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5月29日参考消息 第4版

说美一面准备同西欧建立「在重大问题上共同思考和共同策划的伙伴关系」,一面主张和苏保持接触
    【美新处华盛顿27日电】现在,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渥太华会议刚结束,共产党集团内部即将举行会议的时候,有两种重要的想法正在华盛顿的政策制订者中间受到愈来愈大的注意。
    一种想法是:虽然欧洲的统一还没有进展到美国可以把欧洲作为一个单位而与之打交道的程度,华顿顿应该——事实上也正在这样做——准备好走向一种影响深远、关系紧密、在重大问题上共同思考和共同策划的伙伴关系。
    另一种想法是:自由世界必须同苏联保持接触,在共产党世界内可能正在作重大的决定的时候寻找可能达成协议的领域。
    一些美国人士在这样剖视华盛顿的想法时说,美国领导者今天的问题是如何同欧洲分担责任,以及在新概念开始出现时同欧洲取得一致。
    至于同苏联的关系,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协议,例如关于某种形式的空间合作,关于白宫同克里姆林宫之间的所谓“热线”(指直达通讯联系——本刊编者注)。
    华盛顿认为必须寻求同苏联达成禁止核试验协议,并寻求作出安排以制止核武器的扩散——据认为,双方在这个问题上有着相同的利益。但是,美国人士说,问题是如何证明苏联在技术上的这种论点:本国的视察地下爆炸的手段已经足够,国际就地视察是多余的。另一个问题是使苏联人更加仔细地研究一下所建议的那种视察。美国人士认为,这会很快使克里姆林宫相信,视察并不是为了掩饰间谍活动,事实上,视察跟间谍活动毫无关系。但是,由于苏联缺乏这种意愿,苏联对一项禁止核试验条约不感兴趣这一点被认为可能同苏联的政策在莫斯科和北平即将举行会谈之前动弹不得有关。
    在东欧,一直有迹象表明在经济方面抱有民族主义。这里的观察家们看到,在苏联集团的欧洲部分正在产生一种像怀乡病似地渴望同西方建立更为密切接触的愿望。
    这里认为,如果莫斯科希望弥合中苏裂口,很难看到不向北平作让步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自由世界同共产党集团的问题可能变得更加困难了。
    这里认为,如果克里姆林宫同中国的问题依然存在,莫斯科就会更加接近西方。


    【路透社华盛顿27日电】美国权威的官员今天认为,在今后若干月内,西方同苏联和共产党集团的关系将会有一段暗淡的时期。
    这些官员在一次专门介绍背景的会议上向非政府组织的代表讲话时说,权衡之下,苏联目前对它的外交政策重新估价后,看来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对西方采取较强硬的路线。
    官员们说,在这种局势下,西方必须继续寻求同苏联有共同利益的各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包括:
    1、在探测外层空间和一般的空间研究方面的进一步合作。
    2、禁止核试验,尽管目前苏联表示冷淡,看来这仍然是基本上符合美苏两国的利益的。在这个问题上,官员们承认莫斯科在同北京解决分歧之前,可能不愿意同西方达成协议,因为共产党中国在这个阶段肯定不会参加禁止核试验条约。
    3、俄国和美国都对防止核武器的扩散感兴趣。
    4、老挝:苏联对老挝究竟抱什么意图,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即使它们决定履行他们根据日内瓦协议所承担的义务,他们对这个局势究竟能够施加多大影响,人们是有些怀疑的。
    【美联社华盛顿27日电】(记者:海托华)一个美国对外政策决策者星期一说,如果美国坚持要印度同苏联决裂以作为它得到美援来对付共产党中国的一个条件,那么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了。
    据说,印度是赫鲁晓夫的朋友,而共产党中国是一个共产党国家,从美国观点看,赫鲁晓夫正处于印度和共产党中国之间的尴尬境况中,因此美国不应当做任何事情来帮助他。
    这个关于中苏分歧的前景是官员们在关心对外事务的私人团体代表举行的背景会议上谈到的。
    【法新社华盛顿27日电】美国官方人士今天说,根据国务院掌握的情报,苏联总理赫鲁晓夫的领导地位看来并没有受到威胁。
    这些人士说,他的地位似乎反而加强了一些。
    这些人士说,美国的领导人主张同苏联保持接触并在有可能取得进展以达成协议的任何问题上继续进行会谈——当然要以符合美国的利益为条件。
    关于苏联和人民中国的关系,美国官方人士觉得,这种关系显然已经向坏的方向发展,因为若干国家的共产党已经倒向中国一边。
    这些人士认为,苏联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它可能在寻求同北京达成“和解”的时候使它同西方的关系变得僵硬起来,或者试图同西方达成某种协议而冒一种使它同北京的分裂扩大的危险。


