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30日参考消息 第2版

说这是为了对付勃列日涅夫关于从东德撤军这一政治花招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月二十六日刊登一篇发自华盛顿的专稿,题为《美国可能从北约撤出一千件武器》《设法使欧洲盟国同意撤出老式核武器》,摘译如下:
    这里的官员们今晚说,卡特政府谋求西方盟国同意这样一项建议:把现在部署在西欧的一千件老式核武器撤出来。
    他们说,提出撤出武器的建议,部分是为盟国十二月份作出一项在欧洲部署将近六百枚新型中程核导弹的决定扫清道路。
    他们说,这个建议也是为了对付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本月早些时候作出的一项保证,即从东德撤出一些坦克和军队并减少驻在苏联西部地区的基地上的中程导弹的数目。
    但是官员们说,这项撤出的建议并没有以苏联在东欧的核武器作相应的减少作为条件。这项建议会使约六千件美国核武器留在西欧。
    这些官员们说,在白宫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副助理戴维·艾伦最近访问欧洲时,他第一次同各盟国政府讨论了这项撤出武器的建议。
    他们说,艾伦建议,盟国在十二月份召开北约国防部长会议时,在决定在欧洲部署新的中程导弹的同时,宣布撤出老式的射程较近的核系统。
    官员们说,盟国政府对撤出武器的建议反应良好。
    虽然卡特总统和其他高级官员把勃列日涅夫的讲话说成是玩弄政治花招,但是官员们说,最近,助手们设法以一种更引人注目的裁军倡议来冲淡这项建议的影响。他们说,撤出一千件现有核武器的建议就是根据这种想法提出来的。
    美国在十五年以上的时间里已经在西欧部署了大约七千件核武器。据现在认为,其中有许多武器是过时的,也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只能在北约领土上使用。
    官员们说,减少现有的核武器数量不仅仅是对苏联最近提出的裁军建议作出反应,也会使得北约采取一种更为团结一致的军事态势。
    他们还说,作出撤出核武器的决定,将对在维也纳就削减北约和苏联集团的军队和武器举行的长期以来处于僵持局面的谈判产生新的推动力量。


    【本刊讯】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十月二十日一期刊登该刊驻莫斯科记者的一篇文章,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全文译载如下:
    十五年前的这一周,赫鲁晓夫突然不拘礼仪地被赶下了台,取而代之的是外界不知道的两个人: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他们从此在台上扎下了根。今年十二月,勃列日涅夫将满七十三岁,所以,到明年春天,如果他继续掌权的话,他的年龄将超过斯大林,是历来把持党的最高职位的年纪最大的苏联领导人。这过去的十五年必须被看作是他的时代。
    俄国的老百姓几乎肯定会说,在那十五年中,情况已有好转。生活水平已提高到苏联差不多是一个消费社会的程度。衣服色彩鲜艳,而且做工较好,即使最好的衣服仍然是从东欧进口。马路上家用小汽车增多了。大城市周围的高楼大厦也许外表不美,但是,比起赫鲁晓夫时代所建造的那些狭窄的、很快就破旧的住房,至少质量要好些。大多数俄国人的家庭现在都有自己的厨房和洗澡间。商店增多了,商店里的东西也多了,饭馆多了,运动场多了,奢侈品也多了。但是,这些东西从来都不充足。
    搞缓和、对西方实行开放政策、进口外国货、大批旅游者来访以及停止对外国广播的干扰都已使得苏联普通公民更多地了解到他们国家以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们已变得更不耐烦,对质量差的商品和服务不周的批评意见增多,对当局作出的明天使你高兴的许诺,更是将信将疑。
    食品仍然成问题。尽管当局下决心要努力增加生产,但是,在大城市以外的地方现在几乎买不到肉。全年的水果和蔬菜供应仍然不足,农民的自由市场仍然以高价供应许多日常食物。
    但是,尽管生活变得舒适一些,可有时也是单调无味的。经过五十年的恐怖和动乱时期,勃列日涅夫已给俄国人一个极其需要的喘息时间,一个巩固的时间。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保守主义。现领导集团与赫鲁晓夫不同,它避免进行试验,而且满足于让政府机构行使职权。
    共产党已经做得很好了。它的权力已经巩固,它的作用已经载入新的宪法。机关工作人员有时间去工作;专家们获许做出决定。物价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动脉硬化,不愿意有变化,扼杀创新。生产下降了,工作中无纪律的现象严重起来了,经济的前景黯淡。
    但是变化虽然缓慢,并不是没有。批评比较容易被接受了。例如,报刊编得更有生气了,更富有竞争性了,也更倾向于承认缺点。离婚、性教育和犯罪现在已经可以合法地进行讨论了。
    在艺术方面,已经允许悄悄的试验。虽然文学方面一再受到意识形态上的压制,作家被关押或流放,但是职业作家最近想出版一种杂志,专门刊登他们的没有发表的作品——这在赫鲁晓夫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一种抗议。流行音乐已经勉强被接受,现代派艺术已经开始出现在苏联博物馆的墙上。两个星期以前,一个列宁格勒芭蕾舞剧团到各省作例行巡回演出时,在基辅演出了以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伴奏的摇摆舞,几乎没有引起议论。
    缓和方面情况不同。一个俄国人现在要随旅游团体出国仍然很困难,但是并非不可能。赫尔辛基协定已经大大改善了在苏联的外国记者的工作条件,苏联官员现在感到有更多的自由,可以同外国人讨论问题、交换意见。
    但是也有令人失望的事情。由于不现实地希望普遍自由化又加上指望利用法律的作用(特别是在赫尔辛基协定以后)而产生的持不同政见者运动,已经被暴力镇压下去了。党仍然规定了允许提出反对意见的范围。
    也许在这十五年当中最重大的变化,是俄国人已经开始习惯于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概念。他们阴郁的、强烈的自卑感已经开始减弱了。对制度的信心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允许宣扬对过去的兴趣:俄国人开始对他们革命前的根基公开表示自豪。赫鲁晓夫时代特别厌恶的俄国东正教会,现在受到了特殊照顾。
    普通俄国人对勃列日涅夫的统治并不感到鼓舞,但是统治者们并不理会他,让他自己过他的日子。他是非常感激统治者们这么做的。


