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8月20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纽约时报》八月十五日刊登盖尔布八月十四日发自华盛顿的一篇专稿,题目是《美国贬低同台湾的条约,高级官员们一年没有提它了,看出了对中国发出的信号》,摘要如下:
    福特总统和他的政府中的主要成员在准备好的讲话中以及在国会的发言中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提到美国同台湾的防御条约了。
    这种情况同对待美国在亚洲的其他每一个订有条约的盟国的情况相比,恰成鲜明的对照。对于其他订有条约的盟国曾经多次提到。
    虽然美国政府中对于这种略而不提的做法的背后意图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某些官员们判断,这是向中国发出信号的过程中蓄意为之的一部分,这一信号就是美国正在履行它的使关系正常化的保证。
    看来政府正在做的事情是,它在采取一种微妙的平衡行动——做出姿态表明,它正在使自己摆脱同台湾的正式条约关系,同时利用武器销售使那里的中国国民党人处于一种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进行自卫的地位。
    有人要求国务院发言人布朗解释为什么不提这个防御条约,布朗说,“我们同台湾的中华民国有一个条约这一事实是不言而喻的。总统和国务卿基辛格曾经不断地、一般地提到我们要在亚洲保持强大的姿态以及我们的关心是持续不变的。”
    国务卿基辛格在过去两年中曾发表了若干次关于亚洲政策的讲话,谈论除了同台湾的关系以外的这个地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
    五角大楼发言人赫林说,国防部无法断定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向国会提出一年一度的预算时为什么没有提到这个条约。他的确指出了同南朝鲜、日本和菲律宾的防御联系。
    白宫发言人罗伯茨说,总统只是在回答问题时曾经谈到美国同台湾的关系。
    少数参与对中国和台湾政策的秘密的政府官员都拒绝发表意见,只有一名官员说:“我们就是不打算强调同台湾签订的条约,这就是我要说的话。”
    大约一年前,一些政府主要官员在私下说,福特和基辛格希望同北京开始就外交承认问题举行谈判,但是他们说,有两件事阻碍了谈判,那就是:南越政府的垮台再加上对美国的可靠性的担心以及总统选举。这些官员承认,基辛格不会迫使总统放松同台湾的联系,以免给他的争取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挑战者里根留下一个对保守派有很大吸引力的问题。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八月四日刊载一篇专稿,题为《美国正在武装台湾抵御进攻》,摘要如下:
    福特政府正在执行一项销售武器计划,这项计划旨在使台湾能够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保卫自己,抵御大陆的进攻。
    政府最近向国会提出的预算报告认为有理由向台湾赊销军用品,报告阐明政府的目标是“把空防和继续努力做到自给自足放在最优先地位”。在所提出的预算报告中,凡是涉及任何其他同美国缔结条约的盟国都没有使用“自给自足”一词。
    从六月份以来,政府为了支持这一目标,同意向台湾出售一种非常先进的雷达防空系统,使台湾拥有的隼式地对空导弹增加一倍,并使它订购的F—5e喷气式截击机从一百二十架增至一百八十架。
    台湾的武装部队在从美国人员那里接受最低限度的训练后便能自行操纵这些新的武器系统。
    官员们承认政府正设法不使人们注意这些行动,并承认自给自足这一目的对美国今后同中国的关系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政府的军事专家说,预计新近向台湾出售的武器总值超过二亿美元,这将使这个岛屿保卫自己的能力大大增加,并使中国只有在付出很大代价的情况下才能征服台湾。
    向台湾新近出售武器计划的一个主要项目是休斯飞机公司所出售的价值三千四百万美元的雷达空防系统。这一系统同喷气截击机和“隼式”导弹的指挥和控制系统是联系在一起的。
    雷西恩公司出售的“隼式”地对空导弹的标价为八千五百万美元。
    据官员们说,向诺思罗普飞机公司购买六十架F—5e式喷气截击机的合同总值为九千五百万美元。这是在原有的购买一百二十架F—5e式的合同(总值仅为一亿零五百万美元)之外的合同。台湾根据这两项合同,可以在那个岛屿上生产和装配这种飞机的零件。
    一个官员说,“到这一过程结束时,台湾应能开始自己生产飞机。”
    这些官员还透露说,另一项购买先进的舰对舰导弹的合同正在谈判中,但是,他们不愿意提供细节。
    美国交给台湾的武器数量在一九七四财政年度总数达一亿九千六百万美元,在一九七五财政年度是两亿一千五百万美元,到一九七六财政年度则猛增至两亿九千三百万美元。估计一九七七财政年度将在两亿美元以上。每年进行的大多数交易一直是政府和政府之间的现金交易。


    【合众国际社台北七月三十日电】英文《中国日报》今天报道,依据与诺思罗普公司签定的合约,中华民国将于一九八○年代初期,生产美国最新设计的喷射战斗机F—18LS式。
    该报报道,诺思罗普台湾分公司主管布拉德说,当美国于一九八○年代初期大量制造F—18LS式机时,诺思罗普没有理由不协助中华民国制造这种战斗机。
    中华民国目前与诺思罗普签约制造F—5ES机,这是主要用于向俄制米格21挑战的超音速战斗喷射机。