    【本刊讯】美《纽约先驱论坛报》22日发表李普曼的一篇评论,题为《热切的美国人》,摘要如下:
    本星期将在渥太华集会的大西洋盟国中,我们所要取得的东西似乎大大超过别的盟国所要取得的东西。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盟国同意做一些有关核武器的事。
    整个讨论中的一个突出的事实是,我们积极、热切,而欧洲人则勉强,怀疑。戴高乐将军超然于整个事情之外。德国主要关心的是要取悦于华盛顿而不是关心计划本身。意大利所以表示同意是因为它不便于表示不同意。英国在等着瞧会要求他们付出些什么。
    我们感到热切是出于这样一种信念:如果我们不能设法使欧洲组织起一支不会扩散开来的核力量,那么,大概在伺机而待的戴高乐将军和某些法国人就会建立他们自己的会扩散的、无法控制的核力量。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25日发表一篇报道,题为《埃麦里可能在一些问题上向赫鲁晓夫试探》摘要如下:据今天消息透露,航空大臣、麦克米伦的女婿埃麦里本月底将去莫斯科。
    这一消息引起了伦敦的猜测,认为他将负有在东西方问题、特别是在禁止核武器试验可能性问题上试探赫鲁晓夫的使命。英国高级官员仍然非常渴望得到苏联对西方意图的任何线索。他们认为实际上要到7月间苏中会谈之后才会有明确的迹象。但是他们认为,了解苏联领导人是否真正渴望东西方达成协议以表明他的和平共处政策的成功,他是否已决定使对西方的态度强硬起来以便缓和同北京的争吵,这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伦敦报纸消息有那样的说法,但是没有迹象表明英国希望现在举行东西方最高级会议。但是英国人的确希望:如果有肯定迹象表明赫鲁晓夫希望取得某种协议,西方就迅速采取行动。
    这里有一种强烈的想法,认为从西方的观点来看,赫鲁晓夫是苏联最好的总理。如果拆他的台或者迫使他采取他的共产党批评者所主张的立场,那将是重大的错误


    【新华社香港5月17日航讯】北京京剧团赴港演出团自4月30日在香港开始演出以来,香港一些反动的或中间的报纸都相继为文,对剧团的整个阵容,团员个人的表演艺术,特别是马连良、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四人的唱、做,对演出、剧目和全体人员的配合等,作了种种评论。反动报纸一般都是在不能不承认我剧团艺术水准确是高超的同时,极力从各方面加以贬低,以《新生晚报》发表的评论文章为最多。说剧团阵容强盛
    《新生晚报》发表车攻所写的文章说:“单就此次来港剧团本身来说,说它阵容庞大,打破已往来港剧团纪录也确非虚语。像马连良,裘盛戎,张君秋,赵燕侠四个‘头牌’,都有资格自张一军。连四位次牌以外的谭元寿,小王玉蓉,也有独当一面的资格。”对马连良等的评价
    一般认为马连良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车攻的文章说,马连良“在今日京朝派的老生行中,总不能不推他为坐第一把交椅的人物。”《新生晚报》另两篇文章认为,马连良的优点是“表演艺术的平均发展”,“唱做比以前在港时都好,就是在大段唱工时,显得底气稍不足。”但又都说他做工较唱工好。
    《新生晚报》文章还说马连良“对京戏也发生启导作用的改进,不仅注重个人服装的讲究,更着重剧团的整体配合,牡丹绿叶的烘托气氛也特别成功”。车攻的文章则说马在服装方面“任意改良,只求鲜艳漂亮,不管是否大方,合乎剧情,至于如何适合故事发生的时代更谈不到。”
    对张君秋的评价,一般是赞扬他的嗓音、扮相,较多集中弹劾他的唱腔。说张君秋的“嗓音”、扮相“无一不佳”,“嗓音之佳,仍能独占魁首,宽亮酣醇,四美兼备,非一般坤角所能望其项背”。但认为他“如果苦学精研专攻梅(兰芳)艺,尚可成为梅派艺术的继承人。
    一般来说,裘盛戎是受到称誉较多的。《新生晚报》一篇文章说,裘“比七年前来港时更见沉稳”,他“真正对本行艺术有精深造诣”,“能把人引入艺术深处”。“他很懂得利用精湛的演技和勾脸谱的技巧,来弥补身型和脸型之不足”,“他韵味特醇,唱法尤佳,集前人之长,自成一家”。《明报》甚至说,“裘盛戎是个好到极点的演员,再看一千次,听一万次也不会厌的”。
    《明报》称赵燕侠是“邪派高手”,说她的“表演艺术自辟蹊径,你一看之下,立刻便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她那独树一帜的作风,的确也代表了现代京戏中的另一种风格,虽粗俗却很受欢迎。”对剧目的意见
    对经过改编的《赵氏孤儿》一剧,《新生晚报》、《星岛晚报》、《新闻夜报》的文章都有赞扬。《新生晚报》说这出戏“生旦净丑,各擅胜场,文武唱做,一应俱全”,三大头牌马、张、裘都有大段重头戏,“号召力强”。剧情在改编后“更形紧凑”,“有头有尾,段落分明,具有现代戏剧的风格”,“为多数人着想,经过改革后的旧剧的确要易懂得多”。
    在京剧团演出的所有剧目中,《新生晚报》说,“最令戏迷所赞赏的是《秦香莲》”,“一场紧似一场,堪称唱做双绝,淋漓尽致。”
    个别文章提到所有的演员不论戏多戏少,在台上都是“全力以赴的”,承认“这是大陆‘群戏’的特点”。


