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20日参考消息 第2版

    【路透社赫尔辛基十二月十五日电】芬兰总统吉科宁宣布他将不同意把他的任期延长到一九七四年之后,因为他认为他已失去苏联的信任,而这项宣布今天在这里引起了政治上的混乱。
    人们认为,已经当了十六年总统的吉科宁几乎肯定会继续留任,尽管他拒绝成为在例行的选举中的候选人。
    他在昨天给芬苏协会主席的一封信中说,他认为在瑞典报纸《每日新闻报》发表了他夏天在莫斯科附近猎狩地同苏联领导人进行的私下谈话以后,他已失去苏联的信任。
    议会中的八个党团一直在讨论制订特别法,将使这位七十二岁的总统勿需经过竞选仍留任总统。
    但是,三十四名学院院士、记者和芬兰社会的首要人物在给总统的一封公开信中表示反对,人们认为这是引起发表昨天的宣布的原因。该信要求总统不要忽视人民的权利,不要用延长他的议会任期来剥夺人民直接选举总统的权利。
    正是总统对信件署名者之一——芬苏协会主席戈朗·冯·邦斯多夫教援的回答,提出了苏联是否信任他的领导问题。
    该信说,总统认为由于报纸透露此事而恶化了他处理对外关系的机会。
    俄国人和吉科宁总统之间的非正式讨论涉及到苏联对芬兰同欧洲共同市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态度。
    中央党的日报今天主张总统继续留任,因为他仍然是管理对外事务最适合的一个人。
    但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一家报纸、无党无派的《赫尔辛基新闻》说,透露会谈情况一事已经触怒了苏联当局而达到只能会影响赫尔辛基同莫斯科的关系的程度。
    共产党报纸《人民新闻》说,芬兰现在正处于困难的危机之中。
    【法新社赫尔辛基十二月十四日电】芬兰总统吉科宁今天说,他认为他可以自由行事,不像他早些时候所许诺的担任第四届总统。
    他在这里公布的一封公开信中说,自从他在八个月以前保证继续担任国家首脑——“如果大多数人民认为这样做对他们最好的话”——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吉科宁六年一期的第三任总统职务于一九七四年期满,但是各政党已经建议通过特别法律再次选举他担任任期四年的总统。吉科宁说,在过去八个月中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家瑞典报纸刊载关于八月份同苏联领导人举行秘密会谈的报道一事使他可以不受他的保证的约束。他说,刊登在《每日新闻报》上的这篇报道“是根据我交给一小伙人的一项秘密备忘录写的。公布这些秘密谈判情况就把我置于这样一种地位:我认为我自己可以不受我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作出的保证的约束。”
    《每日新闻报》曾报道说,苏联领导人曾警告吉科宁,要他不要批准同欧洲共同市场达成的一项自由贸易条约。
    它说,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总理柯西金一方面说,他们尊重芬兰的主权,但是又指出,他们认为,通过采取可能使芬兰束缚在西欧身上的一个步骤来维护它的贸易利益,对芬兰来说是不必要的。
    该报说,俄国人还指出,芬兰和苏联之间存在的友好和互助条约说,如果赫尔辛基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之间达成一项协议,其结果就可能使芬兰产品在苏联的市场减少。
    据信,吉科宁已经向苏联领导人保证说,同欧洲经济共同体达成的一项自由贸易协定对芬苏关系不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他愿以个人的名义保证芬兰继续奉行中立政策。


    【塔斯社莫斯科十二月十七日电】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在尼古拉
    ·波德戈尔内主持下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主席团讨论了有关提交于十二月十八日开幕的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五次会议审议的问题的建议。主席团听取了两院计划预算委员会主席关于联盟院和民族院常设委员会预先讨论政府提交最高苏维埃的一九七三年发展国民经济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以及一九七一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的汇报。还举行了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和民族院的元老院会议,会上讨论了这次会议的日程和工作程序。


