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31日参考消息 第3版

说统计数字说明家庭制度在美国确实处在崩溃中
    【《美洲华侨日报》10月4日文章】题:“一人家庭”日趋普遍
    在西方,一人家庭显著增加,这是美国离婚率高的结果。
    美国有一种福利机构办的养育院,是用来收容晚期癌症或其他病重等死的老人的。据院内的人员说,孤独的老人临终最需要的是亲人的安慰。但是在美国,孝子贤孙越来越少了,老人都孤寂地死去。
    1978年一年,每两对结婚的美国夫妇之中,就有一对离婚。许多人索性连这一道手续也懒得办,同居可也。
    离婚现象之普遍在美国人看来毫不为奇。而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州大学某一个系的7名教授,全部是离了婚的王老五。
    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家庭制度在美国确实处在崩溃之中。1976年出生的黑人婴孩,60%是未婚或离婚的单身黑人妇女生的。同年全美国生活在没有父亲,仅跟着母亲的儿童,黑人儿童占40%,白人儿童占12%。
    美国离婚率的增加从1960年代后半期开始显露出来。
    这是因为妇女就业的机会不断增加,社会对待妇女的福利及保障也渐渐步上轨道。女性完全可以摆脱男性,不屑于在家中过煮饭婆式的生活,她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增强了,社会上不再歧视离婚的妇女。
    其实不仅美国,欧洲共同市场国家及瑞典也都如此。
    这一来,整个西方,从发达国家开始,一夫一妻儿女绕膝的家庭正在发生变化。青年人对家庭、婚姻、儿女的看法也不同了。
    西方资本主义化以来,多少年来深入民间的“甜蜜的家庭”的概念,已在瓦解之中。
    西风东渐,这个新的现象在日本目前已初步出现。
    因此,将来新加坡、香港也难免不受波及。
    据日本总理府今年初发表的统计,在日本未婚的女性当中,每4人中有1人“不准备结婚”。这反映日本的职业女性已享受到独立的幸福和尊严。
    尽管在此次民意测验的回答者中,不少妇女表示仍希望有个良好归宿,终身有托,为人生的理想,但许多人都承认,要嫁个理想男人,有如中奖似的得碰运气。所遇非人,郎心如铁,先好后坏者占大多数,她们认为只有社会重男轻女的风气和男女平权制度真正建立起来,才能使更多妇女摆脱家庭和夫权的桎梏。
    日本已婚妇女对子女极端重视,民意调查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你们现在最关心的是谁?”63%的回答是子女,19%是自己的父母,9%才是老公。“子女就是一切”,这一观念支配着日本妇女,她们有时宁愿受“大男子主义”老公的气,多半是为了子女牺牲自己。
    但日本战后由于“核家庭”大大增加,老人多被抛弃,孤零零的两老只得相依为命。
    老一辈的日本人在小时过的是两代或三代同堂的日子,家庭观念浓厚,到自己老了时却经不起儿女们离巢别居的寂寞。倘若老伴再不幸去世,那么就更难熬过独身老人的苦闷。
    日本老人,特别是男性,他们一向是大男人主义者,生活上一天也离不开太太,对妻子更是颐指气使惯了,一旦老伴撒手而去,那他的日子就悲惨了。所以许多日本老人到了老年时,担心太太的健康比自己更甚。
    因此日本的“一人家庭”还是很多的。最近日本政府准备在一年一度的敬老节之外,提倡搞一个“家庭日”,让与子女分开的老人再一次享受一下两代或三代同堂的快乐。
    但这种快乐只是对老人而言,对于日本的现代年青人未必完全能够领受。
    因为住宅、生活程度高昂种种现实原因,一年一两次还无所谓,多了在经济上也负担不了。其结果,二人家庭或一人家庭还是逐年增多。
    人口增多,空间减缩,物价高涨,生活紧张,加上现代化社会上事物的变化,家庭观念看来是在渐渐消亡之中。美国、西欧今天发生的,终将传到东方。


