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24日参考消息 第2版

    说两人均热心于“缓和”,但基辛格的“缓和”是有条件的,而万斯的“缓和”却是百分之百单程路的
    【本刊讯】香港《明报》五月十二至十三日刊登该报驻美特约记者梁厚甫的文章,题为《比较万斯和基辛格》,全文如下:
    记者曾写过了一篇《比较万斯和罗杰斯》的通讯。在这一篇通讯内边,记者认为,两人的主要不同,在于罗杰斯在任的时候,没有加强国务院的建制,没有把大批有名气的专家学者,延聘到国务院的顾问团内边,以期和国家安全会议事务所分庭抗礼,万斯则不然。现在要比较万斯和基辛格。两人有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在于:两人均热心于“缓和”,但基辛格的“缓和”,还是有条件的“缓和”,还是有点双程路的意味的“缓和”,但是万斯的“缓和”,却是百分之百单程路的,而且设了路障,绝对不许有双程路的“缓和”。这些表现,虽然完全出自国务院高级顾问舒尔曼教授以及裁军署署长沃恩克的手笔,但由于万斯是延揽舒尔曼和沃恩克的人,当然要算在万斯的帐上了。
    先谈基辛格对“缓和”的态度,他的态度,可以一九七五年十二月美国驻欧外交官在伦敦开会时基辛格的致词来做代表,当时基辛格说:“为了要缓和苏联的态度,美国必须支出足以吸引苏联的政治和经济上的让步。”这句话,还算是双程路的,只有支出得漫无限制,才有变成为单程路的可能。当时基辛格没有说要支出军事上的让步,说明基辛格多少还有点制约。何以说这一句话是基辛格对“缓和”的最后定义呢?因为他说完这一句话之后,苏联和古巴入侵安哥拉的事件,即便起来,以后基辛格对“缓和”,就避而不谈。
    说完基辛格对“缓和”的定义以后,就要谈万斯对“缓和”的定义。万斯不是一个做大学教授出身的人,他平日很少谈理论,下定义。但是,他对缓和的态度,却经常用行动来加以说明。首先,去年卡特总统下令停制B1轰炸机,事后透露,这是由于万斯的请求。万斯认为,如果要苏联作战略武器的让步,首先美国在战略武器上,先行让步。为着要安抚苏联,基辛格缩起了军事上的筹码,万斯连军事上的筹码也动用起来了。(二)最近美国暂时停制中子弹,也与万斯有关。万斯本来请求把中子弹放弃,由于国防部长布朗和国家安全会议助理布热津斯基的反对,才改为临时停止产制。这也是用军事来安抚苏联。(三)然而最重要的一着,就是万斯和他的高级顾问舒尔曼教授,把“缓和”来作“防疫措施”,认为“缓和”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核子战争,避免核子战争的具体保证,在于能和苏联签署限制战略武器协定。签署限制战略武器协定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不容用其他问题来加以污染。这就是说,对苏缓和,百分之百是单程路。今年三月间,布热津斯基曾对记者表示,苏联和古巴干预非洲之角的事情,这将会妨碍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于是万斯和舒尔曼,都表示反对,认为不容让非洲之角的情形,障碍战略武器谈判。
    最近,“巨型基辛格”到莫斯科,作战略武器谈判了,是不是说,今天的美国政府,已是“缓和派”当道呢?这又不见得。万斯和布热津斯基和布朗,处于对立地位,万斯的政策,不是所向无阻。在卡特方面,万斯仅能占领了一半。
    卡特在他所写的《何不求其上?》一书中,曾经承认:“我对国际问题,一无所知,布热津斯基博士,是我的老师。”因为他一无所知,所以他的决策,全靠“总统备忘录”。第十号总统备忘录,由布朗、布热津斯基所主催,对苏相当强硬,但可能还有第九号第八号,是万斯所主催,我们还未看到。由于卡特靠执笔人各有不同角度上各有不同的备忘录来办事,故其表现或者是走上“之”字路线,或则是走上调和路线(中子弹是调和路线之例)。这次万斯到苏联,看来比之去年三月,能受到礼遇。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说得有趣,“大家对此,心知肚明“。心肚所知明的是甚么?那是万斯在卡特的内阁中,还是容易商量一个,不要待慢了他,但是苏联对万斯让步了没有,一点都没有。主要环节,苏联一样的坚持,只在主要环节下边,在议会上抽松了一点点。万斯对于会谈,只能描述为“和洽、有用”。万斯离开了苏联以后,勃列日涅夫表示,美国如果停制中子弹,苏联也停制中子弹。正如记者日前所指出,美国拆卸防盗警铃,目的在希望强盗能送上两瓶美酒。现在苏联说,美酒是没有了,但是舍下也同样的不装警铃,连卡特也明白,苏联不肯在战略武器上让步,立刻对记者说,“苏联态度没有缓和。”这句话,亦可以视为对万斯的“微词”。
    不过,美苏的谈判,到此还不是尽头,今年六月,万斯在联合国内边,将会再和葛罗米柯会谈,会谈顺利,美苏可能在年底以前,来一个高峰会。假定说,万斯真的把“限制战略武器协定”弄成功,是否“缓和”会成为美苏关系的主流呢?答案是:不见得。
    要明白这一个答案,就不能不明白美国今天政治上的最高权力。美国本是三权分立国家,无所谓最高权力,但是,由于大势所趋,也许由于最近卡特总统呈现了过度摇摆的状态,最高权力,实际寄存于国会内边。
    最近巴拿马运河条约通过,一方面表现卡特总统的胜利,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国会权力上的改组。我们如果追问,运河条约何以能通过?答案是:由于参院内边的共和党领袖贝克说服了共和党右派参议员早川,才能取得三分之二的多数。试想,一个民主党总统的提案,而要靠共和党的支持,这是不是怪现状?答曰:不是的。
