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2月19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二月十七日报道:
    日本外务省拟定了今后对印度支那政策的提纲。主要内容是:
    (1)西贡政府是南越的唯一正统政府,予以支持。今后也不承认南越临时革命政府。
    (2)扩大同北越的事实上的接触,以积累方式加深关系,但是要慎重研究承认问题。
    (3)推动南北两越南参加联合国。然而,田中首相在施政方针演说中提倡的“亚洲太平洋各国会议”成员国的范围中有中苏对立的问题,关于推进这个设想的时机、方法必须慎重。
    外务省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再次研究了今后的对印度支那政策,是因为,由于越南和平协定的签订使印度支那迎来了新局面,需要我国制定新的对策。十六日之前所拟定的提纲由“为保持越南和平而进行的合作”、“对南北两个越南的态度”、
    “对印度支那援助的政策”、“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会议”等四个支柱构成。
    其中,关于保持越南和平的问题,首先呼吁和平协定的所有当事者要遵守协定,归纳起来说,就是要采取向国际监督和监察委员会提供器材等的合作态度,并且支持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维持和平的努力,根据形势,推动南北两越南加入联合国的活动。
    关于同南北两越南的关系问题,基本上希望“两个越南”固定下来并且共处,并支持西贡政府为南越的唯一正统政府。今后也不承认南越临时革命政府。政府历来认为西贡政府是代表整个越南的唯一正统政府,但是这一次决定改变政策,把西贡政府限定为南越的唯一正统政府。扩大同北越事实上的接触,以积累方式加深关系。至于承认问题和两越南加入联合国的可能性,则将视美国和欧洲的动向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反应如何进行慎重研究。
    对印度支那的援助政策,首先通过人道主义援助和复兴援助以推行双边援助,不过对由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和援助国会议等推行的多边援助也准备积极进行合作。关于亚洲太平洋各国会议,在政治上支持越南和平协定,并评价其在确认亚洲和平原则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同时还有参加国的范围和中苏对立等问题,认为重要的是慎重地研究推行这个设想的时机和方法。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二月十二日刊登了一条消息,标题是《首任驻中国大使小川谈话》,摘要如下:
    日中两国的外交关系由于互派大使而走上轨道。朝日新闻社政治部长桑田弘一郎十一日同最近任命的首任驻中国大使小川平四郎对谈,小川谈了今后开展对华外交的办法和日中关系进展的估计等。谈话内容摘要如下:
    ——请谈谈对今后日中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想法。
    小川大使:过去若干年来我国经济界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接近中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本国方面的窗口是一元化的,所以我们这方面也许尽量搞成一元化才好。但是情况不是那么简单。过去很好地利用了各种渠道,逐步建立了秩序,我看是很好的。文化交流也搞一元化,就有统制之感。秩序是必要的,但是过去的渠道和成果都应该保留下来,不要过于拘泥形式,促进自然的流通才好。那时不要专兜售我们的文化,也要重视学习中国的文化。
    ——日中联合声明中提倡“求大同存小异”。关于这个声明中诺言要签订的和平友好条约。联系到已“消除”了的日台条约等方面来看,日中之间的想法似乎还有些分歧。
    大使:我想签订和平友好条约这件事就是“大同”。联合声明是一切的起点,所以其中提倡的一切都应该实现。首先积累实际事务的协定,加深相互的理解,然后在这个经验的基础上商讨和平友好条约,我想就不是那么困难的问题了。
    ——今后的日本外交应该考虑到整个亚洲。我想这个据点就是北京。
