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4月9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三月号刊登一篇题为《中美间的农业植物交流》的署名文章,摘要如下:
    中国与美国相同的地方是领土广大,都在北半球,纬度相近的地方多,气候雨量阴晴冷热,互相类似的地区也不少。中国分二十四节的农民历,几乎在美国许多地方能适用。美国包罗世界上许多民族,农业植物品种栽培技术,也集世界的大成。中国五千多年来,以农立国,移来育成的优良植物品种,多年经验得来的优良农业技术,也雄视全球。两个大国农业植物品种的交换移植,栽培技术的相互观摩,采长去短,由政府机构与民间组织系统计划,作学术性的善意的大规模进行,一定相互有重大裨益。
    在清朝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九月,美国驻华公使劳文罗和农业部特派员薄士敦到北京,递国书以后,就提出交换图书和农业种子的请求。是年九月四日,薄士敦专员进谒恭亲王,亲自呈送带来的图书和各种种子,并希望中国以同等物品交换。次年四月二十七日清廷回礼,选送了十种重要书,关于农业书,包括了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附了花子五十种,谷子十七种,豆子十五种,菜子二十四种。通过了两国政府,正式交换品种,当然会试种栽培。
    美国的农业家隋古博士,供职堪萨斯农事实验场,曾旅中国、日本、菲律宾,专事搜积各地农作物优良品种。中国桐油树、柑桔、荔枝、大豆、棉花,都由他移植到美国。北宋仁宗时,蔡襄作的《荔枝谱》一书,也由他倡导,翻成英文。哈格太受了他的影响,专力于翻译农业书。一九三二年,他在《通报》(荷兰所出版专研究中国学术的刊物)上所发表的论文,引起不少外国人的注意。
    在瓜果蔬菜的品质数量对比上,两国可以互相采长补短的地方很多。四年来我走过美国八九州,都市大小乡村的市场所观察,餐馆厨房所尝味,农产品展览会所见闻,苗圃菜种年年所出五光十色的广告,食谱菜单所启示,综合的印象是苹果、草莓、芹菜、番茄等,美国有许多好的品种为中国所罕见,产量更远过于中国。番薯、白菜、藕、葱、韭菜等,美国就远不如中国了。中国有些特殊优越的干果水果,如良乡栗子、深州蜜桃、宣化葡萄、山东莱阳梨、肥城桃、济南石榴、乐陵枣、德州西瓜、章邱大葱、哈密甜瓜、四川蜜柑、台湾荔枝香蕉等等,在美国市场上就难以找到发现了。北方大量出产的枣、柿子、栗子、香椿等在美国极少见。北方生产的枣花蜜、香椿拌豆腐,在美国高价难求。扬子江流域流行的大条鲜藕,成箱成包的藕粉,在美国也找不到
    。
    从同治七年到现在过了一百一十年,为什么两国农业这样难以交流呢?1、过去中国的农林作物病虫害流行,使美国的农业家警惕,惟恐新品种,偕病虫害同来,因小失大。2、中国的园艺农民珍惜优良品种,保密栽培技术,对本国人也不轻易传授,更不肯传授外人。3、各种优良品种移植,必需适当的气候土壤,缺乏精密调查研究,成功把握不易。譬如北方漫山遍野的枣树,台湾就不容易栽活,栽活也不容易成长结枣。台湾横贯公路的高山农场,近年移植过种种美国日本苹果,虽有产品,色香味去舶来原产品甚远。
    如果通过两国大规模的农业实验机构,以充分善意的合作互助,把选定试种成功的品种,配上正确明白的栽培说明,保障病虫害的有效防止,会对于两国的民生国计,大有裨益。这比工业上的合作容易,因为没有相争相克的后果。
    中国过去因为土地私有的影响,山村的开辟、农业技术知识的保密独占,使这个农业发达最早的国家,不能长足进步。过去有不少来美国学农的人,回国以后震惊于大农场的机械经营,感到破碎分割的小农庄,无法学步。一九四九年后,土地制度变更,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大部消失。世界上许多人以为美国的富强,基础在工业科学上,其实美国工业科学的基础建立在进步的农业上。现在全美国以百分之六的人业农,每年生产的粮食够三年用,年年有大量农产品输出。中国有和美国差不多大的面积,有了进步的农业技术,农作物品面积,一定会跳跃增加。在自然条件上,中国只有超越美国,绝无逊色的。


    【路透社巴黎三月十七日电】《国际先驱论坛报》今天宣布,它将在本月后期在巴黎郊区它的新社址内为欧洲最先进的报纸排字系统举行落成仪式。
    从三月二十七日起,来自各通讯社和其他来源的消息将以比目前的电传机系统快十六到二十四倍的速度输入两台电子计算机,并与《国际先驱论坛报》新闻编辑室内的显示器相连接。
    据这家英文日报发表的一份声明说,编辑人员将在荧光屏上编辑消息,然后再把这些消息送到照相排字装置,这种排字装置一分钟能排一千行报纸文字。
    印在照相纸上的报纸文字将同广告和照片一起贴在报纸贴样纸上。随后再把编排完毕的版样拍成照片,用底片来制作胶印版。
    这些底片将通过传真发送的办法从这家报纸的巴黎总部发送到苏黎世和伦敦,使得报纸能同时在这三个城市付印,这样就可以在当天凌晨把报纸送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这个新系统大约价值一百五十万美元。
    这家已有九十年之久历史的报纸(由惠特尼通讯公司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联合出版)在一百二十个国家里发行近十二万份报纸。