    原来美国的国会议员,大致可分为(一)老派的共和党(以戈德华特、早川为代表,主张对苏强硬)。(二)新派的共和党(以贝克为代表,主张重视第三世界,轻视苏联,虽不明显的主张对苏强硬,但亦不主张对苏安抚)。(三)老派的民主党(以肯尼迪为代表,奉哈里曼为元老,主张对苏联安抚)。(四)新派的民主党(以华盛顿州参议员杰克逊为代表,反对对苏安抚)。
    如上所述,谈到对苏问题,参院内边强硬派与温和派的对比,是三对一。
    万斯如果得不到一个苏联显然让步的限制战略武器协定,参院必然不可能完全反转过来以三对一的赞成票通过。对苏问题与对巴拿马运河问题不同,巴拿马运河不牵涉到两党四派的基本利害,所以早川因垂涎外交委员会的职位,可以投赞成的一票。一到对苏问题的时候,任何参议员都不能胡来的。
    今天美国的对苏联外交,已走到歧路的交叉点!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五月二十一日电】十八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四十多个国家的外长将率领代表团参加本周开始的联合国会议,以便寻求一种制止世界每一分钟在战争机器方面花费一百万美元的办法。
    这次会议是联合国大会的一次特别会议,在它的三十三年历史中这是第九次特别会议,是关于世界裁军问题的一次会议。
    会议将于五月二十三日开幕,但当六月二十八日会议结束时,世界每年仍将在发动战争的手段方面花费四千亿美元。
    美国驻联合国副大使伦纳德,对于这个有一百四十九国参加的机构在对人们早就梦想把刀剑化为犁头方面将会采取任何重大步骤的前景并不感到那么乐观。
    他对记者说,“举行这种裁军会议并不是来谈判条约的。说真的,我不知道,我们最后是否将会取得一致的意见”。
    问题之一是意见不一致。
    苏联希望召开一个能起作用的世界裁军会议。
    美国希望首先达成像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条约这样的双边协议。第三世界国家则希望把现在用于武器方面的款项转用于它们的发展方面的活动。
    不包括中国和它的八亿人民在内的任何裁军计划实际上都将是毫无意义的,而中国却不想参加即将召开的这次会议之类的会议。


    【路透社罗马五月十九日电】一份罗马报纸今日说,意大利特工机关认为,被红色旅虏杀的前总理莫罗,曾把政治及军事秘密告诉红色旅,这引起了北约的西方盟国的震惊。
    共和报说,此项消息是根据对一名特工官员的访问,此官员拒绝说出姓名。
    该报引述那位官员的话说:“我们已作出结论,认为莫罗曾向囚禁他的人作出无数机密的透露,关乎政治及军事的名字及状况。”莫罗曾不断担任政府要职,又做过五任总理。
    据该报说,那个匿名官员声称,意大利的北约盟友,对于莫罗可能告诉了绑架者的情报,感到震惊。他说:“北约领袖们知道,莫罗掌握着重要的机密。”(转载香港《明报》)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五月二十日刊登卡尔·施特勒姆写的一篇评论,题为《作为报纸读者的独裁者》,全文如下:
    勃列日涅夫再次批评了一家报纸。他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谴责这家报纸无聊,新闻水平很糟,说这家报纸不能“深入千百万人的心”,说这家报纸受表彰而得的奖章本来是不应得的,是预支的。值得注意的是,他攻击的不是一份反动的资本家报纸,而是除《真理报》这家党的机关报之外,苏联最重要的一家报纸
    ——莫斯科的政府报纸《消息报》。
    事实上《消息报》一直办得比《真理报》和其它大多数报纸松得多,更具有新闻性。因此勃列日涅夫的痛骂与其说有一种出版方面的原因,还不如说有一种政治上的原因。这就是说,《消息报》直到一年前一直归作为国家元首的勃列日涅夫的前任波德戈尔内领导。党首脑把这一老对手和勃列日涅夫路线的批评者清除了。现在显然是要把当时编辑部中的波德戈尔内的人清除掉。
    这件事是一个迹象,它说明克里姆林宫里的权力之争根本没有结束,各个派别之间仍像以前一样在幕后进行激烈的较量。人们问,为什么奥尔洛夫在勃列日涅夫访问波恩一结束就被判决?在苏联的统治机构内是否有人想通过在美国和西欧挑起反莫斯科,因此也是反勃列日涅夫的情绪来干扰勃列日涅夫集团?
    最近的中苏边境事件也是极其罕见的。莫斯科一方面派它的全权代表伊利切夫到北京进行边界谈判,另一方面苏联人又在乌苏里江畔在没有任何明显理由的情况下侵入中国领土,并且紧接着又说没有打死任何人,以此来为自己开脱。
    这看来好像是与中国敌对的一派要切断与中国友好的一派同北京进行会谈的联系,而与中国友好的一派又为此请求中国人原谅。同样罕见的是,格鲁吉亚要求贯彻赫尔辛基精神的活跃分子“仅仅”被判处三年徒刑,而俄罗斯人奥尔洛夫却总共被判了十二年徒刑。或者说,格鲁吉亚领导人鉴于第比利斯最近发生的示威游行而阻碍了莫斯科的要求?看来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完结正在通过政治上的骚乱表现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