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59-08-06

1959-08-06新闻联播 文字版

美许多地方负责人纷纷邀请赫鲁晓夫前去访问

&nbsp&nbsp&nbsp&nbsp【美联社纽约4日电】越来越多的人邀请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在下个月访问美国时去看一看一些有代表性的美国城市。<br/>&nbsp&nbsp&nbsp&nbsp当苏联副总理科兹洛夫访问底特律时对他表示冷淡的底特律市市长马里亚尼说,他将把赫鲁晓夫当作“美国总统的贵宾而抱着庄重、尊敬和友好的态度接待他。”<br/>&nbsp&nbsp&nbsp&nbsp费城希望赫鲁晓夫去看一看自由钟和独立厅,后者是独立宣言签署的地方。<br/>&nbsp&nbsp&nbsp&nbsp农业地带城市衣阿华州马尔城邀请他访问“美国中心的这个有多种农业和工业的地区。”这个城市大约有二万人口。访问的俄国代表团对衣阿华州常常是很感兴趣的。”<br/>&nbsp&nbsp&nbsp&nbsp堪萨斯州劳伦斯商会主席彼得费希建议赫鲁晓夫访问堪萨斯州,那里可以看到在华盛顿或纽约所看不到的美国风光。<br/>&nbsp&nbsp&nbsp&nbsp彼得费希打电报给艾森豪威尔总统,要求他陪同赫鲁晓夫参观堪萨斯州。<br/>&nbsp&nbsp&nbsp&nbsp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新闻俱乐部邀请赫鲁晓夫在10月10日举行的俱乐部晚餐会上讲话。请帖已经发给苏联驻华盛顿大使馆。<br/>&nbsp&nbsp&nbsp&nbsp达拉斯·长桑顿说,如果赫鲁晓夫访问达拉斯的话,他将给他“同其他任何贵宾一样真诚的欢迎”。<br/>&nbsp&nbsp&nbsp&nbsp纽约没有发出任何邀请,但是市长华格纳说,如果赫鲁晓夫到这里来的话,这个城市将在国务院所要求的程度上正式进行合作。<br/>&nbsp&nbsp&nbsp&nbsp明尼苏达州华星顿邀请赫鲁晓夫参加每年于9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感恩节广播活动。这个节日往往有5万名左右的乡下人参加。<br/>&nbsp&nbsp&nbsp&nbsp【美联社波多黎各圣胡安4日电】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在9月访问美国时,在各州显然将得到热烈的欢迎。<br/>&nbsp&nbsp&nbsp&nbsp来这里参加第五十一次年会的州长们一般对这位俄国首脑将访问美国一事表示满意。<br/>&nbsp&nbsp&nbsp&nbsp然而,有一些州长并不如此,例如亚利桑那州州长保罗·范宁说,他决不有意请赫鲁晓夫访问他的州。<br/>&nbsp&nbsp&nbsp&nbsp范宁说,“我们不打算邀请他,但是如果他要来亚利桑那,我们会客气地招待他。”<br/>&nbsp&nbsp&nbsp&nbsp据报道,正在酝酿邀请苏联各共和国的首脑访问美国,或许参加明年的州长会议。这将具有对美国九个州长访问苏联进行答访的性质。<br/>&nbsp&nbsp&nbsp&nbsp【路透社旧金山4日电】旧金山市长克里斯托弗昨晚在这里宣布,在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访美期间,将邀请他来旧金山访问。

