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2月4日参考消息 第4版

    【美联社新德里十一月二十二日电】英迪拉·甘地总理的小儿子已以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的领袖的姿态出现。
    三十岁的桑贾伊本周末在国大党青年组织的大会上被正式任命为该组织的全国领袖,这次会议使得他母亲领导的国大党同时举行的另一次会议黯然失色。
    这个青年组织的母体——国大党——的会议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为甘地夫人过去的各项政策辩护,并且要求她继续执行她的严厉的紧急状态统治,可是由它产生的国大党青年组织却集中力量制定一项新的行动纲领,目的是要用“多做,少说”的哲学来改造印度。
    甘地夫人向国大党青年组织的一万五千名不断向她欢呼的代表说,“你们的会这样开下去,把我们的镜头都抢走了”,国大党青年组织原来是已经名存实亡了,是桑贾伊在过去一年中使它复活起来的。
    国大党青年组织发表了一项说明桑贾伊的五点经济和文化纲领的宣言。这五点纲领是控制人口、改善环境和消灭文盲、废除印度教的种性制度和财礼制度,它是在印度发动“一场文化革命的蓝图”。这一宣言没有公开批评国大党本身,但是明确暗示它对老一代的作风是不满意的。
    这个文件还说,“印度的青年人今天正在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我国盼望已久的新的社会及经济秩序的先驱者而兴起。”
    桑贾伊在政治上的飞黄腾达,是国大党上周末在阿萨姆邦首府高哈蒂举行的会议的高潮。
    桑贾伊的上升,表示他的家族的第四代已进入政界。第一代是外曾祖父莫蒂拉尔·尼赫鲁,他是在印度独立以前国大党早期的主席;然后是外祖父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他是印度的第一任总理;最后是他的母亲甘地夫人,她自一九六六年起开始统治印度。
    政界人士猜测,甘地夫人正在培养桑贾伊当印度下届总理。据悉政府对这种说法非常敏感。批评他的人把他称做印度的“太子”。
    桑贾伊一年来一直以国大党青年组织作为他的主要讲坛,给自己打政治基础。有些接近他的人认为,甘地夫人本月份所以决定把大选再推迟一年,其原因之一就是要使桑贾伊能在选举新议会之前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桑贾伊过去一年来曾走遍了全国各地,到处发表演说,报纸、国家控制的电台和电视网都对他大加宣扬。各种宣传机构所发表的关于他的消息往往超过了关于他母亲的消息。
    目前,他的工作看来是要把支持他的人安排到各邦国大党的关键性职位上去。
    他曾说过,在目前这个阶段,他对担任任何职务都不感兴趣。从名义上讲,他在国大党内唯一的正式职务就是青年组织执行委员会的一名委员。
    但是不论是他的朋友还是敌人都知道,桑贾伊由于在国大党内的个人作用,由于他是他母亲的非正式的顾问,而掌握着很大的权力。
    从政治思想上讲,桑贾伊看来比他母亲要右,特别是在经济方面。过去,他就不时要攻击一下她的某些倾向社会主义的政策,他还曾公开批评过亲莫斯科的印度共产党,而印共自从一九六九年以来一直是总理的盟友。
    桑贾伊于十一月十八日在前往高哈蒂开会的途中在加尔各答对记者说,“共产党没有纲领,也不做实际工作。”他还说,他也不赞成他母亲过去在有些邦内同共产党人搞的那种投票协定(国大党不希望那些邦内的票数分散)。桑贾伊上周在德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认为,那种协定对别的党的好处多而对国大党的好处少。”
    尽管母子之间有分歧,但是并不能证明甘地夫人和她的儿子之间有何裂痕,很多政治观察家都说他们两人都认为如果国大党要在将来干出点名堂来的话,就必须靠青年的力量改组。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一月二十八日刊登一则消息,题目是《外务省决定重新开展亚洲外交》,摘要如下:
    自三木政权建立以来,由于受到洛克希德事件和政局不稳的影响,我国外交上忽视了同对美国一样必须重视的对亚洲外交,外务省从这种认识出发,决定在大选后待政局稳定之后,由首相出访东南亚各国,积极地开展亚洲外交。为此,当前除了同东盟之间建立定期对话的场所、频繁地谋求疏通思想以外,还打算通过对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提供援助来充当东盟和印支三国之间的“桥梁”,以便同亚洲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建立“和平共处”。
    外务省从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利用三天的时间,在泰国的曼谷,召开了驻东盟地区大使会议,外务省派外务审议官有田、亚洲局局长中江、经济合作局局长菊地出席了会议,磋商了对策。
    会上,围绕着日本的东南亚政策和同东盟国家与印支国家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决定通过新建立的同东盟对话的场所来加强同东盟的协商,也决定对印支三国采取协调路线。
    据外务省人士说,在东盟国家中,有人对日本的重视亚洲政策表示怀疑,自三木政权建立以来,一次也未到东南亚访问。
    二月份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首次东盟首脑会议,一部分国家传说打算邀请三木首相作为观察员身份参加,但是,也许是因为考虑到日本的政情,却一直没有发出邀请。
    日本想通过对东盟及印支国家的经济合作来谋求同这些国家的融洽关系,所以,打算利用首相出访来抓住这个线索。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一月二十六日发表约瑟夫·哈希一篇题为《美国推动解决中东问题》的文章,摘要如下:
    本周世界事务中发生的最有趣、也许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是,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团同阿拉伯国家站在一起反对以色列。这是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本月第二次站在阿拉伯国家一边。
    美国外交界相信,目前是认真推动解决整个中东问题的有利时机。在决定加以推动前不久,十月十八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阿拉伯“小型最高级会议”在埃及的赞同下把恢复黎巴嫩和平的任务交给了叙利亚。当选总统卡特自当选那天以来就同意作出这种推动。工作在继续进行。它的目的是争取明年春天举行第二轮日内瓦会议,目标是争取获得最后解决
    。
    美国外交人士认为,这一推动的一个基本部分是美国更加“不偏不倚”。美国确实是以色列的保护者。但是如果美国要在日内瓦在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进行成功的调解,它还必须看到阿拉伯的观点,能够客观地对待阿拉伯的利益。它还必须向以色列表明,华盛顿能够坚持要以色列作出那种为长期解决所必不可少的让步。
    由于目前对黎巴嫩南部发生的事情捉摸不定,解决的进度受到了损害。以色列对这件事很着急。过去这一周发生的一次事件是,从黎巴嫩南部向以色列的领土开了炮。以色列的坦克在边境附近演习,作出警告的姿势。但是美国的外交活动在起作用,想要说服叙利亚和以色列谨慎小心,避免采取可能打乱向日内瓦会议迈进的任何行动。
    华盛顿坚持,它对叙利亚的和平意图是深信不疑的。叙利亚人很小心,使他们的武装部队留在利塔尼北岸,在叙利亚控制的黎巴嫩地区和以色列的边境之间留出一个缓冲区。在缓冲区内有黎巴嫩内战留下的各方零星部队。有的是巴勒斯坦部队,有些是其他各种黎巴嫩的穆斯林左翼分子。叙利亚不把军队调进缓冲区,就不能对这个地区的秩序负责。但这将使以色列感到极为不安。
    如果缓冲区的问题能够解决,通向日内瓦会议的道路就可以打通。缓冲区的问题应能以某种办法相当迅速地加以解决。华盛顿正在阿拉伯国家心目中树立它真心作为公正调解人的形象。
    阿拉伯国家总是怀疑华盛顿在每一件事情上最后总要站在以色列一边,不论是非如何。如果要日内瓦会议获得成功,就必须消除阿拉伯国家认为华盛顿屈从以色列的看法。在联合国两次投票的目的正是为了起这种作用——向阿拉伯国家表示华盛顿是能够不偏不向的,哪怕是在从一个共和党的政府过渡到一个民主党政府的期间也吧。
    美国的外交工作也在继续施加压力争取解决罗得西亚问题,虽然这些行动从表面上看不象在中东问题方面采取的行动那么明显。


