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6月1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五月三十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中国:把政治放进篮子里》,摘要如下:
    中国正在再一次地动员它的力量,以便到本世纪末使它自己进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在红旗飘扬的群众集会上,正在要求中国工人增加产量。在工厂和政府机关里,五彩缤纷的大字报表达了这样的决心:“更努力、更快和更好地工作”。华国锋主席提倡的这一目标,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新跃进”,是明显地模仿二十年前毛泽东的“大跃进”。
    华努力弥补在去年毛去世以后由于政治动乱而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他召开了有七千名来自全国主要工业部门的代表参加的为期二十四天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全国必须“向大庆的经验学习”。大庆是被毛赞扬为工业发展典范的大油田。
    竞赛:作为这次新运动的一部分,一个大规模的“劳动竞赛运动”正在掀起,工人同工人竞赛,工厂同工厂竞赛,甚至使一个一个的省都参加竞赛,以便提高生产。例如,沿海的山东省已向四川的工人提出挑战,到一九八○年要使它们三分之一的工厂设备现代化,并把它们的工业产量增加一倍。
    这次运动的目的是要使中国工业体系得到一次大调整。在过去一年中,这一体系处于近乎无政府的状态。在以“四人帮”为代表的激进派领导人的压力下,工业纪律和管理人员的精神面貌下降到历来的最低点。
    华在北京举行的(工业学大庆)会议上最后讲了话。他使地方领导人确信,增加生产是“革命的”目标,而不象“四人帮”暗示的那样是一种犯罪。
    这次会议还同意用出口诸如煤和石油这样的中国原料去换取外国的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工厂设备,而激进派把这种做法指责为“把中国珍贵的自然资源出卖给帝国主义者”。


    【本刊讯】英国《卫报》五月二十日登载一则报道,题为《经过十五年之后印度同意同中国贸易》,摘要如下:
    在中断十五年之后,印度和中国已恢复彼此间的贸易,这一行动具有重要的地理政治影响。这件事突出表明新德里决心保持政治中立,以及中国越来越卷人次大陆。
    贸易协议本身数量不大,价值一百万英镑稍多一点,商品是虫胶,而不是汽车和油船。但是印度人士说,其他较大交易即将达成,预料两国将成为牢靠的贸易伙伴。在过去,两国是很大的仇敌,于一九六二年打了一仗。
    中印关系在去年开始改善,甘地夫人任命了驻北京大使。印度大肆宣传的同苏联的“特殊关系”曾限制了同中国的外交接触。
    现在,人民党在印度获胜之后,苏联在这个地区的影响正日益缩小,中国人的联系正在稳步上升。
    人民党在竞选纲领中说,印度是个“真正的不结盟国家,不属于任何大国集团”。然而,西方分析家们也许认为,纲领中的“对一切人友好”的态度,使中国人可以用来开始其在印度确立自己地位的进程,中国人已牢靠地确立了在巴基斯坦的地位。因此昨天宣布达成贸易协议一事可能引起人们的担心。
    特别是有关印度可能指靠中国供应原油的迹象可能引起忧虑。这里的一些人士说,印度欢迎开辟中国来源的可能性,将只是为了使自己不受海湾国家政治上易变动的情况的影响。华盛顿——还有莫斯科,它出于自己的考虑
    ——也许看法不一样。
    中印交易是最近在广州交易会上签订的。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五月十日刊登一条电讯,题目是《出现恢复对华贸易的动向》,摘要如下:
    自去年中印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印度的德赛新政权为了进一步加深同中国的关系,已开始就恢复中断了十五年的中印贸易同中国方面进行谈判。中国方面的反应是善意的。印度贸易公司等民间代表团,应中国方面的邀请参加了广州交易会。在德赛政权下之所以采取了具体的行动,据认为,这是中国评价新政权对苏自主路线的结果。
    据认为,中印恢复贸易谈判的开端,是上个月在泰国曼谷召开的联合国亚洲太平洋经济及社会委员会会议舞台背后,印度代表团同中国方面接触时就已经接上了头。
    德赛政权开始展开同英·甘地前政权的重视对苏友好的作法稍有不同的外交路线。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从四月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访问印度的联合声明,同英
    ·甘地访苏时的联合宣言相比较,虽然保持同苏联友好,但是强调了印度外交的自主性。例如:(一)整个来说,苏印友好的调子降低了;(二)关于中国警惕的苏印和平友好条约,措词缓和为“苏印关系据基于条约的精神”(英·甘地前总理访苏时是“以条约为基础”);(三)苏印条约的地位降低了,变成抽象的东西了,等等。这种苏印关系正是中国所欢迎的,中印两国接近的速度似将加快。


