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6月4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六月一日摘载美国电影演员莎莉·麦莲访华后写的一本书,书名是《你能够从这里到那里》,《文汇报》的标题是《在广州参观幼儿园》,摘要如下:
    在广州的第二天下午,为了观察中国教养儿童的方法,我们乘巴士(大轿车)去参观东方红幼儿园。
    我们代表团中,五个人有儿女,七个人没有。但是,不管有没有儿女,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十二岁的嘉莲在内,都想到应该怎样教养儿童的问题。而且,作为美国妇女,我们对于美国教养儿童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有时也发生怀疑。因此,我们是带着有所期望的心情,去参观东方红幼儿园的。我们对于一座车床工厂的建造,也许兴趣不大,但是对教养儿童却是另一回事了。鼓掌高呼欢迎我们我们来到东方红幼儿园,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他们大部分是中年人。幼儿园里的空地上,有几百个儿童,两岁、三岁、四岁都有,有的正在集体唱歌,有的正在打秋千。他们看见我们,热烈地走到我们面前来,异口同声地用中国话高声说:“欢迎阿姨!欢迎阿姨!”他们脸色红润,看来象洋娃娃。他们满脸笑容,是一群可爱的儿童。他们一面拍掌,一面高呼。向我们表示欢迎。我们象遇上了一支活的娃娃军队。
    我们的代表团,进入一个课室。课室里的儿童,站着鼓掌。直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找到了一个站立的位置,他们才坐下去。他们开始上课。他们不用老师指导,自己看图认字。接着,老师走进儿童围成的圆圈中,读了关于一个年轻的男孩子跌倒受伤,需要邻人帮助的故事。她读完之后,征求儿童的意见,用什么方法帮助这个受伤的男孩子。每个儿童都举起手来,热烈地提出意见。老师仔细地倾听每一个儿童提意见。他们学到了几件事情:怎样传达消息,怎样互相帮助,怎样解决问题。我回想起我年幼时,在学校里上课的事来。那时,我用空洞的答案回答空洞的问题;我力求把问题回答得正确,目的是为了升级。培养儿童关心同志我询问老师,在幼儿园里,儿童的操行是不是和学问一样重要?她说:“一个儿童越是关心同志,就越受同志们的尊重。”
    下课后,全体儿童站起来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高声唱歌。
    儿童在唱完歌的时候鼓掌。我们被带着,进入这座幼儿园另一处的一个巨大的集合室里。这个集合室的门和窗子都打开,室内有一处用作舞台的地方,有一座钢琴,还有一处供我们坐下的地方。我们刚才在外面见过的那些脸色红润的小孩子,这时都在这个大房子里。
    孩子们上演一个有唱歌,有跳舞,歌颂毛主席的节目。他们表演一出十五分钟的戏,内容讲一个第一次上学校的女孩子。她喜欢一架玩具飞机。她,作为一个初次上学的女孩子,对于毛主席的教导,并未真正理解,想把这架玩具飞机据为己有。她的同学们,根据毛主席关于同志们互相关心的教导,和气地向她进行关于集体观念的教育。在同学们的教育之下,她把飞机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玩耍。接着,同学们也把各自的玩具拿出来,和她一同玩耍。剧终时,孩子们一边玩耍,一边高声朗诵:“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进步。我们要专门利人,毫不利己。”
    我作了一次深呼吸,力图理解这出戏的意义:歌颂无私的精神;对于思想不一致的人进行和蔼的教育,不加排斥;集体行动的采用;对毛主席(到达中国一个星期之后,甚至我自己,在说到他的时候,也叫毛主席了)的智慧的崇敬。这出戏虽小,内容却很丰富,教育意义很深刻。之后,我们看到许多同样的情形。一出儿童剧也好,一幅画也好,一出歌剧也好,都提出了一个社会问题。新的观念抬头:排除个人竞争,个人的欲望服从于集体的利益。这当然与搞垄断不同。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在另一个房子里,我们看一群很小的、象洋娃娃似的儿童。他们坐在很小的凳子上,手中拿着线,正在小心地、聚精会神地工作,打上一个个错综巧妙的结子。桌子上,写着一句口号:“劳动是光荣的。”
    我们互相看了一下。克罗迪娅开始拍摄影片。我们当中,芭特·白兰逊与体力劳动者最为接近。
    “真了不起!”芭特摇头赞叹说:“他们正在教育这些小孩子热爱劳动。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受热爱劳动的教育,长大后就会热爱劳动。真是了不起的事1真是了不起的事!”她停了一下,又说:“你知道,我是一个从事体力劳动的妇女。过去,如果有一个人教导我热爱劳动就好了。”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儿童心理学家的菲莉丝说:“玛嘉烈,这些儿童在兴致勃勃地劳动呢!他们正在学习,要成为这个社会的劳动队伍的一分子,而这种事情,却是我们力图回避的。我们千方百计要脱离劳动。但是,这些儿童,却正在学习劳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外面,这个幼儿园的一个部分正在休息。差不多有一百名儿童,正在玩拔河游戏。我们当中有几个人,正在选择参加两队当中的一队,同时大声叫喊助威。