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10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八月二十五日刊登了斯蒂德的一篇文章,题为《警惕和平贩子》,副题是《召开欧洲安全会议可能正中俄国的圈套》,摘要如下:
    过去二十年来,绝大多数的人一致认为,西欧必须实现统一,否则就会遭到危害,而实现统一的道路只能通过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条道路将最终地但是逐步地也导致政治和军事的一体化。在此以前,将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美国的核威慑力量提供保护。
    十年来,俄国不仅从对美国为一比五的劣势转为咄咄逼人的对等地位,而且还建立了一支遍于全世界的海军,这支海军现在技术上比美国强,而在五年后数量也将比美国大。对于西欧人来说,最重大的一件事是,那些最有资格作出判断的人现在估计,在他们边界上的华沙条约国的精锐常规部队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常规部队的优势是十比一。
    人们对于一个虚弱的而且仍然落后的中国据说构成的威胁说得太过分了。人们也不应该夸大俄国由于在政治上同卫星国的不稳定关系而受到的障碍。俄国国内的不同意见远没有构成一个士气上的问题,更不用说构成一个军事上的问题了。
    西欧忽视了报时的钟声和闪烁着的黄色灯光。它现在危险地接近午夜了,红色灯光就要亮了。要不是尼克松先生击败了曼斯菲尔德关于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撤出三十万美军的一半的提案,灾难本来会更接近,但是,如果参议员麦戈文在十一月取胜,将会产生同样的结果。甚至尼克松连任也不可能无限期地坚持原来的态度。结果将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在西欧出现一种“各管各”的局面——对这种局面已经有了一些令人不安的迹象。
    有人提出这样的论点:在核时代,俄国目前在常规武器方面所拥有的那种规模的优势并不是忍受不了的,这种论点是站不往脚的。它意味着恢复“大打”的战略,那就是保持很低的界限,对凡是超过边界事件范围很大的任何事情立即采取大规模的核报复行动。不能指望美国在这些条件下为了欧洲而接受核灾难的风险。因此在十年前改而采用“逐步反应”的战略,当时美国的核优势和海军优势仍然是很大的。但是,这要靠足够的常规武器作为屏障,而现在这个屏障不再存在了。
    俄国正在作出一切努力——正如它在一九五四年非常成功地反对流产的欧洲防御共同体时所作的努力
    ——来阻挠共同市场,并防止欧洲的统一扩展到对外事务和防务方面。它正在利用当前民主制度在政治方面和社会方面的毛病,以及西欧国家的反抗、野心和越来越大的担心情绪。
    它的工具就是所谓“欧洲安全会议”。举行这个会议的准备工作将于十一月份在赫尔辛基开始。届时欧洲所有三十六个国家,包括如圣马力诺共和国和安道尔公国这样的无足轻重的小国在内,加上——在俄国默许下参加的——美国和加拿大。
    由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议就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进行谈判,所以它已经为自己增设了陷阱。但是,俄国指望美国会单方面撤军和欧洲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会由于经济原因而进一步削减,所以它自己不愿承担义务。除非按照将会使这种力量对比进一步不利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条件,否则俄国肯定不会参加。
    美国、荷兰和比利时由于受到国内的政治压力而对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特别感兴趣。英国对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和欧洲安全会议都保持正当的怀疑态度。
    一些欧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担心俄国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会在牺牲它们的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法国令人遗憾地没有表示任何迹象要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同英国进行核合作。法国象俄国一样,反对“集团对集团”的谈判,而热心于召开欧洲安全会议,它指望在这样的会议上探索它同俄国的建立“特殊关系”的可能性。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希望同华沙条约组织有一些“建立信任”的安排,例如在进行演习之前预先通知。它们还希望这次会议将导致共产党国家有更大的自由化和增加这些卫星国的行动自由。俄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其他地方目前采取的清洗行动目的就是要使这些愿望不会实现。
    俄国将大事渲染它的“泛欧”概念,主张解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以建立一种“集体安全”体系,并且主张在经济方面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它的经济互助委员会采取类似的行动。当然,结果将是使它得到对整个欧洲的统治权。
    欧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认识到统一和实力的必要性,但是显然还不能个别地和一致地作出必要的努力。它们担心,如果它们现在的决心太大,可能会激怒俄国,而且使它们在国内被指责说进行“冷战”。
    它们正在忙于指派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去采取合作、协调、使步调一致和妥协的步骤,以便为这次大规模的外交会战做准备。它们更需要的是建立一个指导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将紧紧地掌舵,使它们在芬兰化和捷克化这两个危险中顺利航行。
    但是,并不是一切都是完全失败的。如果萨达特总统能够把俄国人从埃及踢出去——因此改变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南翼的局势——欧洲可以作出必要的努力来恢复它的防务,并且勇敢地而不是软弱地和犹豫不决地走向统一。