    说华主席访问西欧是要表明尽管彼此的政治制度不同,但中国和西欧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之处,有着共同利益
    【本刊讯】英国《星期日快报》十月二十八日刊登议员爱德华
    ·希思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华主席为什么今天到这里访问……》,摘译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继毛泽东之后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华国锋今天到达伦敦。他访问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表明自从他在三年前当上主席以来,中国对世界事务的态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中国不仅在投资、贸易和旅游方面向世界敞开了大门,它的领导人还决心亲眼看看西方取得了什么成就以及西方可以提供些什么。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将是一丝不苟的,不会不提出些批评。因为他们渴望根据其他地方最成功的经验建设中国的未来。
    华主席访问巴黎、波恩、伦敦和罗马的目的是要表明,尽管彼此的政治制度不同,但是中国同欧洲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之处,有着共同利益。这个共同利益就是苏联东面和西面的两个大陆(即中国本身和西欧)的安全。
    苏联在他们的边界上驻扎着他们无法匹敌的重兵。
    在西方,有得到美国核力量支持的北约部队。中国人确信,在这两个地区之间,从世界地图上可以看出,苏联一直在争取扩大和加强他们的影响。
    他们的关注是防御性的,是为了减少卷入一场不可避免地将升级为一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冲突。
    中国一心一意地致力于国内发展,这样就使他们对世界事务更要采取这样的态度。周恩来总理对我说过,在本世纪末之前,这个政权就得负责供给十亿张嘴的一日三餐,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要是不能成功地做到这一点,那就意味着他们自一九四九年以来为之努力的一切全都失败了。优先考虑的事情六周前,华总理在北京对我说,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将来优先要办的三件事便坚决定下来了。首先是农业。与农业有关的个人的工资已提高。这就会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并为轻工业提供可靠的国内市场。轻工业是其次优先要办的事。国内市场的日益增大将会为出口品的生产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要支付从国外借的贷款,就需要有出口品。
    第三件优先要办的事,是在生产生产资料的重工业进行投资,重工业将为轻工业制造设备和机器,并且将来取代外国设备。这是进行发展的一个坚实的基础,也是搞得最成功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办法。在外部世界的大规模帮助下,中国定会稳步前进。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人所需要的大概比让大多数人所相信的要小。在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方面的竞争,将会是激烈的。正如一位中国领导人对我说的:“大家都表示愿向我们提供贷款。我们简直是在贷款里游泳。我们喜欢要哪里的贷款就可以要哪里的贷款。”
    在英国,我们本周将有机会给华主席看我们可以生产的最好的东西。如果我们的东西比别人的好,我们就有机会获得订货。但是,即令如此,也还是不够的。我们的信贷条件必须至少和别国的一样好。
    在服务方面,我们在地理上处于不利地位。日本距北京只两小时的航程。我们却处于世界的另一边。我们必须让中国人看到我们在其他方面要好些,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安全在北京同我会谈时,华主席是从容不迫的,有信心的。抱负很大的邓小平(现政府的许多政策都是由他负责执行的)决心使中国稳步地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朋友、钱、技术,尤其是需要安全。华主席访欧就是为了这个。


    【法新社伦敦十月二十日电】英国新闻刊物《现在》今日报道,一个英国人组成的探险队,企图找寻和拍摄“铁达尼号”残骸。
    这艘号称“不沉”的客轮,一九一二年进行处女航时,因为在北大西洋撞到一座冰山沉没,船上有一千六百九十人丧生。
    “铁达尼号”还载着一亿二千四百万美元的钻石和二千二百零一位乘客的无数珠宝。
    明年夏天第一期的行动,是找出相信是卧在纽芬兰五百海里外四千米海底下的这艘沉船。
    然后,探险队会设法分成以二百吨为一部分,将沉船捞起。希望找到那些财富。(转载香港《明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