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4月10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台湾《青年战士报》二月六日译载一月出版的美国《心理学会季刊》的一篇文章,题为《小睡片刻提高工作效率》,摘转如下:
    在美国心理学会上个月举行的第八十五届年会中,一群研究睡眠的权威学者认为,有打盹习惯的工作者,事实上是正常健康的人,在满足一种正常健康的需要,有如充电。
    在华盛顿举行的年会中,这些睡眠权威甚至主张推行“打盹时间”,以取代目前通行的“喝咖啡时间”。他们的理由是:无论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或对工作者紧张情绪的降低,打盹时间都是公私两便的事。
    宾州医学院和宾州大学的伊文思博士说:“我认为,人们若具有打盹的功夫,是很了不起的,我们应该试着发挥打盹的好处,而不应该对它有厌恶感。”它才是长寿的象征。
    伊文思曾经对一千名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打盹行为的前因后果。他表示,研究者目前还没有确定打盹到底有多少好处,但有几项好处的确已被证实。这些好处是什么?
    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伊文思把打盹者分为两类:一类是“补偿打盹”,一类是“开胃打盹”。补偿打盹,主要是弥补他们睡眠的不足;而开胃打盹者,有打盹的口胃,即使不感疲倦,每天也要分出点时间,简短地睡一会。
    伊文思说,那些在别人喝咖啡时间,而自己却找个角落,倚斜瞌睡,低头“钓鱼”的人,大多属于开胃打盹型。
    伊文思在研究报告中说,这两种类型在打盹时间之后,都会感觉舒服一些,而开胃打盹型却更懂得轻鼾慢息的艺术,也更能受益。打盹不仅使他们精神愉快,也能缓和工作上的焦虑。开胃打盹型,严格说不是在消除生理的疲劳而是放松心理的紧张。
    许多研究的证据显示,打盹能够增进一个人的表现能力。伊文思举例说,一个人解答数学难题的能力,在打盹之后有增加的迹象。
    “可以增效率,何乐而不为?”
    并非每个人都能受打盹之惠,有些人从未有打盹的习惯,打盹会使他们更不舒服。
    打盹时间的长短,会不会造成不同的效果?宾州医学院和宾州大学的劳伦斯博士,曾经以时间久暂把打盹者分为三类,“长打型”需时二小时,“安打型”需时一小时,“短打型”需时半小时之内。她发现,打盹时间长短,效果一样,皆大欢喜。
    打盹是否会影响夜间正常的睡眠呢?睡觉权威认为,已养成打盹习惯的人,正常睡眠时间来临时,更容易滑进梦乡,也更能睡得深沉。但这个结论,对从不打盹的人或偶尔打盹的人无效。
    伊文思说,“一个不打盹的人,必须遵守一个较严格的睡眠时刻表,因为他们缺乏对睡眠的控制能力。但有打盹习惯者,想睡就能睡着。”
    佛罗里达大学韦柏博士说,习惯打盹的人,可能因为他们在生理上有某种自然的倾向,这种倾向若延续到成年之后,往往会遭受社会的压力,而使打盹者自行压抑。
    韦柏指出,打盹是婴儿离开襁褓期前最后放弃的一种行为,而是成年人最先“返老还童”的一种行为。他说:“打盹乃是向大自然归顺。”
    韦柏和伊文思都认为,打盹对很多人有好处。
    伊文思认为,许多人在中午时问喝咖啡,极可能是潜意识的想去压抑生理的真正需求。
    当伊文思和韦柏讨论“打盹合法化”的构想时,他们指出,公司厂商用“打盹时间”取代“喝咖啡时间”,基本原则是没问题的,但有许多技术问题仍待解决。譬如说,如何避免员工将“打盹时间”视为“补偿打盹”的例行时问,而有意减少他们正常的睡眠。
    研究打盹问题的学者,认为这种研究对睡眠的自动控制和意识状态的控制,有极重要的意义。他们在研究中指出,人们何时何地,以及如何打盹,就可以解决人们长时间清醒工作的难题,如工作班次的安排,机场塔台人员的保持警觉,以及军事行动等。研究者说,往后人类或许可能被训练到只需小睡一下,就可以长时间的清醒工作。


    【本刊讯】台湾《青年战士报》一月二十五日报道:
    一位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在元月六日的一则报道中说,两年来在格陵兰岛所收集的古老岩石中,发现地球上在三十八亿年前便可能有生命存在了。如果这项发现被进一步的研究所证实,马里兰大学的布博士说,这将使地球已知生命的最早发生时间往前推四亿年,现有的最早记录是由一块在南非发现的三十四亿年的化石所保持着。
    布博士和其他三所研究院的专家检验由靠近格陵兰冰层边缘所找到的岩石其中所含的碳化物质,他指出这些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沉淀化石。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的年会新闻发表会中,布博士说热和碳形成石墨,在早期的同位素研究中显示其所含的碳素是器官的一部分,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他说:“这并不是一个无可争论的事实,只是一项暗示而已。”
    同时布博士指出,如果在那么早便已有生命存在,那么它的进化一定很迅速,因为地球的年龄只有四十六亿年,而且需要大约五亿年的时间,海洋才能形成利于生命发生的适宜环境。
    这些格陵兰岩石是由一个国际性的科学家协会所收集的,协会包括了牛津大学、哈佛大学、蒲朗克学院和马里兰大学。


