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7月17日参考消息 第1版

    【本刊讯】《香港夜报》十四日刊登一篇题为《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文章,说我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会使整个世界面目一新”。
    文章说,“看了陶铸这篇《一定要演好革命现代戏》文章,我们大概可以看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精神所在。周恩来上月在罗马尼亚高呼,要抛掉旧的东西,于是有人奔走相告,中国要毁灭传统文化,要‘焚书坑儒’了。其实周恩来是说,要抛掉旧思想。……古书不是不可读,但只能作为了解前人的思想而读,要学习的还是当代文章”。“要走在前头,要做一个二十世纪的人,便要看当代文章,有当代思潮”。
    文章说:“外国人是希望中国人落后的,但有了氢弹的国家,绝对是不会落后的。文化大革命可能就是中国人思想上的氢弹,它爆出的云彩,可能会使整个世界面目一新。舞台是新的舞台,文章是新的文章,人是新的人,充满了生命活力的人。总有一天,我们的子孙会对我们赞叹,说我们的一代,有最丰盛的生命”。


    【本刊讯】下面是日本《每日新闻》前驻京记者新井宝雄所著《中国真相》一书的第四章《城市和农村的面貌在改变》的摘要:进行自己的设计革命
    已经获得两次核试验成功的中国技术,不用说,现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苏联撤销援助,确实是给工业基地东北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对于这一点,要是过去的旧中国人,就只会说“没法子”而扔下了工作,而如今的中国人,越是环境恶劣,就越去反击困难,克服困难。
    就是这样,基地东北经过了“苦战三年”的考验时期,逐步地恢复了它的生机勃勃的面貌。
    技术人员、工人和领导人结成一体,因而使苏联停止供应的机器、设备和部件,一切都从自己的手上生产出来。
    由苏联单方面的“背信弃义行为”所带来的困难,首先波及鞍山钢铁基地。
    由于苏联断绝供应原料的汽车厂和拖拉机厂向鞍山要钢板,化肥厂也要耐高压钢板。因此,鞍山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三年底生产出一千四百种新产品,满足了一般需要。在一九六四年又生产了三百一十八种新产品,一九六五年制成了过去中国从未生产过的四百种以上的新产品。这样,从解放当时只有二百多种产品的鞍山钢铁公司,现在已经能生产六千种,其中无缝钢管约一千种,从直径三厘米到一百五十九厘米的都能制造。
    中国在选矿问题上所花费的苦心也结了果。在鞍山地区,当初曾经有过含矿率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质量非常好的矿石,但在日本占领时代,几乎被掘光了。因此,现在在鞍山地区只有含矿率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左右的铁矿石。为了能够使用这种矿石炼钢,必须首先粉碎矿石,剔除杂质,进行提高铁矿含有量的“选矿”才行。针对着这一点,苏联提倡采取每一天都要用几万吨豆油的“浮选式”选矿法。但是,它的选矿率只达百分之四十,效果绝不能说是好的。然而,在苏联停止技术援助之后,中国改为利用石油的副产品的“浮选式”,其结果非常良好,选矿率高达近百分之八十。我在一九六五年六月访问鞍山的时候,厂内公告板上写着“向百分之八十挑战”的口号,职工们的心上已经印上了百分之八十这个数字,依照中国的这种作法,如果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就达到了“国际水平”。鞍山挺起了腰,东北的其他工厂也就逐渐苏生过来了。
    上海机床厂,经过了一番“苦斗”,制成了机床。当这家工厂的产品第一次在印度孟买展出的时候,谁都不认为那是中国产品,有人竟说那是在外国产品上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
    中国人的科学特别是重工业薄弱,这种过去的看法,已经不能不改变了。
    我在回国途中,顺便到了南京,亲眼看到,在那个广阔的扬子江面上,正在架设着巨大的铁桥,使我想到,就是在那上面凝结着“新中国十六年的历史”。人民公社和中国
    我驻在中国的时候,曾经乘飞机在广州、武汉、郑州、北京、南京、上海以及沈阳、哈尔滨一带上空飞行,并且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到内蒙大草原的锡林浩特的上空飞行,看到了中国广阔的农村的耕地,已经整理得非常整齐,获得了深刻的印象。从高度两千米左右的高空往下看去,到处筑有水坝和水库,目光所及之处,可以看到笔直笔直的水渠和公路纵横交错。水田和旱田,一块接连一块,无边无际。黄河和淮河两岸,可以看到重修堤坝的痕迹,靠近城市的农村,还可以看到红砖建筑物。
    中国农村能够变成这样,无疑的,是由于在这个大陆上出现了“人民公社”。上海、天津、济南之行从空中看上海的郊区,获得了也可以说是个“工业城市”的印象。在宽广浩大的曲曲弯弯的黄浦江边,盖了很多大工厂。在它们的周围,整齐地排列着工人的住宅。
    闵行是新上海之一。它在上海西南三十公里的地方,原来只不过是一个有五千人口的寒村。但它却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代变成了制造矿山设备和车床等机器设备以及电气机械和涡轮机的重工业中心,成了超过七万人口的城市。
