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1日参考消息 第4版

    【本刊讯】“法兰西观察家报”1月7日载文评法国文学出版界黑幕情况。摘要如下:
    法国出版界的困境窘态,很足以说明去年底文化界的混乱状况。法国的出版业每年要耗费纸张四万余吨,刊印一亿六千万册书籍;仅小说一项,每年由出版商投入市场的新书即达三千多种。但是,书刊的发行与流传是非常困难的。每天都有不少新作家出现,而书籍爱好者的人数却与日俱减。
    事实给出版家们指出了压在他们头上的恶运,结论只有一个: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经常一屁股债的出版商们总要给债主老爷们效越来越多的劳;这样,他们就只好把有声望的文学家们的正确意见置诸脑后了。财主们对出版商发生兴趣,是为了要把他们的狐朋狗友和外室宠姬写的东西出版问世。因此,出版商们只有节节屈服;终至一败涂地、彻底垮台了事。他们的前景是日益黯淡、不堪设想的。这也是劣书充斥、滥竽充数的由来已久的规律了。
    大家对少数作家捧得很过火,其实他们的成功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创作上的成绩,而是由于掌握了登龙之术。每年人们都要制造出两三百个新的青年作家,目前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少女。他们的登云之路不是走出版商的门路,就是出入鸡尾酒会或追逐文学奖金。而其中最常见的成功妙诀则是在“文学小市”中设法抛出一、二本三百来页的自传体小说,从而一举成名。
    一个1958年的作家,要是不跟一只猛豹同居一室以出奇制胜,要是屁股后头不粘上几名三流记者,要是不到圣特罗拜去渡上一番假期要是不周游全国一番到处兜售作品的话,那他就很难设想会搞到六、七千个读者。


    【美联社巴黎讯】巴黎警方已宣布4月6日至13日为灭鼠周。老鼠的数目比大巴黎的人口多一倍——约为六百万只。


    【合众国际社纳埔顿3月1日讯】六千封信件昨天由火箭从内华达州经历了两里路程送到加尼福利亚州。
    该十四尺长,一百二十五磅重的火箭便自内华达克拉克镇射出,成功地降落于加州山巴拉度罗镇小火车站上。
    火箭系以锌粉和硫磺的混合油料为动力。
    该直径三时的自导飞弹装了六千封特别的火箭邮件,系由集邮人发出,用以纪念国际地球物理学年之结束者。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讯】销路广大的一家苏联杂志3月22日说,英国记者兰道夫·丘吉尔没有离开旅馆房间而采访麦克米伦访莫斯科的消息。
    苏联“星火”杂志在一篇关于小丘吉尔的文章中说:“除掉在国家大饭店他的房间之外,他什么都没有看见。”
    杂志说,小丘吉尔关于麦克米伦苏联十日勾留的那些文章显示出“一幅愚昧、轻浮、狂妄的使人吃惊的画面,和阻止英苏关系好转的愤怒欲望”。
    杂志上这篇文章长达两页,还有一张照片显示小丘吉尔坐在一张桌上旁边,桌上有一瓶伏特加酒。照片的标题是:“小丘吉尔和他的消息来源”。
    杂志的一个记者访问了小丘吉尔,引用他的话说,“战争开始四十三分钟之后,你们的所有城市都将从地面上消失掉。”
    杂志的文章说:“给这个过于成熟的婴儿以像新闻笔杆这样的严肃玩具,是极危险的。”这篇文章是写给贝维英国的布鲁克看的。小丘吉尔替贝维布鲁克的“标准晚报”写文章。


