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13日参考消息 第3版

    【本刊讯】埃及《今日消息》周刊七月十日发表萨达特总统在接见《消息报》主编穆萨·萨布里时回答问题的谈话,摘要如下:
    卡扎菲花在苏丹最近的未遂政变上的钱尽管达到五千万镑,但他仅仅是一个大国手中的工具。这次严重的入侵计划比卡扎菲愚蠢而肤浅的设想要大得多。苏舟发生的事情与目前黎巴嫩发生的事情是不能割裂开来的。目的就是破坏阿拉伯团结和十月六日的成就。
    一个半月以前,就派一位特使到尼迈里总统那里把我们得到的关于将在五月二十五日发生的一个阴谋的情报告诉他。尼迈里采取了预防措施,但是我们从未想到,这个阴谋是在整整一年中进行的全面入侵的阴谋,配备有最现代化军事装备的数百名雇佣军被派到喀土穆去。
    埃及和苏丹共同遇到过不止一种烦恼。当一九七一年苏丹发生共产党政变的时候,埃及不顾苏联驻开罗大使和当时正在开罗的苏联共产党执行委员会书记波诺马廖夫的执意要求,而拒绝承认那次共产党政变。我坦率地向他说明了情况,告诉他,在我们这个地区没有任何马克思主义政权能够存在下去。但是遗憾的是,我发现他——波诺马廖夫是一个不同意讨论问题的教条式的人物。他在苏联共产党内是一个负责中东事务的人。我听说,他最近到了叙利亚并且还率领一个访问中东地区的代表团。我不想激怒苏联,但是我重申苏联人是根据卖甘薯的小贩的话来分析中东形势的。
    我们对苏丹的民族主义司令部和苏丹人民的立场是以原则为基础的立场,因为我们面临的是同一的命运,我们是一家人。但是卡扎菲却改变了他的立场。
    一九七一年,卡扎菲参与挫败了苏丹的共产党政变,办法是迫降政变总理哈希姆·阿塔塔乘坐的飞机,从而逮捕了他。但是,在一九七六年,卡扎菲在同共产党、穆斯林兄弟会和这个民族主义政权的一切敌人勾结起来之后,却资助了上星期在苏丹发生的政变。卡扎菲三百六十度地改变了他的立场,从一个极端走到完全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卡扎菲惯于说,苏联是一个无神论的国家,而今天,他却说,苏联是阿拉伯国家的主要依靠。
    我向全世界宣布,埃及没有一兵一卒参加抵抗对苏丹发动的入侵。埃及飞机仅仅是运送了苏丹的部队连同他们的武器。
    几个月以前,尼迈里总统试图在埃及和利比亚之间进行调解。他访问了的黎波里,然后到开罗来告诉我,卡扎菲要求举行由埃及、苏丹和利比亚参加的三方会议。尼迈里总统当时感到乐观。对于这一点,我告诉尼迈里,正当卡扎菲在的黎波里同他会谈时,在附近的一座建筑物里,举行了另一个会谈,那是同迈赫迪举行的谈判,为的是发动一次反对苏丹人民和尼迈里总统的政变。尼迈里当时感到吃惊,他说:真奇怪。我提供了证明我所说的证据。
    【美联社开罗七月十日电】萨达特总统在今天发表于《今日消息》周刊上的答记者问中,指责卡扎菲是“一个大国手中的工具”,他还警告苏联不要根据某些人士所提供的不正确的情报来制订它的中东政策。
    这里认为萨达特这番话表明,埃及官方是支持埃及报界所说的苏联在背后支持最近发生在苏丹的事件的指责。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七月十一日电】基督教部队十一日用迫击炮和火箭炮连连轰击一个被围攻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并宣称“除了少数几个孤立的抵抗阵地之外”,这个营地已然陷落。
    基督教徒把更多的人员和坦克投入在特勒扎塔尔难民营周围和特里波利附近的北部海岸地带同时进行的战斗中,看来,基督教徒正争取在一次重要的阿拉伯联盟会议于十二日召开之前迅速取得军事战果。据估计,在二十四小时的战斗中,有二百多人死亡,至少三百四十五人受伤。
    巴勒斯坦发言人否认了这样的谣言,即那些被包围的守卫者在同右翼分子对峙了二十天之后即将投降。但是,他们私下承认,军事局势“是严峻的”。
    贝鲁特的漫长的、荒凉的战线通宵响彻着迫击炮的震耳欲聋的炮击声和机枪的射击声,一阵火箭炮齐射使一座仓库起火,火舌迅速蔓延到闹市区的九座建筑物。
    【合众国际社贝鲁特七月九日电】左翼和巴勒斯坦部队今天在黎巴嫩北部吃了一场较大的败仗,而在贝鲁特和二十几个城市进行的逐屋战造成了五百多人的死亡。阿拉伯挽救停火的尝试已告失败,但苏联已登场试图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游击队之间进行调解。
    在开罗电台宣布巴勒斯坦游击队领导人阿拉法特将紧接着叙利亚外长哈达姆访问莫斯科以后,贝鲁特政界盛传“苏联将采取行动”。
    巴勒斯坦人士说,苏联人希望叙利亚人和巴勒斯坦人迅速和解,他们都得到苏联的大量援助,巴勒斯坦人士还说,他们预计,在黎巴嫩中部和南部的叙利亚军队由于苏联的压力将立即开始撤退。
    【德新社贝鲁特七月九日电】争夺巴勒斯坦难民营“特勒扎塔尔”(位于贝鲁特东北郊)的战斗是黎巴嫩战斗继续激化的一个突出例子。
    左翼和右翼都一再宣称他们获得“胜利”。
    这座难民营占地十平方公里,称为“小香山”。从黎巴嫩南部和巴勒斯坦来的二万名左右的难民们住满这些营房、帐篷和建筑物。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是由乔治·哈巴什领导的激进的“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的追随者。
    帐篷遍布山岗和谷地,四周被贝鲁特的基督教区包围着。
    几个月来,在基督教徒围困者的包围下,特勒扎塔尔已与外界完全隔绝,炸弹、火箭、燃烧弹和火焰喷射器已使这个营地变成废墟。