    这样的“卫星城市”,在邻近闵行的吴泾地区和上海北面的张庙地区等离上海市不远的地方,从一九五八年以来,一个接着一个地建设起来。这些地方都成了化学、冶金、机械、电气的工业基地。
    由于城市向外部扩展,所以并不发生人口问题。上海市人口现在虽然是六百四十万,但是在南京路一带,反而成为比过去安静的街道。
    虽然上海从前就有一些工业,可只是以纺织等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只占百分之十三。而现在的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已占上海工业总产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上海以制成一万二千吨水压机而感到自豪。现在,与一九六二年相比,已经多生产出一百四十种以上的新钢材和二百种以上的压延钢材。机械工业,从高精度车床到成套设备,也都能够生产。
    在我的眼中,只有那种由华丽的奢侈的外国货装饰起来的消费城市上海的旧印象,对上海现在这种工业化的样子,的确感到有很大的变化。说实在的,这种变化真使我有些感到吃惊了。
    我站在使人依恋的外白渡桥上。就是在它的中央,日本的哨兵曾经站在那里,检查来往的中国人。我又站在南京路的十字路口上。就是在这里,头上围着包头布留着满脸胡子的印度巡捕,在管理交通。可是如今,这些东西都象梦幻一样,消失到历史的角落里去了。殖民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上海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怀抱。
    相隔二十年之后,我所看到的天津和济南也同其他城市一样,完全改变了面貌。
    无论怎样说,修治海河可以说是天津当局自豪的原因。天津曾把海河的水利用到工业、市民生活以及农业上,但是,涨潮的时候海水倒流,特别是初春之际,上游下来的水量减少,由于污水的污染,以致河水不能使用。因此,天津市在河口上筑了坝,首先挡住了海水的倒流,同时利用管道把污水排到郊外去。这样,就节约了十五亿立方米水的流出,并把它用之于工业用水和家庭用水。
    从位于济南北郊的机场到市中心的堤口路,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筑成的宽二十米左右的铺装道路。原来曾经是田地的北郊,已经变成工业地区,在著名的大明湖的东侧,建成了青岛路、解放路、文化路这样宽阔的道路,并且建成了工厂和工人住宅。市的西郊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工厂和住宅林立。
    二十几年以前,我到过济南,当时的那种面貌,除了只剩下一部分旧城区的商店、住宅之外,我所获得的总的印象,简直是完全不同了。东北的印象
    柳絮飞舞的东北广大土地,一望无垠,与天相连。在地平线的远处,烟囱冒出浓烈的黑烟,如实地表现出新生工业地区的景象。我到东北参观,周详地看到了东北改变面貌的情况。
    夜里十一点半,从北京启程。在沿线的农村,在柱子上和墙壁上贴满了毛泽东路线万岁、人民公社万岁等等标语,可以看出,共产党中国的控制力量普遍深入到各个地方。
    我在从山海关到沈阳的旅途中,首先感觉到,运输石油的火车很多。在锦西有五六十辆,在锦州有一百辆以上的油罐车,被拖入货车线。另外,在沈阳和鞍山,也看到许多这种油罐车,这种情况,或许同日本报纸也常常报道的“发现具有世界性埋藏量的大庆油田”有关系。(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
    列车驶近沈阳郊外,从车窗望去,看到大规模的工厂,看到工人们在耀眼的阳光下,树起红旗,从事劳动。在红军进入沈阳的当时,只有二十个左右的工厂开工,现在大大小小有一千个左右的工厂全部开工。这样,沈阳在目前已经成为东北第一个工业基地,现在人口也从解放当时的九十万人,增加到三百三十万人。
    在哈尔滨,改革的浪潮也汹涌澎湃。从飞机上看,许多工厂,围绕着哈尔滨市,简直好象是上海的郊外。工厂大大小小,将近一千。在解放前,只有榨油、酿造、面粉加工之类的工厂,机器工业只有修理工厂。但在目前,已经建成在中国也达到最高水平的轴承工厂和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精密电气仪器的电气仪器工厂,以及精密机器、缝纫机、毛织品等工业体系。由于这种迅速的工业化,人口已经从过去的七十万增加到二百万,大学也从过去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所增加到十七所。
    这样,哈尔滨已经从被称为“东方小巴黎”的欢乐的城市转变为生产的城市,曾经是赌场中心的赛马场,现在已经变成电机工厂,过去的痕迹完全消失了。内蒙古
    在去呼和浩特的沿线,在从前,满开着造鸦片的罂粟花,但今天一片片都种着土豆和高粱。在河滩上,普遍利用土地,到处栽植着造林用的树苗。
    按照蒙古话是“蓝色的城”的意思的呼和浩特,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所在地,现在正处在建设的最高潮。
    呼和浩特过去只有很小的发电厂和毛织工厂,但在现在,机器、建筑材料、皮革等工业发达起来,特别是在一九五八年建成的第一、第二毛纺工厂,年产一千八百吨,是全部国产设备的工厂。以整个内蒙古来说,包头的第一号、第二号高炉已经开工,因而钢铁在一九六五年比一九五八年增加了十五倍,另外煤炭比一九四七年增加十九倍,机器工业比一九五七年增加三倍,工人人数比一九五七年增加了十九倍。就象这样,呼和浩特市人口也从解放当初九万人增加到三十万人,充满了新生气息。
    过去,在内蒙古,喇嘛教在牧民之间多么普遍地有势力,而且,喇嘛拥有多么强大的势力啊!
