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26日参考消息 第3版

    【法新社巴黎24日电】戴高乐和夫人今晚到外交部出席赫鲁晓夫招待他们的宴会。
    赫鲁晓夫和夫人在外交部的门口接待了他们。
    在他们握手互相致意时,聚集在外面的群众高喊着“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其中夹杂着“戴高乐万岁”的喊声。
    宴会后一位苏联人士说,宴会上的气氛是极其融洽的。宴会后没有发表讲话,只是互相敬了酒。
    【法新社巴黎24日电】赫鲁晓夫今晚在外交部举行的宴会结束后在他同戴高乐干杯时,提到了1944年法苏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他在这次访问期间第一次提到这个条约。
    戴高乐在致答词中,援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好和平的作家亨利·巴比塞的话,这位作家说,人是“健忘的机器”,戴高乐又说,他个人认为,人也是“有记性的机器”。他说,“自从我有幸得以结识赫鲁晓夫总理以来,我已经学到了许多东西。我希望,我们全都抱着这种希望,我们会学到有益的东西。”


    【路透社巴黎24日电】赫鲁晓夫今天下午在巴黎市政厅为他举行的招待会上主张法苏联盟。
    他再次讲到反对“德国军国主义”,并说鼓励德国军国主义是“一种危险的态度。”
    他说,他了解法国的地位——它同英国和美国有着同盟关系。他不想分裂这个同盟。
    他说,“我不反对德国,也不反对德国人民,我反对的是军国主义”。


    【新华社波恩23日电】西德“世界报”今天以“这关系着德国”为题就赫鲁晓夫访法发表社论。社论认为,赫鲁晓夫将“用力捣毁德法关系”并唤起有关“德国威胁”的“回忆”。
    “波恩评论报”社论说:赫鲁晓夫“将尽一切力量向西方阵营打入一个楔子,并以“德国威胁”来离间阿登纳和戴高乐。但法国人今天已经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同德国保持亲密和充分信任的合作,是多么重要和必要”。
    “德意志报与经济报”“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评论报”也发表社论,论调基本上都是一样。
    【新华社波恩22日电】最近波恩政府方面对赫鲁晓夫访法的主要反应是感到不安,担心访问结果会使法国和西德的关系“变冷”。


    【法新社巴黎23日电】所有的巴黎报纸今晨都评论赫鲁晓夫的访问。
    “战斗报”写道,会谈将只讨论最高级会议的筹备工作。赫鲁晓夫将谈到柏林周题,这是针对着波恩,针对着法德之间离奇的亲善。
    报纸继续写道,相反地戴高乐将不再隐瞒他的观点:在敌对的大国之间出现一个巨大的欧洲缓冲地带。
    “今日巴黎报”认为,如果缓和仅建立在两大国之上,这种缓和将是幻想。
    “震旦报”认为,大西洋联盟的瓦解是不能想像的。


    【本刊讯】巴黎“世界报”3月12日刊载驻雅典特派记者写的通讯:“华盛顿赞成希腊同邻国之间的关系正常化”,摘要如下:
    苏联外交界曾几次努力使巴尔干各国之间的关系正常化,曾设法消除某些尖锐矛盾。但是苏联的步骤一直是无益的。
    今天,看来华盛顿似乎也向同一的方向提出了倡议。实际上,雅典外交界人士相当重视美国、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之间的关系最近的发展。不错,华盛顿还未同地拉那建立外交关系,但是,非正式的接触却增加了。美国人今后将出现在索非亚,他们已决定增加他们同巴尔干各国的贸易。在这种意义上,华盛顿似乎鼓励希腊人消除同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争端,这显然将便利于美国人向巴尔干进行和平渗透的努力。关于阿尔巴尼亚,华盛顿建议希腊不要提出一些属于感情方面的爱匹鱼斯领土问题,而希腊今天正是在这方面纠缠。关于保加利亚,美国人可能赞成同希腊的关系逐渐正常化,而开始时则建立两国之间的铁路交通关系,开辟第二条公路以增加边境的交通,开办电讯交通,进行文化贸易交流。
    这种改变方向,显然是希腊领导人所不高兴的,他们问道,华盛顿过高地估计在巴尔干行动的可能性是否走错了路呢。
    他们向美国人说:“请你们不要催促吧。我们比你们更了解保加利亚。”
    一切都取决于华盛顿是否接受这种观点。尤其是最高级会议是否将产生具体的结果。


