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3月3日参考消息 第2版

    【美联社华盛顿二月二十九日电】美国参议员马斯基今天说,他支持由于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而产生的同大陆中国联系的改进,以及支持“在同我们的盟国进行磋商的情况下,从台湾撤出美国的军事力量的行动”。
    马斯基在民意测验中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被列为首位,将在十一月份竞选中和尼克松竞争。他在一篇声明中说:“在承认必须由北京和台北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的同时,我们的任务应该是为和平地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作出贡献。
    “显然,我们在台湾的大量优势军队是同我们继续卷入越南的局面相联系的,我曾敦促尽早结束这种卷入局面。”
    马斯基说,他将继续“批评那种没有必要地损害同我们在亚洲的朋友的关系”的作法,他并且敦促说:“随着我们继续走向同中国建立较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同我们的朋友磋商,设法让他们参与在这一过程中的每一步骤。”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二月二十九日电】(记者:唐纳德·兰布罗)参议员詹姆森·巴克利今天指责说,尼克松对中国许下的最后从台湾撤走全部美军的诺言,是“在美国外交上的一个灾难性的冒险”。
    巴克利声称,总统“败下阵来”,牺牲了台湾的安全而“作出重大的让步”,他说:他现在要重新考虑他早些时候打算为尼克松重新当选进行竞选运动的意愿。
    这位共和党人原来是尼克松的坚决支持者。
    巴克利要求尼克松冲淡目前对美中联合公报的解释,办法是向台湾提供鬼怪式喷气飞机,并使其能获得“所需要的武器、使他们能够进行自卫”。
    他说,如果俄国人也打算迫使美国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作出让步,尼克松最好放弃他五月访问苏联的计划。
    他说:“我当初认为,尼克松不会再犯任何试图召开最高级会议的人犯的错误……老实说,我的信心动摇了。”
    巴克利是在每周定期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番话的,他的讲话同二十八日向记者们就尼克松中国之行所作的温和得多的估价形成鲜明的对照。
    为了表示美国支持台湾,巴克利建议第七舰队正式访问台湾的一、一、两个港口,或者在福摩萨海峡内外进行演习。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二月二十八日刊载该报记者默里·马德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之行:有限的结果;美国政治运动中开始展开辩论》,详细摘要如下:
    许多专家昨天一致认为,打破了尼克松总统在中国进行讨价还价的谈判的沉默状态的中美联合公报带来的是“有限的”而不是“惊人的”结果。
    一场关于北京最高级对话产生的结果比预料的要大还是小的全国范围的辩论,已经迅速地在美国开展起来。在当前的政治运动中立即展开了辩论。
    那些预计将取得“最小限度”的结果的亚洲专家们,昨天在对这些明显的结果作出迅速的估价中,一般都认为这一公报是“一个好文件”或甚至“比预料的要好”。其他一些专家对没有谈到某些问题表示失望,或者对这个结果“没有”感到“任何意外”。
    最富于批评性质的评价之一,一,是前副国务卿鲍尔在全国电视(美国广播公司《问题和回答》节目)上的讲话。这位民主党人曾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中任职。鲍尔说:“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多的人如此不辞辛劳,来为这么多人取得如此小的结果。”对最高级会议提出批评的鲍尔把此行说成是“电视的过分渲染,正如这曾是外交方面的过分渲染一样。”
    在同一个节目上,哈佛大学教授小詹姆斯·汤姆森,接着还有其他几位中国问题专家,随即对鲍尔的评价表示了“强烈的不同意见”。汤姆森对鲍尔说:“在外交方面的过分渲染这一点上,我认为你说得对”,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对美国公众来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
    美中关系协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密执安大学的亚历山大·埃克斯坦教授说:“我要说,在实质上,此行的结果比我原先预料的要好。”
    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多克·巴尼特教授在研究了公报之后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好文件,人们能真正指望的也只能是这么一些——这意味着在具体的结果方面,它是很有限的。”
    可是,对哈佛大学教授、前美国驻日大使赖肖尔来说,尼克松总统在同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会谈以后发表的公报,其内容“甚至比我原先指望的还要少——而我指望的本来就是很少的。”
    赖肖尔特别感到关切的是,日本对美国对中国开门的做法会不必要地感到惊慌。他说,“日本现在可以松一口气了。”
    赖肖尔说,美国向中国作出的表示,的确表明美国政策“明显的重大变化”,但是根据他的判断,总统此行只不过是进一步“象征性地澄清了”这种早已发生的立场变化。
    专家们一致认为,公报中最耐人寻味的新的提法是美国保证“最终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此外,他们还注意到公报说,对“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立场,美国“不提出异议”。但是,引起专家们更大的兴趣的是关于撤军的说法,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新局面。
    巴尼特把撤军部分称之为“明显的有意含糊其辞——这是为使任何这种改变成为可行所必需的。”
    他指出——正如埃克斯坦教授那样——由于公报指出美国“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而减少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设施,撤军的保证受到了限制。
    巴尼特说,这就使美国撤走在台湾的大约八千名军队的时机取决于“我们自己作出的各种各样的解释”,“在某种意义上,没有走得象我所希望的那样远。”
    另一位中国问题专家、哥伦比亚大学的唐纳德·克莱因在一次电话谈话中说:“我想,双方会愿意听任它(一九五五年同台湾签订的防务条约)自然消亡。”
    克莱因说,随着美军从越南撤走和已经保证的从台湾撤出武装力量,对中国来说,“南边的紧张局势”已经缓和下来,“现在的紧张局势是在东边”……这使中国人……只剩下苏联作为一种军事威胁,这一局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可贵的。
    几位专家指出,昨天发表的美中公报在将来的外交接触方面,比人们所指望的要差。在没有正常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北京不是同意设立某种新的使团,而是同意只加上“不定期”派遣“美国高级代表到北京去……”
    巴尼特说:“我原来认为互派次外交使团或准外交使团是可能的。”
    巴尼特说:公报关于为发展贸易和扩大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人员交流“提供便利”的保证不明确,不过又重新“肯定”下来。


