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0月20日参考消息 第2版

    说全国航空系统掀起了“安全、正常、服务好”的竞赛运动以提高服务质量
    【香港《大公报》10月4日刊登该报记者的特稿】题:广州民航的礼貌运动
    随着贸易和旅游的发展,我国民航事业日益繁忙,客运量与日俱增,但由于设备及服务未能跟上,许多方面未能满足乘客需求,发生不少意见。最近,《人民日报》刊登了关于民航服务问题的读者来信,人大会议上亦有代表提出意见;可见,民航的服务问题已受到各方重视。
    综合各方的意见,主要批评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卫生设备落后,飞机误点多,延飞率高,乘客付出昂贵的价钱,未能得到应有的服务等等。
    问题不少,一朝一夕很难解决。有关民航大型设备改善措施,已在北京机场进行,上海、广州以及其他城市的机场,亦按照轻重缓急在逐步改善。
    服务质量的问题主要是人的问题,这是可以立即进行的。为此,全国航空系统在七月下旬掀起了以“安全、正常、服务好”为口号的“百日竞赛运动”,从人的方面进行第一步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及水平。安全,就是要加强飞机保养检查工作,保证安全飞行;正常,就是提高对天气变化的判断能力,尽量使飞机能正常及正点飞行,避免浪费乘客时间;服务好,就是要改善服务措施及态度。九月份,全国航空系统定为“讲文明礼貌为旅客服务质量月”,各部门的服务人员均要接受礼貌教育及评比。南方大城市广州的白云机场,每日运送数以千计的旅客。在这个运动中,它的表现怎样呢?
    甫入机场大堂,只见验票处有不少年轻工作人员正忙着为旅客办理登机手续及行李托运,待人接物的态度比前和蔼。当记者登上即将飞行的机舱里,只见三位穿着天蓝色制服的空中小姐,正忙于检查座位工作。据说,空中小姐在竞赛活动中除了学习礼仪,还学习英语一百句,坚持每天学一句,力求可以与外国旅客作简单交谈。
    白云机场负责人对近年客运量增加的情况作简单介绍。他说,白云机场是全国客运量最多的机场之一,今年上半年仅出发的旅客已达29万人次,比往年增加很多。
    他说,今年一至八月份从广州出发的旅客达41万人次,比1976年同期增加两倍半,比去年同期也增加三成。他说,即使增加了许多航班,但仍未能满足旅客需求,很多旅客仍抱怨无机可乘。
    他又说,在这个竞赛活动中,从地勤到空中侍应,包括验票、售票、运输、餐厅等,全都进行服务质量教育及评比,教育方式有开学习班、轮训,或在工作中以老带新,讲究礼貌,改善服务质量。
    在措施上,飞机上增加供应饮料品种,京—广航线恢复供应晚餐等,服务质量比以前有所提高,乘客感到比较舒畅。上海乘务队为了搞好旅客旅行生活,飞机所经之处,即作风光介绍,例如飞过泰山时,他们就介绍泰山的胜景。快餐厅也增加了不少地方风味的小菜。
    服务员们表示,虽然设备还很落后,未能满足乘客需求,但在礼貌及服务上,他们有信心改进得更好,以良好的服务迎接各地友人。
    民航总局领导对这个活动十分重视,派出八个工作队到各民航管理局检查工作,最近才回去汇报。总局又派出三个工作组,分别到北京、上海、广州为民航的服务问题继续探讨。看来,为了不断改进民航服务,“百日竞赛”这类活动将继续进行。


