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8月15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八月十三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铁托历访,期待改善对华关系,收到牵制苏联的效果》,摘要如下:
    南斯拉夫铁托总统十五日将启程访问苏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三国。详细日程尚未公布,但预定首先访问苏联莫斯科,八月下旬访问平壤,从八月底到九月上旬访问北京。不管怎样说,铁托历访的焦点,是初访中国。对于今年五月已经八十五岁的总统来说,这恐怕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中国。铁托总统度过了激烈动荡的时期,他参加了反对德国的游击战争,一九四八年同斯大林诀别,他完成了同美苏两个大国的关系正常化。对于做了这些工作的铁托总统说来,访问北京是他久盼的,也是长达四十年的铁托外交的集大成。同华国锋主席以及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副主席等中国首脑进行会谈,其焦点是修复两国关系。一九七○年恢复了外交关系后,也一直持续了冰冷的关系。今春,中国人大代表团访问了南斯拉夫,以此为契机,两国的解冻气氛加浓了。不消说,双方如此急剧接近的背景是两国的对苏战略成为基轴。
    随着对“铁托以后”的担心越来越成为现实的问题,南斯拉夫为了对付超级大国的干涉,并贯彻自主独立和不结盟主义,而能取得中国的支持,其效果是大的。在贝尔格莱德虽然很少有人认为铁托死后苏联会发动军事侵略,但是由于一九七四年亲苏派集团曾发动过反铁托运动,对苏联的戒心仍然没有放弃。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来说,如果同对不结盟国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铁托总统言归于好,那么对有利地开展第三世界的外交是有益的,中国至少在铁托死后收到牵制苏联野心的效果,这是不能小看的。
    贝尔格莱德的外交界人士推测,当前中国将把党的关系放在以后去解决,而首先谋求密切国家关系。由于上个月邓小平恢复了职务,因此更加期望中国进一步推行现实的外交。
    铁托访苏,是对去年秋天勃列日涅夫总书记访南的答谢。这是自铁托一九七三年秋访苏以来,相隔四年的事。苏南关系通过去年十一月勃列日涅夫和铁托会谈,发表了载明“尊重社会主义的独自路线和不干涉内政”的联合公报以后,表面上已不存在悬案。但是,最近又引起南斯拉夫的警惕的是苏联对欧洲共产主义进行的批判。这可能成为这次铁托和勃列日涅夫会谈的最大的焦点。铁托总统想通过这次首脑会谈,再次强调南斯拉夫的自主路线,取得苏联不干涉内政的诺言
    。
    根据另外一说,苏联对铁托把这次的访问,同访问与它水火不相容的中国搭配在一起,表示了不满,但是,南斯拉夫以铁托高龄为由,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对北朝鲜的访问,是对金日成主席一九七五年访问南斯拉夫的回访。对于铁托总统来说,同他访问中国一样也是初访。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七月三十日刊登巴格曼从北京发回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尽管调子强硬,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关系还是好的》,摘要如下:
    在美国国务卿万斯就双方关系正常化问题到北京进行谈判之前差不多还有三周的时候,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观点看来是如此不同,致使几乎没有什么指望会取得成果。
    美国总统卡特及其国务卿考虑到即将进行的会晤,讲话的调子是坦率而又灵活的,他们试图以此来把迄今在就亚洲政策的讲话中的空白填补上,而北京则就两国之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比以往更加明确、更加强硬的要求作为回答。
    中国的舆论工具在过去的几周内,以日益尖锐的调子多次重申了领导人的正式观点,即实现关系正常化有三个缺一不可的先决条件:美国同台湾断交,撤除美在台的一切军事设施,废除安全条约。要采用所谓日本方式来实现第一个要求看来是不成问题的,即尽管断绝了外交关系,但还可以继续保持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如果其他两个要求也得到满足的话,中国人对这种做法肯定是不会反对的。
    但恰恰在断交问题上,卡特总统和他的谈判代表万斯是不会同意的。
