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16日参考消息 第1版

    【合众国际社东京15日电】共产党中国在今天发表的中尼联合公报中保证,它“绝不以大国沙文主义态度对待尼泊尔”。
    联合公报说,两国“重申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信守不渝”。
    新华通讯社广播了联合公报全文。东京收听到这则广播。
    新华社援引公报的话说,“中国方面重申对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所奉行的和平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的充分尊重和支持,并且庄严宣布,任何大小国家都必须平等相待,中国绝不以大国沙文主义态度对待尼泊尔”。
    它还说,两国“一致认为,维护国际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迫切要求,为此,必须结束殖民主义,反对侵略战争,各国之间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
    联合公报说,“双方对两国间现存的友好关系正在得到巩固和加强的情况表示满意。”
    尼泊尔说,它支持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
    联合公报在谈到中尼边界条约时说,“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已经获得双方都满意的解决。”
    它还说,国王已邀请共产党中国主席刘少奇和总理周恩来访问尼泊尔,“他们愉快地接受了这项邀请。”
    【新华社卡拉奇14日电】《新光晚报》昨天在题为《良好决定》的短篇札记中说,“中国和尼泊尔现在解决了埃佛勒斯峰问题,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和中国的周恩来在北京签署了一项条约。
    “这个争端是:中国声称埃佛勒斯峰直到南坡属于中国,可是在周恩来在1960年访问尼泊尔期间,有关双方规定,找出这个问题的某种解决办法,在这以前,未标明边界的地区受双方共管。然而,马亨德拉国王拒绝这个建议。他重申,埃佛勒斯峰属于尼泊尔,因此这个问题一直拖延到尼泊尔国王访问北京,现在中国和尼泊尔就这个问题签订的条约有利于尼泊尔。
    “这表明,赤色中国赞成友好地解决边界争端,它的政策是合乎情理地考虑对方的论点,可是它不喜欢印度为了解决边界问题所采用的恐吓手段。现在大家都知道,以武力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论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印度直到现在并没有认识到这个真理,这一点从它对克什米尔的政策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我们希望,中国和尼泊尔友好地解决边界问题
    ——这是强国和弱国在公正和正义的原则上解决争端的光辉榜样——会成为亚洲解决各个争端的表率,人们会追述,在早些时候,中国同缅甸也签订了一项类似的豁达的条约。”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15日电】前来这里参加苏共22次代表大会的共产党中国的总理周恩来,今天在到达伏努科夫机场时受到赫鲁晓夫总理的欢迎。
    苏联和外国的代表团大部分已经到达莫斯科。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15日电】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前往莫斯科参加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的途中,今天到达西伯利亚的伊尔库次克。
    周恩来率领着一个人数众多和有高度权力的中国代表团将参加在代表大会之后举行的共产党各国会议。还预料这个代表团将一直留下来参加11月7日苏联革命的周年庆祝活动。
    另外一些共产党的高级人物正在川流不息地到达莫斯科。
    【法新社北京15日电】新华社宣布,周恩来总理星期日乘飞机离开这里前往莫斯科,他将参加苏联共产党第22次代表大会。
    这家通讯社说中国代表团其它成员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长彭真,政治局候补委员康生和中央委员刘晓及陶铸——前者也是中国驻莫斯科大使。
    它又说,到北京机场为周恩来送行的有:人民中国主席刘少奇和其它许多中国领导人。
    对周恩来说来,这次不是第一次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他参加过1959年1月至2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21次代表大会。那一次他颂扬了中苏友谊,解释了中国的人民公社制度。
    在21大以后,周同苏联签订了一项协定,规定苏联给予中国经济援助并给予50亿卢布的新贷款。


    【法新社伦敦15日电】刚从中国作长途旅行归国的蒙哥马利今天开始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发表一系列文章,详细叙述他在这个国家的经历。这位元帅与“田间的农民、工厂的工人以及政治领袖谈过话。”
    他在他的文章里说,“不要轻视也不要低估这个将近七亿人口的大国。由于连续歉收,中国人民在过去三年中遭遇了困难,但是北京中央政府牢固地控制着。谈什么大规模饥饿、严重疲乏、麻木不仁和全国不安定的都是荒谬的,也许甚至是危险的。”
    【路透社伦敦15日电】《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员评论今天该报刊载的蒙哥马利文章说:
    “蒙哥马利说,他的结论之一是,中国人想在他们的南翼建立一个从缅甸到朝鲜的中立国家‘免疫地带’。
    “由于形成中国南翼的这些国家中存在着敌对的美国力量,他们是不会安心的,这是容易理解的。
    “但是美国人也有感到不安的正当理由。
    “如果认为他们的猜疑是没有根据的而加以忽视,那就是轻率的。”