    这种封建制度,在建立共产党中国的统治权的同时,就稀里哗啦地崩溃了。
    在内蒙古,人们常说“人畜两旺”这句话。这个意思是说要使人口增加,家畜增加。
    内蒙古的人口,在解放前,有逐年减少的倾向。以整个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在一九四五年解放当时,只有八十万人的蒙族,在二十年间增加到一百三十四万人,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左右。
    家畜的数目也有所增加。以整个自治区来说,一九四七年为八百万头,一九六四年增加到三千九百九十万头。
    在从前,受到封建上层分子和喇嘛的压迫,内蒙古经济雕蔽,家畜也没有增加。但在目前,为了增加家畜,正在进行相当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比如,从前在畜牧地区,没有水井,牧民在冬天化雪用水,夏天喝池里的水。但在现在,光是锡林郭勒盟,就挖了两万口井,在干旱地区,设有电动抽水机九十四台,供水站十处。
    畜牧地区的机械化也有进展,割草、剪羊毛、农耕都在使用机器。
    就象这样,在目前,除去很少一部份以外,牧民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游牧,定居在固定的地方。
    边境的内蒙古,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文内小题是原来的——本刊注)(待续)


    【新华社加德满都十五日电】比兰德拉王太子回国。
    王太子访华随行人员的发言人在机场对记者说:“我们受到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感到十分高兴。”他说,毛主席对尼泊尔民族经济的发展非常感兴趣和关心。他说,毛主席对尼泊尔人民取得的进步很感兴趣。
    【合众国际社加德满都十五日电】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的弟弟喜马拉雅亲王今天在从共产党中国回来后说,共产党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十分健康”。
    喜马拉雅亲王在尼泊尔王太子比兰德拉访华期间与毛泽东会见时也在座。
    喜马拉雅亲王说:“他对这次谈话特别感兴趣,因为这次谈话是一种礼节而且讨论了共同关心的问题。谈话历时四十五分钟。”
    “我发现毛主席十分健康。”
    尼泊尔联合外交秘书沙杜尔·沙姆谢尔·拉纳在(王太子)与毛泽东会见时也在场。他在加德满都机场说:“毛主席七十三岁,看来十分健康。他走路时步伐轻健,并不拄手杖也不要人扶。”
    【新华社加德满都十五日电】这里的报纸都发表社论,称赞王太子比兰德拉赴中国的访问。社论说,王太子赴中国的访问将进一步加强尼泊尔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它们也表示欢迎中国对尼泊尔的新的援助。
    《尼泊尔新闻》在谈到毛主席接见王太子及其随行人员时说,“王太子殿下在访问期间同共产主义世界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会晤和会谈,不仅仅成为尼泊尔人民所谈论的重要话题,而且成为全世界人民所谈论的重要话题。”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十四日自香港报道:
    在中国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六个月之后,仍然丝毫没有发表关于这个计划执行得如何、或者甚至是关于这个计划所需的费用的情报。香港经济观察家只能收集关于某些工业部门进展情况的一些孤立事实。
    中国食品供应现在很充足,特别是象肉类、蔬菜和其他营养价值高的食品都大量出口。
    观察家们注意到中国人所声称的在技术上取得的种种进步,特别是在钢铁工业方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