董事会谈,通用电气公司对有机会增加同中国的交易感到乐观。
    这家公司在回答问题时说,它正在同中国就建造一家电视机工厂和试制一种中文打字机的问题进行谈判。
    明年1月份,这家公司将在北京举办一个大型展览,同时还要举行一次讨论会,向中国专家介绍该公司的各种产品。


    【瑞典《每日新闻》七月二十九日刊登的发自布加勒斯特的报道】题:带有不利的一面的经济增长副题:罗马尼亚正在从一个非常贫穷的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
    罗马尼亚的经济是世界上增长得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每年的增长速度大约为10%。该国将其三分之一的国民收入用来进行投资,这也是罗马尼亚所做出的一次空前的尝试。
    在社会主义的名义下和在严厉的纪律的约束下,这个以前很贫穷的国家正试图奋斗5年,以改变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但是,这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罗马尼亚的日常生活是沉闷的。人们的生活很糟,一些生活必需品非常不足,政治和社会纪律也是冷酷无情的。在布加勒斯特很难见到人们开怀大笑,并且缺少一种生动和欢乐的气氛。
    前景看来并不很光明,虽然5年计划的执行情况是令人乐观的。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也在沉重地打击着罗马尼亚的经济。“能源危机”的阴影将在八十年代一直笼罩着这个国家。
    人们在罗马尼亚很容易见到罗马尼亚人是怎样为该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代价的:即私人消费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商店里的日用品的质量低劣。人们得排队才能买到新鲜水果和肉类。人们住得非常拥挤,而且条件也很差。近几年来,罗马尼亚在城市郊区迅速地兴建起了大片的住宅区,但是那里的服务和市政设施却是不齐全的。
    罗马尼亚国家计委副主席卡桑·列奥纳尔德说:“为了使生产和国民经济能得到迅速的增长,我们牺牲了我们的私人消费,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罗马尼亚几乎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国内的社会结构也给弄得七零八落。很少的一点工业都给炸毁了。一切都失去作用,人们在挨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人们可能会说,如果经济增长的数字从这个起点开始计算,那经济增长的数字是不难直线上升的。与零相比,其经济无论增长了多少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但是,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保持了下来。甚至根据将在今年年底结束的这个五年计划,罗马尼亚的国民收入也增长了9%到10%,工业生产增长了11%,投资的增长速度一直为34%。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人们看到其他一些数字的话,事情便变得复杂起来,该国所具有的光明景象也将黯然失色。
    例如,农业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占罗马尼亚总劳动人数的三分之一,但农业收入却只占国民收入的15%左右。而且,它还不断出现问题和经常完不成生产计划。在1975—1979年里,农业生产没有一年达到过指标。这是因为农业生产的规模不大,水利设施不够,机械化程度不高和缺少化肥所造成的。
    石油生产也没有完成生产计划。该国1979年的石油产量为1,230万吨,而计划规定的指标却是1,480万吨。根据计划,1979年的钢产量应为1,370万吨,而实际只完成了1,240万吨。
    另外,产品的质量也是一个令人非常头痛的问题。这对于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国内市场来说倒还可以凑合过去,但对于出口工业来说,那就要受到极大的惩罚。
    列奥纳尔德说:“我们一直在调整着我们的经济,因此我们是应付得了这类问题的。”自产石油情况也并非完全如此。
    罗马尼亚的经济一点也没有给安排得可以躲避掉世界经济不景气和突飞猛长的石油价格的打击。
    罗马尼亚每年大约自产1,200多万吨石油,但另外还要进口大约同样数量的石油。由于世界市场上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进口石油已成该国的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且,以后进口石油还将要用美元来支付,美元正是这个国家所缺少的东西。西方货币西欧的一位经济学家说:这使罗马尼亚人感到不安。他们的竞争能力是很不行的,并且他们还缺少西方货币。罗马尼亚还欠着一笔数量不很大的外债。据计算,外债的数量大约为30亿美元。这笔外债是否能在几年之内就可以还清,是有很大疑问的。如果该国要想增加出口和能应付得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那它就必须要迅速提高其工业生产的水平。


    【哥伦比亚《时代报》7月9日文章】题:收回亚马孙地区的财富
    阿古斯丁·科达齐地理研究所宣布,在哥伦比亚的亚马孙地区,存在着进行系统勘探的有利条件,可以开发锡、放射性元素、金刚石、石英、紫晶、铝矾土、锰和基本金属。
    在国防部、国家资源委员会和作出了重大经济贡献的荷兰政府等的合作下,“阿古斯丁·科达齐”地理研究所编写了这项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说,必须对哥伦比亚的亚马孙地区进行一系列详细研究,特别是在土地方
    面,因为这些土地的特点是非常贫瘠,大大地阻碍了永久性农牧业开发。上述情况表明,为了在这些土地上取得好的收成,必须进行紧张的水土保持和施肥工作。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亚马孙地区是世界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在那里,可以发现约占国家动物群54%的动物;突出的是陆地哺乳动物和大陆鱼类,因为据估计,这些动物约占同哥伦比亚领土有关的动物的70%。木材的储藏量是无法估量的。国家森林面积的73%左右是在哥伦比亚的亚马孙地区。每年只有5%的商业木材供应国内市场,因为,如果继续采用目前的森林开采制度的话,那么到1990年,国家将在满足国内需求方面遇到一系列困难。
    报告说,约100%的国家橡胶生产是来自亚马孙地区,并建议必须作出努力和进行投资,以提高产量、质量以及销售量。
    此外,亚马孙森林还有可以被现代技术利用的大量的各种植物,其中突出的是一百多种有营养价值(油料、水果等)的植物和可以工业开采的、经济效果很好的其他数千种植物,如棕榈纤维。
    在地质方面,据估计,在亚马孙流域,存在着进行系统勘探的一些有利条件,可以开采炼锡、放射性元素、金刚石、石英、紫晶、铝矾土、锰和基本金属。开采的可能性取决于进行新的和更加详尽的发现亚马孙地下的真正潜力的研究工作。
    这个地区拥有大量永久性的水流,构成了相当复杂的水文地理网。几乎该地区所有的居民点都位于大河流和水道的两岸,除那里有较好的可耕地外,另一个因素是,那里便于这些人民同国内发展某种贸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