    【卡塔尔通讯社开罗七月十一日电】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里亚德警告说,黎巴嫩危机出现了危险的事态发展,局势在恶化,战斗在升级。
    里亚德说,他在阿拉伯外长会议举行之前于今天举行的阿拉伯国家常驻这里的代表会议上向他们说明了这个问题。阿拉伯外长会议将于明天举行,研究维护黎巴嫩局势的办法。
    这将是阿拉伯外长的紧急会议在一个月内讨论黎巴嫩日益恶化的局势的第三次会议。
    【合众国际社开罗七月十一日电】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今天说,他在黎巴嫩南部西顿地区的部队的燃料已经用尽,“所有必要的公共事业已全部陷入瘫痪。”阿拉法特在给埃及议长马雷的一封信中呼吁埃及提供燃料。


    【中东社阿尔及尔七月九日电】布迈丁主席收到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一封信件。这封信是由苏联驻这里的大使昨天递交的,但是没有透露这封信的内容。
    【路透社的黎波里七月九日电】据阿拉伯革命通讯社今天报道,利比亚的领导人卡扎菲向苏联驻这里的大使递交了一封他给苏联领导人的紧急信件。但是,没有透露详细内容。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七月二日刊登一篇述评,题目是《“喜马拉雅山变低了”——印度次大陆的窗口:尼泊尔》,摘要如下:(原文提要:尼泊尔人说,“喜马拉雅山变低了”。比兰德拉国王两次访华所象征的中尼两国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国最近对尼泊尔的积极援助,确实使喜马拉雅山变低了,在尼泊尔,“中国”的色彩越来越强烈了。而且,这种情况的作用之一是对印度起到了“遏制”作用,印度是对尼泊尔经常有强大影响的大国。最近访问尼泊尔使人感到,处于中国和印度峡谷之间的尼泊尔正在巧妙地利用这种“遏制”。)
    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规定星期天休息,可是,尼泊尔却规定休星期六,星期天是工作日。并且,这并非出于宗教的原因。在加德满都生活的外国人认为,“这分明是尼泊尔强调与印度存在着不同之处”。可以说,正因为尼泊尔“挺起了腰杆”,它同锡金以及不丹不一样,在分布于印度北边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国家之中一直坚持着独立国家的地位。
    《喜马拉雅和平区宣言》在这次比兰德拉国王访华时受到中国方面高度评价。提出这一倡议的国家尼泊尔对此公开地表示“不是为了逃避来自某一方面的威胁”。然而,不能否认,在尼泊尔的内心深处存在着警惕印度行动的心理。印度的行动是在并吞锡金等问题上表现出来的。
    现在,尼泊尔与中国的联系有三条渠道。其一是从加尔各答通过印度境内的路线;另一条是,根据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签署的贸易协定(一九六六年)的渠道,还有传统的尼泊尔与西藏的边境地区以货易货的交易,也就是边境贸易。
    不清楚边境贸易的进出口额是多少,但是,据推测,大概有一百六十万美元左右。据认为,从加尔各答上岸用卡车通过印度运往尼泊尔境内的进出口额也将近二百万美元。在加德满都市内也看到过中国产的日用百货。据说,在访问加德满都的印度人中(印度和尼泊尔两国国民出入境不需要检查护照),也有人购买便宜的中国货带回国。
    在中国的援助和技术合作之下,正在修建从加德满都通往西藏的两条公路,一条长一百公里,另一条长二百公里,还有一条是在尼泊尔境内从加德满都到苏尔克特的四百公里的公路也在修建。并且,恰好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比兰德拉国王过生日那天竣工的全长一百五十公里的无轨电车设备工程也是中国赠送的。镶有汉字商标上海产的淡绿色大轿车在街道上奔弛。新朋友(中国)比老朋友(印度)更为精明地取胜了。
    另外,在尼泊尔人的市场上买生活用品、默默无闻地从事工作的中国技术人员,与美国的援助小组做法相比,更能得到占百分之八十七的所谓贫农阶层的好感,这不是不可思议的。
    另一方面,尼泊尔更致力于继续调整对印度的关系,这也是事实。
    尼泊尔作为内陆国家,存在着这样的“弱点”:除中国之外,如果要从别的国家进口商品,就都必须通过印度。另一方面,印度的基本国防考虑是认为“喜马拉雅山能够挡住来自北方的威胁”,而且认为维持与尼泊尔的和平关系,在国防上也是重大的关键问题。似乎可以说,世界上最大债务国印度,成为尼泊尔的最大援助国这一“奇妙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印度并吞锡金以及对不丹的控制等等对“喜马拉雅山国家”的压力,导致尼泊尔的高度警惕,迄今为止对印度不信任的情绪已有许多流露。据说,印度对此采取了“报复措施”。例如:要求尼泊尔用美元或英镑支付从印度进口的煤和建筑材料款,以前一直是用印度卢比支付;阻止从加尔各答上岸的物资运往尼泊尔等等,制造不愉快的事件。
    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是命里注定的,越是密切就越潜藏着紧张气氛,一旦有事就会表现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