    【美联社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十二月十四日电】一位国务院发言人十二月十三日说,美国对东北亚“极为关注”,因为世界的外交“气候”将在那里决定,而在较小的程度上在越南和东南亚决定。
    助理国务卿马歇尔·格林还说,美日关系“从中期观点来说”在外贸逆差方面构成‘‘一个严重问题”,但是从长期观点来看将仍然是密切而牢固的。
    格林在克利夫兰世界事务委员会上发表了一篇论述亚洲和太平洋问题的内容广泛的讲话。他在讲话中还认为尼克松总统二月份访问中国期间所拟定的美中联合声明中互相阐述各自不同观点的做法“在外交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认为法国、德国和加拿大在同台湾国民党中华民国政府的外交关系日益减少的同时,同它的贸易却日益增加,这是令人迷惑不解的。概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发展中的国家展开“具有竞争性的树立形象”的活动以代替“武装游击队进行战争”的做法。
    格林说,世界形势已“不再是冷战的局面”。“它是另一种我们无以名之的局面。”他说,各国的目标仍然同解冻以前大致一样,然而策略却改变了,从笨拙的宣传转向外交活动,并“试图”用庞大的建设计划来“影响人民”或者重新采取劫持计划。
    他说,东北亚由于中、俄、美、日四大国的利益都集中在那里,因而已成为东方的军事和经济中心。
    他说,美国对外政策中所需要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要防止从过份卷入别的国家事务——像在越南那样
    ——这样一个极端“大幅度地摆向”另外一个极端
    ——即卷入得不够。
    【美联社克利夫兰十二月十三日电】国务院助理国务卿格林在对克利夫兰听众的一次讲话里预言:
    ——最高级会议将继续举行,这是“喷气式时代的一个特点”。
    ——政治变革将继续进行,但是是在“一种发展中的平衡”的情况下进行,这种平衡是强大的国家和新兴的国家都不希望打破的。
    ——各极权的政府将“反对这种历史的潮流”,因为一旦“比较自由的民主之风吹过大地,就无法挽回了”。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和《读卖新闻》十二月十八日分别刊登它们的驻苏特派记者发自莫斯科的电讯。
    《每日新闻》电讯的题目是:《〈真理报》对田中外交不满,强烈非难中国支持(归还)北方领土》。报道说:
    苏联《真理报》十七日登载了评论员马耶夫斯基的文章,评论日本大选和日中关系。强烈非难中国支持日本要求归还北方领土,说,这次大选的结果,表明日本一部分政治家站在反苏主义的基础上想要加强日中关系的企图,是空中楼阁。
    关于北方领土问题,政府机关报《消息报》于十三日刚刚谴责了“北京支持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目的在于煽动日本的报复主义和民族主义感情”。自十一月初以来,苏联围绕着北方领土问题的反日运动日益强烈。据认为,苏联这种洪水般的反击,是由于中国公开支持归还“北方领土”,倘若放任下去,感到日中之间围绕着领土问题,有实行政治上的合作,加强反对苏联的危险。
    据认为,在日苏关系僵持阶段,苏联将反复强调对北方领土问题的态度不变,决心牵制中国同日本的活动。
    《日本经济新闻》的电讯说,苏《真理报》的评论“还谈到了大选的结果,但整个调子代表了苏联领导的担心,神经质地警惕日中两国今后在经济、领土等问题上会结合起来。可以说,这篇评论员文章是大平访苏以后以领土问题为中心掀起反对日中运动的核心文章”。
    《读卖新闻》的电讯说,“《真理报》刊登评论,在对日本要求归还北方领土进行新的激烈地非难的同时,希望日本政府在大选之后摆脱依靠美中的
    ‘两极外交’,以便追求‘新的真正的自主外交政策’。
    “这是日本大选后,苏联对日本外交发表的第一个正式评论和要求。”


    【美联社东京十二月十三日电】据在亚洲的编辑人员中举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同大陆中国有关的局势发展构成了一九七二年最大的新闻。
    六个报道地区中有五个地区把中国的消息(包括尼克松总统和日本的田中首相访问北京)评为第一号新闻。只有马尼拉例外,那里的编辑们把越南和越南和谈列为头号新闻。
    其他测验点认为,越南和谋求越南和平的行动是今年的第二号大新闻。
    其他一些大新闻是:六个测验点把尼克松重新当选列为第三条;六个测验点认为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屠杀是第四条;菲律宾和南朝鲜的军事管制法令是第五条;三个测验点认为,两个德国的协定和勃兰特重新当选是第六条;三个测验点认为,利达机场的屠杀是第七条;二个测验点认为,尼克松访苏是第八条;二个测验点认为,印巴冲突与协定是第九条;二个测验点认为,劫持飞机事件是第十条。


    【本刊讯】苏《真理报》十二月十七日刊登马耶夫斯基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寻求新的方针》,摘要如下:
    日本报刊曾不止一次地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之后,日本实际上就没有过自己的对外政策。美国报刊也甘愿证实这一点。
    日本的统治集团正在寻求新的对外政策,以适应当前国际事态的发展,以及日本作为亚洲大国之一的地位。
    从日本报刊的报道中判断,在寻求新方针过程中,日本政界发生了尖锐的斗争。不久前的议会选举再次有力地表明了这一点,而这次选举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乎执政的自由民主党意料的。
    我国满意地指出,最近十年来,苏日关系有了重大的进展,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远东和平的利益。苏日两国的经济联系也有了坚实的基础。贸易在扩大。日本的实业界已看到现行苏日协定的良好成果,考虑到苏联同西欧各国正在扩大的经济联系,以及苏美两国在这方面合作的新的可能性。
    在苏日两国的政治关系方面,可以指出这样一些步骤,如国务活动家互访,外交部长协商会晤,以及议会代表团互访等等。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苏联同日本的和平条约尚未签订。
    最近,东京的一些报纸的评论员纷纷写文章,试图再次造成一种印象,好像所谓的“领土问题”,即他们所说的对苏联的领土提出的荒谬要求,是通向缔结和约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不但如此,据《朝日新闻》说,“在日本政府里有一种意见认为,只要苏联在领土问题上不采取较温和的立场,就不能指望同苏联迅速发展关系”。
    这类说法十分露骨地表明了问题的实质。每个人都懂得,由于粉碎希特勒匪徒和日本军国主义者而确定下来的战后边界是不可动摇的。所谓的领土问题——不管是以前对苏联远东,对“西伯利亚到乌拉尔”提出的要求,还是现在对千岛群岛的岛屿提出的要求——是人为地制造的问题,加剧这个问题是有碍于发展日本与苏联的睦邻关系的。
    日本反动派同垄断集团、同制造屠杀的康采恩这样一些大财阀有着密切的联系。日本反动派在美日“安全条约”里得到鼓舞,并对北京大国霸权主义分子的支持寄予一定的希望。
    下面就是一个说明问题的事例:在竞选过程中,自由民主党再次企图提出所谓的“领土问题”。北京的新华社则热心地传播了日本官方人士包含有要求苏联岛屿的内容的全部言论,竭力火上加油。
    在日本,有些政治活动家认为,在反苏基础上加强同中国领导人的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在日本人民中间提高声望。事态表明,这种打算是建立在沙滩上的。
    日本的对外政策不仅受到来自华盛顿的压力,而且受到来自北京的压力。日本许多人士不是没有根据地认为,这种“两极外交”未必有助于加强日本的独立的对外政策,未必有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