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4月28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美国《洛杉矶时报》四月四日刊登琳达·马修斯从香港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美国游客发现竹幕拉开了》,摘要如下:
    圣马特奥的一位退休教师最近不声不响地走进中国官方旅行社香港分社询问有关访问大陆的事宜。面带笑容的共产党旅行社人员在柜台后问:“你打算明天还是下周启程?”
    这位教师立刻签字立约作一次为时四天的广州之行,费用为一百六十五美元,一切都包括在内。她对这次旅行能够转瞬间就安排妥当感到很吃惊。然而,数以千计的外国旅游者最近一个月来就发现,到一度不准许进入的中国去旅行几乎就象到香港一家服装店购买一套衣服那样容易。
    中国新领导人急于得到旅游者的美元,以便加强他们在国外的购买力,他们在最近几周中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外国旅游者,甚至美国人敞开大门。即使在七十年代初期由于搞乒乓外交使美国人从理论上说有可能到中国去旅行之后,也只有少数美国人讨到去北京的签证。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也是有影响的人物,诸如公费旅行的议员、科学显要代表团和中国人因这种和那种原因想讨好的商人。对于很想了解世界上人们所不熟知的这个地方的普通旅游者。当时竹幕仍然挡住了他们。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不复存在了。去中国的旅行签证过去就象出席白宫宴会的请柬那样珍贵,如今在这个英国殖民地只要在两天至三天前告知一下,即可得到去中国的旅游签证。
    一般旅游者通过在香港、欧洲和美国的特定的旅游代理机构也可安排去北京、上海和象桂林、杭州这样的风景区作时间较长但并不常有的旅行。正如一位美国代理人(她为她的旅客获得去中国的签证进行过几年的徒劳努力)所说:“我预计中国人通常所用的‘不行’这个词正开始变成‘可以’。”她的经历并不是个别的,中国人最近挑选她负责组织美国中西部的游客去旅行,她游览了皇帝住过的北京紫禁城。
    包括泛美世界航空公司在内的几家航空公司也获得了去中国作包干旅行的权利。泛美世界航空公司是美国唯一承运这些旅客的公司,它的飞机由于中美关系僵局而不能在大陆降落。因此,这家航空公司在一九七八年将向香港运送旅客大约一百二十批、计有二千名,这些旅客从香港乘火车到中国大城市旅行两周。那些有钱的人也可乘船慢慢去中国。
    长期以来,中国在旅游杂志上消声匿迹,现在中国又在广告中出现了,中国人听起来一定感到有些古怪。
    香港六家协助组织旅行的机构之一“旅行顾问社”的业务经理陆先生解释说,“中国不愿意搞得应接不暇。中国没有足够高级旅馆和翻译人员应付由于大登广告而招来的旅客。因此,中国人用口头宣传的办法。”
    尽管报刊上广告不多,这里的旅游机构预计,一九七八年外国旅游者的数量要翻一番。按照西方的标准,这还够不上大跃进,因为中国的旅游业起点是非常之低的。
    去年只有五万外国人,包括外交官和商人访问了中国,而小小的缅甸接受外国访客的人数与此大体相同。访客中日本人最多,达三万人,其次是美国人,为五千人,澳大利亚人的数目几乎和美国的相同。
    预计,美国旅游者在今年去中国的旅游者增长人数中占很大比重。
    美国公民要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之后尘前往北京的迫切愿望迄今支配着所有整批旅游者的活动。
    北京当局本来规定美国人在任何整批旅客中的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但是,美国人要求去旅行的人非常多,以致使中国把这个限度放宽至百分之五十。
    如果说北京把赢得外国人的赞赏当作它的目的之一的话,那么,它的旅游计划正取得成功。在广州度过周末后回到这里的游客,特别是那些了解共产党上台以前的中国情况的人,几乎一致称赞中国人。
    星期二离开广州的一位旧金山居民杰利内克说:“中国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程,尽管它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杰利内克对广州的学校制度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学校里没有人开玩笑,没有恶作剧式的胡闹。孩子们努力学习。”他的夫人玛丽打算再次访问中国。她说,下次她要到北京去。
    少数访问者厌恶为他们安排的呆板的旅行日程,在旅行日程中很大部分是访问专供人们参观的公社和模范工厂。
    中国的膳宿情况也使一些游客感到吃惊。乘坐伊丽莎白二世号轮船旅行的得克萨斯牧场退休工人的妻子贝蒂·弗莱明说:“这只船上的许多人似乎对中国境内不舒服而感到沮丧。”
    中国旅行社力图通过征询游客意见的办法解决这种问题。中国旅行社的发言人李先生几周前对前去广州的一批旅游者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你们的水准可能仍然是落后的。我们欢迎你们对我们的服务工作提出批评。”
    旅游事业真正大发展对于去中国的游客并不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象任何地方的游客一样,一些游客已经开始抱怨中国已经出现游客过多的现象。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四月十七日刊登一条消息,题为《“发现中国”近在眼前》,摘要如下:
