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6月6日参考消息 第1版

    说美国正在打破美苏中三角关系,并且将把中国作为一个不同的实体来同它打交道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六月四日电】国务院的一位高级官员今天说,美国正在打破美—苏—中三角关系,并且将把中国作为一个不同的实体来同它打交道。助理国务卿理查德
    ·霍尔布鲁克在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表讲话时说:“七十年代那种众所周知的三角外交再也不是考虑对华关系的一种适当的概念基础了。”
    他说:“在日本、东盟、石油输出国组织和西欧这样一些力量中心之间越来越复杂的相互影响的世界里牵涉到美国的广泛利益。”他说:“对华关系不是我们对苏关系方面的简单作用。”
    一些国务院官员认为霍尔布鲁克的讲话是美国政策的一次重大变化。他们说,这意味着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将根据其本身的利弊,而不是作为抵销苏联影响的手段。
    霍尔布鲁克说,虽然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发展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在对中国今后五年的前途作出预测时应该“极度谨慎”。
    在场的有中国大使馆的几名高级官员,但是他们都没有讲话。
    霍尔布鲁克说,“将来任何政府都很难扭转”关系正常化的“趋势”,因为这方面“牵涉到美国的广泛利益”。
    对于北京将来可能奉行的路线,虽然他是怀有希望的,但是他采取了慎重的态度。
    霍尔布鲁克说:“在本世纪过去的八十年里,人们对中国的前途作出了种种猜测。但是事态的发展几乎使每一种预测都落空了,因而表明任何人哪怕在今后五年——更不用说在今后二十年——作出预测都要极度谨慎。”
    他说,如果经济以目前的速度发展,到二○○○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会接近美国七十年代末的水平。
    霍尔布鲁克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中国人会对一个由独立国家组成的世界感到称心如意呢,还是会重新坚持别国应该在一个国家集团中以他们为中心、屈服于他们的优势的观点?”
    ——“中国能不能在不重新采取排外政策的情况下接受外国的思想和技术?”
    ——“一个富强的中国会把其精力用于国内呢,还是会采取扩张主义的做法?”


    【法新社香港六月四日电】据认为,阿根廷总统魏地拉对中国的访问是阿根廷对外政策的一个重大突破。
    总统的一位发言人说:“我们很高兴到北京去,这是第二次一个拉美国家元首访问中国;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
    他说,这次访问是走向扩大阿根廷的对外政策和在世界上的关系的“重大一步”。
    魏地拉总统及其一行(八人)将在中国首都呆四天,在访问期间,他将会见华国锋主席、第一副总理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
    他昨天抵达香港,在这个英国殖民地作两天非正式的停留,然后前往北京。
    发言人说,魏地拉对中国的访问的重点是三方面的:加强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在最高一级进行政治接触”。研究贸易的前景。
    他说:“我们还希望使阿根廷在亚洲的影响建立在新的基础上,确立我们在这里的存在。”
    “尽管南美洲和亚洲之间相隔遥远,但是我们认为,进行新的交往的前景是美好的。”
    发言人说,他们将同中国领导人讨论广泛的国际政治问题、农业和技术交流问题,并签署关于肉类和谷物供应的协定。


    【合众国际社北京六月四日电】阿根廷总统魏地拉在《人民日报》的社论中受到欢迎。
    社论说,“魏地拉总统将……在两国的国家关系史上写下美好的一章。”
    社论谈了阿根廷的国际关系,并说,阿根廷奉行“不结盟政策……反对经济霸权,强调发展中国家联合”。从中国的观点看,魏地拉的访问标志中国扩大努力以寻求全世界在外交上的支持,反对苏联。
    这个运动已在日本、西欧和美国进行了一些时候。魏地拉的访问是中国把这个运动扩展到南美的努力的一部分。
    魏地拉在香港度过了两天,然后动身前往北京。他的发言人今天向报界发表声明说,应该“从政治的角度而不应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待总统对中国的访问。


    【合众国际社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六月四日电】中国副总理耿飚昨天在距圣迭戈海岸大约四十英里的“突击队员号”航空母舰上观看了一次美国军事威力表演。耿飚在一架F—14飞机从上空飞过发出雷鸣般的声震时高兴得鼓起掌来。昨天的活动的最精采场面是由四架F—14飞机进行的一次空中表演。这四架飞机组成菱形队形在航空母舰上空飞行。然后有一架飞机冲出机群以每小时六百英里的速度冲破音障从航空母舰甲板上空几百英尺处飞过。
    头戴棒球队员式帽子、身穿印有这艘航空母舰舰名的防风衣的耿飚看到这种精采表演时,高兴得鼓起掌来。
    随后这些中国官员观看了一架A—6“入侵者”式攻击轰炸机和一架A—7低空轰炸机的空中加油表演。后来他们观看“约翰·扬号”驱逐舰在航空母舰前作急转弯表演,这艘驱逐舰在转弯时出现了明显的倾侧,后来在四分之一英里的航道上关掉发动机一动也不动了。
    最后是由十八架飞机作在低空飞过指定地点的表演,四架飞机一组,每组分别成菱形队形飞行。


