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月18日参考消息 第3版

美联社说这是目赫鲁晓夫倒台后为鼓励私人耕作和改善食物供应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最新的一个
    【美联社莫斯科十三日电】苏联政府星期四宣布,它取消了对在农民市场上出售的私人农产品的价格的控制。
    《消息报》宣布,“从现在起,在集体农庄市场上出售的农产品将完全按照流行的市场价格出售”。
    以前,国家当局密切监督自由市场的价格。国家当局容许自由市场价格比国家商店的价格高一些,但不得超过被认为是投机的水平。
    《消息报》向城市居民保证,这个关于市场上的新的供求规定不会使他们吃亏。《消息报》说,“这丝毫不意味着,市场上的物价波动可以被投机者利用”。
    这个措施是自赫鲁晓夫倒台后为鼓励私人耕作和改善对苏联城市的食物供应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最新的一个。城市居民疑虑不安
    这些决定深受农民欢迎。但是城市居民有些疑虑地看待这个事态发展,他们担心在价格较低的国营商店中供应情况恶化。
    《消息报》说,猎人和渔夫也将被容许在自由市场上出卖他们的捕获物。从六月一日起农民也将被容许再在火车站和码头叫卖他们的产品。


    【路透社莫斯科十六日电】夏斯特里在柯西金的陪同下今天访问了列宁格勒,这是苏联总理第一次同一个外国客人在苏联旅行。夏斯特里在离开莫斯科之前通过电视告诉四千万电视观众,国际局势向着“危险的方向”移动。
    他说,印度尊重苏联的和平共处政策,正如俄国尊重印度的不结盟政策一样。
    “和你们一样,我们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一切国际争端。”他说,在过去八年里印苏贸易增长了七倍多。
    他希望在以后五年中印苏贸易将增长一倍。
    夏斯特里明天到基辅去。
    【路透社莫斯科十六日电】塔斯社报道,夏斯特里在柯西金的陪同下今天下午参观了列宁格勒最有名的彼得宫
    ——著名的彼得大帝的宫殿和花园。
    当两位总理乘船经过芬兰湾时,印度总理可以看到有名的波罗的海造船厂,该厂目前专生产六万二千吨的油船。他们然后游览了花园,欣赏那里的有名的喷泉。
    塔斯社又说,两位总理晚上在列宁格勒基洛夫歌舞剧院观看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真理报》报道这些地区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拖拉机在工作;《共青团真理报》说新垦区农场大批农机手抛离工作
    【美联社莫斯科十四日电】《真理报》星期五刊登了每年一次关于春播缺点的社论。
    这篇社论责备农业工作人员由于农业机器损坏而使田间工作停顿。
    它说,在一些地区,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拖拉机在工作。它又说,“垦荒区也有不能令人满意地使用机器的现象。这种情况特别令人不安。”
    哈萨克斯坦的不毛的中亚细亚草原上的垦荒区是赫鲁晓夫付出很大代价开发的一个主要的小麦种植区。
    【本刊讯】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四月二十八日刊登该报记者菲利普钦科等人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农忙期在讨账》,摘要如下:
    不久前,我们走访了新垦地边疆区的农场,我们在那里田间所看到的东西绝不是令人高兴的。
    在切利诺格勒州区中心库尔加利德日诺前的岔路口,在任何时候:早晨和傍晚都可以遇上农机手们。他们拿着手提箱、背包在等待着顺路的汽车。他们要离开加里宁国营农场、列宁之路国营农场和友谊国营农场。一谈起来,他们说原因是生活条件差。
    巴夫洛达州额尔齐斯区阿巴伊国营农场。一个月前,来了一些拖拉机手,到第六生产队,而现在他们却已在考虑,最好在播种前换个地方。他们象鲁滨逊在孤岛上一样生活。宿舍里又脏又冷。食品有时供应不来。通心粉、黍米、茶叶……很快还将要有几十个人来生产队,而宿舍里没有供他们住的地方。
