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18日参考消息 第1版

    【路透社北京17日电】(记者:凯利特—朗)当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3年会议今天在这里正式开幕时出现在中国领导人之中的时候,他受到热烈的欢迎。
    今晚的简短官方公告说,这次代表大会在副总理和经济专家李富春作了经济问题的报告后,立即进行工作。代表大会接连两年举行秘密会议禁止一切外国观察家参加。这次大会有1,000多名代表出席。
    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除了毛以外,出席的领导人包括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和总理周恩来。
    在过去两天举行的一系列高级预备会议上通过了议程,人们认为议程包括外交报告、预算报告和中国经济计划进展情况的报告。
    外交观察家们认为,大概不会公布这些报告的详情。
    【路透社北京16日电】(记者:凯利特—朗)这里的外交观察家认为,人大议程包括一个外交报告,预算报告和关于今年和明年的经济计划的报告。
    但是他们认为这些报告的细节不会发表,因为看来中国领导人还不准备在目前透露统计数字,尽管经济情况现在好转了。
    【法新社北京5日电】(记者:马居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不到两星期就要在这里举行。
    不管是在去年4月举行的人民代表大会上还是在1960年3月份举行代表大会以来的任何其它场合,除百分比外,一直没有公布数字。
    这里的大部分外国专家认为,现在可能会公布一些生产数字,特别是关于全国农业成就,据说,尽管中国的某些地方气候不好,华北还有水灾,但是今年的农业成就是令人喜悦的。官方已经说过,某些农业生产已经取得了比1957年更好的收成,1957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工业和对外贸易方面的显著进展,尤其是一般粮食情况的巨大改善,无疑将在政府向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中居于首要地位。由于成就很大,政府的“总路线”(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在其它方面——像对外政策——没有问题也会完全得到赞同。
    【南通社北京16日电】新华社报道,人大四次会议今天举行了预备会议。人们对代表大会抱有可以理解的兴趣,但由于没有公布议程,这里的观察家都在自己对代表大会将要讨论的问题进行估计。


    【路透社北京15日电】(记者:凯利特—朗)中国今晚显然已经立即拒绝了赫鲁晓夫最近提出的关于结束意识形态争端方面的论战的呼吁。
    官方的新华通讯社在一则消息中说,这种呼吁“只不过是”掩盖苏联领导人“更加猖狂地进行反华活动的手段”。这是自从赫鲁晓夫先生在10月27日提出这种呼吁以来这里第一次提到这件事。
    【路透社北京15日电】中国的官方通讯社今晚说,俄国关于停止中苏争论的呼吁“不过是掩盖他们更加猖狂地进行反华活动的手段。”
    新华社说,证明这一点的是,甚至在苏联领导的“停止公开争论的呼吁”以后,“苏联报刊仍然在进行着猖狂的反华宣传”。它说,甚至在庆祝10月革命46周年的时候,苏联报刊也不肯中止一下它们的反华宣传。


    【路透社北京15日电】中国报纸本星期继续转载外国共产党刊物的文章,这些文章批评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苏联领导人以及一般“现代修正主义分子”。
    这里的外交观察家认为,这进一步证明,中国在意识形态争端中的立场没有改变,尽管在上星期莫斯科庆祝十月革命时,中国向苏联领导人发出贺电。
    《人民日报》今天用将近整整一个版转载北朝鲜党报的一篇文章,批评“现代修正主义分子”并且要求对共产党人加强“阶级教育”。昨天,它转登在伦敦出版的《马来亚箴言》的长篇文章。这篇文章借十月革命周年激烈地指名控诉赫鲁晓夫。
    观察家们认为,仅仅是由于外交礼貌起见,中国在庆祝十月革命时避免公开批评苏联领导人。
    然而,一切贺电、讲话、社论和文章都是谈中国同苏联人民的友谊和团结,而避免称赞,甚至避免提到赫鲁晓夫或苏联领导,这同他的前任列宁和斯大林形成对照。这符合中国在同苏联领导人的论战中一贯采取的态度。
    中国人在庆祝十月革命时表明,十月革命是各国共产党的节日,而不仅仅是苏联国庆节。列宁是十月革命的策划者。中国对赫鲁晓夫的基本批评是,他歪曲和修改了列宁的教义。
    《马来亚箴言》刊登的文章说,“伟大的十月革命的精神是不可战胜的……当乌云消散的时候,在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的辽阔的国土上必将重见光明。”换句话说,当赫鲁晓夫的政策被改变时,在苏联国土上将重见光明。
    【美联社东京14日电】(记者:罗德里克)赤色中国星期四发表了一篇指责赫鲁晓夫命令共产主义阵营攻击北京的文章。新华社广播了这篇在伦敦出版的《马来亚箴言》的文章。
    《马来亚箴言》的性质还没有查明,但它一再刊登亲华的文章。《马来亚箴言》使人毫不怀疑,它认为是赫鲁晓夫使天空布满了乌云。