    【合众国际社法兰克福讯】大战结束十四年后,希特勒的名气似乎正在提高。
    民意测验结果指出,他在被认为对德国有最大贡献的人物中和贝多芬、巴哈及歌德一同列在第三名内。
    被列为第一名的是西德总理阿登纳。他使俾斯麦屈居第二。
    民意测验机构负责人今天说,该机构曾向西德的二千名不同职业的人提出这个问题:“你认为谁对德国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本刊讯】台北“大华晚报”最近发表“台北动物园乞丐多,市府决予取缔”、“入春后花莲乞丐大增”等消息,报道台湾各地最近乞丐充斥。
    又据台湾各县、市的“救济委员会”在今年2月间调查,台湾各地的乞丐和需要赈济的贫民人数都比去年增加。高雄市共有贫民和乞丐一万一千五百一十二户,计六万零六百七十八人,占全市人口的20%。嘉义县共有贫民和乞丐六万八千人,占全县人口的12%。
    台湾报纸说,台湾各地的社会救济机关,每天都要派人收殓饿死在街头巷尾的尸体。


    【本刊讯】据香港“大公报”消息:今年以来,香港春雨连绵,新界蔬菜生产已受影响。据估计全新界蔬菜产量已降低五、六成。由于蔬菜减产菜价上涨。


    【本刊讯】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持枪抢劫银行的事件,在美国层出不穷。而且花样愈来愈多,使美国银行界为之困扰万分。美国去年发生银行抢案四三一件,被抢金额达一百六十万美元。
    上周,美国银行业协会在所出版的“安全公报”中,刊布了一则公告,提示全国银行主持人训练银行窗口付款员在心理上随时准备遭受抢劫,临危保持镇静,付款员的镇静沉着,常使歹徒自己乱了方寸而退缩或失风。“安全公报”中并列举了几件发生于去年的实例:
    一个歹徒对一位女性付款员威胁,要她把现款交出,否则将以手枪对付,没想到这位付款员却静静的说:“把枪拿出来看看,没有枪,没有钱!”
    另一个传款员遇到歹徒行劫,却郑重其事的告诉他:“我是支付支票的你走错了窗口!”
    另一个付款员曾对歹徒斥喝着说:“快滚出去,不要等着别人来抬你出去!”
    在上述的几个实例中,歹徒都因付款员的镇静沉着而自己泄了,溜之大吉。


