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3月17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美国《洛杉矶时报》二月二十日报道:苏联二月十八日宣布,它已把世界最大的光学望远镜投入运用,这台望远镜观察宇宙可比目前世界第二个最大的望远镜——帕洛马尔山的望远镜远百分之三十。
    苏联这台仪器上的反射镜,直径为二百三十七英寸,重量为四十二吨,而帕洛马尔山的望远镜,直径为二百英寸,重量为十四点五吨。
    这台望远镜的建造和安装在高加索的六千八百英尺高的帕斯图霍夫山上用了十六年时间,于去年十二月落成。
    据这台望远镜的主要设计者伊昂尼夏尼和科学院天文学协会主席穆斯捷尔在《真理报》写道,这台新望远镜的第一个观测目标将是神秘的类星射电源。
    科学家们写道,在此之后将是详细拍摄以高速度彼此环绕运行的双星以及那些具有强磁场和不寻常的化学物质的星球和遥远的行星。
    象经过十二年的建造于一九四八年投入使用的帕洛马尔望远镜那样,苏联的这台仪器代表了机械工程方面的才干,而不是代表了一项科学上的突破。
    一台小型望远镜基本上是一个放大镜装在一个管子里。但是,当凹面透镜造得非常大时,正在考察的大量的星便被照进了放大镜。因此半个世纪前天文学家们开始用反射镜、凸面镜制造望远镜,底部是用铝涂料涂着,以提高接收力。
    反射镜装在一条长管的底部,汇集和调集星光使之回到副镜,副镜把星光引出管子,对准照相片或观察器。
    为反射镜铸造一个多少吨重的玻璃架提出了玻璃必须没有张力、脉纹、气泡和其他缺陷的重大的专门技术。据《莫斯科新闻》一九七四年的一篇文章说,所采取的谨慎措施是,苏联的这个架的完全冷却用了两年多时间,随后再开始研磨和抛光。
    《真理报》声称,这项新安装“打开了创造甚至更大的望远镜的道路”。
    与此同时,它还说,这台新望远镜可以捕捉到一万五千英里以外的一支蜡烛的光亮。


    【路透社伦敦三月二日电】英国天文学家已经研制出一台新式的X射线望远镜,这是在绘制宇宙比较遥远角落图的活动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这台望远镜上的一架摄影机能够提供的恒星发射出来的X射线图象,将比目前所能获得的图象清晰大约四十倍。一台通常用的X射线望远镜花五天时间做的工作,它只需花五分钟就做完了。
    下月将从澳大利亚武麦拉火箭场把这台望远镜发射入空间,拍摄五分钟的照片,然后用降落伞返回地球。这个工作必须在空间做,因为大部分X射线并不能穿透地球大气层。
    尔后,这台望远镜的计划包括乘坐一颗欧洲卫星进行一次旅行,和八十年代在美国可重新使用的空间往返飞船上做定量的工作。
    它今天陈列在穆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进行展览。
    这台望远镜的主要目的是要研究船尾星座—A,这颗恒星距离地球大约一万光年,已经爆发过。这个大变动引起了X射线冲击波,对科学家来说,这种波包含着极其重要的线索。


    【美联社波士顿二月二十三日电】空间旅行的下一步——这里附近的一个研究实验室现在正在进行研究——可能是乘坐一辆用激光束发动的像小轿车大小的空间车进行。
    这种车辆将只携载一箱水,用这种狭窄的高度集中的光束把水变成蒸汽,这将提供推力。
    一位物理学家戴森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介绍了这个设想。
    戴森二十二日在美国促进科学发展协会第一百四十二次年会的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自然科学的边界》的报告。
    戴森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你把能源留在地面上。这种空间车辆——一辆大众牌轿车大小——将依靠激光器航行。”戴森说,这样一种推进系统将成为“空间可感操作的关键”。
    坎特罗威茨正在马萨诸塞州埃弗雷特的阿夫科埃弗雷特研究实验室研究激光推进器。戴森说,将需要研制足够强大的激光器。戴森说,可是,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现在正集中力量于空间往返飞船。他指出:“宇航局在一个时候只能做一件事情。”戴森说:“在我看来似乎这是我们应当进行工作的方面。”
    激光推进器将废弃庞大的三级助推火箭。
    戴森说:“它不需要携带能,而且它将去掉宇宙飞船与燃料耗尽的火箭脱离的阶段。”


    【共同社鹿儿岛县种子岛三月一日电】国家宇宙开发事业团官员说,昨天从这里的国家宇宙开发事业团的宇宙中心发射的电离层探测卫星,今天正在按照预定计划环绕地球运行,工作正常。
    这颗卫星名为“梅”,绕地球运行了第八圈之后在今天凌晨两点以前不久再次出现在日本上空。
    宇宙中心官员说,在那个时候中心收到的数据表明,这颗一百三十九公斤的卫星的温度、供电、电压和电流都正常。
    这颗卫星是日本的第一颗实际应用卫星。
    这颗圆柱形卫星是用三级液体燃料N火箭送入轨道的,它将在今后一年半的时间内对电离层进行观测,并向茨城县笠间站发回数据。
    这颗卫星上所携载的各种仪器设备的试验将进行一个月。
    之后,这颗卫星的操作将移交给使用这颗卫星的邮政省无线电研究实验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