    【中央社台北7日电】外交部政务次长周书楷于7日晨在外交部约见法驻华大使馆公使代办鲍濆裕,表示中国政府对法政府最近以安全问题为理由拘捕旅法华侨多人一事感到“关切”。
    按法警察当局借口俄酋赫鲁晓夫访法时的安全问题,拘捕外侨多人,其中有华侨数人被强迫运送到科西嘉岛监管,中国驻法大使馆已经奉中国政府之命,向法政府切实交涉此事。


    【英新处伦敦22日电】俄国驻英国新任大使索尔达托夫星期二到达伦敦。
    俄国新大使到达伦敦是审查苏英关系的适当时机。最近几年来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已经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公开地进行“冷战”的情况减少了。
    人们希望在他的任期内,莫斯科和伦敦的关系,的确还有莫斯科和西方的关系将继续发展。


    【法新社巴黎24日电】赫鲁晓夫今天同戴高乐举行了他第一次率直的政治会谈,但是关于他们这次约历两小时的私下会谈,没有发表任何正式声明。
    预料这两位政治家当已初步地表示了他们对世界各项问题的看法。
    今天下着冷得刺人的雨。只有一小批巴黎人打着雨伞等候在街上,在他从寓所驱车前往总统府时呼喊“赫鲁晓夫万岁”。
    苏联总理驱车前来时,戴高乐总统在爱丽舍宫台阶上光着头站在雨中迎候赫鲁晓夫。
    人们普遍推测,他们将集中谈德国问题——这是赫鲁晓夫自抵法国以来发表的讲话的一个主题。
    赫鲁晓夫离开时约有一千人聚集在爱丽舍宫外面,他显得很舒畅,向欢呼的群众招招手。
    【法新社巴黎24日电】一位官方人士今天说,戴高乐和赫鲁晓夫之间今天的第一次私下政治会谈进行顺利。气氛十分良好,特别舒畅。
    一位可靠人士说,两人讨论了德国问题和他们昨天公开讲话中提到的大部分问题,并探索了把“缓和”转变成“和解”——即从紧张局势的缓和转到国际和解——的可能性。
    赫鲁晓夫告诉了戴高乐他对第一天访问所获得的极良好的印象。
    他对于法国人民和当局所给予他的热烈欢迎表示深深的满意。
    两位政治家的这次私下会谈——只带了两名译员——
    涉及的问题很广泛。
    在两小时的谈话的开头,把德国问题作为东西方之间合作的主要绊脚石提了出来。
    【美联社巴黎24日电】戴高乐的一位助手在事后说,赫鲁晓夫和戴高乐的会谈是在非常友好的气氛中举行的。
    一些知情的法国人士概述戴高乐的基本态度如下:
    他认为,俄国人应该认识到,东西方必须学会容忍现在存在于两者间的某些重大分歧,并准备在此基础上走向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这位人士说,这些分歧中的第一个是戴高乐的这一态度:西德人不是侵略性的,东西方两个阵营的现实应当而且必须得到承认。
    【路透社巴黎24日电】苏联外交部新闻处领导哈尔拉莫夫今晚对记者说,今天上午赫鲁晓夫和戴高乐的会谈是“建设性的、严肃的和有益的”。


    【法新社纽伦堡23日电】西德国防部长施特劳斯星期二在基督教民主联盟的一次选举会议上,要求增加西德的国防预算。
    他说,西德国防开支丝毫也不过多,恰恰相反,还应增加这些开支,必须保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防御。


    【路透社巴黎24日电】赫鲁晓夫今天受到了他访法以来最大的一次欢迎,约有一万多名群众在他到达市政厅出席招待会时向他欢呼。
    包括大多数带着红色和三色花饰的劳动人民在内的群众在冷风中等待这位苏联总理的到来。
    在赫鲁晓夫讲话的时候,外面的群众要求他到阳台上来,有好几堆人唱起了国际歌。
    【合众国际社巴黎24日电】下午约有四万到五万人聚集在巴黎市政厅前面的广场上,等待赫鲁晓夫前来出席市议会的招待会。
    群众中一些强烈亲赫鲁晓夫分子几乎冲过布在市政厅门前警察的警戒线。警察在这一地区增派了一些人,并用摩托车来加强铁栏杆的防线。