    【本刊讯】伦敦“约翰牛画报”去年12月20日刊载了一篇题为:“杜勒斯——口蹄病患者”的文章,饶有风趣地描绘了这个受到世界公众谴责的、一味玩弄冷战外交的美国国务卿的画像,兹将香港“新晚报”译文,转载如后(大小标题都是原有的):
    一个安静的星期天早晨,杜勒斯和他的太太带着三个孩子上礼拜堂。在路上,他心里想能不能用手杖顶起他的礼帽,一面快步走路,一面唱“信徒精兵歌”。
    第一、二、三次,他都失败了,当他第四次尝试时,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这种刺耳的笑声打破了纽约九十一街星期日早晨的宁静。杜勒斯太太感到不安:星期日是安息日,这样大声笑闹,邻居们会作何感想呢?但是杜勒斯却不在乎,他第五次的尝试成功之后,便回头笑嘻嘻地对他太太说:“有一件事,这里的居民迟早都得知道。咱们杜勒斯家的人是不在乎邻居想些什么的。”他认为他永远对
    这件事发生在三十多年前,但是杜勒斯的做人态度至今并没有什么显著改变。他仍然不大把邻居放在眼里。他仍然喜欢耍平衡大礼貌这种杂技。而美国的盟国也经常觉得他是唱着“信徒精兵歌”这个调子在耍惊人杂技的。
    前些时,北大西洋公约理事会在巴黎开会,杜勒斯去参加会议,他仍然是世界上最著名也最莫名其妙的人物之一。他自认为,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他永远是对的,一切反对他的人都不对——他这种显明的自信,已在欧洲政界人士之间造成了无数摩擦。
    他这种信念,使得他在大国之间谈判时没有取与的伸缩性,有时候似乎更使得他对某些国家的观感视而不见,而这些国家的支持是他所欢迎之不暇的。信口胡说的人
    美国的盟国人士在另一方面对杜勒斯也感到不安。他们说,杜勒斯在公共场所太爱说话,也说得太多。他们指责他不识趣,鲁莽轻率。
    如果说他的北大西洋公约同事们不了解他,这并不稀奇,因为即使是在美国,他也被人认为是本世纪最引人争论的国务卿。艾森豪威尔总统说他是“我所认识的最聪明、最有献身精神的人”。而他的一个政敌则说他是“口蹄病(即信口胡说)的典型例子”,即使是他的最知己的朋友,也认为他是个莫名其妙的人。
    杜勒斯今年七十岁,身体瘦长而难看。他的头发深灰色,驼背,肚微突,一张阴沉沉的脸,左眼不时抽动,讲话时粗声粗气,含糊不清。当他思索时,两只蓝眼睛便迅速地眨着,又用舌头舐着牙齿,下巴也不停地动。新闻记者向他提出问题时,他往往要这样表演半分钟才答得出话,而他的回答又经常是令人不解的。“我需要理发吗?”
    1954年有一天,一个国务院官员拿着一份令人失望的国际新闻汇报走进杜勒斯的办公室。杜勒斯咬牙切齿地看完了汇报却问道:“谁赢了台维斯杯?”
    这个官员在吃惊之余结巴巴地说:“唉,……是我们赢了。”
    杜勒斯点点头。“好极啦,现在我们也该听到一点好消息了。”
    有一次,他在开会中途却按铃叫他的女秘书进来,问道:“你说我需要理发吗?”
    在国际外交场中,几乎人人都知道许多关于杜勒斯的故事。但是,尽管他们议论他,批评他,他担任美国国务卿的时间却比大部分其他大国的外交部长都要长。他专唱独脚戏
    从他1953年就任国务卿以来,英国已经换过三个外交部长,苏联换过四个,法国换过八个,只有中国的周恩来做外长的时间比他长。
    杜勒斯一辈子就希望当国务卿。自从登上这个宝座之后,他便对他的国务院下属实施独裁。
    他的一个僚属最近说:“政策的决定和实施完全由他一手包办。从开始阶段起,草拟政策的是他,决定的是他,实施的也是他。他唱的是一幕独脚戏。


    【本刊讯】在美国出版的苏联书籍(包括科学书籍和小说)数量的增加说明美国对苏联文化越来越感兴趣。这方面的“解冻”是一个相当新的现象。在杜鲁门执政时期一打冷战开始,美国出版商就宣布抵制苏联书籍。
    起先是在科学书籍方面“解冻”。尽管冷战加剧和对苏联成就有估计不足的倾向,美国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不得不承认,苏联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进展,承认注意苏联成就对他们自己有很大的好处。1955年初,美国出版商开始对苏联科学工作表现了显著的兴趣。自此之后这种兴趣日益增长,而自从苏联发射了卫星之后又有了更大的提高。
    人们增加了对苏联文学和整个俄国的兴趣,这点反映在去年新出版的俄英字典和英俄字典。
    对苏联小说作品的抵制也逐渐放松,尽管是比较缓慢的。出版商最初的时候只出版那些他们认为诋毁苏联生活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这也说明为什么出版杜金采夫的“不是单靠面包”,当然也出版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
    但是,莫伊塞耶夫舞蹈团和“小白桦树”舞蹈团在美国的巡回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就证明,美国人民对苏联生活和文化越来越感到兴趣,使得某些出版商对苏联文学的成见稍微少了一些。1957年出版了索洛符耶夫的“扰乱秩序的人”。这本书受到了美国文学评论家的好评,百老汇剧院的一些导演对可能用这本书来作脚本很感兴趣。
    1958年出版了阿列克谢·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集和收罗了西蒙诺夫、拉夫列涅夫、沃罗诺夫等人作品的“关于当代俄罗斯的短篇小说集”。


    【路透社伦敦22日电】有成千上万的男女中学生不到点心店去吃点心,而跑到香烟铺买香烟吸。
    英国医药协会说,在英国中学生中间,吸烟的习惯“极为流行”,卫生教育中央理事会指出,全国中学校男女学生吸烟的占三分之一。