    在科克契塔夫州舒琴区绍尔索夫国营农场里。起初,我们把第三生产队的院子当成了金属废料坟地。宿舍小而简陋,四周乱放着播种机、中耕机和拖车。虽然天已中午,但是宿地还是静悄悄的。我们寻问队长:“怎么回事?”他回答说:“这儿就我一个人,农机手马上就该回来了。”
    国营农场里认为,生产队到田里去了,但是谁也不住在宿地里,因为风在宿舍的各个房间里窜来窜去。这儿没有热饭菜。人们从中心庄园乘拖拉机来到生产队。一去是二十五公里,回来也是二十五公里……
    切利诺格勒区的黎明国营农场就在边疆区中心附近。第六生产队被认为是一个较好的生产队。不管怎样在共青团区委会里和在生产管理局里就是这样对我们讲的。宿舍建筑从外表看来还不错,是用石板瓦盖成的。有几张床上铺着白色的床单,墙粉刷过了,地板擦过了。然而这个房间的门却挂着一把大锁。一个女扫地工说,要她不让任何人进去。其他房间是土地,根本没有桌椅。屋角里堆放几张旧床。空气沉浊,象地窖里一样。院子里没有一棵树,出口处是一堆堆的垃圾。从这儿到切利诺格勒只有几步路,电视中心站的塔都可以看见,可是这儿连收音机都没有。国营农场场长普拉索洛夫对我们说,这与他无关。据说,局里没有拨给制作桌椅的钱。我们找到了共青团小组长西特尼克,他立刻抱怨起来:没有时间搞宿地的生活。许多人都有这种情绪。库斯坦奈州的阿尔卡雷克区和阿曼格利金区、切利诺格勒州的杰尔扎文区和边疆区的许多其他区都因为生活条件坏而年年缺少大量的农机手。国营农场和从前一样利用外来人作工。青年在这里安不下身来。去年,来到这里的机械化学校毕业生有两万二千人,一半抛弃了工作。


波《农民报》竟把我核试验消息同美地下核试验消息放在一起,并加上这么一个标题:《中国和美国的核试验》
    【本刊讯】捷《红色权利报》十五日在第三版中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次核爆炸》为标题,报道了我爆炸第二颗原子弹的消息。
    【本刊讯】匈《人民自由报》十五日在第二版上中部报道了中国第二次核试验成功的消息。标题是《中国的核试验》。
    【本刊讯】德《新德意志报》十五日在第五版右上角第二条消息地位刊登我爆炸第二颗原子弹消息,标题是《中国的第二次原子弹试验》。《新德意志报》的这条消息全文是:“新华社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星期五在这个国家的西部进行了它的第二次原子弹试验”。
    【本刊讯】《保工人事业报》十五日在《简讯》标题下刊登了中国第二次核武器试验成功的消息。
    【本刊讯】波《人民论坛报》十五日以《中国的第二次核试验》为题刊登了中国第二次核试验成功的消息。
    波《农民报》在第一版把这一消息同美国星期五在内华达进行地下核试验的消息放在一起,该报加的标题为《中国和美国的核试验》。
    【本刊讯】蒙古《真理报》十六日在第四版的国际简讯栏的末尾,报道了中国爆炸第二颗原子弹的消息。


    【路透社巴黎十二日电】法共《人道报》今天发表法国共产党和葡萄牙共产党在它的领导人本月初举行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公报。公报没有提在什么地方举行会谈的。
    公报说:“葡萄牙共产党正在全力开展强大的群众运动,并有全民起义和人民武装起义的前景。”
    公报又说,法国和葡萄牙共产党“认为,举行新的(共产党)国际会议是符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利益的,并赞成十九个兄弟党提出的旨在筹备这一会议的建议。”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四日译载米·曼克(美)在美《国民前卫》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约翰逊派军侵多内幕》,摘要如下:
    美国总统约翰逊五月二日向美国人民说,他派往多米尼加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和伞兵,“并没有攻击任何一个人”,因此,没有任何一个平民“由于这种保护而丧生”。他在这个方面的不老实,同他为他的行动所作的辩护一样。
