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26日参考消息 第2版

    【本刊讯】法国《费加罗报》九月八日刊登一篇题为《苏联的日常生活,苏联军队中的厌烦情绪》的文章,摘要如下:
    表面上,俄国军队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军队,但从现场搜集的许多村料似乎表明,目前在服役的三百万士兵中,尤其是驻扎在东欧的二十五万士兵中,笼罩着某种厌烦情绪。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铁的纪律、紧张的训练、政治训话、孤独、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日益认为俄国是占领者的“兄弟国家”的人民的不满。
    在营房里,军官在政治上同士兵没有任何接触。正是班长说了算。
    另外,在“新兵”和老兵之间存在着鸿沟。在各民族的士兵之间经常发生殴斗。
    心理方面的就范是通过每时每刻进行的政治训练来保证的。党小组长、党代表和负责思想工作的副指挥官常常讲的是漂亮话。政治课有时每天可长达六个小时。这种训练的基本东西都包括在一本书名为《保卫祖国》的经常读的书里,这是一本相当低水平的书。
    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应征入伍者往往都被送到最边远省份。
    如果说造反事件不常见,那么,开小差是司空见惯的,特别是驻东欧部队更是如此。
    为了不服兵役而逃跑的青年人相当多,他们潜藏在森林中,在那里,他们遇到各种开小差的人、强盗和从劳动营跑出来的小偷。
    日益增加的自杀人数也是说明问题的:去年在柏林周围发生了三十三例自杀事件。
    有时,哗变是集体性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八日反渔雷艇“警戒号”船员哗变事件。在抵达瑞典之前被截获的所有的哗变人员都被枪决了。更近的一个例子,是西伯利亚的整整一个团,八百士兵和军官都带着武器和行装消失在森林中了。
    我们也记得列宁格勒军事学院伊林中尉的有名事件,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当欢迎宇航员胜利返航时,他在克里姆林宫企图暗杀勃列日涅夫。是个人的行动还是阴谋?他在向“红色沙皇”放了六枪、打死了勃列日涅夫的司机后被抓起来,并被转移到列福尔托沃监狱。对他的审讯进行了一年半。一百多名军官、伊林的亲友都被软禁了。


    【本刊讯】意大利《新闻报》九月二十二日刊登一篇评论,题为《勃列日涅夫在华约内寻求支持》,摘要如下:
    华约最高级首脑会议的召开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富有意义的变化,第一个是日期推迟了,现在,地点也改变了。改变地点的原因也只能在中国这个“复杂因素”中来寻找,最近,中国给苏联政策造成了特别严重的限制。
    华国锋正是在这个地区展开了他的出人预料的国际和共产党内的突袭,访问了布加勒斯特和贝尔格莱德。访问罗马尼亚事实上是深入到华约这个堡垒内部。因此,勃列日涅夫找到了适当的机会把首脑们召集到匈牙利首都来,以便就近重申这个联盟的重要性。由于这一切,这些变化并不能证明一些观察家的如下一种设想是正确的:他们说,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决定一种对付中国挑战的联合行动。
    可能会出现不测:罗马尼亚首脑多次讲到,他不参加反对另一个共产党或共产党国家的会议。人们将等着瞧,看勃列日涅夫是不是愿意在这次首脑会议上激起罗马尼亚首脑的愤慨。这恐怕是很难的,因为分裂在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对华约不利。但是,苏联首脑感兴趣的是,防止别人跟着齐奥塞斯库接受中国的引诱。因此,他将尽一切力量来孤立齐奥塞斯库。中国虽然更接近华约了,但她还没有去动摇它。在布达佩斯,这个国际政治局更为担心的仍是西方。在这一方面,苏联集团担心的是丧失关系,因为越是远离西方就越是接近中国。这一事实给莫斯科及其盟友造成的问题是政治、战略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在美国和中国的行动面前感到吃惊的莫斯科作出了反应,使自己的立场更激烈。共产主义运动内的多样化也使莫斯科把自己的圈子紧缩起来,把集团的堡垒关起门来。但是,勃列日涅夫知道,执行关门政策会遇到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被窒息的危险。克里姆林宫政治局想猛烈回击挑战,在非洲和第三世界打击西方(这样逐步搞掉西方先进技术的供应来源和新市场)。这就是古巴人在军事上、东德人在经济上所遵循的路线。
    不能排除,勃列日涅夫在东道主卡达尔和盖莱克的支持下将在这次首脑会议上设法恢复克里姆林宫所丧失的地盘。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外交摆脱目前孤立处境的努力将在布达佩斯开始。


    【德新社纽约九月十二日电】今天这里获悉,埃克森石油公司加拿大子公司——加拿大埃索矿业有限公司,已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发现蕴藏着大量高质量的铀。
    蕴藏铀的地点在萨斯喀彻温省北部的中西部湖以南二百米处,铀的蕴藏量估计在一亿磅到二亿磅之间。据估计,铀蕴藏量是,每吨土和岩石内含有四十到五十磅的铀,其浓度大大高于美国和加拿大最高的铀藏量。


