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28日参考消息 第3版

    说难民问题是越南政府奉行残暴政策的结果;如国际上要施加压力使这些政策得到改变,就必须采取不仅使河内而且使莫斯科也能感受到的手段才行
    【本刊讯】加拿大《环球邮报》七月二十四日发表一篇题为《痛苦背后的罪恶》的社论,摘译如下:
    外交部长弗洛拉·麦克唐纳,向聚集在日内瓦讨论解决几十万名无家可归、受迫害的印度支那难民的痛苦的各国代表,表达了一个根本性的信息,那就是:这种灾难不是天灾的结果,而是越南政府奉行残暴政策的结果。
    麦克唐纳小姐虽然批评了越南——这是会议上听到西方提出的最严厉的批评——,但是整个发言是完全抱着人道主义的和负责的态度的。那些由于忍受不了折磨和迫害而已经逃出的难民将得到帮助,加拿大将承担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但是要使这种帮助不致被曲解为鼓励越南推行的野蛮政策,那就必须从根子上解决这种难民大量外流的难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越南副外长潘贤虽然把所有认为河内的政策是造成他的国家几十万居民背景离乡出走的原因这种意见都温和地加以驳斥,但是却确实通过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之口作出承诺,说河内将在“一段相当的时期内”制止难民大量外流。
    麦克唐纳小姐对这一许诺持怀疑态度是完全有根据的。越南答应控制一场它以明显虚伪的态度坚持声称它既控制不了也影响不了的运动,显然是荒唐可笑
    的。但
    是更糟的是:它把问题的根本所在抛开了。全世界有责任要求越南做的事情不仅是制止难民的外流,而且停止执行使难民出逃的不人道的恐吓,没收财产和迫害的政策。
    越南当局在对越南的华人说:不外逃就得进集中营,对于这一点是不可能再有怀疑了。当成万名在不同的时间、从越南不同的地点出逃并达到相距数百海里的目的地的难民,对迫使他们出逃的原因所作的叙述都类似,那么唯一可能得出的结论便是:他们的说法所以一致,原因是他们讲的是事实,他们讲的遭遇不是越南政策上的一种偏差,而是越南蓄意推行其政策的结果。
    或者寻求一下这种罪恶的根底,即俄国的政策。越南是苏联的附庸。越南依赖苏联并受苏联操纵。越南的政策可能有其国内的考虑和理由,但是如果莫斯科认为这些政策不符合苏联的利益,那是执行不了的。
    如果国际上要施加有效的压力使这些政策得到改变,那么就必须采用不仅使河内能感受到而且使莫斯科也能感受到的手段才行。


    【路透社新德里七月二十六日电】雷迪总统今天要求反对派领导人辛格组织下一届印度政府,接替即将离任的总理德赛。
    辛格对记者说,他可望在他的人民党(世俗派)同它的主要盟友正统国大党会谈之后,在星期六组织他的政府。
    英·甘地夫人是第一批向辛格表示祝贺的,在辛格前往会见总统,正式接受组阁要求之前,她向他家里打了电话。
    辛格今天重申,甘地夫人的支持是无条件的。有消息说辛格已同意停止特别法庭对英·甘地夫人的起诉。辛格在提到这些消息时说:“那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是扯淡。”
    雷迪先生打电话给辛格,把要他组阁的消息告诉了他,随后又发表了如下的公报:“印度总统接受了德赛先生的辞职后,已要求查兰·辛格组织一个新政府。”
    在辛格被要求组织新政府之前,辛格和德赛都向雷迪总统提出了他们在议会的支持者的名单。今天早些时候,总统府对这两个名单进行了审查。
    有较多的议员支持辛格,但他的实力仍必须在议会受到检验。
    最新的统计表明他仍未在人民院议员中取得绝对多数。议会可望在下周重新开会,届时辛格将要求进行一次信任投票。


说会议没有解决难民为什么出走这个首要问题
    【本刊讯】澳大利亚《时代报》七月二十三日就日内瓦难民问题会议发表社论说:
    可悲的是此次日内瓦会议看来并没有解决首要的一个问题——所有这些人为什么希望出走?看来这次会议没有想采取措施促使越南停止迫害国内华人,因此我们在难民问题上面临的两难处境仍然存在。
    【本刊讯】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七月二十三日发表题为《喘息机会》社论说:
    越南仅仅许诺暂停几个月执行已遭到广泛谴责的政策。这一让步确实提供了一个喘息的余地,来清除积压在最初避难国中的很大一部分处境悲惨的人。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河内将放弃其驱赶华人和不可教育的中产阶级的长远计划。
    【本刊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以《联合国采取行动的时候到了》为题发表社论说:
    日内瓦东南亚难民问题会议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是它面对越南的强硬态度也出现了一些使人痛苦的软弱迹象。
    真实情况当然是,越南政府一直在强迫这些不幸的人们离境,它迫使他们许多人为取得面临死亡或饥饿的权利付钱。
    然而联合国秘书长却恭顺地附和(越南的)这种借口:他们是违背越南领导人的意愿非法出逃的。任何人都不能真正相信瓦尔德海姆的话,也不能真正相信越南可鄙的表白。