    【中央社台北14日电】中国国民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4日上午听取了参谋总长彭孟缉同志所作的军事报告。
    彭孟缉报告时并以彩色幻灯片作说明,曾就六年来的国防措施,国军重大兴革事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及匪军现况加以分析。
    他表示,今后国军努力的方向,将加强敌后作战,扩大海空突击渗透,建立攻势思想,检讨反攻作战计划,积极完成人事战备,并加强物力动员。
    【中央社台北13日电】中国国民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今日下午举行第二次大会,由陈副总裁主持,听取了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唐纵的党务报告,并加以检讨。
    唐秘书长在检讨过去六年来的工作后,并提出了下列五项今后努力的工作目标。
    第一、策进政治作战,并进行思想战,以配合军事战。
    第二、加强革新运动。
    第三、团结全国力量。
    第四、扩大民生建设。
    第五、讲求工作方法。


    【本刊讯】蒋帮《联合报》9日报道:
    蒋总统8日召见行政院副院长王云五,对王氏请辞副院长事,加以慰留。
    总统与王副院长晤谈半小时许,总统除对王氏慰留外,并对其五年来处理政务之辛劳,加以慰勉。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7日报道:
    台北消息:《大华晚报》3日载称,王云五上月23日一度提出辞职后,迄今仍未打销辞意。
    他在住宅的书房里对该报记者谈话时,语词中充满悲叹情绪。他说:“我这个书房是我家中拥有‘治外法权’之地,一张纸或一本书随便放置,都不许家人稍事移动;所以尽管图书满地,也不许老太婆’干涉我。”他说:“我将来没有办法的时候,可以卖字糊口”。
    他说他从政的滋味是“艰苦”的,如今“倍感艰辛”。对于“骄奢淫佚的社会风气”(按指台湾官场),他“甚表痛心”。


    【中央社台北十六日电】美国军事和经济援华调查团于十六日飞到台北,调查中华民国将来需要美国军经援助方面的实况。
    据台北美国新闻处处长对中央社记者说,这个调查团将在华停留数周,就美国军经援华的事和中国政府官员广泛交换意见,他们也将参观台湾的工业建设和美援计划的进行情形。
    这个由六人组成的调查团团长是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委员叶格尔,他曾任美国务院远东事务局东亚事务司司长。


    【中央社台北十五日电】美军太平洋区陆军总司令柯林斯上将夫妇今日结束三天访华的行程,坐专机取道香港飞往西贡。
    柯林斯上将曾拜会中美高级军事首长,参观军事演习。


    【本刊讯】法《费加罗报》16日以《法国即将承认北京吗?》为题报道说,法国前总理埃加·富尔昨天离开新德里,他给印度政界人士留下的印象是,法国可能迅速承认人民中国政府。
    【路透社巴黎16日电】据这里的官方人士说,看来,现正准备迎接法国对华政策出现新的情况。看来,还谈不上外交承认。但是,据说,它可能支持中国参加联合国。
    戴高乐总统特别对前总理富尔在访问北京和新德里后将报告的东西感兴趣。
    【本刊讯】英《观察家报》17日刊载该报记者16日从德里发出的一则报道,题为《戴高乐打算承认北京》,摘要如下:
    前法国总理富尔的印度之行使印度领袖有充分理由认为戴高乐总统打算不久承认中国共产党政府。
    富尔给人的印象是,建立外交关系的一切障碍都已消除。他已利用这次机会来了解德里在(法国)宣布承认的消息时有何反应。
    【本刊讯】印《爱国者报》11日的亚格拉电讯报道:“前法国总理富尔9日对记者们说,他预料中国对印度的政策在最近的将来不会改变。
    “他拒绝谈中印边界争端,但他说,在他最近访华期间,中国领导人向他说明了中国的观点。他表示希望目前中印边界上的沉寂和两国奉行的和缓政策最后会导致圆满的结果,因为和平对中国的进步来说是和对印度人民一样重要的。”
    【本刊讯】法《世界报》8日刊载该报特派记者让·韦茨的一篇报道,摘要如下:
    富尔自从他得到了在中国访问以及同毛泽东会谈的特权以来,就成为很多人都想更好地了解北京领导人的态度的世界一部份地区中人们最爱向其提问题——如果不是最爱向其讨好的政治家。这一点,不仅印度方面是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苏联方面也是如此,只需从苏联驻德里大使坚持要邀请富尔参加十月革命节传统的招待会一事就可以肯定这一点。


    【本刊讯】《锡兰时报》1日在每周一次的、由马科波洛撰写的《亚洲一周》专栏里刊登了一篇评论,标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会议》。评论说:
    不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什么决定,它都将对全世界有重要意义。
    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这次会议,是因为它将是在共产党在中国问题上摊牌的前夕召开的。人们认为俄国很可能召开一次世界共产党会议,制定有关中国问题的正式路线。
    预计中国将要采取的新政策将更为强调自力更生。
    【共同社东京15日电】莫斯秒14日电: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会)将从16日起在北京举行会议。苏联迄今为止没有就这次大会报道过任何消息,因此一般国民连举行这次大会这件事也不知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苏联对这次大会完全不注意。倒不如说,恐怕应当认为,这表明了克里姆林宫的这样一种态度:一面参照目前阶段中苏关系的情况,对大会给予密切的注意,一面要悄悄地注意这次大会的进展情况。莫斯科根本不了解这次人民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不过,人们估计,重新制订由于最近几年农业歉收、苏联削减援助而失调的中国的国民经济计划,将会成为讨论的中心问题。
    但是,如果中国在长期国民经济计划中提出“自力更生”的方针,那么就可以预料讨论会涉及当前的中苏关系,因而苏联对这一点是非常注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