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5月16日参考消息 第1版

    【共同社东京五月十四日电】题:日中友好基础得到巩固——首相同廖承志再次举行会谈
    中日友好协会访日代表团团长廖承志,十四日上午在驻日大使陈楚陪同下前往首相官邸向田中首相辞行(预定十八日回国),并会谈了大约三十分钟。
    廖再次转告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总理“问候田中首相”的话,并说:“感谢在日本各地受到了欢迎。确信两国会永远友好相处下去。”
    另外,廖还说:“最近日中已经就敷设海底电缆达成了协议,对解决航空协定问题,我也是乐观的。”
    对此,田中首相高度评价廖一行的逗留对加强日中友好的意义,并表示今后要积极发展日中关系。首相说:“已经互派了大使,两国友好的基础已经得到巩固。我已经指示有关方面加紧签订业务协定。希望早日缔结和平条约。”
    其次,田中首相对在座的陈楚大使说:“大使是一位老练的外交官,因此我相信你会对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作出贡献。”于是陈楚大使回答说:“我是第一次在日本任职,因此希望日本政府给予支持。”
    随后,首相又说:“我在学习中国的谚语并仿作汉诗,遇到难题能够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廖接着说:“我曾经见到田中首相访华时写的诗,对这种好学精神感到敬佩。”正如这些对话所表明的那样,会谈始终是在亲切的气氛中进行的。
    这天的会谈是廖进行礼节性拜访以来的第二次,会谈时二阶堂官房长官也在座。
    【时事社东京五月十四日电】题:要早日签订日中和平条约——田中、廖举行会谈
    在这次会谈中,田中首相说:“去年发表的日中联合声明是今后日中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要解决两国间的各种问题,以便使这种精神扎下根来。”
    这次会谈始终是在亲切的谈笑中进行的。田中首相说:“日中之间,‘信’最重要,今后也必须促进互相了解。”他并拿起铅笔在纸上用汉字写下了“信为万物之本”。在座的陈楚大使说:“我想要它留作纪念。”正如这些情况所表明的那样,会谈是在极为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最后,田中首相总结发言,他说:“日本的各种团体访问了贵国,我们也邀请了贵国的诸位来访问,这对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是可取的。对此感到高兴。”


    【南通社喀布尔五月十三日电】阿富汗首相兼外长穆罕默德·穆萨·沙菲克今天在于喀布尔举行的由十六个不结盟国家组成的筹备委员会会议上致开幕词。沙菲克在讲话中强调了不结盟政策今天在世界上的重要性,并对各不结盟国家的代表表示欢迎。他指出,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第三世界代表在喀布尔开会。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筹备委员会十六国
    ——阿尔及利亚、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布隆迪、圭亚那、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伊拉克、马来西亚、摩洛哥、塞内加尔、斯里兰卡、苏丹、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南斯拉夫——的代表,以及以观察员和来宾身份出席的智利、秘鲁、古巴、越南南方临时革命政府、西哈努克的柬埔寨和尼泊尔的代表。
    这次会议是由协调国赞比亚代表卢萨卡主持的。在沙菲克首相和卢萨卡讲话之后,阿富汗驻联合国代表阿卜杜勒·哈基姆·塔比比当选为会议的常任主席。
    【路透社喀布尔五月十四日电】(记者:巴里·梅)不结盟国家筹备委员会今天开始讨论下月将在阿尔及尔召开的不结盟首脑会议的议程。
    阿富汗首相穆萨·沙菲克在这里举行的这次为期三天的会议上致开幕词时说,不结盟国家有着共同的哲学和对国际问题的共同观点。
    会议后来转入秘密会议,就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外长们今年九月将讨论的项目进行一系列辩论。
    议题中有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和不结盟政策在当代世界上所起的作用,以及接纳孟加拉国参加这个集团的问题。将讨论的其他议题包括协调和促进各国人民自决的过程以及它们的政治和经济的解放,旨在抗击侵略、消除外国占领和成员国的独立和安全所受到的威胁的联合措施,援助民族解放运动,根除各种形式的种族隔离政策以及经济合作等问题。


    【合众国际社台北五月十四日电】(记者:舒伦·肖)权威人士今天说,五月十二日有一队俄国舰只——三艘到五艘——驶过台湾海峡,显然是想要侦察中国共产党的沿海防御情况。
    这些人士告诉本社记者,这队俄国舰在白天穿过九十五浬宽的台湾海峡时的航道距离中国大陆海岸二十五浬到四十五浬。
    这些人士(他们是能够了解到军事情报的人物)说,这支俄国海军巡逻队的组成至少有驱逐舰一艘,护航驱逐舰一艘,当时在水面行驶的潜艇一艘。
    这些人士说,在十二日上午九、十点钟这支舰队从台湾海峡北口即在大陆的福州和台湾的基隆之间进入海峡以前,据看到舰队里另外还有两艘俄国舰只,类型不明。这些人士说,但是在舰队白天驶过二百七十浬长的台湾海峡的时候这两艘舰不见了。这些人士说,这两艘不见了的舰只或许是潜艇,在穿过海峡的时候从水下潜行,而且很可能是靠近大陆海岸潜行,但是也可能是在进入海峡前改变了航道。
    自从一九四九年共产党人把国民党政府赶到台湾以后,俄国军舰在台湾海峡出现这还是第一次。
    上述人士说,这几艘俄国舰上显然有现代化的电子装置,能够侦察和测定中共沿海的雷达和其他国防设施。
    但是这些人士说,因为这些舰只是在公海航行,而且“离中国大陆要比离台湾近得多”,所以国民党中国的飞机没有对之低飞示警,国民党中国的军舰也没有对他们留难。
    国民党中国当局和在台湾的美军当局都不肯证实或者否定俄国舰只经过台湾海峡的消息。