    中国正以“旅游业立国”为目标,开始千方百计地招揽游客。通过游客促进友好促进旅游事业的方针,是今年二月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旅游事业工作会议”作出的。江青等“四人帮”,一听说接待外国游客,就谴责说是“游山玩水”、“为资产阶级服务”。但是,这次会议却决定,改善接待设备、多开放新的风景区,让旅游业为促进同各国人民的友好服务。
    具有四千年历史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面积的中国,有不少风景区足以吸引对“发现日本”失去兴趣的旅游迷。
    中国国际旅行社透露,从明年起将开放敦煌、昆明、重庆、成都和大同。也可以一个人逍遥自在地去旅行从四月一日起,北京车站至万里长城的观光胜地——八达岭之间,开始运营中国解放后的第一列观光专用车。据中国铁道部说,上海、南京和桂林等地也都计划运营同样的观光专列。
    迄今为止,说去中国旅行,都是由“友好参观团”组成的“集体旅行”。今后,纯粹以旅游为目的的“个人旅行”,也将获得部分批准。新辟费用少的参观路线要说去中国旅行有缺点,那就是费用偏高。去中国玩两周,无论如何也要花三十万至三十五万日元。因此,中国方面最近以学生等为对象开辟了“经济路线”。就是一个房间住三、四个人,伙食稍差一点,据说有二十五万日元左右就够了。如果中国今后决心降低“集体旅行”的费用,包用专机,那么,学生旅行选择中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问题在于饭店和机场等接待设备不够用。北京供外国人使用的饭店,大约能容纳两千五百人,根本无力接待蜂拥而至的游客。目前,正在前门附近修建两坐各容纳两千人的饭店。此外,据中国当局说,上海、长沙、苏州和南京等地,也正在兴建新饭店。空中门户北京机场,目前也正在加紧修筑新跑道和增设海关等设施。大型飞机飞行于东京和北京之间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去年大约有十万名外国人访华,其中,日本人最多,约为两万一千人。其次是美国人和法国人,据说各有四千人。今年,仅日本就已经有三万五、六千人预定访华,最后将达到近五万人,比去年多一倍多。此外,由于中国改变华侨政策,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回国探亲的也正在增加。中国将把这些游客留下的外汇,用于经济和军事的现代化。


    【本刊讯】香港《快报》四月二十日发表一篇社评,题为《辛辛苦苦的蚀本生意——中共锐意经营旅游业的奇事怪象》,摘要如下:
    中共在观念上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落后,其中显著例子之一是对旅游事业的观点与做法。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早在五十年代已认识发展旅游事业的两大好处,一是沟通民间交往,促进国际谅解;而更重要的一点则是赚钱,旅游业是最本轻利重的“无烟工业”。以美国为例,纵然富甲天下,仍极力争取旅游收入,美国政府在一九五四年成立了“旅游总署”,接着,刚从“马歇尔计划”中复苏的西欧各国也相继成立类似机构。如意大利,过去二十年的旅游业收入占国民总生产值的百分之五十五以上。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在六十年代初期也大举发展“无烟工业”,其好处也早已有目共睹。而中共,却直到现在才开始认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从近期的报道中看来,中共的确是锐意发展旅游业,但中共目前在这方面的做法非常奇特,观念也异常落后。
    说他们做法奇特,有例为证:任何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初期,都是先开放让游客进来,从游客身上赚到了钱,再扩大投资于发展旅游设施,以吸引更多游客。唯有这样才能使旅游业从无到有,达到“无烟工业”的目的。而中共现在的做法恰好相反,成千成万的欧美游客被阻入境,理由是国内旅游设施尚不足,先要由政府拨一大笔钱出来造宾馆、起饭店、培养接待人员等等。少数获得入境签证的外国游客,每到一个城市皆获帝王般的接待,又有大汽车,又有小汽车,又有陪同人员,又有接待人员。这样搞法,怎能赚钱?事实是已经在赔钱,而赚钱尚属远景。
    中共的锐意经营旅游业,是辛辛苦苦地做着蚀本生意,并且很可能是在培养着另一种形式的官僚主义,旅游部门在年报中可以列出许多成绩,如游客人数增加了百分之几,旅游业收入增加了百分之几等等,而那些毫无必要的陪同人员和接待人员皆以一般干部支薪,并不包括在旅游业支出项内,其结果是表面赚钱而实际赔钱。
    另一种奇特做法是由于中共当局缺乏办旅游业的经验,外国游客到大陆旅游两三个星期往往从北京到桂林游遍大部分已开放的名胜区,游客走马看花却自以为游遍全中国,一次过算数,下次不来了。这就是不懂“生意经”,若以英国为例,面积只及中国的几十分之一,而欧陆游客到英国只能以两三个星期游遍伦敦及其附近的温莎堡和苏塞克斯郡,如果你想游览格拉斯哥和苏格兰乡区,或者专业人员想观光利物浦和纽卡斯尔一带,那末就得下次和后次再来。哪有如此愚蠢的旅游当局让外国游客看过一次就算了?
    说中共观念落后,是他们至今仍把赚钱当作一件可耻的事,甚至为国家赚钱也被认为“走资本主义道路”。事实是现在的中共干部仍不懂得认真考虑怎样借旅游业来赚大钱。这些干部对外来游客常说的口头禅是“我们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们办旅游不光是为了赚钱”。中共当局明明是为了赚钱才把一部分工业和农业投资拨出来造宾馆,偏偏那些干部却认为赚钱是“不好意思”的事,而要把应该有利可图的事变成蚀本生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