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25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香港《远东经济评论》七月七日一期刊登彼特·温特劳布和梅林达·刘合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通过购买的办法来实现自力更生的设想》,摘要如下:
    人们等了很久的事终于等到了。经过好几个月的强调进口可以在中国现代化运动中起关键作用之后,中国领导已经向各对外贸易公司开放绿灯,开始订购各种各样的工业设施。
    卖给北京的资本设备很多,以致很难对这些东西的价值作精确和最新的统计。尽管如此,如果说中国过去六个月拿出了五十多亿美元来买东西——大部分向日本买,这样的说法看来还是合理的。而且看来到一九八五年的钱数总额很可能达到两百亿美元。
    一九八五年是中国领导所确定的实现范围广泛的雄心勃勃的经济目标的年头。
    从国外进口资本设备显然将在新的生产运动中起重大作用。上海附近将用日本设备建立一家年产六百万吨钢的钢厂,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也对其他国家的炼钢成套设备感兴趣。
    最近中国购买美国公司的海上钻机一事,说明外国技术对中国把石油资源变成硬通货为进口提供部分资金的努力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大多数分析家现在确信,中国现在一切都向国外买,从运输设备到发电厂都买。
    一九七三到七七年中国资本设备进口的统计数字说明,进口有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在那段时间里,北京只购买了二十七亿八千万美元的成套设备和新机器,其中将近一半是在一九七三年即周恩来总理的开明外贸政策成绩最好的那一年购买的。在一九七六年,现已失宠的“四人帮”把中国的国际采购单上最急需的项目几乎都勾掉了,进口额跌到了两亿美元,而去年进口总额只有一九七六年的一半,因为中国新领导想要保存希少的外汇以便用于目前展开的进口运动。
    华国锋、邓小平和中国其他领导人仍然决心实现中国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设想,他们批准的进口完全是为了保障中国的经济前途。从长远来看,现在每购进一项成套设备就是迈出一步,摆脱从外国以昂贵和不合算的价格买进制成品的办法。
    但是,尽管中国进口方面出现种种兴旺迹象,仍然存在着两大问题。北京在财政方面长期以来的保守主义态度,几乎肯定无法对付上百亿
    美元的进口所造成的巨额财政负担。中国由于在文化革命之后强调思想上的纯洁性和经济上的平均主义,因而长期忽视了技术方面的基础设施,这种情况似乎也无法对付要大量引进先进成套设备和技术的需要。
    中国领导怎样解决这两大难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进口计划的方针,并将决定整个现代化的努力最后是否成功。
    中国领导人对于促进进口感到充分自信的理由之一是中国财政状况得到了改善。经过连续三年外贸亏损之后,北京连续两年获得了数目不小的出超,估计目前外汇储备总数达四五十亿美元,大约一半是黄金,一半是硬通货。
    虽然根据日中长期贸易协定中国预定从日本进口的大约八十亿美元的资本设备,大部分靠出口石油和煤来支付,但是北京到一九八五年所需的其余的资本设备将不得不靠其他手段来支付。
    到目前为止,中国很大程度上依靠分期付款或延期付款来支付成套设备的款项,采用这两种办法要利用供应商的信贷。这种办法对有限数量的购进是可行的,但如果是大大扩大的进口计划,即使他们目前有大量外汇储备,也需要按照国际银行家确定的借款原则来采取新的支付办法。这些原则规定,当还本付息率超过百分之二十的时候,基本上就不得利用供应商的信贷。
    根据中国每年计划进口三十亿美元左右的资本设备,现在它每年的出口收入约七十亿美元,必须增加一倍以上,才能继续利用供应商的信贷。
    在公开场合,中国仍对可能的贷款者说,它避免直接贷款,希望继续使用出口商的信贷来资助资本设备的进口。尽管如此,中国领导召开全国财经会议这一情况表明,他们正在考虑可供选择的门路。
    如果中国人最后同意接受直接贷款(看来很可能接受),它们究竟向谁和在什么条件下谋求贷款就是关键问题了。
    过去,日本银行很希望同中国做生意,但是,最近有些迹象表明,这种希望现在受到新的严格的条件的影响。
    尽管中国的信誉很高,人们知道,日本人对于一股劲地同一个共产党国家大做买卖是否明智这一点是有怀疑的。
    或许比财政安排更加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吸收技术的问题。过去十五年内教育的中断把整个年轻的一代排除在技术领域之外,而上一代的许多现在得担负中高级领导职位的人,十多年来一直闲着,并且对国际技术发展十多年来也没有接触过。
    上述缺陷再加上科研设备的缺乏和大多数研究设备的陈旧,就使中国在大部分科学领域里比先进国家落后十至三十年。
    北京靠实行一项让这一代闲着的科技人员尽快返回实际工作岗位的计划来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并培养一支新的力量,中国领导已打算派更多的中国人去国外培训,并扩大同先进国家的科技交流。
    过去八个月里涌向西欧国家的中国技术代表团,向北京不断报回大量有关技术的情报,这种情报被送到资料部门,以确定在哪些具体技术领域中哪个国家先进,应当同哪个国家接洽。