世界各国普遍欢迎苏美领导人互相访问

&nbsp&nbsp&nbsp&nbsp【本刊讯】苏美两国领导人互相访问的消息发表后,亚非许多国家普遍表示欢迎。<br/>&nbsp&nbsp&nbsp&nbsp印度——尼赫鲁接见法新社记者时说,“听到赫鲁晓夫将访问美国和艾森豪威尔将访问苏联的消息使我感到非常高兴”。他又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步骤,我希望两国领袖取得巨大成就”。他认为两位领袖会谈“将有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br/>&nbsp&nbsp&nbsp&nbsp印尼——外交部长苏班德里约欢迎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举行会谈。他说,“这次会谈也许不能够马上解决争端,但是是一个良好的迹象,那就是两国领导人认识到现在世界上起作用的势力的力量。”<br/>&nbsp&nbsp&nbsp&nbsp泰国——外交部官员说,互相访问“是一件好事,它将打破僵局”。<br/>&nbsp&nbsp&nbsp&nbsp日本——外务省欢迎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互相访问,认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最终可能改变苏联的政策”。但是外务省发言人警告说,“不能期望互相访问的结果会立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br/>&nbsp&nbsp&nbsp&nbsp菲律宾——加西亚总统说,两位领导人的互相访问“可能开辟世界和平的伟大纪元”。外交部长塞兰诺说,这是“日内瓦外长会议以来的最光辉的事态发展”。<br/>&nbsp&nbsp&nbsp&nbsp澳大利亚——孟席斯总理说这是“很好的消息。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的首脑会面只会得到好处”。<br/>&nbsp&nbsp&nbsp&nbsp阿联——开罗许多报纸都表示欢迎,认为这是“走向结束冷战的重大步骤”。<br/>&nbsp&nbsp&nbsp&nbsp土耳其——土耳其政府也正式表示欢迎。<br/>&nbsp&nbsp&nbsp&nbsp【美新处4日电】瑞典首相埃兰德说,这个决定是“理性的伟大胜利”。<br/>&nbsp&nbsp&nbsp&nbsp丹麦首相汉森说,这次相互访问表明有“一种现实感和真正的政治头脑。”<br/>&nbsp&nbsp&nbsp&nbsp【路透社华盛顿4日电】美国公安人员面临着他们历史上最复杂最危险的任务之一,他们今天开始为赫鲁晓夫下个月到这里来访问进行准备工作。<br/>&nbsp&nbsp&nbsp&nbsp在昨天宣布了美苏国政府首脑的拟议中的访问以后,世界的反应几乎都是赞成的。<br/>&nbsp&nbsp&nbsp&nbsp(这个消息登满了苏美报纸版面,“纽约时报”几乎登了7大版。)<br/>&nbsp&nbsp&nbsp&nbsp除了咬牙切齿的难民和极端分子以外,一部分美国公众也将以非常仇视的态度来对待赫鲁晓夫。<br/>&nbsp&nbsp&nbsp&nbsp路透社从世界各国首都所报道的反应如下:<br/>&nbsp&nbsp&nbsp&nbsp渥太华:加拿大外长格林说:“这种熟悉情况的访问总是有帮助的。”<br/>&nbsp&nbsp&nbsp&nbsp伦敦(安大略)自由报界协会说,这个消息是“令人振奋的”,这次互相访问“可能是1945年冷战开始以来最重要的打开局面的做法。”<br/>&nbsp&nbsp&nbsp&nbsp堪培拉:澳大利亚总理孟席斯和反对党领袖伊瓦特都对这次访问表示欢迎,认为这是走向最高级会议的一个行动。<br/>&nbsp&nbsp&nbsp&nbsp惠灵顿:新西兰总理纳希说,拟议中的相互访问是“走向缓和世界紧张局势的目标的最有价值的一步。”<br/>&nbsp&nbsp&nbsp&nbsp【合众国际社巴格达4日电】卡塞姆总理的政权今天对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即将互相访问的事表示“满意”。<br/>&nbsp&nbsp&nbsp&nbsp巴格达电台广播的伊拉克外交部的一项声明说,政府希望“这些访问将成为缓和世界紧张局势、确立世界和平和结束冷战的一个因素”。