这些儿童,象回答我们的行动一样,突然停了下来,齐声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后来,我们参观了乒乓球赛、篮球赛、田径赛和其他体操比赛。我发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贯穿于中国的各类体育比赛之中,友谊凌驾在比赛的胜或负之上。以乒乓球比赛来说,分数当然是要纪录的,但通常只是用来衡量球员的进步水平和他们打球的技术潜能。我在参观体操的过程中,被儿童坚持力图改正自己的错误的精神所感动。我看见几个小孩子,试图在空中作两度的旋转,落地时一只脚站在横木上。在他们办不到的时候,他们的分数并无所失。相反的,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直到成功为止。不论什么时候,如果有一个儿童在练习过程中克服了某种困难,取得了成就,那么,别的男孩子或女孩子,就会走过来道贺。在我看来,球赛中的胜或负,在中国并不算一回事,而象格兰特伦德·雷斯所说的,重要的是你在比赛中表现的风格。工厂公社设托儿所我们也参观了托儿所。托儿所里的婴孩,通常出世才两个月。婴孩在会说话之前的阶段,就受到共同使用东西的集体观念的鼓励。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和父亲在早上把婴孩交给托儿所照料,以便他们自己能够抽身上班工作(有些家庭则愿意把婴孩交给祖父母照顾,这是一项老年人高兴接纳的工作)。差不多每一个工厂、公社或街坊委员会,都设有托儿所。它们通常由妇女管理,“因为妇女照料儿童比较好”。从小接受无私教育托儿所的婴孩,身上穿着彩色的婴孩衣服,躺在摇篮里睡觉,头顶上有能够活动的玩具。托儿所里很多玩具,货车、小汽车、野兽、太空人和各种球,应有尽有。最小的儿童,和别的儿童一同玩玩具,学习互相接触。在我们参观他们的一天,他们不受我们的摄影机和灯光的影响。他们会暂时停止玩耍几分钟,但很快又回到他们的同伴当中去,恢复一同玩耍。我过去看过许多老年人照料儿童,但没有一个比这里更好的例子。
    在这里,我感觉到,某种极为重要的事情发生了。我在一所托儿所里站着,观察眼前的儿童。我体会到,儿童正在接受把被夸大了的竞争感逐出中国新社会的教育。儿童从小就接受“无私”的集体观念的教育。我想,一个人如果在儿童时代不为玩具进行竞争,他以后也不会为汽车、首饰或郊外的别墅进行竞争了。


    【本刊讯】突尼斯《对话》周刊五月二十三日一期刊登最近访华回国的突尼斯经济代表团团长、突尼斯负责同国民议会联系的部长兼政府秘书长蒙·贝·阿穆尔的一篇谈话,摘要如下:
    在中国所到之处,毛泽东思想依然存在着。处处都可清楚地看到人人要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的愿望。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按照由毛主席的接班人、华国锋主席——他解释了在中国取得的各项成就——继承的毛的思想领导着全国人民和各项工作。
    我在北京逗留几天以及参观各项成就后所得到的印象是:中国人民身体很好,他们很幸福。
    重要的是中国人民已成功地制服了农业以解决八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他们每年收三季稻、两季麦。必须指出,在中国,农业是发展的基础,而工业首先应是为农业服务的。
    中国自力更生,国内的努力是巨大的。中国已经使第三世界的其他国家从这种努力中获得了好处。我率领的经济贸易代表团最近所进行的访问就是为了这一目的。
    我们(同中国领导人)主要讨论了双边合作计划以及两国关心的主要国际问题。我也谈到了那些使突尼斯感到不安的问题,即关于地中海、中东和非洲问题。中国完全支持突尼斯发展国民经济的努力和它的捍卫安全和主权的政策。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六月一日刊登美国史丹福大学心理学主任埃·麦科比教授在该校学报上发表的文章,原文题为《中国的学校没有体罚,但是纪律严明》,摘要如下:
    在中国,学校负责人是断然拒绝对学生施行体罚的,但校内的纪律却十分严明。人们都是为了崇高的理想,而且在精神抖擞状态下工作在一起的。他们都在促进整个社会进步的大前提下,将个人的利益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在美国,当青少年犯了错误的时候,社会当局所用的方法是将他们与其他人隔离。但在中国,社会当局的做法是设法使更多的人起来关心犯了错误的青少年或家庭。
    中国的社会结构使不良意识很难生根。绝大部分的成年人都参加了两个团体——一个在工作的地方,一个在居住的地方。在集体生活中,每个成员都被鼓励作自我批评。
    相对来说,中国的幼儿比美国的有较少的自由活动时间。但他们却享受着如拔河之类的集体游戏的乐趣。他们表现得活泼,心平气和和没有受到抑制。
    在中国,一个年纪很小的儿童唱歌赞美工人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他们也可能每星期为附近工厂的工人作一次或两次细致的表演。
    在中学,校方很重视实践的配合。在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后,奖学金不再受重视了。在高中,校内设有各式各样的车间。这些车间的制成品是出售的。在中学毕业后,学生要先做二年工作,才能申请入大学。大学招生负责人很重视农民的推荐,看看所招的学生是否能无私地为人民服务。中国培育幼儿所表现的形式虽多,但中心的思想却是“工作在一起就能产生奇妙的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