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月2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本刊讯】加拿大《蒙特利尔明星报》三月二十一日刊登了一则发自布鲁塞尔的报道,标题是《在尼克松访问中国之后,苏联对欧洲的政策现在含糊不清》,摘要如下:
    三月十五日刊登的一则消息问道:“由于尼克松访问中国而产生的中美和解是否会大大影响苏联对欧洲的政策呢?如果这种和解会大大影响苏联对欧洲的政策,它是倾向于使俄国人变得比较强硬呢还是变得比较灵活”?
    这则报道说,这些极关重要的问题构成目前正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高级当局人士中间进行的认真讨论的中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位有经验的分析家说,苏联的本能的反应将是每当在他们认为他们能安全地对美国人施加更大压力的时候,就对美国人施加更大压力。很可能没有任何地理上的界限。中苏关系严重恶化的时期,恰恰正是俄国人谋求把他们的政治和军事影响扩大到空前没有过的那么远的范围的时期,他们的这种做法大体上是成功的。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官员们中间一方面对尼克松的中国之行表示关心,一方面也对另一次还没有进行的,而且看来愈来愈象是永远不会进行的政治访问表示关心。这次访问就是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布罗西奥到莫斯科去研究东西方削减驻欧洲的军队的问题。
    这里的许多提供消息的人士倾向于认为尼克松之行和俄国人显然不再热心于共同削减军队这二者是有联系的。
    几个西欧国家政府最近在莫斯科进行的调查已经带来深刻的印象,使人感到他们不想再谈共同削减军队的问题了。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现任秘书长伦斯认为,俄国领导人可能改变了主意,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决定使用他们的军事实力来威吓西方。
    苏联已经开始执行据我们了解是一项加强军事力量和有关的研究试制工作的空前未有的计划,可以认为这个事实是要靠军事力量取得政治好处的一种尝试。
    这里透露出来的另一种盛行的看法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出现已经在世界政治斗争中造成三极关系,代替了先前的两极关系。但是这则消息指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的每一个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导致苏美对抗。
    在一年左右以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的公认是明智的看法认为,俄国的国内经济需要正在迫使他们谋求达成一项减轻武器负担的协议。这种乐观的意见现在已经被放弃了。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很明显,他们一直没有削减军事费用而是恰恰相反。此外,加紧国内控制表明俄国领导已经决心对付国内的不满意见,其办法不是把用于军备的力量转用于民用方面,而是或多或少采用传统的镇压办法。
    正如这里的一位提供消息的人士所说的那样,苏联的对内政策总是与对外政策紧密相联的。对内镇压看来已经再一次建立在一个持续不断的和长期的基础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苏联的对外政策在今后若干年内将采取什么形式。从政治上来说,它将是一种比直到最近为止更具有侵略性的政策。
    以伦斯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俄国问题观察家认为,莫斯科的目的就是秘书长所说的“在把美国和加拿大排除出去之后建立一个由苏联控制的泛欧洲体系”。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认为这是俄国人将要努力通过欧洲安全谈判来实现的结果。
    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位外交官说,有一个时候,他们可能已经同意接受比较少的东西。这篇报道最后说,但是现在,因为他们非常担心中国,因此只有在他们把欧洲装在口袋里和感到在这条战线上有十成把握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放下心来。