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迫使美改变态度

&nbsp&nbsp&nbsp&nbsp【法新社巴黎4日电】今天早上的巴黎报纸十分欢迎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不久即将会见,并纷纷就此发表评论。<br/>&nbsp&nbsp&nbsp&nbsp雷纳·安德里欧在“人道报”上发表文章说,“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日益强大、社会主义国家和和平政策在世界各地受到拥护,对这次改变态度不是没有关系的。美国人民在这次演变中起了作用,人们甚至要说:从前是欧洲发现了美洲,而现在美国舆论较迟地在最近“发现”了苏联,认识到它是一个强国。”<br/>&nbsp&nbsp&nbsp&nbsp“解放报”的社论题目是“拥护和平”。社论写道:“法国外交官员们对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的会见感到不乐意,这只是说明这件事出乎法国政策意料之外,因而法国政策陷入混乱。<br/>&nbsp&nbsp&nbsp&nbsp戴高乐支持德国复仇主义份子、破坏日内瓦会议和最高级会会、支持阿登纳同东方进行恶劣的争吵,因此事态发展使他处于为难境地,他根本没有预料到阻止不住事态发展。”<br/>&nbsp&nbsp&nbsp&nbsp【法新社巴黎4日电】巴黎报纸评论评述艾森豪威尔—赫鲁晓夫会晤时采取有保留的乐观态度。<br/>&nbsp&nbsp&nbsp&nbsp“战斗报”说:“让我们不要在幻想。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会谈时,将不仅讨论苏—美问题;双方很有可能讨论关于在两大国领导下两大阵营共处临时协议的比较自由的新方案”。

路透社报道:东西方外长已就六点联合公报达成协议

&nbsp&nbsp&nbsp&nbsp【路透社日内瓦5日电】四大国外畏的会议一直开到今天清晨,以作最后一分钟的努力来就今天发表的公报草稿取得一致。<br/>&nbsp&nbsp&nbsp&nbsp英、法、美和苏联代表团的专家昨晚早些时候就开会起草这项草稿。<br/>&nbsp&nbsp&nbsp&nbsp外长们然后在下午九点半举行会议,原来预计会议只进行将近一小时的讨论,可是他们的会开了三小时。<br/>&nbsp&nbsp&nbsp&nbsp会议人士说,已就六点联合公报达成协议,今天将举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br/>&nbsp&nbsp&nbsp&nbsp【法新社日内瓦4日电】在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别墅举行的东西方外长会议在星期三格林威治时间十二点三十分结束。<br/>&nbsp&nbsp&nbsp&nbsp外长们商定了关于最后公报的措词。<br/>&nbsp&nbsp&nbsp&nbsp公报宣布,外长会议将休会,复会日期将通过外交途径共同协议确定。<br/>&nbsp&nbsp&nbsp&nbsp公报没有提到召开最高级会议问题。消息灵通人士说,公报说,外长们未能就提交给这次会议的各项问题达成协议。<br/>&nbsp&nbsp&nbsp&nbsp外长们在这项二百字的公报中说,他们曾尽一切努力设法就提交给他们的各项问题达成一项总的协议,这些问题是:德国问题、欧洲安全和裁军以及柏林问题。<br/>&nbsp&nbsp&nbsp&nbsp公报说,外长们就这些问题举行了坦率而透彻的讨论,他们将以使得他们在某几点上的看法趋于接近,并且缩小了他们的某些分歧,但是未能达成完全的协议。<br/>&nbsp&nbsp&nbsp&nbsp公报说,部长们将在以后通过正常外交途径共同协议确定的一个日期继续讨论在这次会议期间讨论的问题。<br/>&nbsp&nbsp&nbsp&nbsp【美联社日内瓦5日电】据说,葛罗米柯谋求达成协议发表一个较长的公报,公报中将详细说明东西方同意和不同意的论点。<br/>&nbsp&nbsp&nbsp&nbsp但是据说西方仍然坚持它的决定:只发表一个简短的声明,不去钻细节。<br/>&nbsp&nbsp&nbsp&nbsp据说有一点还有待解决。那就是要确切说明谁参加了会议的问题。据葛罗米柯作了最后的努力来争取提高德国的身份。<br/>&nbsp&nbsp&nbsp&nbsp在整个会议期间,他都想使德国人——阿登纳的西德以及东德卫星政府——被承认为参加者而不是顾问。<br/>&nbsp&nbsp&nbsp&nbsp这一段的最后措辞将在全体会议以前由专家会议拟定。<br/>&nbsp&nbsp&nbsp&nbsp【路透社日内瓦5日电】外长们今早经过三小时的逐字逐句的争执之后,已就结束东西方会谈的最后公报达成协议,而没有确定重开谈判的日期。<br/>&nbsp&nbsp&nbsp&nbsp法国发言人说,最后公报将表示如下的意见:尽管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这次会谈仍然是有益的,东西方在若干问题上看法的分歧已经缩小了。<br/>&nbsp&nbsp&nbsp&nbsp东西方的报道稍有分歧,如下:苏联发言人说,已就最后文本取得“完全协议”,可是美国发言人说,已经取得“差不多完全的协议”,只有一句关于会议参加国的译文没有解决。<br/>&nbsp&nbsp&nbsp&nbsp【美国之音5日广播】在日内瓦,一位苏联发言人告诉记者,将通过外交途径来决定外长们如何继续工作下去。