    【本刊讯】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持枪抢劫银行的事件,在美国层出不穷。而且花样愈来愈多,使美国银行界为之困扰万分。美国去年发生银行抢案四三一件,被抢金额达一百六十万美元。
    上周,美国银行业协会在所出版的“安全公报”中,刊布了一则公告,提示全国银行主持人训练银行窗口付款员在心理上随时准备遭受抢劫,临危保持镇静,付款员的镇静沉着,常使歹徒自己乱了方寸而退缩或失风。“安全公报”中并列举了几件发生于去年的实例:
    一个歹徒对一位女性付款员威胁,要她把现款交出,否则将以手枪对付,没想到这位付款员却静静的说:“把枪拿出来看看,没有枪,没有钱!”
    另一个传款员遇到歹徒行劫,却郑重其事的告诉他:“我是支付支票的你走错了窗口!”
    另一个付款员曾对歹徒斥喝着说:“快滚出去,不要等着别人来抬你出去!”
    在上述的几个实例中,歹徒都因付款员的镇静沉着而自己泄了,溜之大吉。


    【路透社伦敦22日电】有成千上万的男女中学生不到点心店去吃点心,而跑到香烟铺买香烟吸。
    英国医药协会说,在英国中学生中间,吸烟的习惯“极为流行”,卫生教育中央理事会指出,全国中学校男女学生吸烟的占三分之一。


    【美联社巴黎讯】巴黎警方已宣布4月6日至13日为灭鼠周。老鼠的数目比大巴黎的人口多一倍——约为六百万只。


    【合众国际社纳埔顿3月1日讯】六千封信件昨天由火箭从内华达州经历了两里路程送到加尼福利亚州。
    该十四尺长,一百二十五磅重的火箭便自内华达克拉克镇射出,成功地降落于加州山巴拉度罗镇小火车站上。
    火箭系以锌粉和硫磺的混合油料为动力。
    该直径三时的自导飞弹装了六千封特别的火箭邮件,系由集邮人发出,用以纪念国际地球物理学年之结束者。


    【合众国际社法兰克福讯】大战结束十四年后,希特勒的名气似乎正在提高。
    民意测验结果指出,他在被认为对德国有最大贡献的人物中和贝多芬、巴哈及歌德一同列在第三名内。
    被列为第一名的是西德总理阿登纳。他使俾斯麦屈居第二。
    民意测验机构负责人今天说,该机构曾向西德的二千名不同职业的人提出这个问题:“你认为谁对德国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本刊讯】据香港“大公报”消息:今年以来,香港春雨连绵,新界蔬菜生产已受影响。据估计全新界蔬菜产量已降低五、六成。由于蔬菜减产菜价上涨。


    【合众国际社莫斯科讯】销路广大的一家苏联杂志3月22日说,英国记者兰道夫·丘吉尔没有离开旅馆房间而采访麦克米伦访莫斯科的消息。
    苏联“星火”杂志在一篇关于小丘吉尔的文章中说:“除掉在国家大饭店他的房间之外,他什么都没有看见。”
    杂志说,小丘吉尔关于麦克米伦苏联十日勾留的那些文章显示出“一幅愚昧、轻浮、狂妄的使人吃惊的画面,和阻止英苏关系好转的愤怒欲望”。
    杂志上这篇文章长达两页,还有一张照片显示小丘吉尔坐在一张桌上旁边,桌上有一瓶伏特加酒。照片的标题是:“小丘吉尔和他的消息来源”。
    杂志的一个记者访问了小丘吉尔,引用他的话说,“战争开始四十三分钟之后,你们的所有城市都将从地面上消失掉。”
    杂志的文章说:“给这个过于成熟的婴儿以像新闻笔杆这样的严肃玩具,是极危险的。”这篇文章是写给贝维英国的布鲁克看的。小丘吉尔替贝维布鲁克的“标准晚报”写文章。