    【法新社悉尼10月20日电】题:澳大利亚最大的钻石被盗
    澳大利亚最大的钻石在悉尼市政府大厦展出时,于10月18日失踪,它是世界上最闻名的钻石之一,偷盗者以罕见的技巧将它盗走。从警方的最初反应来看,一些国际匪徒可能参与了这一事件。
    估计这块失踪的钻石价值50万澳元(约合585,000美元)。它是悉尼珠宝商的珍品,他们将它借出展览以供人们欣赏。
    澳大利亚侦探要求国际警察组织协助,以便捕拿偷盗者(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这些盗贼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把钻石弄到手了。


    【苏联《在国外》第78期文章】题:携象翻越阿尔卑斯山
    两名美国人带领几名助手和两头马戏团的大象,勇敢地翻越了阿尔卑斯山。他们的探险路线,基本上是2,200年以前名扬四海的伽太基军事统帅汉尼拔率领士兵和战象远征时走过的山间小路。这两名美国人当中,有一人名叫惠勒,他是一位勇于冒险的旅行家,经历非凡,积累了丰富的探险经验:他具有攀登最高山巅的本领;他涉足于亚洲,捕捉过豹子和老虎;还到过非洲,曾与侏儒人居住在一起;世界许多地势险要的道路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不久前,惠勒一直朝思暮想沿汉尼拔的远征路线,挺进阿尔卑斯山探险。在他之前,也曾有人尝试过。那是在1959年,一个意大利马戏团的经理沿汉尼拔远征路线只走完一半路程,便畏难返回家园。这位经理的失败,没有把惠勒吓倒。他为自己的远征做了十分认真的准备。‘最大的困难是,设法找到合适的大象。经理的儿子把自己的两头大象送给了惠勒。接着是确定探险路线。根据流传至今的一个文献记载,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时,率领士兵4万名,大象37头。汉尼拔统帅在阿尔卑斯山里拔涉213公里,历时15天。他率队远征开始于公元前218年11月。他首先涉过久兰河。当地村民曾友好地迎接了他的队伍。可是,随后便向这支队伍展开进攻。汉尼拔决定用“大象进攻”来对付村民的进犯。村民一见到这些庞然大物,就吓得魂飞魄散,四处逃窜。
    对汉尼拔来说,最艰巨的路程是下山。阿尔卑斯山里的小路相当难行,大部分为白雪覆盖。只要一失足,就会跌入山涧粉身碎骨。汉尼拔远征队损失惨重,很多士兵和马匹死亡。但是,所有的大象却安然无恙。
    这次沿汉尼拔远征路线翻越阿尔卑斯山,第一天他们行走10公里,在普兰过夜。然后翻越第一个大山口——拉格罗蒂山口,登上2,200米的高度。两头大象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崎岖小路上。探险小组在一个名叫大德萨文伊的小地方设营地。
    第二天清晨,天空乌云密布。他们又上路了,走在最困难的一段路上,天空下起了大雨。大象下山时,石头经不住沉重的压力,在其脚下碎裂,石块飞进深渊。由于大象具备维持平衡的能力,在复杂的情况下,十分冷静沉着。探险队终于达到了目的地。村民们放起节日焰火,欢迎他们的到来。


    【美联社西德法兰克福10月25日电】世界著名厨师正在1980年“烹饪奥林匹克”比赛会上,端上在树叶中熏出的羊羔等佳肴,这是厨师们四年一度的竞赛高潮。
    共有23个国家派出国家队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第15届国际烹饪比赛大会。1900年,当地的厨师曾组织了一次最好饮食的比赛,之后,就开始了这种大规模的食品展览会的活动。
    纽约的一位餐馆业杂志的女编辑说:“厨师们的表演都十分认真,而且竞赛十分激烈。”
    她说:“参加竞赛的厨师们认识到食品越来越贵,因此,今年参加竞赛的厨师都避免表演那些高价美食,而是设法做出物美价廉的食物。”


