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8日参考消息 第2版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九月十九日以《对田中首相访华提心吊胆的世界》为题,登载了它的特派记者的综合报道。
    摘要如下:美国——对“直觉外交”不放心(驻华盛顿特派记者森本)
    美国认为,“首相访华”对亚洲和世界将会造成比尼克松访华更为严重的冲击。尼克松访华,在打开了“竹幕”这一点上,具有历史意义。但是,对美中关系的前途却只是达成了原则性的协议。“首相访华”将在政治、经济问题上产生比西方任何国家都更大、更具体的成果,也有可能改变亚洲的政治地图。
    但是现在,美国也从“田中冲击”下恢复了平静,开始考虑“首相访华”也可能有给美国带来好处的一面。特别令人关心的是这样一个谜:中国在目前这个时期为什么正在如此急于改善同日本的关系呢?且不谈中国对苏联军事威胁的战略考虑,第一个答案则是台湾问题。在和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美国和日本。如果日本同台湾断交,台湾在国际上的孤立就将不可挽回,中国统一的前景基本上就将确立。同时,也开始抱有这样一种期望,如果日本打开了台湾问题的缺口,美国也就好办了。
    第二个答案是经济问题。
    第三个答案是认为中国急于确保在亚洲的外交主导权。
    同时也有这样的评论,说“田中首相的外交政策并没有设想之类的东西,反倒是乘机而动。他是靠其本能的直感行事的。”实际上这就是美国产生戒心的根源。因为对这样一些看来很自然的疑问捉摸不透:田中外交会不会被中国利用,使美国的亚洲外交更加困难呢?日本是不是要同中国合伙,更加强烈地要求不仅作为经济大国,而且也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额”,从而使美国处境更加困难呢?
    美国提心吊胆地注视着:日中两国借“首相访华”的机会对今后亚洲的应有状况将会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案呢?它们如何来评价日中美苏四国的作用呢?东南亚——慎重地研究接近中国(驻雅加达特派记者丸山)“日中解冻既然是亚洲敌对国家之间的和解,那么就没有反对的理由。”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马利克的这番话清楚地表达了东南亚注视“首相访华”的内心情绪。
    美中开始接近的时候,东南亚国家无可奈何地从美国亲手制造的“遏制”中国网的作用中“解放”出来了,从而感到不知所措。然而从地区的前途问题着想,日中接近的冲击远比美中接近更为深刻。
    另一方面,在“首相访华”以前,这些国家已经开始了有关对华关系的具体活动。作为各国基本一致的动向而显眼的是接近中国的气氛又一次高涨起来,但对日本的反感却不同寻常地高涨起来。
    前者的适例是,今年八月泰国和菲律宾两个反共国家随波逐流地卷进了北京的乒乓球外交。
    在马来西亚,在野党中要求迅速同中国建立邦交的呼声高涨起来。这次没有搭上乒乓球外交班车的印度尼西亚也开始出现要通过民间渠道对中国进行人事交往的动向。不过,接近中国的这种动向在目前总地说来是很慎重的。
    归根结底,东南亚国家一方面表示了不能无条件地接受日本扩张的态度,一方面又探索同中国和解,如果可能,则要牵制中国对反体制的游击队的支援,设法求得地区内各国的合作,以此来对付“首相访华”后的局势。印度——加深了孤立感(驻新德里特派记者武田)
    以“南亚大国”自居的印度的甘地总理虽然在公开场合“欢迎”日中接近的动向,但内心却未必是平静的。正如签署印苏条约所表明,目前严峻的中印关系的最大因素是印度和苏联的特殊关系。从印度来说,如果在印度次大陆恢复和平,那么印苏关系也就冲淡了,也希望改善对中国的关系。但是事与愿违。
    印度由于日中接近而加深了孤立感,但是它最关心的还是印巴和解的趋势。西欧——最有远见的毛战略(驻伦敦特派记者斋藤)西欧分析,中国在根据国家利益,现实地对待西欧,选择新的伙伴,以便能够对抗最大的“敌人”苏联;这在今天已成了中国基本的对外态度。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加紧接近构成欧洲共同体中的“小三极”的英、法、德三国的因素同迅速地改变对日本的态度是直接相通的。但从西欧来看,日中迅速接近有另外的特殊性。第一,这是对“美帝国主义”和潜在的“日本军国主义”运用了“敌退我追”的毛泽东战略。第二,这是同尼克松访华后美国的越南政策有关系的。中国还不能消除对美国的越南政策——它是美中关系的关键——的疑虑。其中,中国判断,与其借日本政权更迭之机,联合美国,夹击日本,撵走苏联,从而打破中国外交战略的平衡,倒不如要密切同日本的协调关系,使美国撤出亚洲成为确实的东西。西欧认为,这是因为认为不想急忙迫使美军撤出亚洲,给苏联一个在美军走后进来填补空白的机会的中国外交基本因素也将在“首相访华”中起作用,日中邦交正常化肯定也将在中国的全球外交战略中取得平衡的情况下展开。苏联——由于领土问题而对联合战线表示担忧(驻莫斯科特派记者新井)
    苏联虽然慎重地避免露骨地批评“首相访华”,但并不掩饰对北京会谈前景的不安和警惕。与迅猛进展为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情况相比,改善日苏关系的动向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拟于今年秋天举行的日苏和平条约谈判的具体日程也还没有确定。因此,注视着“首相访华”的莫斯科的焦急心情似乎是深沉的。
    苏联也知道,田中内阁诞生的原动力之一是对打开日中关系的期待感。因此,这表明了它抱有的在举行日苏和平条约谈判之前过份刺激田中内阁,从而招致日国民反感的做法并不是上策这种考虑在起作用。
    苏联对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公开态度是,“只要不损害第三国(即苏联)的利益就赞成”。但是,即使这样说,中国可能是企图要利用日本改善同中国关系的愿望来在日苏间打上一个楔子的这种疑虑在克里姆林宫的头脑中无论如何也无法消失。
