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2月12日参考消息 第1版

    【路透社北京11日电】北京报纸今天刊登了印尼共产党第二副主席约多最近发表的一次讲话的摘要。约多最近曾领导一个代表团到这里来。
    这里的外交观察家们说,根据所报道的摘要看起来,约多所采取的路线密切地近似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南斯拉夫“修正主义”问题上的路线。
    【美联社东京11日电】(记者:约翰·罗德里克)共产党中国星期一间接地表明,它认为苏联弃绝南斯拉夫是解决中苏思想争吵的首要条件。
    它是在官方的北京《人民日报》在关于印尼共产党第二副主席约多的讲话的一则报道上所用的一个长标题中这样做的。
    代表中国共产党说话的这家报纸在关于这篇讲话的长报道上所用的标题是:《对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者的批判不能翻案。世界革命力量决不容许铁托集团输出反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分歧只能根据莫斯科宣言和声明来解决》。
    标题表明,北京到目前为止仍拒绝改变它在这一争执中的不妥协态度。
    由于约多就在三星期以前刚刚在中国会见了中共首脑毛泽东并且受到了隆重的欢迎,这一标题上的评语的分量就更重了。从他的讲话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重复了毛在思想争吵中的路线。
    约多用最激烈的字眼攻击了南斯拉夫。约多说,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的纲领“是彻头彻尾修正主义和叛逆的”。
    【美联社东京11日电】(记者:约翰·罗德里克)红色中国星期二把苏联弃绝南斯拉夫作为解决现在撼动着国际共产主义的思想争吵的头号条件。
    北京《人民日报》说,“对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者的批判不能翻案。”
    1957年和1960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党的会议曾谴责南斯拉夫“修正主义”为对国际共产主义的主要威胁。
    苏联共产党星期日针对中国的指责为南斯拉夫进行了辩护。
    苏联总理赫鲁晓夫最近已欢迎南斯拉夫重回国际共产主义的怀抱,这一行动遭到了北京的激烈的批评。
    新华社星期一充分地并且以赞同的态度报道了印尼共产党第二副主席约多在星期六发表的一次讲话。
    印度尼西亚的大共产党在中国同俄国的争执中支持中国。从北京电台给予约多的谈话的待遇上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观点反映了毛的观点。
    【合众国际社东京11日电】(记者:查尔斯·史密斯)红色中国今天在对俄国表示愿意讨论思想分歧的建议的一种转弯抹角的反应中声明,它无意改变它的立场。
    但是,中国人并没有拒绝讨论。
    《人民日报》说:“对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者的批判不能翻案。”
    《人民日报》的话是在一则报道的标题中发表的。这则报道是约多2月6日在雅加达的一次讲话的长篇摘要。
    约多的讲话对北京在思想争执中的立场给予了相当坚决的支持。
    约多警告说,共产党的“分裂就是失败”。他要求团结。
    他采取北京的路线说:“在制造分裂者的队伍中,南斯拉夫现代修正主义者占有很高的地位。他们企图破坏社会主义阵营,破坏各国共产党的团结。”
    约多坚决支持北京路线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一点是关于通过武装革命扩展共产主义的必要性的一点。他也提到古巴的“姑息”。
    他说“斯大林格勒的精神永垂不朽”,这样一来就给了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很猛的一击。俄国人已给斯大林格勒改了名字。


    【本刊讯】英共《工人日报》11日刊载该报驻北京记者布雷克10日北京电讯,题为《中国人得到的食品改善的消息》,全文如下:
    中国悠久历史上的两大问题粮食和农业仍然是这里的大消息。紧接着两周以前增加配给量之后不久,昨天又宣布食品配给量增加。
    北京每人有半斤猪肉(比以前将近增加一倍)或一斤牛羊肉。粮食配给一半可以买面粉——这是多数华北人民很欢迎的一个改变。
    如果不买黄豆可以再买二两食油,配给量增加了一倍。
    其它好消息是华南旱情缓和,多数省份及时得到春雨,可以早日进行播种。华北旱情严重,不过东北下了大雪。


    【本刊讯】《印度快报》9日发表社论说:“莫希的事态发展表明在亚非团结组织中出现一种不安局面,这种局面就是它实际上已被中国人俘虏,中国人似乎在把政策、甚至议程强加于会议。正是中国人应当对拒绝新加坡和马来亚代表团负主要责任,并且正是他们阻挠在会上提到六个科伦坡国家就中印边境争端进行的值得赞扬的和无可疵议的调解努力。”
    《政治家报》9日发表社论说:“甚至在印度代表团退出之前,莫希的亚非会议便从来没有看起来好像会对印中边界争端的任何解决有很大贡献;甚至连科伦坡会议在这个问题上的作用以后都会看出是微小的和不足道的。……由于有着欧洲长期控制的经历,所以一直存在一种看法,认为亚非各个不同的民族之间有着某种联系。近几年人们一直在如此顽强地抱着这种看法,以致在中国入侵印度的时候,人们的反应是普遍感到震惊,而在那以后,却不幸地很少有亚非一致谴责侵略的迹象。……时间可能已经到了,应当问一问这种大量浪费神圣的外汇在世界上到处乱跑来推销印度在中印冲突上的立场的做法,究竟有什么报偿。……如果问题提到联合国去,那么在联合国大会中争取表决票,根据一切实际的理由来看都将是正当的。在中国问题上,印度在安理会至少已经有两个——可能是三个——支持者;因此没有必要为到其他各地争取支持而付出无止境的代价。最近关于不结盟的许多谈论——反对它的以及支持它的人们的谈论——都是空谈,是由于一种根据最近的事态发展不应有的孤立感而产生的。”