    【路透社华盛顿二月二十九日电】参议院外委会主席威廉·富布赖特说,他希望尼克松的中国之行能够导致美国从东南亚脱身。
    他说,华盛顿实际上是把台湾当作一个保护国,它对台湾的政策一开始就犯了错误。


    【本刊讯】美国《华尔街日报》二月二十八日刊登了该报记者罗伯特·基特利从上海发回的一篇报道,标题是《达成了广泛的协议》,《尼克松、周保证增加贸易,还要进行会谈》,《答应最终从台湾撤出》,摘要如下:
    尼克松总统在对中国进行“谋求和平的访问”后于今天动身回国,这次访问达成了广泛的协议,协议中说这两个一度敌对的国家之间的物资、人员的交流和政治会谈将增加。
    中美联合公报中说,这些成果会对
    “缓和亚洲及世界紧张局势”作出贡献。但是这些成果是以很高的代价取得的。一个代价是南朝鲜、日本和泰国等这样一些盟国对美国的可靠性更加失去信任了。这些国家已经担心美国可能由于切望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达成协议而出卖它们的切身利益。
    由于美国在公报中在对另一个亚洲盟友——台湾的国民党政府——的关系方面作了某些具体的让步,这种忧虑可能增加。“只有一个中国”
    这项公报大大地缩小了美国对国民党中国的长期支持。在公报中,尼克松总统说,美国认识到,“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样的说法,而美国则在象近至本月的白宫对外政策报告这样的声明中,一直小心地保留着台湾成为与大陆既没有联系也不对大陆提出主权要求的独立国家这样一种可能。
    更重要的是,尼克松先生说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这是北京的另一个要求。尼克松先生说,将随着亚洲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撤出,他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时间表。
    撤军的保证将在台湾引起不好的反应,因为台湾严重地依赖着同美国的联盟。虽然基辛格先生故意冲淡这个保证的重要性,说并不存在一个撤出的时间表,但这是华盛顿第一次答应把北京十分强烈地反对的八千五百名军队召回国。
    在收获方面,尼克松先生得在三个方面带回一般的协议:
    ——增加非官方人员的互访。
    ——贸易。双方同意贸易“能够带来互利”,又说他们将“为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便利”。到目前为止,中国的贸易机构一直拒绝直接同美国实业家打交道。
    ——政治会谈。寻求共同点
    在上海革命委员会昨天在这里举行的宴会上,尼克松先生几乎是感到很快乐。他称他的中国之行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他在祝酒时说,这两个国家应该寻求共同点,以便“在我们之间建造一座桥,并且建立一个”和平、正义和各国都独立的“新世界”。
    美国的亚洲盟国是否都会认为此行是这么令人乐观,看来是很有疑问的。
    两国领导人在长时间的秘密会谈中实际上都说了些什么,这依然是个秘密。但是,公报并没有暗示中国在一些对美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上将予以帮助。
    例如,关于印度支那战争,公报没有谈到任何新东西。
    同样的,关于被拘禁在中国的三名美国人,公报也只字未谈。
    除了改变美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以外,尼克松先生还成了接受周总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第一位美国总统。美国的领导人们多年来一直把这些原则斥之为没有实际意义的一种共产党宣传。一致同意的另一个原则
    双方还就另一个原则取得了一致意见,这个原则看来是针对给他们双方都造成问题的另一个国家——苏联的。公报保证,双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亚洲“建立”霸权的“努力”。
    近来俄国人一直在那里扩充势力,北京指责他们企图包围中国,这种话一度是专门用来指责美国的。
    美中两国领导人在长时间会谈中讨论的问题比公报内提到的问题多。他们对各种问题和今后的政策取得的谅解也可能比在这里发表的这个四页长的文件内所透露的要广泛。无论原因何在,反正,总统和总理在这里的最后一次宴会上都兴致很高,他们谈得挺热闹,尼克松先生还一交通常的作风,在祝酒中喝下了几杯茅台酒。
    不过,在例如汉城和台北这样一些首都,当中美达成协议的消息传到时大概是看不到这种高兴气氛的。为了抚慰那些对美国的可靠性忐忑不安的国家的领导人,尼克松先生已经命令助理国务卿格林到一些亚洲国家的首都去作为期十八天的安定人心的访问。格林先生的任务大概不会是容易的。党派斗争上的暴露地位
    尼克松先生拿出去的东西是不是比他到达中国时准备拿出去的东西多,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周总理可能给了他一点儿压力。
    周先生的讲话表明不会进行什么妥协。尼克松先生得要朝着北京定出的方向走才能获得他所希望的公报。有些人猜测,尼克松先生最后决定照着这样做,而不去冒因为空着手回国而在党派斗争上带来不利后果的风险。
    可能,尼克松总统认为在争取和平和政治稳定方面的长远收获足以抵消对台湾政府的地位可能造成的任何损害而有余。
    他还可能认为,这种长远收获将能促进亚洲和平,使美国在那里的盟国的模糊的担忧心情成为只不过是一时的不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