    大使:我认为大的方针应由外务省制定。但是要讲我个人的意见,我看今后同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合作,日中合作,还有同印度支那的协调,把这些联系起来进行是重要的。亚洲的和平、繁荣不只是日本,中国也是希望的。为此,只要有两国能够合作的事,就应该积极去干。但是有人对日中团结抱有不安,所以必须避免使人有日中两国以亚洲为对象,要搞什么的印象。以实际行动证实并说明日中之间的紧密关系对亚洲并不构成威胁与不安。总之,要抛弃成见努力了解中国,也坦率地让中国了解日本。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二月十二日登载了它的政治部长金野报道的消息,标题是《小川大使谈话》,摘要如下:
    去年九月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日中联合声明以来,已经四个多月。三月份将互换大使。由此,即将来到清算日中两国不愉快的过去,而谋求“永久的和解与友好”的日中新时代。每日新闻社趁这个机会,派政治部长金野采访首任驻中国大使小川,请他谈了自己的抱负和今后日中关系的展望。
    ——在外务省里,人所公认的“最了解中国”的小川先生将作为新时代的首任大使,前往北京。首先请谈谈目前的心情。
    小川大使:的确,很早就研究对华关系了,但这次却遇到了完全新的局面。不知过去的知识能有多少用处。我想,依靠这些旧知识,带着固定的观念去是不大好的。要虚怀若谷,什么都坦率地同中国方面会谈。并且要竭尽全力,互相理解实际情况。
    ——看看国际形势和日中关系,亚洲不能不受尼克松主义和中苏对立的强烈影响。日本处于所谓美、中、苏三极结构当中,这次将同中国握手了。但是怎样看三极中的日中关系?
    大使: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大使所能答复的。但是,我们要理解中国的努力不只是中国国内的问题,关于中国的国际关系也是同样的。中苏对立,美中关系等等也要坦率地和中国会谈,尽量明确地了解他们的想法。美中、美苏、中苏的关系是最重要的。但是不能因为有这些关系,日本就在其中徘徊不已。日本的外交应该是多方面的,所以不能亲一方,疏一方。我的任务是从多方面中的一个方面进行观察和理解。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二月七日刊登了一条消息,题目是《去年的日中贸易突破十亿美元大关》,全文如下:
    根据去年一至十二月的海关统计(快报),日中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达到十一亿二十四万七千美元。这种增长倾向从去年年底到一月份进一步增强了。日中贸易方面的有关人士认为,显而易见,日中贸易的增长率以恢复邦交正常化为开端急剧增加起来。
    七一年进出口共计九亿一百三十六万美元,七二年比七一年的增长率为百分之二十一点九。出口总额是六亿九百三十三万三千美元,进口总额是四亿九千零九十一万四千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加百分之五点四和百分之五十一点九。进口表明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增长,日本方面对中国的出超额从七一年的二亿五千五百万美元减少到一亿一千八百万美元。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一月十一日电】联合国举办的一次科学和工业专家讨论会得出结论,汇积在一起的巨大的地下热水和蒸气池,如适当地加以开发利用,到二○○○年时能够提供的发电量将超过整个美国目前的电力需要,并节省数以十亿计的美元。来自美国和其他十个国家的大约二百位专家用了本周的头三天时间在这里讨论了地热能问题。他们的结论是:
    ——在很多国家里,政策制定人、工业和工程领导人并不认识到这个能源的潜力,二十年来联合国一直在为开发这种能源提供技术帮助。
    ——虽然许多石油和公用事业公司成立了地热研究和开发部门,可是核事业者普遍地把地热学视为严重的竞争对手。
    ——地热和水力发电装置是唯一的“干净”能源,没有核和烃发电机所产生的对环境的公害。
    ——地热源并不是在冰岛温泉和加利福尼亚州喷泉所发现的一种怪物,至少在八十个国家知道有此地热源。
    地热能的原理已经知道了几个世纪了。
    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最近要求前内政部部长沃尔特·希克尔领导阿拉斯加大学的研究工作。它得出结论,地热能如得到适当支持,到公元二○○○年能够生产相当于美国生产的三十九万五千百万瓦的“在线”动力。这是三亿九千五百万仟瓦小时的发电能量,即超过了美国今天的总发电能量。
