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18日参考消息 第2版

    【路透社巴黎十二月十六日电】国际能源和原料会议今天在开始的时候气氛很谨慎。基辛格在会上说,低油价最后对包括生产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有好处。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是首先在二十七国会议上发表讲话的部长之一。他说,低油价将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快地恢复。
    他的讲话看起来是强调美国同生产国在定价政策问题上的争端,但一些美国官员后来说,华盛顿并不是在力求举行谈判以降低油价。他们说,美国现在所期待的是制止油价进一步增长,而不是降价。今天成为注意中心的是基辛格博士。在他来这里之前,美国方面就发出匿名威胁:华盛顿不会容忍较穷的发展中国家同生产国共命运。但基辛格发表了一次他所称的友好的讲话,这次讲话并没有使用一些代表团所预料的那种激烈措辞。他邀请盛产石油的国家在消除世界经济灾难方面起更大的作用。他说,不可能期待工业化国家自己能消除贫困。
    【美联社巴黎十二月十六日电】基辛格在离开会议厅时说:“美国将作出重大努力以实现一种建设性的世界经济,但它需要其他国家的合作。”
    【合众国际社巴黎十二月十七日电】基辛格在放弃了对第三世界采取强硬态度的计划之后,仍然由于采取过分强硬的路线而在今天遭到了阿尔及利亚的攻击。
    在南北对话的第一次会议之后所采访过的大多数代表,都赞扬基辛格昨天的发言是温和的。但是阿尔及利亚新闻社说,只有“同某些代表团预期和其他一些代表团希望美国国务卿采取的强硬态度联系起来”看,它才是温和的。
    在星期天,这位国务卿在伦敦对记者们说,他将作一次“对抗性”的发言,扬言要停止对穷国的一些援助,除非它们参加他为降低石油价格而开展的运动。但是基辛格昨天的发言在要求降低油价的同时强调合作,并且重复了美国过去提出的帮助穷国的建议。
    基辛格显然在他发言之前四十八小时内改变了主意。但是原因不清楚。
    【法新社巴黎十二月十六日电】一些代表团指出,基辛格在会上发表的讲话是克制的,同时它们预料主要是阿尔及利亚星期三要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阿尔及利亚人士星期二晚上强调指出,美国的讲话尽管是克制的,但没有带来任何新东西,并重复了美国人想保持的把发展中国家分裂为产油国和非产油国的众所周知的论调。


    【法新社维也纳十二月十六日电】北约组织今天在这里正式提出建议,旨在使东西方关于中欧裁军的谈判再次进行下去。
    双方都对这些建议保密。一西方发言人拒绝概述北约向华约国家提出的建议内容,只说,它是由包括美国核武器在内的“重要的另外的一些建议”所组成。
    【美联社维也纳十二月十六日电】北约组织今天在这里举行的东西方裁军谈判中提出一项建议,把美国核军备列入最终裁减范围内,以换取东方的华约作出让步。
    北约发言人拒绝透露北约建议的任何细节。
    来自布鲁塞尔会议的消息说,北约的建议是以美国一千枚核弹头和二万九千名部队来交换苏联六万八千名部队和一千七百辆坦克作为一项初步的削减。据报道,在此以后还将进一步的削减,包括北约和华约的其它国家的削减在内。
    北约发言人重申北约的观点,认为东方集团在中欧拥有更多的地面部队和坦克,而且这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路透社维也纳十二月十六日电】有强烈的迹象表明,这个美国授意的北约建议是单方面的——没有要求俄国人作出相应的核削减但这个建议取决于苏联集团在兵力和坦克部署方面同意作出重大的削减。
    北约由于同意讨论核削减而接受了共产党人自从维也纳会议开始以来使用的一个论点:核能力不能与地面部队的水平分开。
    迄今北约把讨论主要限制在地面部队方面。官员们说,西方联盟外长们上周在布鲁塞尔批准的这个让步,承认了不包括核军备是不可能取得进展的。
    共产党外交官拒绝立即发表意见,但说北约的建议“条件太严”。