    【美联社伦敦23日电】英国国防大臣沃金森星期三在下院说,并“不需要修改”西方依靠核威慑力量的政策。
    他重申,英国仍然坚持它1958年制订的保持核威慑力量——并且准备首先使用这个力量的政策。
    沃金森是在东西方裁军谈判正在进行的时候说这番话的,这就在外交官员中引起了一些惊异。
    他们倾向于认为,这是提醒莫斯科,盟国要保持它们的戒备状态,一直到就裁军和使东西方分裂的政治问题达成某种牢靠的协议。
    沃金森说:“……必须以盟国所掌握的全部报复力量来对付对西方的大规模进攻,必要时将包括使用远程的战略核力量在内。
    “后者保持高度戒备状态,是西方制止战争的力量的最重要因素。”


    【本刊讯】巴黎“战斗报”2月25日刊载了保罗·雷诺接见该报记者时的谈话,摘要如下:
    问:总理先生,你对中国侵入非洲有何想法?
    答:我将告诉你两年前我访问香港的情况,我们的一位非常卓越的一位谍报官员给我看了一份中国正式出版的世界地图,在这个地图上,共产主义国家是红色的:有十亿人口。绿色的是资本主义国家(西欧、加拿大、美国):六亿人口。此外所有的地方,这就是说南亚和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都是黄色,旁边注明:半殖民地国家。中国的目的是控制这些国家而同时对它们的政府说:“我们不是白种贵族,我们是和你们一样都是有色人种。”看来他们的计划是扼杀自由世界,不是通过战争而是在有朝一日他们控制了所有涂着黄色国家的时候,通过割断自由世界的原料资源来扼杀它。这一计划不是明天就能实现,但他们从今天就在为此而努力。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3月11日发表了哈希的一篇文章,题为“最高级会议的好处”。摘要如下:
    麦克米伦在下一次最高级会议上希望得到的驾乎一切之上的东西是,在这次会议以后的一个合理的间断时期——也许是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举行第二次最高级会议。他将认为设法筹开最高级会议的作法是很值得的,原因在于举行在即的最高级会议会对危机的潜在起因产生“阻遏影响”。
    自从就目前举行在即的最高级会议达成协议以来,我们一直在领略这种“阻遏影响”。
    今天的世界同过去一样到处潜伏着危机的起因。主要的麻烦问题仍然是柏林、对核武器的控制和中共的野心。
    最不容易看到的,但也许是最重要的阻遏影响大概是对共产党中国。
    共产党中国正在制造原子弹。莫斯科在试制新式武器。莫斯科和北京的特务正涌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东欧受到越来越紧而不是越来越松的控制。赫鲁晓夫在拉拢法国而恫吓西德。
    经常存在着这个令人苦恼的问题:在莫斯科忙于加紧其思想、政治和经济攻势时,缓和紧张的过程对哪一方更有利些。但是阻遏影响是可观的,因此麦克米伦希望以他的无休止最高级会议来使这种影响长期存在下去。


    【合众国际社纽约24日电】“纽约先驱论坛报”今天说,戴高乐和他的同僚们是非常现实的,以致不会受赫鲁晓夫关于不要重新武装德国的警告的欺骗。
    这家报纸社论说:
    “赫鲁晓夫谦和地提到法国和俄国是‘欧洲大陆上的两个最大的国家’,他几乎直率地警告不要重新武装德国。
    “对于许多法国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诱人的形像。这个形像肯定将遭到拒绝。
    “赫鲁晓夫去年访问美国的时候并未使美苏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他的法国之行的效果将是差不多的。
    “法国的皇帝和俄国的沙皇坐在一只船里决定欧洲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赫鲁晓夫的法国之行不会使基本局势有所改变,不会使基本分歧获得解决。因此他的访问不会使西方的团结有所动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