    据认为,莫斯科目前最担忧的田中、周会谈的结果,可能是田中首相被周总理灌输足够的不信任苏联的情绪,以及中国方面对日本对于北方领土的要求给予新的支持,结成对苏联的领土要求的“日中联合战线”。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九月二十六日刊登了发自北京的报道,题目是《再不会倒退了,两国总理都希望永久友好》,摘要如下:
    日中邦交正常化朝着实现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对于过去成为障碍的许多问题尽管还存在着没有达成一致的地方,但不会因此而倒退了。即将发表的共同声明,只能是就日中正常化这一最大的目的达成协议,剩下的是明确无误地记载各自的立场和想法,这是根据二十五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记者在反复几次的掌声中,听了日中最高领导人的讲话之后得出的结论。
    周总理的讲话简明扼要地综合了中国的主张。首先涉及到日本长达半个世纪侵略了中国,他用严厉的语调暗示:“结束战争状态”问题,必须在田中、周首脑会谈时,好好地加以解决。
    同时,还强调说,即使在那种情况下,中国也把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和日本国民相区别,并且继续了双方的友好和贸易关系。这可以说直率地阐明了这样的心情,即比起日中间半个世纪的不幸历史来,更愿意重视两千年的友好关系。
    接着,高度评价了为了达成恢复日中邦交的目标而决然地提出了新政策的田中首相的勇气。认为阻碍正常化的因素已经消除,如果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交的话,将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不可估量的好处。周总理的目光,与其说注视黑暗的过去,勿宁说更注视着建立光明的未来。
    据说,在第一次晚餐会上的讲话,具有首脑会谈的基调演说的意义。然而如此之快地明确地提出基本态度,也是少见的。
    另一方面,田中首相在讲话时就周总理指出的问题一一作了回答,首先,就最近的不幸的关系表示了深刻反省之意,把第二次大战后继续下来的不正常状态,作为“历史事实”坦率地加以承认。
    刚刚到达北京的田中首相,在正式的场合的第一声,就撇开所有的问题,首先表示了反省的态度,虽然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它将成为给会谈带来丰硕成果的前提。
    接着,田中首相说,不能沉沦于“过去的暗淡的死胡同里”,应“为明天”而进行会谈。这表明同周总理的认识完全一致。在事前准备的草稿中,最后一部份措词是(关于)“日中两国国民的友好”。但,在正式讲话时改为“悠久地”友好。这可能也是出自细致的考虑而说的,即,日中友好不是一时的,而是愿意从建立“悠久”的友好关系开始。


    【本刊讯】法《世界报》九月二十六日以《新亚洲》为题发表社论,摘要如下:
    在二月间的尼克松—毛的“最高级会谈”之后举行的新的北京会谈,标志着亚洲的外交复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形势发生了转变。北京现在接待一个日本新政府的首脑,这个政府大大摆脱了美国的监护,因而也就摆脱了妨碍它的外交政策的最后羁绊。
    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目前的气氛是缓和的。田中和周恩来两位先生希望达成一项初步协议,具体问题推到几周之后举行的谈判去解决。但是,单单这两个百年来为敌多而为友少的国家的接近,就标志着两国人民的历史的转折点。
    田中先生的旅行,将在整个远东引起一些激荡。
    对中国的包围结束了,每个国家的首都迟早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日本首相的访问中国,势必比尼克松的访问更加直接地触发东南亚外交重新调整的整个过程。
    虽然两国能够就亚洲人的亚洲这一原则达成协议(但对此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可是它们之间的分歧太多,以致于它们在第一阶段不会走得比互派大使和发展双边贸易更远多少。
    田中和周恩来两位先生都在谈“世世代代”持久的和平。在一个不断被战争弄得支离破碎的大陆上,能保持两国首都之间有若干年的正常关系,就已经是一个可观的结果了。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九月二十六日刊登一则消息,摘要如下:长井特派记者莫斯科电:屏住呼吸注视着田中首相访华的苏联,至今没有(对田中访华)发表评论。苏联在表面上没有任何理由反对日中邦交正常化。但是在(日中)首脑会谈中,如果接触到关系苏联利害的问题,如北方领土等问题,那么,苏联将来取强硬的态度。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九月二十六日刊登一篇该报驻巴黎记者谷口发回的消息,题目是《给美苏主导权敲响了丧钟》。摘要如下:
    法国国营广播公司二十五日作为头条消息报道了田中访华,说:“(田中访华)是不亚于先前尼克松访华的一个重大事件”。
    法国近来也对“亚洲的两个巨人”——日中两国迅速靠拢,寄予强烈的关心。同一天,在野党系的报纸《战斗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亚洲的挑战》的社论。
    社论的要点如下:“日中首脑会谈,将迫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于它们在亚洲建立的既成秩序,重新进行研讨”。
    社论说,日中首脑会谈给美苏的主导权敲响了丧钟。先前举行的美苏首脑会谈,就当前问题取得了重要的结果。但是,与此相比,日中会谈的特点是更具有历史意义和象征性。
    亚洲的这一挑战,必然给走向和平的方向带来效果。中国的现实主义同日本今后带来的西欧的近代主义,将给予中国走向更加和解的方向以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