    【本刊讯】台北“大华晚报”最近发表“台北动物园乞丐多,市府决予取缔”、“入春后花莲乞丐大增”等消息,报道台湾各地最近乞丐充斥。
    又据台湾各县、市的“救济委员会”在今年2月间调查,台湾各地的乞丐和需要赈济的贫民人数都比去年增加。高雄市共有贫民和乞丐一万一千五百一十二户,计六万零六百七十八人,占全市人口的20%。嘉义县共有贫民和乞丐六万八千人,占全县人口的12%。
    台湾报纸说,台湾各地的社会救济机关,每天都要派人收殓饿死在街头巷尾的尸体。


    【本刊讯】在美国出版的苏联书籍(包括科学书籍和小说)数量的增加说明美国对苏联文化越来越感兴趣。这方面的“解冻”是一个相当新的现象。在杜鲁门执政时期一打冷战开始,美国出版商就宣布抵制苏联书籍。
    起先是在科学书籍方面“解冻”。尽管冷战加剧和对苏联成就有估计不足的倾向,美国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不得不承认,苏联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进展,承认注意苏联成就对他们自己有很大的好处。1955年初,美国出版商开始对苏联科学工作表现了显著的兴趣。自此之后这种兴趣日益增长,而自从苏联发射了卫星之后又有了更大的提高。
    人们增加了对苏联文学和整个俄国的兴趣,这点反映在去年新出版的俄英字典和英俄字典。
    对苏联小说作品的抵制也逐渐放松,尽管是比较缓慢的。出版商最初的时候只出版那些他们认为诋毁苏联生活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这也说明为什么出版杜金采夫的“不是单靠面包”,当然也出版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
    但是,莫伊塞耶夫舞蹈团和“小白桦树”舞蹈团在美国的巡回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就证明,美国人民对苏联生活和文化越来越感到兴趣,使得某些出版商对苏联文学的成见稍微少了一些。1957年出版了索洛符耶夫的“扰乱秩序的人”。这本书受到了美国文学评论家的好评,百老汇剧院的一些导演对可能用这本书来作脚本很感兴趣。
    1958年出版了阿列克谢·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集和收罗了西蒙诺夫、拉夫列涅夫、沃罗诺夫等人作品的“关于当代俄罗斯的短篇小说集”。