    【印新处新德里五月二十三日电】萨马查尔社报道,印度外长瓦杰帕伊重申,印度无意干涉别国内政,而是希望邻国都成为爱好和平的、稳定的国家。
    瓦杰帕伊五月二十一日在新德里对新成立的隶属外交部的议会咨询委员会说,印度非常重视在平等和互惠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特别是同邻国建立和加强友好关系。
    外长趁机概述了新政府外交政策的演变,并着重谈了两个月来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
    外长在讲话中提到同美国和中国的关系。
    瓦杰帕伊表示,他希望能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但是他在谈这一点时指出,两国之间仍有一些重要问题未解决,如为塔拉普尔供应浓缩铀的问题。
    关于中国,他说最近恢复贸易是个很一般的开端。中印关系中有些基本问题有待解决。


    【路透社伦敦三月二十三日电】美国和日本都在投资建造一些通过海从太阳那里取得电的工程。
    美国能源研究和发展局希望到八十年代初建成一座能发二千五百兆瓦电的“海洋热能转换”厂的试验性原型。
    在日本,由佐贺大学的上原博士领导的一个小组正在试验一种叫“海火三号”的装置。
    这是一个小模型,利用人工加热和冷却的水来代表不同温度的海水,这个模型可以发多达一瓩的电。
    从海洋中提取太阳电是一个简单的老想法。
    这门技术是利用海面被太阳晒热的水和较深处的较冷的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异。
    用一台水泵使一种低沸点的物质,如液态氨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环流。
    温水使注入的氨汽化。这种蒸气推动涡轮机发出电。蒸气往下流到很深的冷处,在那里凝结。然后又把它抽上去再次汽化,如此循环不止。
    法国物理学家达松瓦尔在一八八一年提出,可以用这样的装置发电。后来在一九二○年,他的学生克洛德在古巴湾海面建了一个大洋热能转换厂,它只发了二十二瓩电,仅维持了两周,后来被巨浪冲毁了。
    后来在一九六四年,美国顾问工程师希尔伯特·安德森和他的儿子詹姆斯·安德森在一次工程师会议上宣布了一项从海洋中取得太阳能的“革命的新计划”。
    结果却是同样的老计划。但是一九七五年,安德森父子拿出来一个可以运转的模型,他们在休斯顿一家饭店里作了一次表演。
    现在安德森父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海洋太阳能公司来推行这项计划,但是有声誉的大公司,如洛克希德导弹和空间公司已在插手进来。
    洛克希德公司设计了一种套迭的混凝土结构,它最大限度可从海面延伸到四百七十米深处,至少可以实现摄氏二十度的温差。
    这个庞大的结构将有一批人员在海面下生活和工作。它可发电一百六十兆瓦。美国能源研究和发展局希望到一九八五年有一个可发电一百兆瓦的工厂投入使用,或者说是够一个有五万人居民区的用电。
    为了实现必要的“顶上”水和“底下”水之间的大温差,研制者必须把工厂放在热带或半热带的海上,在美国这就是墨西哥湾或美国东南沿海的墨西哥湾流中。
    日本由于南部有黑潮暖流,是适于建造这类工厂的理想地方。可是,美国南部海面却经常有飓风,而日本沿海也每年遇到一次台风。
    所以,这种装置要精心设计和系住。
    洛克希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把工厂几乎全部放在水下,只留一个象浮筒的小小的直升飞机平台在水面上。
    人们最关心的是大群的海洋生物,它们生活在暖洋里,会玷污传热设备。有许多防止腐蚀和腐烂的方法,但大多数都是花钱很多的。
    象铜镍合金这样的贵重金属可以很好地抗腐蚀,但铜对大多数海洋生物是有毒的,因而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链。


    【法新社坎培拉五月六日电】澳大利亚加紧它的太阳能研究,而不单是着重于核子能,因为一位著名的核子物理学家哈里·梅塞尔认为,在五年之内,世界的能源需求有三分一是来自太阳。
    一批科学家和环境专家已分别在坎培拉和悉尼展开对太阳能的研究。在新南威尔士省专家们已获得大量拨款作明年研究之用。
    与此同时,澳洲国立大学坎培拉物理学研究院一个由彼得·卡登领导的能源节约组,发明了一种储存能源来作商业用途的新方法。
    这个方法,是由一排电脑控制的抛物面镜紧跟着阳光来收集太阳能。
    热力集中在每个镜的焦点,然后由吸热化学反应吸收,从阿摩尼亚分解为氮和氢。
    科学家说,这些氮和氢可输送到一个中央复原厂,再综合处理,产生出热能或储藏起来。
    科学家们透露,澳洲的阳光可以在十年内输出。
    (转载自香港《大公报》)


    【美联社佐治亚州阿特兰大市四月十六日电】佐治亚电力公司副总董事长十五日说:一部政府资助的太阳能设备,给申南多亚(依阿华州)的一间西德人经营的纺织厂提供电力,在二十年内还可能节省约二百万美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