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4月1日参考消息 第4版

    说城市一天比一天繁荣,但也同时发现越来越不适宜人居住: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人们已感受到它的严重性,如不再赶快采取有效对策,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则人们不仅要承受更多人为的灾害,而且要祸延下一代,甚至更下一代
    【本刊讯】台湾《联合报》三月二十六日以《保护都市生态环境专家提出可行办法》为题,刊登该报就城市生态问题邀请有关专家举行座谈会的发言记录,转载如下:
    台北市松山国小师生为了抵抗附近钢铁工厂大量排放黑烟,上课时要戴口罩;去年十一月间,高雄大社石化工业区某一工厂因为不慎泄出许多有毒气体,使附近的居民中毒,有一人死亡,二百多人受伤;都市里的噪音,过于小的生活空间,使得都市居民生活紧张,精神病患的增加率一年比一年高;都市附近青葱的山坡地,被一些投机商人拿来盖房子,不但破坏了自然景观,而且也影响水土保持。……
    大家都往都市里挤,都市也一天比一天繁荣,但是人们却同时发现,都市越来越不适宜居住。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物理污染、化学污染,把都市里的每个人紧紧包围着。都市的繁荣,对居住在都市的人来说,并不是好事。
    这些,都牵涉到都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现在已经感受到它的严重性了,如果再不赶快采取有效对策,保护都市的生态环境,则不仅我们要承受更多人为的灾害,而且还要祸延下一代,甚至更下一代。因此,现在就应该全面采取保护都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基于这项考虑,本报于三月二十二日下午举行都市生态环境问题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交换意见,提出维护都市生态环境的可行办法,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并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以下是与会人士发言要点。限制都市扩大减少人口集中
    地区上生物间相生相克的错综复杂关系,称之为地区的生态环境或生态状况,一般说来,生态环境可归纳为四个原则:①物物相关,构成复杂的关系网;②物有所归,亦即天生万物必有用;③自然善知,人对自然只能因势利导,要把它加以改造;④无免费的午餐,有一利必有一弊,必须付出代价。
    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可以了解,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使得自然环境起了变化,就必须付出代价,感到痛苦。空气污染、水污染、环境污染等等因而发生。
    要解决这个问题,似可采取以下原则性的措施:①限制都市规模,都市越大,所遭受的污染也越大,假如都市不得不扩大,中间应以绿带加以隔离。②适当研究改善都市内的使用结构,亦即采取分区使用管制的办法,把有干扰有妨害的使用结构加以隔离,创造一个适合居住及工作的良好生活环境,以环境计划取代都市计划。③教育、法令及行政上的配合,使民众对于生态环境都有认识,进而防止污染及干扰的发生。④降低人口成长率,减少人口集中的趋势,家庭计划应该更有效的推动。这乃是防止环境污染正本清源的办法。净化生存空间老幼各有去处
    就台湾地区言,山地由于生态系统特别缺乏弹性,故显得特别脆弱,稍不慎重,开发山坡地就会带来无可弥补的损害。举例来说,梨山种植温带水果,破坏了原始的森林,在此情形下,相信再过一些年也许表土要全部被流失。对下游居民来说,可能面临遭受水灾的危险,对整个国家资源而言,损失更是无可弥补,因为一旦表土流失以后,想要再恢复它,是非常困难的。
    作为一个进步的国家,不仅在经济成果上要起飞,在生活环境品质上也应作大力改进。我们已经有能力满足我们的基本需求,有衣穿,有房住,有足够东西吃,所以进一步我们需要户外的卫生整洁、新鲜的空气,环境的宁静、行路的安全。儿童有宁静的学校可以上学,有游戏场可以玩,老年人有公园可以休息和散步,青少年和成年有地方可以运动。
    环境改善和维护办法:①需要急急实施现代化的都市计划,区域计划,及土地使用分期管制。②除了从经济、政治观点来拟定经济发展政策之外,还要从社会、文化、环境品质的观点来看,我们是否仍要每年保持百分之十以上的高成长率?因为我们知道经济的成长很易达到,但文化、社会的进步很难配合。经济走得太快了,其他部门不能配合,必然要造成失调。③全国公害防治机构能够统一。④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每天追踪检查的公开制度。⑤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环境品质指数,用它来衡量空气和水的清洁度,及土地使用是否合理,及其他生态条件是否适当?⑥对生态环境的注重,不只是政府的,而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事前整体规划预防重于补救
    都市环境牵涉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一、人口的分布。二、都市的空间或实质方面的安排。三、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水的污染和垃圾的处理等。
    无论由字面上,或在学术研究方面,这都是不同的方向,但是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
    一、整体的规划。都市生态并非孤立的问题。如果乡村的环境不改善,人口大量向都市集中,交通繁忙所造成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即使投下大量的经费以谋补救,也是无济于事。所以整体规划十分重要。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合理分布,可以预防都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