    【本刊讯】伦敦“约翰牛画报”去年12月20日刊载了一篇题为:“杜勒斯——口蹄病患者”的文章,饶有风趣地描绘了这个受到世界公众谴责的、一味玩弄冷战外交的美国国务卿的画像,兹将香港“新晚报”译文,转载如后(大小标题都是原有的):
    一个安静的星期天早晨,杜勒斯和他的太太带着三个孩子上礼拜堂。在路上,他心里想能不能用手杖顶起他的礼帽,一面快步走路,一面唱“信徒精兵歌”。
    第一、二、三次,他都失败了,当他第四次尝试时,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这种刺耳的笑声打破了纽约九十一街星期日早晨的宁静。杜勒斯太太感到不安:星期日是安息日,这样大声笑闹,邻居们会作何感想呢?但是杜勒斯却不在乎,他第五次的尝试成功之后,便回头笑嘻嘻地对他太太说:“有一件事,这里的居民迟早都得知道。咱们杜勒斯家的人是不在乎邻居想些什么的。”他认为他永远对
    这件事发生在三十多年前,但是杜勒斯的做人态度至今并没有什么显著改变。他仍然不大把邻居放在眼里。他仍然喜欢耍平衡大礼貌这种杂技。而美国的盟国也经常觉得他是唱着“信徒精兵歌”这个调子在耍惊人杂技的。
    前些时,北大西洋公约理事会在巴黎开会,杜勒斯去参加会议,他仍然是世界上最著名也最莫名其妙的人物之一。他自认为,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他永远是对的,一切反对他的人都不对——他这种显明的自信,已在欧洲政界人士之间造成了无数摩擦。
    他这种信念,使得他在大国之间谈判时没有取与的伸缩性,有时候似乎更使得他对某些国家的观感视而不见,而这些国家的支持是他所欢迎之不暇的。信口胡说的人
    美国的盟国人士在另一方面对杜勒斯也感到不安。他们说,杜勒斯在公共场所太爱说话,也说得太多。他们指责他不识趣,鲁莽轻率。
    如果说他的北大西洋公约同事们不了解他,这并不稀奇,因为即使是在美国,他也被人认为是本世纪最引人争论的国务卿。艾森豪威尔总统说他是“我所认识的最聪明、最有献身精神的人”。而他的一个政敌则说他是“口蹄病(即信口胡说)的典型例子”,即使是他的最知己的朋友,也认为他是个莫名其妙的人。
    杜勒斯今年七十岁,身体瘦长而难看。他的头发深灰色,驼背,肚微突,一张阴沉沉的脸,左眼不时抽动,讲话时粗声粗气,含糊不清。当他思索时,两只蓝眼睛便迅速地眨着,又用舌头舐着牙齿,下巴也不停地动。新闻记者向他提出问题时,他往往要这样表演半分钟才答得出话,而他的回答又经常是令人不解的。“我需要理发吗?”
    1954年有一天,一个国务院官员拿着一份令人失望的国际新闻汇报走进杜勒斯的办公室。杜勒斯咬牙切齿地看完了汇报却问道:“谁赢了台维斯杯?”
    这个官员在吃惊之余结巴巴地说:“唉,……是我们赢了。”
    杜勒斯点点头。“好极啦,现在我们也该听到一点好消息了。”
    有一次,他在开会中途却按铃叫他的女秘书进来,问道:“你说我需要理发吗?”
    在国际外交场中,几乎人人都知道许多关于杜勒斯的故事。但是,尽管他们议论他,批评他,他担任美国国务卿的时间却比大部分其他大国的外交部长都要长。他专唱独脚戏
    从他1953年就任国务卿以来,英国已经换过三个外交部长,苏联换过四个,法国换过八个,只有中国的周恩来做外长的时间比他长。
    杜勒斯一辈子就希望当国务卿。自从登上这个宝座之后,他便对他的国务院下属实施独裁。
    他的一个僚属最近说:“政策的决定和实施完全由他一手包办。从开始阶段起,草拟政策的是他,决定的是他,实施的也是他。他唱的是一幕独脚戏。


    【本刊讯】“法兰西观察家报”1月7日载文评法国文学出版界黑幕情况。摘要如下:
    法国出版界的困境窘态,很足以说明去年底文化界的混乱状况。法国的出版业每年要耗费纸张四万余吨,刊印一亿六千万册书籍;仅小说一项,每年由出版商投入市场的新书即达三千多种。但是,书刊的发行与流传是非常困难的。每天都有不少新作家出现,而书籍爱好者的人数却与日俱减。
    事实给出版家们指出了压在他们头上的恶运,结论只有一个: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经常一屁股债的出版商们总要给债主老爷们效越来越多的劳;这样,他们就只好把有声望的文学家们的正确意见置诸脑后了。财主们对出版商发生兴趣,是为了要把他们的狐朋狗友和外室宠姬写的东西出版问世。因此,出版商们只有节节屈服;终至一败涂地、彻底垮台了事。他们的前景是日益黯淡、不堪设想的。这也是劣书充斥、滥竽充数的由来已久的规律了。
    大家对少数作家捧得很过火,其实他们的成功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创作上的成绩,而是由于掌握了登龙之术。每年人们都要制造出两三百个新的青年作家,目前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少女。他们的登云之路不是走出版商的门路,就是出入鸡尾酒会或追逐文学奖金。而其中最常见的成功妙诀则是在“文学小市”中设法抛出一、二本三百来页的自传体小说,从而一举成名。
    一个1958年的作家,要是不跟一只猛豹同居一室以出奇制胜,要是屁股后头不粘上几名三流记者,要是不到圣特罗拜去渡上一番假期要是不周游全国一番到处兜售作品的话,那他就很难设想会搞到六、七千个读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