    【美国《纽约时报》9月1日文章】(作者:约翰·奥凯斯)题:中国新的现实主义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技校——如哈尔滨林学院——和大学遭到了严重破坏。现在,这些学校正在重新发挥作用。但是没有足够的学校和有经验的老师满足实际的需要。
    中国尽管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各方面的东西都比较缺乏,包括粮食和住房等。
    在一个很大的农村人民公社里,30,000多人分散居住在起伏的满洲平原上。8%的粮食、蔬菜、水果、鱼、肉、牛奶和森林产品上交给国家。一位管理人员说:“如果我们有更多机器的话,产量一定会更高,但是农机是国家统一分配的”。
    但是他们的收入不错,许多社员都是如此。他们工作很辛苦,每人每月收入35美元。上学和医疗都是免费的。他们有钱雇工做些家庭杂务,如养牛、养猪、养羊等,被雇用的人一般都是城市的待业青年。
    城市工人的房租虽然只占他们每月工资的3—5%,但是住房很缺乏,大大满足不了需要,质量也很差。四至六口人的家庭常挤在两间房里,而这两间房他们起码等了三年才能分配到。
    一位年轻的美国英语教师在哈尔滨工大将任教两年。
    她刚刚住进一套崭新的公寓,哈尔滨冬天的平均气温华氏零下四度。但是她住的大楼里不管何时都没有热水。每天24小时中,冷水也只供应三个半小时左右。厕所倒很多,就是没有垃圾箱——只在街道上才有。
    这位年轻教师很乐意走出她的住处,因为人们很需要她。她的学生是这个学校的俄语教师,因为领导上突然要他们所教的班级的学生改学英语。教育质量仍然不高,但是如同中国的其它事情一样,正在改进之中。


    【美联社华盛顿10月16日电】(记者:约瑟夫·赫伯特)五家航空公司,今天在美国民用航空委员会争夺美国和中国之间三十年来第一次正式通航的权利。
    这几家航空公司说,他们能够在今年年底以前在两国之间正式通航。
    争夺这条航线的五家航空公司是:泛美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和美洲航空公司(主要是一家包租公司)。
    泛美航空公司建议每周飞三班,这一建议提供了最广泛的服务,而其它公司都建议每周飞两班。
    协定把起飞点限制在四座美国城市: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和檀香山。只有泛美航空公司建议由纽约起飞而不在美国其它城市停留,只有联合航空公司愿意在夏威夷停留。
    四家航空公司在飞往上海或中国首都北京途中将在东京停留。只有环球航空公司建议从西海岸直飞上海,然后继续飞往北京。但是泛美航空公司说,它将在明年六月使它在西海岸起飞的一次班机直飞上海。
    美洲航空公司提出了最低票价建议——从旧金山至上海来回最低票价为489美元,但是该公司取得飞往中国的权利的可能性由于它飞东京航线的申请还没有获得批准而减少了。
    环球航空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的代表各自都争辩说,他们应该得到开辟这条航线的权利,以打破他们所说的泛美航空公司和西北航空公司垄断太平洋市场的状况。
    中国的官办航空公司
    ——中国民航——定于12月1日开始飞往旧金山。


    【法新社东京10月7日电】此间今天宣布,中国民航将派遣女乘务员到日本,在全日本航空公司设施中接受短期训练。
    该公告说,依中国的请求对中国女乘务员实行的一个半月的训练,旨在改进中国民航客机上的服务。
    全日本航空公司早经同中国民航签订合约,训练中国民航的驾驶员。(转载香港《大公报》)