    【纽约时报新闻社华盛顿三月二十七日电】(记者:伯纳德·格韦茨曼)一位权威的政府人士今天说,美国每年将向马耳他支付九百多万美元的费用,这是让英国保留在那个岛上的军事基地和防止苏联在那里建立力量的三千七百万美元的一揽子计划中,美国所承担的那部分费用。
    除了将来提供的经济援助外,每年向马耳他政府支付的费用一共为三千七百万美元。英国将支付大约一千四百万美元,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八,美国支付九百万美元,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西德和意大利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制订的一个方案将支付租金余数的大部分。
    华盛顿官方对持续九个月的谈判结束的消息显然感到高兴。一位国务院官员辩解说:“花这笔钱仅仅不让俄国人进入就完全是值得的。”另一位官员说,这是“必要的保险”。
    在马耳他人和英国人进行的长期谈判的整个过程中,美国理所当然地处于不显眼的地位。但是,根据这里私下表示的意见,显然华盛顿大概比英国人自己更深切地关心这次会谈。
    这种关心是由于有明显的迹象表明,如果会谈破裂,苏联急切希望取代英国成为使用马耳他码头设施和空军基地的主要国家。然而,一直不了解明托夫是否真的会转向莫斯科谋求支持。
    但是,他确实已经同苏联驻伦敦和马耳他大使斯米尔诺夫斯基进行了一些会谈,这位大使公开许诺向马耳他提供不附任何条件的经济援助。
    美国海军担心,如果苏联军事力量驻在西地中海,就会给美国海军第六舰队造成严重的问题,由于苏联海军在东地中海不断增加力量,第六舰队已经感到它的威胁。
    在东地中海的苏联部队已经能够使用埃及的海军设施并从埃及空军基地起飞进行空中掩护活动。官员们说,如果在马耳他建立同样的基地,苏联的海军就可以大批地向西推进。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东京新闻》三月三十日就基辛格将访问日本发表了评论。
    《读卖新闻》说:基辛格的访问,不仅是为了消除自去年“尼克松冲击”以来的日美关系的紧张状态。除了这一消极的意义外,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即确立归还冲绳后的日美关系和尼克松访华的新的亚洲政策。第一,基辛格想询问日本的是,日本考虑怎样修补日美安全条约体制。美国希望它从亚洲后退以后,让日本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换肩”,但是,美国又担心日本的力量加强以后,日本同美国争夺利益,(日本)甚至会成为危险。第二,从日美中苏四国力量在亚洲的平衡来看,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今后的日中关系、日苏关系的发展趋向。(基辛格可能想问)日本到底在这些关系当中,要在怎样的程度上开展自主外交。基辛格把访日的日期选择在尼克松访华与访苏之间,其目的在于此。因此,基辛格访日,对于日本外交极为重要。基辛格一方面将坦率地试探日方的态度,另一方面又会相当厉害地把美国的新亚洲政策强加给日本。
    《东京新闻》说:基辛格在尼克松访华和访苏之间访日,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认为为了维持亚洲和太平洋的和平,必须对美日中苏这四根柱子都给予充分的认识,同时,也是为了牵制苏联最近对日本的接近。


    【共同社东京三月三十一日电】题:基辛格助理访日的意图可能在田中通产相身上
    特派记者高桥华盛顿三十一日电:美国总统尼克松把基辛格派到日本与政府首脑进行会谈。据接近白宫的人士说,为了给“佐藤以后”作准备,尼克松总统打算借基辛格助理访问日本的机会着手重新研究对日政策。
    尼克松总统特别注意最近田中通产相作为佐藤首相引退后下届政权的担当者抬头了。据这位人士说,基辛格访日的目的在于不仅和佐藤首相、福田外相会谈,而且还要正式或非正式地与田中通产相会谈,深入地听取这位阁僚关于对华和对苏政策的想法。尼克松总统之所以决定派基辛格助理到日本去,是考虑到:一、自从美国开展了新的对华政策以后,虽然今年一月在圣克利门蒂举行了日美首脑会谈,但是,与佐藤首相之间在感情上的隔阂越来越深;二、结果,日本政府开始采取与美国不同的独自的对苏政策;三、陷入了不了解日本今后将采取什么样的对华政策的状态等原因,有必要在日美关系方面调整意见。
    的确,尼克松总统正在注视着这样的问题:“佐藤以后的下届政权的担当者将以怎样的速度开展日中邦交正常化呢?这对日美关系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接近白宫的人士还说:“关于据说命中注定要掌握下届政权的福田外相将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白宫搜集了足够的材料,但是关于另一方田中通产相的情报却非常缺乏。”他暗示基辛格访日的意图之一在于和田中通产相接触。


    【美新处华盛顿三月二十九日电】下面是《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和《华盛顿邮报》三月二十九日就英国—马耳他协议发表的社论(本刊有删节)。
    《纽约时报》说:“对西方来说,马耳他的设施是有用的,但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这些基地落入苏联手中,就会大大改变地中海里的力量对比。一项使英国在今后七年中继续在马耳他保持适当力量的安排,将是在一个变化不定的地区中的稳定因素。”《华盛顿邮报》说:“关于马耳他问题谈判的重要性,主要不是谈判的本身(当然对马耳他人除外),而是谈判对地中海的新战略局势的影响。莫斯科决定效法美国,在那里推行海军外交,而这种情况又发生在中东出现长期紧张局势的时期,所以地中海就具有了当俄国海军力量很小和中东比较平静的时候所没有的那种战略重要性。’“当苏美海军竞争加剧时,这种竞争越来越成为在制定这些国家的政策时的共同因素。”
    “当欧洲局势看来比较稳定的时候,地中海局势看来不稳定了。这是尼克松先生和勃列日涅夫先生在莫斯科可以有益地研究的一个矛盾情况。”《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由于英国可能完全撤退,因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参与进来了。美国和意大利特别担心的是,如果英国离开了,苏联可能进去接替它。”
    “最令人满意的一个方面是,在这个事例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联合起来加强欧洲南翼的保护性链条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