    【本刊讯】台湾《青年战士报》一月三日刊登路透社一则消息,转载如下:
    为了要控制高血压的广泛流行趋势,芬兰的商店不久将出售一种特制的混合盐,来替代一般家庭厨房中所用的食盐。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病、中风,乃不争之论。而芬兰是世界各国中心脏病比例最高的国家。医生早已知道减少食盐的消费,能降低高血压。并且也告诉病人要少吃盐。赫尔辛基大学药学系一位副教授说,因此该校药学系推动了这项混合盐计划。目的是提供消费者一种对健康比较有益的盐。
    特制的混合盐中氯化钠占百分之六十五,另外是百分之二十五的钾与百分之十的镁。钾、镁都是芬兰式食品中所缺乏的矿物质。
    混合盐的售价大约是一般食盐的三倍。
    这项混合盐计划就要展开。预计三、五年之内,取代目前食盐的百分之五十。


    【塔斯社塔什干二月二十七日电】题:山怎样在长高
    苏联考古学家要登山运动员装备以便去到天山西支脉古代矿工的村落。科学家们在高大峭壁的边缘看见了住所和炼铜炉的残迹,年代是属于九——十世纪。引起科学家们兴趣的是,人们在高不可攀的峭壁之间的小块地方上是怎样从事生产的。
    地质学家们找到了答案。原来,一千年来村落由于活跃地造山运动过程升高了近二百米。很显然,古代居民感觉到了这种上升,于是离开了村落。由于这个发现,得以测出天山西支脉的生长速度。它相当于一年十八厘米。科学家们正在注视着该山系的进一步发展。


    【本刊讯】香港《快报》三月八日译载一篇特稿,题为《睡眠不足死亡率高睡眠太长也会短命》,转载如下:
    一位研究人员提出报告,根据一项六年研究所得的资料显示,在这六年中,每晚睡眠不足四小时的成人,其死亡率比每晚睡七八小时的人要高出百分之一百八十。根据丹尼尔·克瑞佩克博士的报告,至于每晚睡眠时间超过十小时的人,其夭亡率也比那些每晚只睡七八小时的人要高出百分之八十。
    克瑞佩克博士的报告指出,睡眠问题正如同心脏病和糖尿病一样,与死亡率有很大的关系。克瑞佩克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荣民医院睡眠失调诊断部的主任,他在一月份的《一般精神病学》这本杂志上发表了这份研究报告。他这个报告肇始于一九五九年美国癌症协会的一项调查研究,这项研究,除了涉及各种睡眠问题而外,也提到了吸烟与心脏及癌症之间的关系。
    这个调查说明了晚间过长或过短的睡眠是危及人们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克瑞佩克说,假如人们认为睡眠反常就是造成死亡的真正原因那是不对的。
    他说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决定致死的原因。
    他说在这些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那些需要服食安眠药才能睡眠的人。其死亡率比起那些从不吃安眠药的人要高出百分之五十。
    克瑞佩克说:“因为死亡率的增加通常与睡眠不足有关,有些人或许会认为吃安眠药可以增加人们活命的机会。”
    他说自从做过这个调查之后,许多医生已改用新的医疗方法来取代安眠药丸,但是这些新方法的利弊得失尚未加以鉴定。
    克瑞佩克的资料来自一百余万年龄超过三十岁的成年人,这些人回答了美国癌症协会所发出的询问信函。
    克瑞佩克的研究重点在于调查每个人每晚通常睡几小时,是否有失眠症,若有的话又是怎么样个情形,以及是否经常服食安眠药。
    大多数抱怨有失眠症的人说,通常每晚大约都睡上七八个小时。
    克瑞佩克认为此一现象足以支持睡眠问题临床诊断之发现,这就是大部分失眠者均难以入睡,或是经常在半夜醒来,但是从全部的时间上看来,他们所睡的时间都还算正常。
    这些发现使克瑞佩克做了以下的结论:“抱怨曾患失眠并不足以证明病人是处于危险状态,除非他每晚睡眠的时间常常是少于七小时。”当参加调查研究的人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疾病情形(如心脏病)而分门别类时,人们就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不正常的睡眠习惯与夭亡之关系。
    在各项类别的病例研究中,那些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的人,死亡率都比较高。
    克瑞佩克说从这次调查所得的资料中,我们了解到人们对于睡眠问题之治疗所可能产生之好处或是危险,还需要有一个更广泛的长期调查研究。
    他说:“由于研究的结果显示了治疗睡眠失常所造成的危险可能非常严重,而在另一方面,治愈睡眠不足又有很多的好处,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克瑞佩克估计,每年美国的医生要开出两千七百万份包括有安眠药物的处方笺,同时有高达百分之十一的美国人口使用某种型式的医疗性助眠方法,克瑞佩克的研究指出每个人每晚越能睡足八小时越好。但他认为将来的研究应设法确定睡眠时间最好应是每晚几小时,假如正常睡眠是重要的话,那么人们还应该注重研究那一种治疗睡眠不正常的方法是最好的,以及治疗睡眠不正常的长期性影响又是如何。另外一个尚未答复的问题则是那些每晚睡眠习惯都超过八小时的人,若是每天在睡足八小时以后就用闹钟来叫醒的话,那么他们的寿命是否因此而延长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