    【本刊讯】英《卫报》3月12日报道英国温莎皇家剧院院长约翰康色尔昨天宣布,英国将成立第一个长期在国外巡回演出的独立剧团。
    这个新剧团将以温莎剧院为据点,但自负盈亏,自己决定剧目、演员和演出地点。这个剧团将拥有十五至二十名精选出来的演员。


    【路透社纽约3月31日电】美国制片人李维恩今天说,根据丘吉尔的战争回忆录摄制的长篇影片的摄制工作将在6月开始。
    李维恩说,这部影片中约有一半将由新闻纪录片和政府摄制的影片组成。其它一半将是新片,包括目前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以及其它著名人物的谈话。
    这是李维恩第二次同丘吉尔签订合同。第一次签订合同是拍制《英勇的年头》,这也是根据战争回忆录拍制的一部电视片。


    【路透社日内瓦3月25日电】今天,有人向英、法、苏、美的领导人发出了一项呼吁,要求“为了世界和平唤起人类的良心”,支持一部关于投在广岛的原子弹以及它对该城市人民和世界的影响的影片。
    这部影片题名是《选择生命》,是一部长篇记录片,它在本月在瑞士首次演出。
    发出这项呼吁的是56岁的维也纳出生的百万家财的出版商道伊奇,他同瑞士制片人莱塞共同发起了摄制这部影片。道伊奇给予莱塞“全权”来拍摄这部关于核力量对人类的影响的影片。
    道伊奇说,他“出于一种人类的责任感”而向麦克米伦、戴高乐、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发出了呼吁。道伊奇说,打算邀请国际机构以及日内瓦裁军会议的代表在4月份来观看《选择生命》英语版的首次演出。


    【法新社法国尼斯4月29日电】毕加索今天在这里宣称,他发明了一架“绘画机”,也许会使艺术世界起革命。这位世界著名的八十三岁老艺术家,在这里附近他的别墅隐居数月之后,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出现,他说,他发明了一架用“字盘操纵”的机器,能将预定的色彩和形状发射在画布上。毕加索说,他已经运用这架初步设计的机器,完成了他自己的一部份创作。
    这位艺术大师说,这架机器将使艺术家“消除内心发生灵感与用手刻划出来之间的时间损失”。


    【路透社戛纳5月23日电】意大利影片《豹》今天获得了在这里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金质棕榈叶奖。
    法国女演员玛丽娜·弗拉迪由于在意大利影片《女王蜂》的表演而获得最佳女演员奖。
    英国的理查德·哈里斯由于在影片《这种体育生活》中的表演而获得最佳男演员奖。
    《豹》是由卢契诺·维斯康提监制的,讲的是加里波的时代一个西西里王子衰落的故事。
    这部影片是根据朱塞佩迪兰佩杜萨的畅销小说改编的。
    【法新社戛纳5月23日电】小林正树拍制的日本影片《切腹》以及沃伊季赫雅斯尼拍制的捷克影片《有一天一只猫……》获得了评判委员会颁发的特别奖。
    其它在历时两周的电影节闭幕时正式宣布获奖的影片是:
    描写一个革命时代的最佳奖:苏联斯·萨姆索诺夫拍制的《乐观的悲剧》。
    最佳剧本奖:由(法国人)亨利·科尔皮导演的罗马尼亚影片《CODINE》,这是根据伊斯特拉蒂的小说改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