    【法新社日内瓦十一月二十五日电】以色列总理拉宾今天在这里同塞内加尔总统桑戈尔举行了一小时的会谈。
    这是自从一九七三年阿拉伯—以色列战争后,非洲国家同以色列断绝联系以来,一位以色列总理同一位非洲国家元首举行的第一次会谈。
    后来据说桑戈尔总统对于会谈“非常满意”,拉宾对记者说,会谈“非常有趣”。


    【美联社的黎波里十一月二十九日电】今天,利比亚宣布,它将把派往黎巴嫩的利比亚分遣部队撤回来,理由是:阿拉伯部队的使命已从“维持和平”转为“威慑”。
    一项外交部声明说,利比亚“不明确在黎巴嫩的阿拉伯部队倒底要威慑哪一个团体,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不希望威慑黎巴嫩或巴勒斯坦军队,因此,决定撤回自己的军队”。
    【路透社开罗十一月二十九日电】在开罗的阿拉伯外交人士认为,利比亚的这一行动与所传下述消息有关,那就是:有人打算敦促巴勒斯坦游击队把他们的重型大炮交给由叙利亚人占统治地位的停火部队。
    这些外交人士还说,利比亚政府希望这支有三万人的和平维持部队立即把阿拉伯部队部署在黎巴嫩南部,以色列曾警告说,它不能容忍这支部队在其边界附近存在。
    这些人士还说,利比亚政府对所传叙利亚要求游击队同意不对以色列展开游击战的消息表示关切。利比亚军队的撤出使得维持和平部队现在只剩下三个实际参加者,即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和苏丹。


    【共同社东京十二月一日电】题:日本外相说希望在大选后访华
    大阪消息:为声援大选而访问大阪的小坂外相三十日在市内发表了演说。他在谈到缔结围绕“霸权条款”陷于僵局的日中友好条约谈判时说:“我要亲自访华进行谈判。最后敲定的时刻已经到来”。他表明了在大选结束之后亲自访华的意向。
    关于具体的访华日程等问题,打算今后通过外交途径同中国方面商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