    二、对于都市生态环境的问题,事前的预防胜于事后的补救。例如工业方面,如果将工业区设在适当的地方,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的发生,所引发的都市生态问题就可以减少。工业的成长及工业家的成功不应造成大众的无形损失。慎选工业区位划定都市绿地
    在公害防治上,都市环境遭遇的问题有以下几项:
    一、人口集中于都市,密度过高。由于都市人口增加快速,人口分布也呈不均。
    人口与公害常易发生连锁反应,人口密度大,能源的消耗增加,进而导致空气污染和噪音等公害。
    二、工业区位。企业家选择工业区的条件之一,是用水和交通方便,以便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原料和人工。基于这项考虑,工业区往往离不开都市。今后必须要考虑污染的问题。
    三、公园绿地。都市计划中原来作为公园的预订地,常常受到土地需求的压力而改变为住宅用地。但是公园绿地亦有其重要性;一方面它提供休闲的场所,另一方面,也是新鲜空气的主要来源。
    四、交通。都市中交通发展不可避免,但可以研究减少车辆停顿的时间。十字路口、红绿灯多,便增加了车辆的消耗,导致空气污染。据研究结果,汽车停顿时所排出的一氧化碳废气量,是走动时的五至十倍,因此十字路口空气污染的情形,远比高速公路严重。如何减少车辆停顿的时间,需要专门机构负责。迁移污染工厂筹措防治基金
    本来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里,人类与生物界很微妙地达成一种平衡的状态,水用了之后可以经过处理,再加以循环使用,我们从薄薄的大气层中呼吸空气赖以生存。虽然他们都有自净的能力,可是亦有一定的限度,时至今日,我们必须认清,在这个世界上供给人们生活的土地、空间以及空气、水,都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改变生活的方式,不能再随便把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再不能让污水毫无限制地流入河川中,不能再使无用的废物任意倾倒,以免污染了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
    至于对各种环境污染应采取之对策,应包括以下各点:
    ①确定处理环境污染之行政系统,使之一元化,各级政府应依照实际需要,广筹防治经费,厂商亦应配合投资。
    ②凡是污染情况严重地区、工业集中地区及可能发生污染地区,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如规定对市区有污染之工厂,应限期迁移。
    ③筹措环境污染防治基金,低利贷放给地方政府及中小企业。
    ④订定有关环境标准及污染防治之法规,如公害纠纷处理法、公害基本救济法、噪音管制法等。对现有之有关法规,亦应随时检讨修正。改善生态环境消巨祸于无形
    站在研究人文生态学的立场来看,我们主张均衡发展,也即人与环境间采取互利共存,不相互损害的型态,以发展和维持最适合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
    都市发展、整体规划和均衡发展的原则是社会学系统研究的结晶。以前这方面的问题并不严重,但由于都市化,经济与工业过度成长,人口集中,生态环境渐渐不适合人类,形成水和空气等的污染。若要解决都市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国家或社会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
    空气、水和噪音等的污染是累积性的,例如报载松山机场附近的居民最近感到太安静而不习惯,可能他们的听觉已经受到损害。因此我们必须对心要和生理上某些难以解释的病症加以研究,探讨人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以得知噪音与废气等的危害到某一程度时,是否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我们的眼光必须放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作整体的规划,将部分的经费用于改善生态环境,也许这么做会影响工业的成长,或不得不作某方面的牺牲,但无论为自己或下一代的生长环境着想,我们必须考虑到此一因素。


    【本刊讯】香港《明报》三月三十日刊登一篇题为《绿化城市》的文章,摘转如下:
    我国栽种树木花草以装饰城市街道,已有很悠久的历史。
    一般人以为,绿化城市只是为了好看,其实科学研究证明:城市里栽上树木花草,对人的健康大有好处。我们都知道,城市中空气所以会污浊的原因,是由于在大气中飞扬着无数的灰尘和微生物,以及各个工厂的烟囱中不断喷出煤烟等不良气体的缘故,而这又是和城市中人口比较集中这一点分不开的。有什么办法能把污浊的大气加以“清洗”呢?在这方面大自然为我们做了不少工作,而其中植物更可以说是我们人类最忠实的“义务大气清洁员”。它不仅在每天日间替我们吸进了大量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二氧化碳,吐出我们生命所需要的氧气——夜间则相反,和人类一样吸氧气吐二氧化碳——而且它还能通过一种奇妙的作用,为我们消灭掉大气中各种有害的细菌。
    植物能消灭细菌!这也许你不相信,然而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原来各种植物在它生长过程中,都会分泌出一种挥发性的物质,用以帮助自己去抵抗各种有害细菌和蕈类的侵蚀。这种挥发性的物质,就叫做植物杀菌素。由于它们渗透在空气中起作用,因而就大大减少了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
    树荫还能减低行人道和建筑物周围的温度。大城市里嘈杂声多,树木能减少噪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