    说现在提出这个关系到国家利益的问题并非反对发展中美关系,而是为了慎重地、严格地估计建立这种关系要付出什么代价和得到什么益处。文章要求就美对华政策展开辩论
    【美国《华盛顿明星报》五月三十一日文章】题:莱斯特·沃尔夫众议员:我们想从中国得到什么?(原编者按:纽约州民主党人莱斯特·沃尔夫是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洲和太平洋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
    卡特政府正在越来越明显地朝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军事关系的方向稳步前进。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不久前的访问和一月二十四日宣布政府准备考虑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售军用装备的公告,就是表明中美关系正在进入一个从未进入过的新境界的迹象。
    如果象政府那样硬说出售非杀伤性军事装备不应被认为是准备建立军事关系的行动,这种态度至少可以说是极为虚伪的。这样作不仅对曾经保证向公众说实话的政府不利,而且从对外政策角度来说,它完全回避了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不能回避的大问题。
    十分明显,这是个关系到国家利益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要从这种关系中得到什么?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反对发展中美关系,而是为了慎重地、严格地估计一下建立这种关系要付出什么代价和得到什么益处,包括现实的代价和益处以及潜在的代价和益处。
    鉴于中美关系是全球战略的一个方面,我认为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提出质问是必要的。
    我同样认为,政府更确切地说明和更全面地确定它的对华政策的设想和目标也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必须提出这样的问题:用政府自己的话说,“你们(中国)在各个领域里日益加强的力量是符合我国的政治利益的”,那是怎么符合的?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同你们(中国)一起发展我们两国并行的战略利益和双边利益”?此外,除了我们再三声明的从战略上反对苏联扩张主义这一点以外,恐怕我们的“许多战略利益和双边利益”仍然是模糊不清和定义不明的。
    正是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才引起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所断定的那些战略利益和双边利益,事实上中国人是否也这样看呢?的确,从对越南进行“教训”的事例证明,中国人已经表明他们准备为推进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根本不顾我们为他们的行动可能引起的后果所表示的忧虑。
    对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行动,中国人虽然鼓励美国通过扩大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来作出反应,但是他们一再提到中国采取行动在经济和技术上存在的限制。
    上述问题绝没有包括全部问题,但这些问题是
    ——或者应当是——关于美中关系演化的公开政策辩论的问题。然而政府大概没有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同时,正如我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懂得的,一个民主国家的对外政策不能存在于政治真空之中。然而,这显然是我们今天推行对华政策的方式,没有就我们的行动可能造成的国际后果和战略后果进行公开的辩论和讨论。公众对我国对华政策并没有失去兴趣,最近就“中国牌”问题展开的辩论就是证明。本文就是公开邀请恢复这种辩论。


    施密特说他同勃列日涅夫的会谈肯定不会是一次友好的会谈
    【合众国际社波恩六月三日电】施密特总理今天说,他访问莫斯科同苏联主席勃列日涅夫的会谈“肯定不会是一次友好会谈”。
    可是,总理在接见记者的一次谈话中强调指出,这次访问莫斯科将有助于在国际危机的时候保持东西方接触的渠道畅通。
    施密特说:“我们将明确地、很有意义地表明我们的意见,而不是进行软会谈。我们将要表明我们的西方朋友和盟国对局势的看法以及我们自己的看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继续进行苏联和西德之间的双边对话。”
    【塔斯社莫斯科六月三日电】题:关于施密特和根舍访苏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总理施密特和联邦副总理兼外长根舍将于今年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一日访问苏联。他们是受苏联领导邀请的。


说这批武器几乎是苏赠送给印的,这是苏为使印效忠自己而付出的一部分高昂代价
    【英国《金融时报》五月二十九日报道】题:莫斯科向德里提出了一个难以拒绝的建议
    印度和苏联在今后几周内将谈成一笔一百三十亿卢比(合十六亿美元)的武器交易。这项交易已经谈了两年了,是印度想通过更新过时的武器和扩大供应来源使本国武器现代化的二百五十亿卢比的五年计划的一部分。
    但是,在印度正在极力要求俄国从阿富汗撤军的时候同俄国达成这笔交易一事,具有明显的政治意义。
    伊斯兰堡一向把印度购买武器视为对本国安全的威胁。这笔交易会鲜明地提醒伊斯兰堡军人政府,使它注意到印度和苏联之间继续存在着密切的军事联系。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曾表示愿意向巴基斯坦提供五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印度对此进行了抨击,这件事巴基斯坦至今记忆犹新。印度当时说那种买卖是对印度安全的威胁。
    这笔武器交易证实,印度并不怎么打算对莫斯科占领阿富汗采取强硬路线。印度即使认为苏联是对本地区的威胁,却又觉得自身的最大利益同苏联的利益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不能这样说。
    俄国这笔武器交易的利率只有象征性的百分之二点五,欠款偿还期为十七年,因此,这批武器几乎等于是赠送的。这种优厚的条件显然是苏联自出兵侵占阿富汗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拉拢印度政府的活动的一部分。这无疑是莫斯科为了使印度效忠自己而不得不付出的一部分高昂代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