    【时事社东京五月十四日电】题:廖团长举行告别宴会,对日中友好的未来加深了信心
    正在日本访问的中日友好协会访日代表团回国前夕于十四日下午在新大谷饭店举行了告别宴会。
    政府、执政党和在野党以及各界的老朋友、新朋友约两千七百人出席了这次宴会,对一个月来的友好和交流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政府方面出席宴会的有:三木副总理、大平外相、小坂经济企划厅长官、爱知藏相、樱内农相、久野邮政相和二阶堂官房长官,出席宴会的还有众院议长中村、参院议长河野、自民党副总裁椎名、干事长桥本、社会党委员长成田、公明党委员长竹入、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藤山爱一郎和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植村。
    廖承志团长致辞说:“我们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从北到南访问了三十六个都道府县,充分地同日本人民畅谈了友谊、加深了理解,学到了很多东西。亲眼看到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开放得更加鲜艳了,对两国友好的未来进一步加深了信心。”廖团长还说,同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等政府首脑的会谈对加深两国的睦邻友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对日本各界的新老朋友所给予的热情欢迎表示谢意。
    日本方面的欢迎委员会委员长西园寺公一也致辞说,代表团一行访日大大地扩大了日中两国国民之间的友好和亲善的范围。在会场上,到处都是依依不舍、互相说再见的人群,再次给人留下了友好范围扩大了的印象。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五月十三日刊载苏兹贝格从巴黎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即将进行重大的交易》,摘要如下:
    勃列日涅夫已把自己的政治生命作为赌注投在同美国改善关系和大大增加贸易上。俄国需要这一点以对付中国,而且要美国的信贷、技术、谷物和工业制成品以克服经济和农业上的困难。
    苏联在近几十年中已经了解到,华盛顿并不觊觎苏联控制的任何地区,而且不管在任何挑衅的情况下不会对苏联采取进攻性行动。
    勃列日涅夫深信自己是在正确的轨道上,因此无情地采取行动来巩固他的权力地位,以期实现他的目标。他从权力机构中驱逐了一些敌手——主要是谢列斯特——并且提升一些具有权力象征的主要人物。
    这些人中不仅包括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而且包括保安机构首脑安德罗波夫。最后一个行动特别重要。安德罗波夫是压制最近自由主义不同意见潮流的这一相当成功的运动的负责人。
    因此,勃列日涅夫本人现在正处于良好的境况,肯定比尼克松总统在国内的境况要好得多。无论是右的方面或左的方面反勃列日涅夫派都已被陷入困境,而反尼克松派在美国却趾高气扬。
    但是,如果尼克松从政治和个人角度来说比较孱弱了,但是美国从整个国家来说比较强大了。
    国际收支问题在慢慢地开始好转。经济是健全的,虽然通货膨胀仍然令人头痛,但是利润和生产率在增加。华盛顿现在同中国有良好的关系,而且同西欧的关系也有改善。
    如果进行这类比较,勃列日涅夫的访问最好还是早些而不是晚些。尽管苏联对农产品价格支付所花的钱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苏联的农业却遭到引人注目的挫折。
    莫斯科在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三年必须进口三千八百万吨西方谷物,预料在农业收成能够供应需要以前还得购买一些。目前正在大量屠宰没有饲料吃的家畜。
    为了支付进口粮食的货款,苏联在去年不得不出售它的黄金储备的大约百分之十,今年可能出售同样的数量,并且向西方金融市场大量借款,其中包括向商品信贷公司借款二十亿美元。农业并不是它唯一的问题。
    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在五十年代为百分之十点九,在过去五年已减为百分之六点八。据西方估计,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已从百分之六点四下降到百分之三。关于赶上美国的梦想正在消失。
    【路透社华盛顿五月十三日电】(记者:迈克尔·普伦蒂斯)尼克松总统下月将在这里同苏联党魁勃列日涅夫举行最高级会谈,这将有助于实现他的对外政策的目的和转移公众对水门丑闻的注意。
    这次访问(从六月十八日至二十六日)将使尼克松有机会重新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他在改善同主要共产党国家的关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上,并且表明,他作为一位世界领导人的权力和影响并没有因水门案件而受到损坏。
    一次国际上的最高级会议几乎必然会成为报纸的头条消息,并且会大大提高美国总统的威望。
    最近出现了一系列关于白宫的高级官员参与了去年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的行动的说法,而勃列日涅夫的访问正是将在这以后进行。
    观察家们认为,同苏联领导人举行一次成功的最高级会议将会大大有助于恢复尼克松在美国人民眼中的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