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26日参考消息 第3版

    【意大利《全景》杂志五月五日版文章】题:痛苦的童年
    活泼、机灵,乌黑的头发,明亮的眼睛,褴褛的衣服——这就是意大利南方儿童的典型肖像。他们刚刚会走,就像没有家的流浪儿一样,整天成群结队地在小巷里东奔西跑。
    稍大一点,他们就要为生活奔波,或是到酒吧间打杂,或是到车铺去当学徒。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去年夏天对意大利南方西西里等八个大区的儿童状况进行了调查。在成堆的问题中,基金会认为,儿童的营养、教育、死亡率和健康等问题最为突出。
    以西西里为例。在该区首府巴勒莫调查的二百多个家庭中,至少有一半家庭膳食不足。每天能吃上肉的家庭只占百分之二十,其余家庭每月只能吃上一、二次肉。这种情况造成了严重后果,在一千个初生婴儿中至少有十个是死胎,婴儿第一年的死亡率高达千分之二十一(全国平均为千分之十七点七)。
    在西西里,与国家法律规定的不同,学校事实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开放的。公立学校极少,座落在潮湿的地区,校舍破旧不堪。在巴勒莫,一百个公立学校中只有三十多个有体育场。在五千个班中只有一百五十四个班是全日制。在整个西西里岛没有一所市政府办的托儿所。
    西西里小学生的辍学率和留级率在意大利可悲地占第一位,中学生占第二位(撒丁占第一位)。百分之十三的孩子甚至未能受完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
    未成年的孩子失学后的命运怎样呢?社会学家阿娜·玛利亚·卡娃洛内说,“他们去壮大已经相当庞大的儿童劳动大军。童工问题是意大利南方最为严重的弊端之一。”
    大批学生失学必然会造成另一个可悲的后果
    ——少年犯罪。一九七八年在那不勒斯有六百八十个十四岁以下的少年因进行各种犯罪活动被告发。
    儿童基金会的报告说,小孩把小汽车上的收音机偷卸下来去卖,可以从中捞到一点钱。从此他就加入了居民区的小黑社会。经过简单的技术训练后,就开始小偷小摸,并逐步发展到偷住户家里的东西,甚至抢劫。
    失学、童工和少年犯罪问题都出于同一社会现实。
    在南方许多大区,保护儿童的法律从未认真实行过。
    坎帕尼区的情况令人吃惊。这个大区的儿童医院是意大利第一流的,但与此同时,该区幼儿死亡率又是全国最高的(千分之四十四)。该区首府那不勒斯的情况最为严重:“平均每一百个儿童中有六十个营养不足;初生婴儿的死亡率有时高达千分之六十四;在该市特拉亚诺区,婴儿第一年死亡率为千分之一百二十,在次利亚诺区竟高达千分之一百三十七。
    在坎帕尼区出生的婴儿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每年平均有一千个,但那不勒斯最大的儿童医院圣博诺医院三年前购置的一套昂贵的诊断心脏病的设备,一直停放在仓库里未付使用。
    儿童基金会的报告说,“情况像第三世界国家一样严重。
    “孩子们一直面临着顽固的无法战胜的敌人:贫穷,营养不足,卫生条件差,住房和生活条件恶劣。这些住房从来见不到阳光。”
    撒丁岛上儿童的卫生保健条件同样是可悲的。那里流行一种可怕的贫血症,染上这种贫血症的人红血球大量减少。父亲染上这种疾病后还要遗传给儿子。
    岛上的人把这种疾病称作“地中海的灾难”。这种“地中海贫血症”是由许多世纪的营养不足造成的。
    在撒丁岛出生的婴儿中,每年有一百个患有这种贫血症,这种疾病关系到数以千计的儿童的生命。


    【《华盛顿邮报》五月十二日刊登该报记者阿克巴赫发自新德里的报道】题:阿富汗儿童造反,副题:对抗议青年的射击增加了对政府的敌视