    虽然中国官员在允许外国技术专家进入生产设施方面显出较大的灵活性,但是他们小心谨慎,以防被拖入中苏分裂之前中国依赖苏联技术人员的那种关系。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七月十一日刊登日本田径联盟名誉副会长、国际田径联合会技术委员织田干雄同该报编辑委员匹田桂一郎的谈话,题目是《请你一个人跑步》,摘要如下:
    匹田:据说,现在一个星期里跑步一次以上的人,全国有三百万或者五百万。
    织田:我也是奖励跑步的,可是没有料到跑步的人这么多。体育是有趣的。跑步也有它的趣味。而且,它有益于健康。
    匹田:听说,不仅仅在日本流行,而且在全世界,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在跑步。
    织田:是啊!在美国、欧洲,以及在马尼拉,我旅行所到的地方,都看见有许多市民在跑步。在马尼拉,早上五点钟左右,就有好几千人在我下榻的饭店前面的公园里跑步。那个国家天气很热,跑步的人却那么多,我感到惊讶。在欧洲,西德是中心。在伦敦和巴黎,有少数人跑步。跑步在美国尤其普遍。在大学的操场上,或者在公园里,总之在整个美国,哪个城市都有人跑步。最初,肯尼迪总统提倡开展慢跑运动,说是“美国人尽坐汽车,身体都不健康了”,后来逐渐扩展到了各地。所谓慢跑,就是慢慢地一步一步有节奏地跑步。西德有一位医生叫冯·阿肯博士,他主张慢跑,他的主张,通俗地讲,就是“请你慢慢地跑二百米。慢到可以同你身边跑的人说话的速度,就正合适。你觉得气喘了,就走。走一会儿,然后再跑二百米”。冯·阿肯博士也来日本作过讲演。他说:“没有必要勉强地跑。慢慢地跑好。吸取氧气的能力提高了,就对健康有益。据统计,这也能预防得癌症。”
    匹田:你在世界各国看到的,是慢慢地跑吗?
    织田:是慢慢地高高兴兴地跑。在西德的一个乡间市镇,我看到了一次世界性的运动会
    。
    但是,它不象日本这样,那不是一次竞争。参加的人边谈边跑,和沿途声援的人搭话,实在轻松。在日本,一讲起运动会,立即就想到竞争。那些搞竞争的人,我看就没有认识到跑步的本来意义,也就是“每一个人为了自身的健康而跑步”。另一个和日本不相同的地方是,因为是为了健康而跑步,所以不得成群结队地跑。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欧洲,我一看,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各按各的速度跑。偶而看到两个人并排着跑的。但是,在日本,几乎全是成群结队地跑。自己一个人就不想跑。
    匹田:最近,妇女跑步的人多起来了。
    织田:世界上哪个地方好象都是这样。我的本职——田径方面,从前认为妇女不适合长跑,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女子项目,最长的距离是八百米。到战后,苏联等国家开始了女子长跑。跑的距离越来越长,也无所谓。现在,世界各地的运动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马拉松赛跑。
    匹田:老年人跑步,也是世界性的现象。
    织田:是的。在西德一个乡间市镇举行的世界运动会上,我看到六十岁、七十岁的老年人跑步,我想:“这真好。要是能行,在日本也搞搞看。”
    于是,我建立了一个目的在于普及奖励老年人跑步作为健身之道的协会。
    跑之前,我们一定严格地提醒参加者注意,“不要竞争”,“请诸位按自己的情况慢慢地跑”。但是,到离终点还有二十米的地方,就开始竞争起来,想尽快地跑到。五公里的话,跑了五公里,已经累了,要是又碰到下雨,路滑,就会跌倒。在终点之前竞争,对非专业运动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跑步的人必须知道“自己在跑的时候,一出现什么状态就应该停下来”。譬仿说出汗吧。如果跑起来,汗出得很多,那么,不喝水不歇一歇就不行。从前,国际田径联合会的比赛过程中,也曾经认为“不让人过早喝水好”。可是,现在反过来了。从相距五公里的地点开始,给淌着汗的运动员喝水或者自备饮料,很少有什么危险。外行人啥也不晓得,还是老想法,以为“喝了水就跑不了”,于是就忍着,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所以强调“请你一个人跑”,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成群结队地跑是危险的。即使慢慢地跑吧,如果是集体跑,就不能始终照自己的速度跑下去,也就丧失了作为健身法的意义。
    要是跑不了啦,那么走也好。走也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法。


    【路透社曼谷七月二十日电】泰国奥委会助理秘书乍鲁克·阿里拉甲兰今天说,主管射箭和射击的两个国际联合会批准了十二月在这里举行的第八届亚运会的比赛。
    这就使得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成了唯一的如果不让以色列参加就拒绝批准这届运动会的世界组织。
    已经得到国际联合会批准的这届运动会的其他项目是:
    篮球、排球、自行车、拳击、足球、帆船、地滚球、体操、举重、游泳、曲棍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击剑、摔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