    【日本《赤旗报》10月12日文章】题:缅甸一瞥
    从曼谷搭乘一架破旧的缅甸飞机,不久,就到达缅甸首都仰光。
    走下飞机一看,就立刻感到这里好象是另一个世界。仰光就象是在伊洛瓦底江的几十条支流中飘浮着一样,深绿色包围的整个城市,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可是,从英国殖民地时代以来,已经过去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了,而仰光的市容却一直毫无变化。
    多年来,缅甸在经济上一直坚持顽固的闭关自守政策,而在生活当中也保留了一种古老的传统。
    从入境管理官员到市民,男女老少都在腰间围着缅甸民族主义象征的、叫做“纱笼”的裙子。就连学生们在踢足球的时候,也都穿着长长的“纱笼”,为了踢球方便,他们又往往把裙边卷了起来。
    仰光经常有外国人投宿的著名饭店是因亚湖饭店。它座落在美丽的因亚湖畔。饭店的工作人员,从经理到女服务员,做事都爽快干脆,而且都擅长英语。因为从事这一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
    这个国家的人民热心教育事业的程度不亚于日本人。识字的人占总人口的80%。这在东南亚也可说是最高的。
    可是,在这个国家一直存在一个伤脑筋的问题,就是慢性失业问题。即使是大学毕业,能够就业的人也不过只有50%。而人们认为是优秀的医科毕业生,毕业后也要等上6年多时间才能有机会到医院工作。
    而对于社会科学系毕业生来说,就业就更加困难了,因此,不少找不到职业的大学生就去做出租汽车司机,这种情况在缅甸是司空见惯的。
    缅甸是信仰佛教的国家,无论到哪里,不管是小镇还是农村,到处都有很多宝塔(缅甸式的佛塔)和庙宇,人们经常到这里进行各种宗教活动。听人们说,这个国家的人只要稍有一点钱,就全都用来建造自己的宝塔。
    在仰光郊区有一座金光灿烂的宝塔,看起来十分壮观,这是缅甸最大的瑞光大金塔。传说是公元585年孟族奥卡拉帕王为安放释迦牟尼的头发而建造的。
    当你到农村一看,就会痛切地感受到这个国家的贫穷程度。
    造成这种贫困的原因之一是,政府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盘剥农民,以满足城市工人的最低需要,从而避免城市工人的不满暴发出来。
    用椰子树盖的粗糙而简陋的高台式农家屋舍里,孩子很多。尽管贫苦,而孩子们倒都很活泼、健康。到处都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兴致勃勃地踢足球。


    【欧洲共同体新闻稿《情况和通讯》九月二日消息】题:欧洲的公民生活得如何?
    减少炭水化合物,增加动物蛋白,这决定着欧洲共同体九个伙伴国家消费者的食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每人每年平均的面包和面制品的消费量从一九六六年的六十八公斤减少到一九七七年的六十四公斤。意大利的消费量从一百二十八公斤减少为一百二十二公斤,尽管意大利人爱吃烘馅饼和面条。
    欧洲共同体国家肉的平均消费量从一九七三年的每人平均七十九公斤增加到一九七七年的八十四公斤。在同一时期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八十五公斤增加到九十三公斤。法国甚至从九十五公斤增至一○四公斤。在脂肪消费(包括黄油在内)发生停滞的时候,在所有国家里吃奶酪的增多了。奶酪的消费量从平均每人十公斤增加到十二公斤,在联邦共和国奶酪的平均消费量从每人十一公斤增加到十三公斤,法国则从十五公斤增至十七公斤。
    尽管现在有吃比较高级的、从而价钱也比较贵的食品的趋势,但私人家庭用于食品的费用以整个开支来衡量则减少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用于食品的开支占整个开支的比例从一九七○年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一减少到一九七六年的百分之二十一点二。法国从百分之二十七点一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三点六。用于衣著的开支的比例也在减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百分之九点九减为百分之八点八。法国从百分之八点六减为百分之七点四。在同一时期,在所有欧洲共同体国家中用于健康的开支都增加了。联邦共和国用于健康的费用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例从一九七○年的百分之九点七增至一九七六年的百分之十四点三,法国则从百分之九点八增至百分之十一点六。


    【欧洲共同体新闻稿《情况和通讯》九月四日消息】题:谁消费电最多?
    一九七九年欧洲共同体内每个居民平均的耗电量为四千二百六十度。美国是世界耗电最多的国家之一,一九七九年每人平均耗电量为九千七百八十度。日本是四千五百八十度。苏联在欧洲共同体之后名列第四,每人平均耗电量为四千零一十度。三个准备参加欧洲共同体的国家的耗电量低于欧洲共同体目前的平均数。一九七九年西班牙每人平均耗电量为二千三百五十度,希腊是二千零六十度,葡萄牙是一千三百四十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