    阿富汗女学生去掉披巾和面纱,把它扔给男学生。目击者说,她们以嘲笑的口吻说,“你们披上这些披巾、戴上这些面纱吧,我们决心拿起枪来追击俄国人。”
    在过去两个多星期震撼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儿童造反”反对卡尔迈勒政权及其苏联主子的这一行动中,女孩子站在最前列,这一行动留下了学生们痛恨政府和苏联人的鲜明形象。
    据喀布尔的阿富汗目击者和驻喀布尔的外交官的消息,造反运动仍然在继续进行,许多中学生和大学生在罢课。据说,在五月三日的反政府示威中,有一位学生遭枪击丧生。
    在示威中,总共有大约七十名学生被打死,他们中大多数在十二岁到十七岁之间,至少有三十六名是女生。还有数百人被打伤。
    另外,据传到这里的迟到消息说,反政府的学生处死了一所女子中学的女校长,因为她支持卡尔迈勒。还有消息说,有两名苏联军人受了伤,其中一名的眼睛被挥舞着刀子的学生挖掉了。
    这是自二月份发生反苏抗议示威以来流血最多的动乱。阿富汗首都的欧洲外交官认为,这种示威是对卡尔迈勒政府的沉重打击。


    【苏联《在国外》第十一期文章】最近十年来,在意大利的那波利约有五百个儿童在生产中受了重伤,有一百零八个小工人终身卧床不起,他们在化学企业里工作,操作有害物质,染上了无法医治的职业病。
    童工使企业主有利可图。孩子们的报酬少得可怜,而每天往往要工作十个小时。那波利人中,儿童占三分之一,其中七分之一的儿童要供养家庭。
    意大利形式上对十四岁以下儿童实行普及义务教育。但是从学生名册看,发现有九万名孩子是在工厂、修理作坊或者老板开的店铺里过着严酷的生活。前不久到过那波利的一位法新社记者说,如果有一天这些孩子停止工作,这座城市将陷于瘫痪。从官方资料看,那波利没有许多生产手套的工厂,可是,从那里运出的手套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多,它们是儿童劳动的成果。纺织业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全世界闻名的企业发生了危机,可纺织品的销售额一年就可给意大利创造四十亿里拉的收入。
    有一个孩子在鞋厂做工,他和工作是把鞋掌粘到鞋底上。他一点儿也不知道,正是由于他和他差不多的孩子的劳动,意大利鞋以其廉价在世界市场上受到特别欢迎。购买有着“意大利制造”标签的鞋的外国人未必知道,意大利的孩子为得到几文钱正在摧残自己的健康。
    意大利雇用童工的现象之所以这么普遍,主要原因之一是大批劳动人民失业。因为大人的工钱“太贵”,企业主抛弃了他们,孩子为了养活全家,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干活。据报刊材料,被企业主抛弃的有二百多万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苏联《科学与生活》八○年第三期报道】莫斯科中央疗养院和物理疗法科研所组织了一个专门服务站,它以天气预报为基础,编制出医学天气预报,并发给一系列医学机构。医学天气预报指出某些疾病的患者的自我感觉可能发生哪些变化,预防这些变化的措施,治疗中应针对天气作哪些修正。


    【合众国际社香港五月六日电】(记者:安德森)题:中国要求美国人帮助拯救熊猫
    中国第一次要求外国科学家帮助拯救熊猫,以免绝种。纽约动物学协会的沙勒博士说,他已获准到中国遥远而多山的四川省去研究熊猫的天然栖息地。
    沙勒在动身去北京前会见记者时说:“中国人估计那里有四百到一千只熊猫,但由于过去熊猫死了许多,因而他们感到很焦虑。”
    沙勒说,在同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官员和首都的其他科学家商谈后,有一批人要去四川。
    沙勒说:“大概要到六月份去四川,这将是一次预备性访问,以考察熊猫的天然栖息地,并设法弄清楚威胁熊猫生存的究竟是什么?”