    卡特曾经说过,美国要保持其作为一个亚洲—太平洋大国的地位。从而,特别是在就南朝鲜撤军问题作出决定之后,台湾这个基地的意义就提高了,而且远远超出这个岛及其一千七百万人口的范围。即便卡特认为在军事上脱离台湾是可以接受的,他也会认为自己几乎不能迎合中国的这些要求。关于从南朝鲜撤除地面部队的决定就表明了美国公众和国会职权究竟有多大。几乎不会允许作出类似的协议,特别是在美国亲台势力的影响远远超过亲南朝鲜势力影响的情况下,就会更加如此。
    另一方面,华盛顿在这个对中国的问题上被捆住了手脚。美国在上海公报里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是它的一个省,关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其他国家不能进行干涉,公报只是表示希望,最好能通过和平途径来进行重新统一,卡特总统现在又重申了这一希望。根据中国人的讲话来看,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备只限于用和平方式。在这方面,可能这样一种考虑也在起某种作用,即一个失去美国保护的台湾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认为苏联人会作为自己的盟友,来反对祖国为收复台湾所作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想保留各种选择。
    因此,国务卿万斯这次访问北京的结果几乎不可能使中美关系正常化。但是如果说这次访问不成功或者甚至说成是失败了,那就错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只是就表面和纯粹形式上的意义来说是不正常的。坦率地说,美国同中国之间的关系比许多有完全外交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还要好。下述事实说明了这一点,即自从签署上海公报以来,双方在最高一级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接触,两国的联络处尽管没有大使馆的称号,但起着大使馆的作用。另外关键问题是,两国在世界政治范围的利害关系与其说是矛盾的,倒不如说是相互一致的。不仅在对苏联的直接关系问题上是这样,就是在对待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对非洲推行的扩张主义政策问题上,也是这样。
    双方对两国之间今后经济关系发展的可能性也非常重视,从美国方面来说,主要着眼点是销售市场,从中国方面来说是出于它在技术上的需要。
    同这些重要的一致的利益,或者说是相辅相成的利益比较起来,台湾问题和与台湾问题连系在一起的形式上关系正常化问题就是次要的了。


    【本刊讯】荷兰《埃尔塞维尔杂志》最近一期刊登一篇题为《霍查是怎样使自己孤立的》文章,摘要如下:
    看来,阿尔巴尼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联盟结束了。十七年以后,东欧的这个小国现在对它的亚洲老大哥明确地说,它不再欣赏老大哥的“理智的结合了”,至少在意识形态上是如此。阿尔巴尼亚党报《人民之声报》七月份对中国的对外政策进行了严厉的攻击。阿尔巴尼亚的外交人员公开散发了这些文章的单行本。
    阿尔巴尼亚的这些文章指责北京“执行纯粹的强权政治,而不是促进世界革命”。在阿尔巴尼亚的实力派人物霍查(七十岁)看来,中国已经站到了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边,无论如何,也是步苏联的后尘。北京呼吁北约组织加强自己的力量,呼吁阿尔巴尼亚同南斯拉夫和解,这使得霍查确信,中国已经离开了社会主义的道路。霍查认为,真正的共产主义之火只有在地拉那燃烧着。
    阿尔巴尼亚的独裁者霍查现在所做的事情意味着他的国家第三次同共产主义世界决裂。这样一来,他就使阿尔巴尼亚在国际上陷入完全孤立的境地。一九四八年他同南斯拉夫断绝关系,一九六○年同苏联断绝关系。同这两个国家的结盟曾经使他得到二十亿盾,而同北京的结盟曾经使他又得到了十亿盾。这样明显的好处会很快变成巨大的损失,因为这位前法文教员不能很快找到一个提供钱的新来源。
    霍查之所以改变对北京的态度,应当从下列事实找解释:这位阿尔巴尼亚独裁者的赌注下错了地方。邓小平最近复出一事必然向他表明了这一点。他对毛的接班人华国锋持犹豫态度的时间太长了,对中国接近西方的对外政策也持犹豫态度,结果中国减少了贷款,以致使阿尔巴尼亚的五年计划得不到资金。
    霍查奉行的是一项自杀性政策。支持这一政策的是六十五岁的总理谢胡和清洗以后的党的机构。近几年来,阿党中央委员半数被更换,十五位部长成为党的僵硬路线的牺牲品。一九七四年粉碎了一起同莫斯科有关的所谓军事阴谋,国防部长巴卢库被处决了。一九七五年霍查破获了一起“经济”阴谋案,副总理凯莱齐被清洗。凯莱齐是一位大经济学家。与此同时,他还更换了阿中友好协会主席。现在,他使他的这个农牧民国家面临着失去北京支持的可能性。在阿的外贸中,北京占百分之五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