    【印度报业托辣斯新德里13日电】新德里权威人士欢迎今天在北京和加德满都发表的中尼边界条约。
    该条约除了解决尼泊尔的边界争执以外,看来还有力地支持了印度的一种论点,即它同中国的边界是为传统和习惯所十分确定了的,在整个喜马拉雅山脉一带都是根据高分水岭原则。
    这里还在研究条约的详细内容。
    据悉,尼泊尔一直都把谈判的进行情况详尽地告知印度。
    边界条约关于西面印尼中三方会合点和东面印(锡金)尼中三方会合点的措辞虽然相当含糊,可是看来是同印度自己关于这些会合点的论点相一致的。但是,人们正在等待着看到条约中的边界详图,以了解这些会合点在地图上倒底是怎么画的。
    【本刊讯】《印度斯坦时报》14日自加德满都报道说,“据这里的外交观察家说,中尼边界条约清楚地证明印度在同中国的边界问题上的立场是正确的,并且使后者遭到这种指责:它在同印度打交道时有两种标准。”


    【日本广播协会电台12日广播】日本外务省人士就陈毅外长的谈话发表谈话如下:
    “陈毅外交部长呼吁举行美中外长级会谈的目的,在于同苏联最近提出的举行美苏谈判的主张统一步调。如果美国表示不赞成,中国就肯定会谴责美国拒绝协商。陈毅外长提出的关于把驻台美军调往日本、冲绳或菲律宾的要求,毕竟只不过是在重复中国方面一直要求美国放弃台湾的主张,这是美国根本不能接受的建议。”
    【日本外务省电台东京13日电】《朝日新闻》13日社论,题:《在共产党中国拥有核武器以前》。
    共产党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对路透社总经理说:“共产党中国拥有原子弹,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一点所具有的意义是严重的。这可能是对国际政治局势抛出的一个观察气球,即使说几年以后才能成为事实,但是在我们来说,却不能不坦率地抓住这个谈话而加以考虑。
    陈毅说,“目前的危险是,只有少数国家拥有原子弹,因此,如果中国拥有原子弹的话,那么,战争的危险将会减少。”我们认为,这个理由是错误的。
    如果共产党中国拥有核武器,那么,亚洲形势不会不发生重大的变化。对此感到威胁的各国,大概会产生要实行核武装来对抗的动向。这种恶性循环,恐怕不是所谓恐怖的平衡等等那样简单的事情。在变成恶性循环以前,防止这种动向,是绝对必要的。


    【法新社新加坡15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以西药同传统的中药相辅相成方面的大胆实验中正在取得显著的进步。
    这是印度尼西亚卫生部长沙特里约在对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香港进行一个月的访问后在归国途中在这里透露的。
    他又说,他将把一些中国古老的治疗方法介绍到他的国家去。
    部长评论说,“中国在医药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步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印度尼西亚卫生部长透露,他的政府希望成立一个泛亚洲组织来促进医药方面更密切的合作。据他说,如果亚洲国家把它们在预防性医药方面的资源和知识汇集起来,它们可以得益。他又说,他将“有机会就采取第一个行动来实现这个目标”。


    【新华社香港12日电】据香港英国当局新闻处消息,香港医务总监麦敬吋今天宣布,自9月24日以后,香港已无霍乱症发生,由即日起香港为“霍乱传染区”的名称宣告解除。
    新闻处的公报说,自8月16日香港发生霍乱症以来,共有患者一百二十九人,其中有十五人死亡。
    香港新闻处的消息说,来往香港、澳门之间的疫症检查制度也同时取消。
    另据香港报纸报道,澳门卫生厅长马丁11日宣布,从12日起宣布解除澳门为“疫区”。


    【中央社纽约4日专电】《生活》杂志在其10月6日一期中将该杂志记者墨裴访问蒋总统的经过当作该刊的《本周特写》。
    《生活》杂志在其封面以如下的标题吸引读者对墨裴的专文的注意:“值此(联合国中)有关中国问题的斗争正趋炽烈之际——一次面对面的谈话——蒋总统的坦诚之言”。
    为了推广这一期的销路,《生活》杂志在今天的《纽约时报》及《先锋论坛报》刊登一幅整页的大广告;该两幅同样的广告都附刊一幅三名中国战士在金门的岩石丘陵地的壕沟中的照片,在该照片之上是用最大号标题字排着的蒋介石总统字样。
    【中央社纽约3日专电】今天出版的《时代》杂志刊出占一整页的巨幅广告,要求读者注意蒋总统对《生活》杂志发表的重要谈话。


    据说叶转交了肯尼迪要蒋帮不要对蒙古参加联合国问题行使否决权的信件
    【合众国际社台北14日电】蒋介石委员长今天同国民党中国驻美国大使叶公超进行了商谈。
    据说叶公超向蒋介石汇报了想让外蒙古加入联合国的活动的情况和他在本周早些时候离华盛顿以前同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进行的会谈。
    【路透社台北14日电】叶大使今天把美国总统肯尼迪和国务卿腊斯克的亲函交给了蒋总统。
    据非官方的然而通常可靠的人士说,这两位美国领袖都强调美国不会抵制外蒙古加入,并且劝国民党中国政府不要使用否决权。
    【合众国际社台北15日电】国民党中国驻美大使叶公超今天同副总统陈诚就外蒙古和赤色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举行三天来第四次会谈。
    台北报纸报道说,叶回国的结果将是台北政府改变政策。它们预言,国民党政府不会对外蒙古申请人会问题行施否决权。
    英文《中国日报》说,“有理由相信,政府在行施否决权阻挠外蒙古加入联合国的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在软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