    【合众国际社路易斯安那州赫培里九月二十二日电】政府第一个地下石油库本周五着火,燃烧数以千桶的原油,并烧死一名工人,救火人员正在扑救中。
    该七百万吨原油储备工程的副局长派克称:「此场火预料会烧掉二万五千桶至三万桶原油,直至压力中和为止。」
    浓烟三十英里外可见,本周四在一条入油管发生爆炸而燃烧,火焰高达三百英尺。


    【合众国际社比利时蒙斯九月二十日电】黑格将军说,美国在毒品方面实行的“双重标准”,已在他指挥的驻欧二十万零九千名美国陆海空士兵中造成了严重问题。
    黑格是在他的北约办公室中接见记者时表示他的意见的。
    他说,“在我们的社会中,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种双重标准,在这里,软毒品大麻已成为社会中的生活事实。”
    黑格说,但是,出售软毒品的“寄生虫”通常也出售硬毒品。
    他说,“这种双重标准为我们造成一些严重问题。”黑格称他的美军中的吸毒问题“远比我们所喜欢的要严重,但还不象描述的最坏情况那么严重”。
    他说,士兵中吸毒的情况在不断地减少,但在今年春天又突然再次增加,主要是因为比较容易得到毒品。


    【本刊讯】西德《图片报》八月十四日刊载一张图片,图片说明的标题为《「豹式Ⅲ」——前所未有的最优良的坦克》,全文如下:这是联邦国防军将在九十年代初获得的耸人听闻的「豹式Ⅲ」坦克。它没有炮塔。十二厘米的火炮在一个转盘上转动。它可以发射核炮弹,时速八十公里(豹式Ⅱ时速六十五公里)。载三个乘员(豹式Ⅱ是四个人),战斗时是躺着的。新型装甲板可以抵挡人们所知的一切炮弹。这种坦克将同法国人一起试制。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九月十六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亚琛——路透社的诞生地》,转载如下:
    每天当我们打开报纸,都会阅读到英国路透社发出的电讯,但是很少人知道这个世界著名的通讯社,却是在德国一个小镇——亚琛诞生的呢。
    亚琛位于西德与比利时边境接壤地区,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都市,也是一个极富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城市。早在罗马帝国统治时代,亚琛就以著名的温泉区而享誉。直至今天,市内仍设有多个温泉浴场供游客沐浴。但是,亚琛的居民们深知单靠温泉业是不能推动经济的。在他们的努力下,亚琛今天已成为一个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并且是德国印刷工业的中心。
    亚琛并不是一个大城市,但是却不乏供人游览的地方,位于市中心的哥德式市会堂,是十四世纪的建筑物,是该市最突出的古迹。在它建成的二百年内,都成为德国君王登基举行加冕的地方。
    亚琛的大教堂在国际间也非常有名,被誉为一座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教堂内装饰得金碧辉煌,整个内部结构以圆拱型为主要特色。此外,教堂内还有不少出自名家手艺的宗教艺术品,供人欣赏。
    除了宏伟堂皇的古迹外,亚琛的博物馆也是不容错过的游览节目。博物馆里展出的不是什么艺术品,也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在人们眼中不屑一顾的旧报纸,它记录下了世界上百年来的新闻报道。
    这个博物馆设在一间有几百年历史的大屋内,藏有超过十万份世界各地的报纸。现在,它除了成为吸引游客参观的场所外,并且是亚琛市的档案室呢。
    事实上,亚琛在新闻事业上的确作了不少贡献。一八五○年,一个叫祖理士·路透的人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信鸽通讯网,连结德国与比利时的通讯,这个小通讯网就是今天世界著名的通讯机构路透社的前身。当然,以今天的先进尖端通讯技术和当年靠鸽子的翅膀来维系信息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亚琛也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城市,市中心四围种满花草树木,偶尔游客还可以看到充满古老气息的农舍。这些都是亚琛市政府为了避免受到工业污染和噪音影响市容的措施。例外的是游客们通常都高兴到市西北部的工业区蹓跶一番,因为在这里的空间弥漫着浓郁的巧克力香味。原来,亚琛还是西德最大的巧克力糖果制造中心之一。


    【德新社德国因戈尔施塔特九月二十日电】苏联和中国军事观察员与其他外宾一起观看了北约目前进行的“秋季熔炉”演习,演习地区从北角起向南一直延伸到土耳其。
    今天在这里获悉,观看演习的华约主要代表苏联的亚历山大·克尼亚泽夫将军在西德、美国和加拿大坦克从德国南部这个城镇附近越过多瑙河时仔细地观看了演习,这次演习是“秋季熔炉”中的“蓝色多瑙河”演习的一部分。
    有人问克尼亚泽夫,他对越过多瑙河的演习有何想法,他说:“一件事情是肯定的,我们的部队决不差。”
    站在多瑙河岸的中国观察员比较沉默。但是,与苏联这位将军不同,他们赞成有一个强大的西欧和装备精良的西德部队。
    有人问西德陆军总监霍斯特·希尔德布兰特将军,他认为克尼亚泽夫很可能向他的克里姆林宫上级汇报什么情况,他说:“我希望他向苏联表明,西德军队与它的北约盟国一起进行这些演习的唯一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平和民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