    【合众国际社达累斯萨拉姆10日电】当印度人听说他们关于中印边界冲突的提案未被通过的时候,印度的胜利今晚转变为愤怒和辛酸的失败。
    会议主席坎博纳在闭幕会议上说,印度提案未被接受。
    早些时候,印度代表团长拉尔对合众国际社记者说,他的代表团在抵制三天和它的提案被接受之后,已回来参加会议。拉尔叫嚷印度人“受骗了”
    【法新社内罗毕12日电】印度出席莫希亚非会议代表团团长拉尔星期一说,印度人“受骗了”。
    他说,他们在退出会议后又回到会议桌旁,是因为有人告诉他们说,共产党中国代表已接受印度关于中印边界纠纷的提案。
    以后他们发现接受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提案。
    拉尔说,他的代表团将向开罗会议书记处抗议改变提案的方法,可是印度不会退出这一组织。
    拉尔是在归国途中经过内罗毕的。
    【美联社莫希11日电】出席亚非团结会议的代表们星期一开始乘坐成群结队的公共汽车和汽车动身离开这里。几乎每一个人都是高兴的,因为这次会议好像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摸彩游戏——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些东西。代表团中最高兴的是非洲代表团。
    没有摸到彩的只有印度代表团和新加坡—马来亚联合代表团。
    会议的一项建议(更不用说是决议)事实上规避了中印边界问题,而来自新加坡和马来亚的人们尖锐地发表了一篇最后声明,而谁也没有真正就这项声明的任何内容受到磋商。可是他们仍旧以法通过了数目惊人的决议而没有进行任何表面上的讨论。


    【本刊讯】美《国民前卫》周刊7日以《中印争端》为标题刊载一封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读者的来信,全文如下:
    我愿意表示同意1月24日发表的张××为中国在中印争端中的立场辩护的来信。阶级分析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已过时得要把对各国政府的任何阶级分析都丢出窗户?
    苏联甚至在给尼赫鲁米格式飞机、给他建立米格式飞机工厂,使他有较好的准备来打一个工人同胞的国家。
    印度是一个由它的统治阶级执掌并为这个阶级服务的资本主义国家。我认为人们应当把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从书库中拿出来,重温一下。G.C.


    【美联社台北8日电】宋子文星期四到达台北进行一次没有预报的访问。
    宋上一次访问福摩萨是在1949年,国民党政府从大陆转到这里以前。
    蒋夫人的另一个亲戚孔祥熙已在10月23日到达福摩萨,据有些消息说,他打算不定期待下去。
    【本刊讯】香港《真报》10日刊登台北航讯报道:“我国(蒋帮)修改中美联防协定以便利反攻的呼声甚高。孔祥熙早于月前抵台,而宋子文亦将返台。据传,宋子文将任驻美大使,而孔祥熙将任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的顾问。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亦将易人,由蒋廷黻回任。刘锴将返回驻加大使的原职。
    “1954年中美联防协定签署时,宋子文是反对最力之一人。当时曾有密函致蒋总统,主张将联防协定提高为军事攻守同盟。
    “到去年年底,宋氏再有密函致蒋总统,认为由于苏联与中共之裂痕,……以此请求修改中美联防协定,现是最好的时机。宋氏并提出了两步骤,第一步先将我国反攻的意图,通知美国,如美国不同意,第二步,便提出修改。
    “中美联防协定,原非不能修改的。修改的程序是,任何一方先行提出,如不得对方同意,则一年之后,便自动废弃,如得到对方同意,则立刻可以废弃,有不少的立法委员,主张无论如何先将放弃的意图通知美方,而宋氏如任驻美大使,此举将为就任后之第一项工作。”


    【本刊讯】香港《风云茶座》杂志1月22日题为《孔祥熙返台的内幕》的文章说:“孔氏归来之不寻常,是大家知道。据权威方面的消息,就是蒋介石先生于去年5月开刀之后,健康与日而衰退,为了蒋交他管理之财产,不能不有所交代的。又夫人宋美龄女士,传闻已代行总统职权,使经国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甚或予陈诚以难堪。盖以台湾之局,圈子已小,那容再有分裂?蒋先生亦知经国过去,做到了天怒人怨,海外人士离心,担当大事,恐有变故。于是,孔氏以老成的地位,不得不被召归来,托以将来,万一不测,要他与宋美龄、陈诚协力扶助蒋经国,亦即所以成全蒋经国也。”


    【本刊讯】《印度时报》9日刊登了一篇题为《莫希》的社论,社论说:“作为说明为什么不应进行这些事情的例证,莫希亚非会议能达到非常有益的目的。新德里可能已经在问自己,印度代表团是否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它有热情和诚意,但是缺乏同样必要的认识:什么是适当的行动。不顾局势和情况而激烈地为一种立场辩护并不总是最有效的武器。亚非人民团结大会是以必然会引起争吵的言词提到边界争端的适当讲坛吗?这个争端很难是‘团结’的例子。
    “重申印度的立场并企图在会议声明中提到中国危机在目前能得到什么好处呢?……而且,这对印度参加亚非人民团结组织的事务是必要的或适宜的吗?这个组织不代表各成员国的意见,而且它目前只是以陈词滥调恶毒地谴责西方‘帝国主义’而著名。在这种温室气氛中,讨论克什米尔问题或讨论中印争端都是无用的。新德里应当再次仔细考虑一下这种假定:参加这些事务对证实印度作为致力于亚非团结理想的亚洲国家的诚意是重要的。戏剧性的抗议、退出、激昂的争论和针锋相对地争论都不是明智的外交手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