    就在约翰逊说这番话的前一天,《纽约先驱论坛报》由圣多明各发来的一则电讯说:“在打退狙击手的战斗中,美国陆战队起码打死一个平民——一个小孩。他的尸体被陆战队向一群起义分子抛去的手榴弹炸成碎片。”同一天,《纽约时报》报道说,丧生的小孩是一个五岁大的女童。制造借口进行侵略
    约翰逊代表多米尼加一个令人生厌的军事和企业集团进行武装干涉。他为他的行动辩护说,他的行动只是另一次“人道主义的营救行动”,就像不够六个月前在刚果(利)所进行的那样。但是世界舆论由于听惯这位总统对越南事实的歪曲,显然没有同意他的辩护。所谓护侨实乃撒谎
    约翰逊以“保护外侨”为名出兵多米尼加,但是,华盛顿提出外侨受到起义军威胁的唯一“证据”,只是极右分子拍来的一个电报。电报说,多米尼加存在这种危险。但是没有任何报纸报道起义分子已威胁了多米尼加的约二千八百外侨,连约翰逊本人也承认,一个美国平民也没有被打死。
    美国军队一开始就不是执行约翰逊所说的那种任务——“保护外侨”。《先驱论坛报》五月二日由圣多明各发来的消息说,“某些美国军队从事了约翰逊政府所否认的活动。本来,按照政府的宣布,他们的任务是开辟一个保护外侨的国际难民区。但是,美国军队却偏偏要支持那个非常不得人心的右翼军委会,把它当作多米尼加唯一有组织的团体,而在人数上军委会的军队已被左翼的起义分子大大压倒了。”美国插手镇压起义
    《先驱论坛报》记者柯利尔发来的消息一开始就说,“昨天(五月一日),美国军队担负起肃清起义分子抵抗新军委会的工作,新军委会是四天前成立起来的。因此,美国已把进行了八天的多米尼加内战,变成了一场多米尼加人和美国人彼此厮杀的战斗。”
    约翰逊向全世界说,美国军事力量将镇压左翼的起义,不管可能付出多少生命,也不管可能损害多少美国威信,他一定要这样做。他说什么有“五十三”、“五十八”或“六十个共产党人或卡斯特罗分子”在支持一万八千名武装起义分子。说什么这群“共产党阴谋分子正在夺取”起义的领导权。他的辩护得到戈德华特、尼克松和其他极右分子的支持,但是在多米尼加人民中得到的反应,起初是震惊,随后是憎恨。起义领袖代表人民
    被推翻的军委会的头子,是一个富有的美国出生的汽车入口商,名叫卡夫拉尔。推翻他的军委会的起义,实际上是以卡马诺上校为首的一批年青“纳赛尔式”陆军军官领导的。卡马诺是在美国受训的,驻圣多明各的美国大使也说他是“非共产党人”。四月二十六日起义爆发后的数天内,事态慢慢明朗,这批军官所代表的是广大中产和劳动阶层的意见。他们反对由少数垄断企业家和极度反共的军事领袖所组成的统治集团。
    由维辛领导的一部分多米尼加空军和海军,人数不过三千人,反对“维护宪法分子”。他们成为推翻博什的先锋,他们凭借着拥有的飞机,可以由首都外面的基地起飞,轰炸扫射圣多明各。
    眼看大势已去,维辛便“杀”出他的“最后武器”,把起义分子称做“共产党人”,并恳求美国的军事干涉。约翰逊于是在四月二十九日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正如博什指出的那样,其所以称为“紧急”,只是由于起义会在二十四小时内取得完全胜利。停火协议美先破坏
    四月三十日,被击败的军委会和起义分子达成了停火协议,但是正如博什所谴责那样,美国军队破坏了停火,力图开入“难民区”以外的首都起义地区。因此,美军和义军的战斗爆发了。迄至五月四日止,美军起码有八人死亡,另有五十人丧生。与此同时,美国直接以供应物资送给被击败的军委会。但是起义分子坚持阵地,并于五月三日继续在圣多明各扫荡军委会抵抗的袋形地区。“纽约时报”报道说,圣多明各市“继续发生战斗,起义分子的士气仍然高涨”。美军命运如在越南
    约翰逊知道,流亡国外的多米尼加前总统博什,是一个反共分子,他重新执政,不过是组成一个改良主义的政府而已。因此,他出兵多米尼加的主要理由,似乎同他的概念有关。约翰逊认为,除非由类似已故独裁者特鲁希略的人来统治多米尼加,否则,多米尼加三百三十万人口中的贫困和失业,就可能成为滋长共产主义的根源。另一个理由是博什的重新执政,可能威胁到美国一亿一千万美元的投资。
    为了这些理由,约翰逊不顾冒着掀起拉丁美洲和全世界愤怒风暴的危险,出兵干涉多米尼加。看来,他已决心继续干下去。五月一日,当美国陆战队进入圣多明各郊区的时候,他们在路上经过了一幅标语牌,上面写着:“美国滚出越南!”美国在多米尼加的下场,也许将同它在越南那样。(文内小标题是香港《大公报》上原有的——本刊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