    他说:“我想,这次去四川实际上不一定会看到什么熊猫,但在旅行之后,我要向中国人谈谈我所发现的情况和想法,如果我们双方都同意可以做些事情,那时我们将着手执行一项可能需要几年时间的长期计划。”
    由于熊猫在偏僻地区栖息,并过独居生活,所以人们几乎不知道它们在荒野里的生活情况。沙勒说,除非进行调查研究,否则要了解中国宣布的几年来死掉一百四十只熊猫的原因是不可能的。
    中国科学家认为,由于缺乏爱吃的竹子,许多熊猫在忍饥挨饿。几年来,四川省已有大片大片的竹林死掉,在新的竹林长到可供食用之前,显然会引起熊猫的食物奇缺。
    沙勒说,他并非熊猫专家,但专门研究世界各地(包括非洲、尼泊尔和巴西)的大型哺乳动物。
    沙勒是通过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安排担任中国人的顾问的。基金会主席斯科特将陪同沙勒去四川,然后去西藏访问,以研究珍贵的但处于险境的雪豹。
    沙勒说:“中国人第一次让一个西方人研究熊猫和雪豹,这是不可思议的。对熊猫的情况知道得太少了,差不多什么都是新的。我们需要了解的情况太多了,因为实际上过去对熊猫没有研究。我是说中国人过去优先考虑别的事情,可是现在他们非常关心保护熊猫。
    “我想,他们要从我这里得到一套如何来进行这类科学研究的办法。熊猫是他们国家的标志,他们想保存它。
    “如果我们决定要进行全面研究,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将愿意提供一些钱来购买所需要的器材。
    “为了查清熊猫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在熊猫脖子上套一个装有电池发动的发射机的颈圈,这跟人携带讯号器一样。”
    沙勒说,由于在野生生物中熊猫太少,他不愿意再看到把熊猫分散到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去了。
    他说:“在动物园里实在了解不到多少有关熊猫的情况。要研究熊猫,必须在荒野里进行。如果荒野里的熊猫越来越少,去研究是毫无意义的。”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五月二十日电】国家动物园负责人今天说,对不能进行自然交配的北京熊猫兴兴和玲玲进行了两次人工授精。
    动物园主任里德说,这对大熊猫几天前的一次自然交配没有成功,为了增加受孕的可能性,已经对它们进行了两次人工授精。
    在过去三年中,这对熊猫的交配一直成问题。
    他说:“我们之所以要搞两次人工授精是为了在玲玲可能排卵的期间对它授精,增加受精的可能性。选择进行人工授精的时机是十分重要的。”
    动物园负责人对他们成功的可能性持谨慎态度,他们指出,中国人进行了五次人工授精的努力,仅仅成功两次,而成活的幼熊猫只有一个。
    动物园的一名发言人说,兽医们在大约四个月的时间里还不会知道玲玲是否已经受孕,熊猫的自然怀孕期大约是四个半月或者五个月。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四月二十四日报道】蜜蜂是地球上最奇异的动物之一。科学界早就十分仔细地研究它们的行为与生活习性,发现了蜜蜂的惊人特征。它们用“舞蹈语汇”对话的能力就很有价值。美国昆虫学家不久前进行的实验证明,蜜蜂身上带有电荷。
    回巢时它们带一点八伏正电荷,清晨出巢时带负电荷,但一遇到回来的第一群蜜蜂,负电荷就变为正电荷。
    发现蜜蜂对电磁场有反应。如给蜂巢加上不大的电位,蜜蜂会聚到形成电荷的地方,用
    喙和爪子紧靠它。较高的电位可提高蜜蜂的活动能力并吸引它们回巢。在负离子的作用下,如打雷时,蜜蜂变得不安、“易怒”。在高压线附近,也有类似反应。
    有时蜜蜂变得十分敏感,并且开始沿地磁场线作巢,其准确度足以区别所在地的地球磁极与地理极之间的差别。
    蜜蜂身上带的静电荷可帮助它们采蜜。因为花粉带负电荷,蜜蜂“落到”花粉上时,花粉非但不会飞走,还会粘到爪子上。此时花粉上的电荷部分减少。蜜蜂用这种办法似乎报告同伴,这块“地”的蜜已经采完。此外,借助电荷,蜜蜂可以确定能够采到花蜜或花粉的花的方向与距离。
    研究蜜蜂对电磁场作出反应并发现电磁场的机理,有着重要意义。因为有三分之一农产品的产量,同蜜蜂授粉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设置专门电场可提高蜜蜂的活动能力。测量它们身上的静电荷,可以确定把蜂群迁到新地方为农作物传粉的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