    原编者按:一个新的能源源泉也许很快就会泉涌而出:据说将要用热的地下水为住宅供暖
    【西德《明镜》周刊第33期报道】题:来自地底下
    每当巴伐利亚人在他们自由州的地底下钻探石油时,冒出来的大都是热的地下水。
    石油勘探者们每次都又失望地收拾起他们的钻杆。感到满意的只是一些巴伐利亚的村子。这些村子随后就可以用吸引游客的额外设施“浴场”来点缀自己,并许诺说可以用新打的温泉治疗各种文明疾病了。
    现在看起来似乎也可以用这种温泉来减轻工业国家人民最近患的疾病了:能源危机。
    据某些地质学家认为,巴伐利亚的热水几乎与酋长们的石油一样的宝贵。这些地下水源可以供应取暖设备,甚至还可以生产电力。
    在这个自由州早就存在着足够的热水。在多瑙河与阿尔卑斯山麓之间,在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就形成了一个光秃秃的侏罗纪石灰岩层,这个岩层后来在阿尔卑斯山形成的压力下由北向南下沉约5000米。
    在侏罗纪石灰岩层的缝隙中积聚起来的地下水,由于天然的地热而烤热了。通往阿尔卑斯山麓的侏罗纪层的斜坡愈深,地下水的温度就越高。
    比如在慕尼黑地底下2000——3000米的地方,地下水的温度就已经达到85度,山脚下的水温可能高达130——150度。
    在匈牙利和法国也有类似的暖水层,在那里几十年前就开始用地热为住宅供暖了。
    在布达佩斯,有6000套住宅是靠远距离取暖厂供暖的,这些取暖厂是用热泉水来为其取暖水加热的。按照计划,到1985年还要再增加给8万套住宅供暖。
    在巴黎附近,例如在默伦和克雷尔,好几千套公寓都利用这种来自地下的能源。
    上周,国家控制的法国埃勒夫——阿基坦石油公司结束了在施特拉斯堡附近的克罗内堡的钻探工作。从3220米深处抽出来的高达140度的热水暂时将向5,000套住宅供暖。
    在联邦共和国,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几家可以用替代性热能供暖。仅仅在巴登地区的比尔,去年年底在联邦研究部委托下进行了试验性钻探,以便测验地下水取暖的可供使用性。
    同巴伐利亚南部的保罗纪石灰岩层一样,黑森林的巨大边缘断层地区对于这种有温水的岩层来说也拥有良好的前提。在3325米的地底下,林根的“德国矿建和深钻公司”的一个钻探小组发现了热水。在今后几个星期,将对高达110度的热泉的蕴藏量进行考查。
    去年年底,慕尼黑的市议会根据自民党市议会议员马克斯·路德维希·法斯奥尔德的提案,决定对一次试验性钻探的技术细节进行核查。然而负责远距离供暖的慕尼黑城市发电厂的专家们从一开始就对此感到怀疑:“同化石载能体相比,这种热水的经济上的好处今天还不存在。”
    城市发电厂也不等待巴伐利亚州经济部委托进行的调查(应在8月底结束)的结果,反而加紧在奥林匹克运动场附近建造一座用煤做燃料的远距离热电站。
    一些其他的专家则对慕尼黑城市发电厂的利润估计表示怀疑。甚至在勘探煤炭的能源康采恩普鲁萨格公司看来,现在利用地热也已经是值得的了。
    普鲁萨格公司的工程师彼得·恩斯特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证实说:“从经济和技术上来看,在联邦共和国利用热水资源是可行的。”
    慕尼黑技术大学的地质学家彼得·乌德卢夫特就在燃料油每公升为50芬尼(目前约为55芬尼)的情况下算过,如果钻探一座功率为2700千瓦的热水井,那么每年就可节约130万马克。
    当然,本国的热水资源还不能使德国人完全摆脱某位阿亚图拉的情绪。弗赖堡的地质学教授库特·绍尔估计,地热资源最多只能取代整个西德能源消耗的8%左右。
    然而就是这些同其他替代性能源如太阳能和风力相比也已经是甚为可观的了。根据普鲁萨格公司谨慎的估计,热水的储量约等于1亿吨石油的热量值。
    但是与有限的能源如石油和煤相反,来自地底下的热水是取之不尽的:或者是被利用的水由新的地下水所取代,或者是在热量耗尽之后通过第二根管道再回到地下,在那里水然后又会自动变热。
    像位于格罗斯哈登的庞大的慕尼黑医院这样的大消费者,现在也已经表示对地下水有着“特别的兴趣了”。还有西门子电气康采恩和婴儿食品厂希普公司也请地质学家乌德卢夫特出主意,看看它们是否也能够用地热来为其计划中的工厂和办公大楼供暖。因为对这样的大消费者来说,也许自己钻探一口井是合算的。
    如果泉水滚烫的话,甚至还可以从中获取电力。在慕尼黑的林德股份公司的研究中心,工程师们发明了一种方法,它用150度的热水就可以推动一座发电厂的机器了。
    在进行时,热水可以使丙烷气加热。丙烷通过加热之后膨胀,并推动涡轮机。同时可以为远距离供暖生产取暖用水。
    地热电站可以克服迄今为止使使用地下水的经济收益受到影响的缺点:来自地底下的能源就是在夏天也会赢利,也就是说在取暖用的热量不能出售的时候也能生利。
    鉴于这样的前景,自民党人士法斯奥尔德喜气洋洋地说:“这样我们终于也可以向绿色分子表示一下,我们也在为保护环境做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