    布拉德说,诺思罗普与中华民国空军的合约,并无终止日期,仅每年作费用调整。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八月八日刊登一篇专访,题目是《美籍遗传学教授丁玉澄谈中国科学种田》,摘要如下:
    专门研究玉米遗传育种的美国波士顿大学遗传学教授丁玉澄,日前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谈述中国的玉米种植情况说:“目前,中国种植玉米的农田有百分之五十五都用上经改良品种的杂交种籽,使每亩玉米的年产量平均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这只是增产的开始。要是将来再配合更好的灌溉、施肥方法,产量增加两三倍也不足为奇。”他认为,中国今天确很重视以科学方法种田,看来农业生产建设是很有希望的。
    丁玉澄教授在中国参观访问期间,曾先后到过北京农林科学院、上海农业科学院、湖南农学院等农林业科研单位,并且在所参观的人民公社的林场都看到了地区性的农林科研站,得到的印象是:“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中央或地区都大办有关农业科研单位,普及科学种田的方法,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数量。”
    他说,中央级的农业科研单位所研究的项目是多样化的。以北京的农林科学院为例,院内有很多个类别分得很细的研究所,包括有研究玉米的研究所。研究所是与实验农场连在一块的。学员、研究生、研究员以至讲师、教授都要到实验农场以及每年有一定时间到农村去参加工作,研究和实践栽种植物和农作物的方法,并进行改良种籽的工作。农民也是搞农业科研的一分子,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环。农民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方案。搞农林业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与农民一起,共同进行研究、改进工作,逐步改善种植方法和种籽的质量,再予推广。
    丁玉澄教授说,在北京农林科学院内,还设置有大量的科学仪器,帮助研究工作。他曾参观过的辐射研究室,就见到两个具有先进水平的CO60辐射仪。令人感到高兴的,是这仪器是中国的产品,其实,在农林学院的绝大部分的设置和仪器都是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哩!
    丁玉澄教授说,中国研究改良种籽的工作分工很细。玉米和大米、麦子等都是其中的重点。除了具有规模的科研院外,公社农村对玉米的研究工作推展得很快,很普及。一般农民,还可以自己进行育种、改种工作。他们并与专家搞玉米杂交试验工作,提高玉米品质。
    他列举了一些农民成功地培育了新的玉米品种的例子。他说:“河南的双八人民公社和五里杨人民公社的社员,与河南农学院的师生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就开始共同研究培植新的玉米品种,通过两年的反复试验和研究,培育出一种优质的杂交玉米,叫‘单交二十四’,并在湖南等地广泛的大量种植,效果很好。北京的东北旺人民公社所搞的“京北十号”和“京黄九号”杂交玉米,产量很高,每年的产量达到一千三百斤。可以说,中国在玉米培育方面的研究真是遍地开花。”
    丁玉澄又说,中国在玉米杂交研究工作上基本是以玉米与玉米杂交或以玉米与类玉米杂交(属草科,杂交后的颗粒是黑色的,果实较硬),而经过改良种籽的杂交玉米已有数十种,并在中国广大的玉米种植地区推广。中国现时所种植的杂交玉米有好几个特点:(一)产量增加。目前,植上新的杂交玉米田平均一亩每年增产百分之三十左右。(二)抗病力量很强。玉米一般所遇的疾病是叶斑病。这种疾病对玉米的生长很有影响,可能使生产减低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中国今天已使玉米却除了这种病,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三)杂交玉米的适应性很强,可以抵抗如连下几天雨或发生干旱等突变性气候的情况。(四)经过杂交以后,玉米由原来的六、七尺的高度,缩短为三至四呎左右,而且茎枝粗壮,可以抵受强风暴雨侵袭。(五)杂交玉米的密植程度高,从前一亩玉米田仅可栽上三千棵左右,经改良的则每亩可种上四千棵。(六)果实增加。以前一棵玉米只有一穗,如今已有二穗及三穗了。此外,杂交玉米的优点还有:所需水分不多,养料也可以少用一点,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软强。他说,尽管中国种植玉米的农田,如今有百分之五十五,都用上杂交种籽,产量在不断增加,但她仍在继续试验和发展,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全部的玉米农田用杂交种籽,达到每亩的年产量八百斤至一千斤。这是不难做到的。要是加强其他方面如灌溉、肥料方法上的配合,是有条件增产两至三倍的。
    丁玉澄教授于七月初及其夫人陈月娥及子女一家四口到北京、上海、桂林、杭州、开封、郑州、衡阳及广州等地参观访问。这是他在解放后首次到中国旅行。看今天,想过去,使他不胜感慨。他说:“过去,国民党统治者不管人民死活,穷苦的人民不是因天灾而死,就是因没吃而饿死,更有不少人卖儿卖女,或沦为乞丐。反观今天,中国的工业、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十分安定。对于这些转变,真使人印象难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