    希克尔的报告断定,这将取代每天一千二百六十万桶石油,每年节省二百六十六亿七千万美元。
    地热的潜力不限于美国。在联合国帮助下,已经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个地区,有可供全非洲用电的地热潜力。肯尼亚、尼加拉瓜、萨尔瓦多、智利和土耳其也发现了一些较小的地热源区。
    智利正在利用地热能进行一项海水淡化计划,而且从地下水供应中分离出许多种矿物。墨西哥计划于三月份开始建造一座七十五百万瓦的电站,萨尔瓦多计划让它的第一座地热装置在一九七四年开始生产。
    专家们报道,在意大利、新西兰、日本和冰岛,地热动力厂已投入生产,此外印尼、菲律宾和印度也有很大的潜力。
    【路透社联合国一月十日电】据一位联合国高级官员说,地热能可能在五十年内被认识到是甚至比石油有更大意义的能源。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资源和运输司司长约瑟夫·巴尼亚本周在这里举行的关于开发和利用地热能的讨论会上发言时说了这番话。
    他说,“很有可能地热能的显示将证明比石油的显示更频繁,五十年内,地热能将被认识到是甚至比石油有更大意义的能源。”他说,实际上在每个地质环境中都发现了地热能,而石油只限于沉积地区。
    巴尼亚说,从环境的观点来看,地热能如处理得当,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还有其他一些引人的特点。他引述了纽约州公用事业委员会的估计,即到一九七五年核动力站每瓩将需投资五百美元,而就使用煤或石油的其他动力站来说,其数字是每瓩在二百至三百美元之间。
    巴尼亚说,“与此相比,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喷泉动力站每瓩只需投资一百至一百五十美元。”


    【纽约时报新闻社莫斯科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四日电】苏联应用被鼓吹者说成是将来最经济电动力源的一种核反应过程,使世界第一座商用原子增殖反应堆产生了放射。
    《哈萨克真理报》报道了谢甫琴柯增殖反应堆的活动消息。
    谢甫琴柯工场将是发电和淡化海水的两用装置。
    当它全部达到三十五万热瓩的设计能力时,每天能产生十五万瓩的电力和把三千万加仑的里海海水变成淡水。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地球磁极的倒转频繁》,摘要如下:
    虽然人们知道,地球天然磁场的南极和北极是变化的,在很久很久之前曾有过地磁的南北极与现在相反的时期。但是,地球磁极的这种倒转比过去认为的要频繁。这个研究成果是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院川井直人教授等人总结的。川井教授等人对几十万年前的琵琶湖底堆积物中的柱状资料的微细晶体(直径小于一微米),进行了磁性分析。结果认为,地球磁场在过去的几十万年里曾发生过五次倒转,即A(两三万年前)、B(十万年前)、C(十八万年前)、D(二十六万年前)、E(三十二万年前),共五次。地球磁场大概在持续十万年的正常时期后便突然变为不稳定而开始减弱。不稳定期持续四千年左右后,南北极便发生倒转,倒转后经约一万年的时间又恢复正常。
    川井教授等人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说:“冰河时期的气候是因为地磁的大变动而造成的。”这个假说的推论如下:
    随着地球磁场的变弱,围绕地球周围的范艾伦辐射带也变弱进而崩溃。这时,辐射带所俘获的许多质子和电子便冲入大气层,使氢和氧的分子变为离子,这些氢氧离子结合后就形成水的分子。另外,辐射带在此之前弹出的带电粒子和宇宙尘倾盆而降便形成水滴的核心。
    因此,厚厚的云层包围着地球,太阳光有一万多年不能到达地面,因而气温下降,便形成冰河时期。
    从湖底堆积物的厚度来看,川并教授等人推测,当时,连续下了五百年左右的大雨,因天气越来越冷,所以变成了雪。据推测,在那时的寒冷时期,平均气温比现在低七至八度。
    川井教授说:“因地球磁场将来还要变动,所以,一定还会出现冰河时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