    【路透社莫斯科三月二十四日电】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报》今天报道,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正在帮助“传送”报纸给苏联远东地区的读者。
    它说,通过地面发射站,十家在莫斯科出版的报纸将每天报纸版面发射到一颗位于固定地球轨道的人造卫星,然后由这颗卫星将它们转播到距莫斯科八千五百公里以外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接收站。
    报道说,这颗命名为“彩虹”的人造卫星用来转播电视节目已有一段时间,但用来转播报纸却是第一次。
    它说,地面发射站的专门设备在报纸各版上扫描,将文字和图片转变为无线电信号。安装在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接收站的类似设备则首先将信号解码,然后制成原件的照相负片。(转载香港《文汇报》)


    【本刊讯】法国《石油世界技术》半月刊去年十月刊登一则消息,转载如下:
    日本小松公司继设计并制成首批水陆两用和水下作业的冲弯机之后,又研制成一种水下机械手,它可以在水下五百米深度作业。
    小松机械手有八个可伸缩的支架,它在一般水下冲弯机作业有困难的地方都可以操作。这种机械手可以不造成任何损坏在水下装置管道和电缆,而且也不会把水搅混。这种机械手在陆上移动也很方便,不论在崎岖不平或斜度很大的地面也很便利。
    水下作业时,指挥台设在水面平台,机械手根据程序化的计算机操作;其作业过程在指挥台的屏幕上显示出来。机械手的用电通过一条电缆由一艘指挥船输送,不仅为各种液压机械供电,而且传播各种指挥信号。机械手在地上时则可以用手推动。在水下,机械手以每小时五百米的速度移动。如果遇到急流还可达到六海里。机械手在地面时重十吨,长七米,宽四点五米,高度五米,可越过三十度的陡坡。


    【本刊讯】台湾《青年战士报》三月十六日报道一则题为《油料计》的消息,转载如下:
    以色列拉吉夫的本古宁大学的一位教授发明一种计表,使车辆驾驶人对燃料的效率能精确控制。
    山德博士的这项发明,包括很容易安装在油料供给线上的两个小黑合,利用光电电池的作用,使驾驶人员得知在一定的距离所需要的油量,或某定量的油料所能行驶的距离,全部以公制单位或英制单位表示。
    这项发明不但用在车子上,也可以用在工业油料管线或油槽上,这种油料计全是以数字表示。他宣称,这种油料计,对各种车辆的油料都可以作精确量度,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本刊讯】香港《今日世界》四月号刊登一篇题为《用废物和水来推动汽车》的消息,摘要如下:
    如果研究人员的估计不错,到一九九○年左右,我们大可以驾驶用废物和水混合来做燃料的汽车——其污染空气程度之低更是时下污染测验仪器所不能察觉的。阿利桑那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从事研究一付具备这样功能的汽车引擎已有四年之久。不久之前,他们并拿出来作首次公开示范。
    阿利桑那大学研究组设计的引擎,基本结构和时下的活塞引擎一样,所不同的是将引擎喷出废气时散失的热量加以利用,以产生一种较汽油更干净和功率更高的燃料,用来推动汽车前进。
    据该研究小组成员之一威廉·寇温博士透露:新引擎可采用任何液体燃料,包括柴油、煤油,甚至用有机废料或煤制出的木酒精等;而不单靠汽油。
    这次用来示范的引擎,装在一架经改装的福士甲虫型汽车上,非常宁静。它采用的是水和汽油混合燃料,在一个“燃料改良器”内化解后,再用废气的热量加热,产生出一种新的含氢量甚高的燃料。这种燃料在汽缸内和较大比率的空气混合发动引擎,燃料的效率因之提高,而排除的废气也大减。这付引擎的监制人马温·马丁教授解释它的构造时说:它的特点是废气管一端贯通一个“触媒反应器”,当水和汽油混合的初步燃料和其内一种催化剂接触后,即由废气的热量将之加热至摄氏八百三十五度高温,随生的化学反应就产生一种气体燃料,由管子导入气缸作推动燃料。
    马丁教授表示:估计新的引擎可节省百分之五十燃油,但正式采用后如能节省百分之十的燃油已心满意足。这种新式引擎用作实际行车,将是两年后的事,到时实际省油程度就有分晓。阿利桑那州当局已对这种新引擎进行一次废气排泄测验,其污染程度之低连仪器也根本不能察觉。它也无需装配目前大多数汽车引擎依照防止污染规例而装上的昂贵触媒转化器。采用大型触媒反应器以产生大量商业用的氢气,已有多年历史。可是体积细小的反应器是否也能起同样功效,却未经证验。阿利桑那大学研究小组和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实验所曾作相同的研究,证实小型触媒反应器也能产生氢气;前者的试验更进一步证明普通的汽车引擎也可以之作为燃料,并排出足够热量供应产生这样燃料所需的化学反应过程。
    研究计划的下一步,是采用木酒精和水作为燃料。之后,必需将反应器再行缩小,和将其自动化程度提高至扭动车匙即能发动引擎的地步。届时,这种引擎研究方告一段落,而进入行车试验阶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