    【本刊讯】香港《明报》七月十六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奇书(万能博物馆)》《此书奇在五个方面,销量直线上升》,摘要如下:
    世界上的奇书、怪书很多,但是奇得有教育意义,怪得有趣,富于哲理者,并不算多,特别是能够深入浅出,适合学生阅读者,更为罕见。
    日本的文坛,近年来十分兴盛,打工收入最高的一群,是“摇笔杆者”——作家,他们出书的速度十分惊人,不少人每天伏首案前,写下万字以上的作品,且是一气呵成,灵感上一有疙瘩,就弃笔停写了。
    在这群作家中,有个叫“星新一”的,(一九二六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大农学系),他最近写了一本奇书,名叫《万能博物馆》,传播媒界对此书大力推荐,称它是“学生必读的书”,是罕见的奇书。
    据介绍,此书在五个方面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第一,它是一本趣味的书。书中搜集了日常生活中的趣味事物,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作者还把你带到奇异的天外,作仙境遨游。
    第二,它是一本娱乐性的书。出版短短时间来,起码已有十万人得到了欢乐。
    第三,它是一部富于哲理的哲学书。书中,反映了作者的哲学观念和作风,读者会在作者的引导下,对探索哲理发生兴趣。例如,作者说:发预言者,都是没有实现信用的,因为,囿于信用的预言,都是无价值的。
    第四,它是应付考试的参考书。现代考试中的古灵精怪试题,都可以从该书中获得启示。特别是青年学生,读了此书之后,胜过读一大堆课外参考书。
    第五,它是不读不快乐,读了会入迷的书,然而,它却不是一本靠情节引人入胜的小说。
    此书在日本出版未几,销量在直线上升中。


    【美联社纽约七月二十二日电】首先是“新力”,跟着是“本田”,在日本的市场推销取得节节胜利的高潮之际,又出现给美国爱酒之人享用的一些东西。日本公司现正加紧展开运动,以夺得美国庞大的啤酒市场的一大部分。看来,这象一场漫长的斗争——日本出产的威士忌酒、啤酒和伏特加酒等,只占了此间饮料业的小部分。
    “生特利有限公司”是在美国从事啤酒业的最庞大的日本公司,它正企图争夺那些爱饮淡酒的酒客,以及那些宁选一杯白酒而不选马提利尼酒的人士。
    生特科国际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副董事长佐治说:“现时的趋势是,甚么都要清淡。淡啤酒,人们都喜欢,这趋势会继续保持下去。我对这方面非常积极,十年后,许多美国消费者都会饮日本酒。”
    生特利出产的东西约有二百种,包括汽水和果汁,它的威士忌酒有十三种不同牌子。去年,该公司卖出二千五百箱威士忌酒,二千四百箱啤酒和二百六十万箱葡萄酒。它还在西岸销售一种百分之百酒精强度的伏特加酒以及一种由日本米酒和葡萄酒制成的饮料。
    发言人说,该公司在美国所花的广告开支约为二百五十万美元。
    全国酒精饮料进口商协会主席戴维斯说:“假如同加拿大酒、苏格兰酒和法国酒比起来,以百分比而言,日本进入美国的酒还是相当少。”(转载香港《大公报》)


    【法新社东京十八日电】《日本时报》报道,日本通产省今天决定,由一九八○年财政年开始,将寻求一笔二万五千亿日元(一百一十六亿八千二百万美元)拨款,给予一项十年计划,发展别的可行能源资源·
    英文《日本时报》说,通产省计划建议对石油产品以及电力和煤气公共事业征收新消费税,作为取得必要资金的一种方法。
    该报说,根据十年计划,通产省计划促进开发煤、太阳热、核子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资金,还将用来提供津贴,如补助电力公司要将燃烧石油的电力厂改为烧煤电力厂的计划,以及资助像水泥、纸和纸浆等耗油工业增加用煤的计划。
    还不能立刻找到通产省官员来证实上述报道。(转载香港《大公报》)


    【法新社东京二十二日电】日本年轻工人中,每八人中有一人是希望转换工作的,而已转业的年轻工人比例,为老年工人的一倍。日本首相府统计局昨天在第十届年轻工人日发表的青年就业调查报告,透露了上述情况。
    年龄由十五至二十四岁的工人说,他们希望转换工作,理由是「我想运用我的技能」或「我做这个工作只是骑牛搵马」。占日本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四,年轻工人想转业的有百分之七点六。
    报告指出,在一九七八年,年轻工人中实际上已转业的近百分之六——为年老工人的一倍。(转载香港《大公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