    这些不利因素开列起来并不多,然而每一种不利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败。
    美国将不得不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不利的战略条件下进行另一次战争。当未来的敌人部署专门为了消灭美国海军而训练出来的海军时,美国一百年来打远距离战争的专门知识就不敷应用了。在一场全面的欧洲战争的初期,可以指望北约组织的一些盟国给予合作,然而在核威胁之下,合作可能会垮台。在打一场北约组织地区以外的战争时,欧洲在军事上合作是极少可能的,甚至盟国会不会给予政治上的支持也是成问题的。尽管美国的军事机器是以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工业为基础的,它仍缺乏某些极为重要的武器,其中主要是先进的地对空导弹以及主要作战坦克。虽然职业部队质量高,但由于数量不足以及在需要把后备队和应征入伍的士兵送到海外去增援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政治上的困难,这一有利因素就被抵销了。最后,美国某些地区以及民众中某些人的反军国主义情绪仍然是强烈的。由于经济衰退,由于人们势必要求政府多注意国内的需要而少注意美国在海外的利益,上述情绪很可能变得更为严重。正当盟国需要得到鼓励,而美国在原料方面的依赖性日益增长的时刻,公众要求脱离西方联盟和摆脱海外义务的压力很可能达到顶峰。
    这里所列举的在军事上对美国和苏联有利或不利的因素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不过有些因素比另一些较为恒久。例如,不论俄国的缓和政策推行到什么地步,它很可能仍将是一个严加控制的极权国家。同样可能的是,美国的麻烦时期仍未结束,经济衰退非但不能排解十年来使美国社会结构四分五裂的那些政治及社会方面的争吵,反而会加剧这些争吵。苏联的国内局势将继续维持相对稳定,而我们国内的局势则很可能恶化,而不是好转。因此,美国干预规模较小的冲突的能力将是有限的,它能否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来赢得一场对俄国的大战,是成问题的。对于好斗的右翼和好斗的左翼人士来说,这些想法都是不合时宜的。然而,经过长时期的思考和研究,我相信事情正是如此。第十一章胜利往往转化为失败。——荷马
    谁将在下一次战争中获胜?首先谈谈由于苏联入侵西欧而引起的一场战争,即美国和俄国的一代将军们一直为之作准备的战争。这里集中谈谈我们是否能打赢这样一场战争,而把会不会发生这种战争这一牵涉到多方面的问题撇开不谈。
    从目前和今后三、四年美国及其主要盟国的军事、政治和社会条件来看,西方即北约组织从一个意义上说赢不了一场在欧洲进行的常规战争,这就是说无法使苏联的军队,达不到主要的目标,并最后把他们赶回东欧。我们所能期望的最好的情况是:由于苏联的入侵,北约军队败北,苏军占领英吉利海峡以东、松姆河以南的欧洲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约军队则在法国西南部坚守一个据点,而英国虽然遭受袭击,仍能作为供西方国家作战之用的中间整备区域,或许作为将来对大陆作战的一块基地。
    这一结论的基本理由是,北约在最可能受到入侵的地区确实没有足够的军队和武器来抵挡苏军的入侵。而且,象我们在前面论证过的那样,西方国家军队的部署有毛病;把过多的美军和德军放在盟军南线,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迎击苏军横贯北德平原的强大攻势。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在整个战线上占有将近二比一的人力优势。但在象北德平原这样最关键的地区,其优势为三比一。
    北约组织希望英国、西德、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后备部队能够支援西方的防御阵地。这种希望反映了这样一种信念,即认为苏联将按照比方说一九四○年的那种从容不迫的时间表发动入侵。这也意味着,西方将得到充裕的警报时间,可以使部署在前沿的正规部队作好战备,并且把后备队动员和武装起来,把他们调赴前线。这些都是不能容许的假设。就苏军的行动而论,事实上倒很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俄国人会在苏联西部地区实行动员,驻扎在东欧的苏军会以即将举行大规模演习为借口,集结起来并向西调动,而这些都没有特别的或惊人的迹象可寻。经过这样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就能“从行进间”即从平常的阵地出发实施进攻。与此同时,北约组织将畏首畏尾。一头有十五个主人的牲口自然会是这个样子。
    认为苏联将在一场欧洲大战中获胜的上述第二个重要论据的一部分内容是:西方不愿意在战争临近的情况下采取正常的预防措施。这些年来,北约组织已经变成一个日益松散的联盟,但人们一直设想,北约组织在面临明显的进攻危险时,会恢复它在五十年代所特有的那种目标一致和共同的决心。
    从这个联盟最近的举动或从联盟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来看,今天没有一项事情能证明如此乐观的预测是正确的。北约组织各国外长在每隔半年举行的会议之后都发表一些充满强硬、响亮辞句的长篇公报。这些公报并不能驱散人们的疑虑,即担心那些现今发言最强硬的人中有许多在摊牌的关键时刻会慌忙退守中立。
    由于四个有关的核国家大概都不愿采取使用战术核武器或者战略核武器的行动,前景是进行一场速决的、激烈的常规战争,这种战争在苏联方面将以高速度的进攻为特征。(二十一)


    【塔斯社莫斯科十二月十五日电】题:美国:“新太平洋主义”
    《消息报》认为,美国的“新太平洋主义”是试图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建立霸权的又一尝试。
    该报评论员奥西波夫写道,福特在檀香山的宣言“引起了外国报刊的纷纷议论”。
    《消息报》评论员接着说:“对‘太平洋主义’的潜在参加者的选择当然也引起了注意。看来华盛顿试图复活军事政治集团并巩固自己在亚洲的军事存在,这未必可以看作是一个‘稳定因素’。”特别是当这里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建立一个包括这一广大地区所有国家的集体安全体系,而不是要使一些国家重新联合起来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其他所有国家相对立的时候。这一主义无非就是又一次试图在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建立某些人最近喜欢予以反对的那种霸权并把它强加给这一地区人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