路透社谈苏美互相访问

&nbsp&nbsp&nbsp&nbsp【路透社日内瓦3日电】(路透社首席外交记者约翰·厄尔)外交观察家今晚说,今天宣布的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互相访问为西方所希望的世界两个强权集团至少在今年举行没有危机的谈判树立了一个榜样。<br/>&nbsp&nbsp&nbsp&nbsp1959年可能以开始东西方领袖个人外交的新形式而载入史册,这种外交的着重点是长期私人会谈而不是正式谈判。<br/>&nbsp&nbsp&nbsp&nbsp观察家说,这是1958年以来一次气候的巨大转变。<br/>&nbsp&nbsp&nbsp&nbsp尽管日内瓦外长会议几乎肯定将不能达成协议,这里仍然认为十个星期的谈判有助于这次气候的改变。<br/>&nbsp&nbsp&nbsp&nbsp看来,美国人逐渐同意了一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英国人在幕后推动的),认为这是在走向柏林协议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虽然在公开场合他们的态度仍然认为还没有取得足够的进展,因而有理由召开最高级会议。<br/>&nbsp&nbsp&nbsp&nbsp观察家认为,能够使华盛顿将重点放在和俄国人谈判上而不是放在通常所谓的“边缘政策”上,日内瓦会议是起了作用的。

不继续核试验会议继续讨论检查站问题

&nbsp&nbsp&nbsp&nbsp【法新社日内瓦3日电】苏联、美国和英国专家们今天举行一小时的不继续核武器试验会议,再次讨论了常设检查站人员配备问题。会议没有取得协议。

西德和西柏林报纸认为:苏联有力的外交行动迫使美国改变僵硬立场

&nbsp&nbsp&nbsp&nbsp【新华社波恩4日电】“世界报”今天报道说,‘在日内瓦会议完全搁浅以后,阿登纳和他的顾问们认为,以两大国政府首脑的一次会谈作为下一步比起东西方高级会议来要好得多。理由是艾森豪威尔和赫鲁晓夫在这样一次会谈中不至于被迫一定要取得具体结果。用外交语言说这不是一次谈判而是会谈。’<br/>&nbsp&nbsp&nbsp&nbsp波恩“总汇报”今天的社论说,‘为什么美苏间旅行计划经过长久犹豫之后这么快就实现了?根据美国的看法,在日内瓦失败后必须针对苏联的行动作出点事情来。苏联最后通牒的表在美国人耳朵里一直还是令人很不舒服地滴滴搭搭响着,即使声音变得轻了一些。另外没有限度的军备竞赛在很多美国人看来也是一种威胁,对这种威胁也必须作出点事情。’<br/>&nbsp&nbsp&nbsp&nbsp【新华社柏林4日电】西柏林报纸今天都在首要地位。刊登了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将举行会见的消息。报纸把这个事件叫做“历史的转折点”,“一夜之间发生的转变”,表现出复杂的情绪。<br/>&nbsp&nbsp&nbsp&nbsp报纸担心这种会见有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每日镜报”说,“不可能想像,赫鲁晓夫去美国和艾森豪威尔访问苏联将不改变东西方的关系。”这家报纸说,“艾森豪威尔去莫斯科前将到欧洲访问,表明他不会牺牲别人的利益。可是也不能忽视,赫鲁晓夫是用去年十一月的柏林最后通牒的手段达到他的目的,他的导演成功了。至少他的关于只能从最高级领导人作出决定的提法赢得了西方的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