    当尼克松总统在海防港布雷的时候,他也延长了对欧洲的保护,因为他表明了,在一场危机中,他不会不敢适当地使用美国力量。这样他就大大加强了美国核力量的可信性,而在同时他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协议中表示愿意进行交易,最讲究现实的俄国人丝毫不添一点麻烦就接受了尼克松提出的这项交易。在目前这种关键性阶段,这个信息对欧洲人和他们的领导人来说应该是很清楚的。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九月八日刊登一则消息,题目是《田中访华一举完成邦交正常化,政府、执政党人士透露日本方面的共同声明方案已拟好,包括建交等四项内容,对不幸的过去表示道歉》,摘要如下:
    据政府、执政党人士七日透露,日本政府已经决定了参加日中首脑会谈的具体方针。根据这一方针,日本政府的想法是把北京会谈作为日中邦交正常化谈判的开始。但尽管如此,日本方面想通过共同声明(或共同宣言),谋求建立外交关系和邦交正常化。由此,期待能够得到中国方面的理解。在这个共同声明中,日本方面希望以下述四条为中心,谋求中国方面的同意。即:
    一、日本政府对两国之间的不幸的过去,表示衷心的遗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正统政府;三、希望迅速地建立日中两国的外交关系;四、今后,通过这一外交机关,就缔结和平友好条约、通商航海条约、文化协定等继续进行协商。
    政府的打算是,如果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则把这一共同声明和谈判过程向国会进行报告,不求(国会)批准,而只希望得到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同意。
    到七日为止,作为日本方面把它的基本态度已经归纳成为具体方案。如果可能的话,想通过十四日访华的自民党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会长小坂善太郎,来确认中国方面的意向。
    根据这一具体方案,政府打算通过共同声明(或是共同宣言)形式,就日中邦交正常化问题同中国方面达成协议,并且一口气建立外交关系。关于将来的日中关系,则继续进行磋商,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完成”两国关系。
    为此,日方希望在共同声明中写上如下的话:“对于不幸的过去的历史,日本政府衷心表示道歉,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正统政府,同时,迅速互换大使级外交官,设置外交机构,继续开始关于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等有关条约谈判。”
    关于成为最大焦点的台湾归属问题,日本方面一方面认为基本上没有发言权,但是,作为一个想法,表示要“拥护‘开罗宣言精神’”。关于“日华和约”问题,日本政府的方针是“正常化后,不可能继续存在”。日方想以此来征得中国方面的同意。
    另一方面,关于结束战争问题,外务省事务当局从条约论出发,坚决认为,缔结“日华条约”就已经解决了结束战争状态问题。因此,希望通过向中国表示:日本在战争中给中国增添了很多麻烦,并表示遗憾,以便取得中国方面的同意。


    【共同社东京九月八日电】题:自民党总务会批准协议会的草案,作出党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决议
    自民党八日下午继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的全体会议之后召开了总务会会议,把该协议会决定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基本方针作为党的决议正式地决定下来了。
    在总务会会议上,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会长小坂首先就在协议会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的这个基本方针作了报告。对此,坊秀男等质问说:“在党的方针中说要继续同中华民国的历来的关系,这和大平外相所说的‘日中邦交正常化以后不能再维持同台湾的外交关系’不矛盾吗?”
    对此,小坂会长解释说:“外相的发言谈的是理论上的归结,实际上对于台湾问题的处理,要在北京的日中首脑会谈中作为最重要的事项进行谈判。”最后铃木总务会长说:“将把各位总务的意见充分地转达给首相和外相等,使他们努力反映党的想法。”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讨论,按照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的决定原案批准了日中邦交正常化基本方针。
    【共同社东京九月八日电】题:自由民主党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全体会议通过五项正常化基本方针
    自民党日中邦交正常化协议会全体会议八日上午十时开始在党总部举行,开始最后拟定党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基本方针”。这次全体会议于下午结束。会议对协议会的原草案作了部分修改之后作出了决定。
    自民党将接着召开总务会议,把这项基本方针作为党的决议正式地决定下来。
    这样一来,党内围绕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讨论已基本结束,从而完成了为准备预定于本月下旬进行的田中首相访华而统一党内思想的工作。
    出席今天全体会议的约二百人。在今天的全体会议上决定的基本方针如下:
    在进行日中邦交正常化谈判时,我国政府应该注意下述各点。特别是鉴于我国和中华民国的深厚关系,应该在充分照顾以继续历来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谈判。
    一、日中邦交正常化应该根据联合国宪章、万隆十项原则进行。
    二、互相尊重不同的制度,不干涉内政,尊重同友好国家的关系。
    三、互相不行使武力和武力威胁。
    四、互相努力增进平等的经济、文化交流,互不歧视。
    五、互相为亚洲的和平与繁荣而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