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1月13日参考消息 第3版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1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帝国主义”的社论,摘要如下:
    像尼赫鲁先生昨晚指出的那样,周恩来先生建议中印双方各自沿着中印边界后撤完全是对中国有利的。然而,它却有弄清楚中国侵略的主要目的的用处。在东边,以麦克马洪线为界,中国建议两国政府各把军队后撤十二英里半。可以认为,这是够公平。因此这条线至少被承认为公认的边界,虽然中国在要求印度撤离这条线的时候仍然对这条线的有效性持有异议。而且,因为印度对中国方面没有提出什么要求,这意味着以后的谈判会导致对麦克马洪线作对中国有利的修改。
    但是正是在把这个原则应用在长达二千五百英里边界的西端的时候暴露了中国侵略的真正目的、暴露了它的建议的似是而非的性质。在拉达克这里,没有麦克马洪线,周恩来先生建议双方撤退的标准是双方的实际控制“线”。正是在这个地区,中国渗入最深,而且因为印度未能在那里实行有效的控制,所以在上个月发生印度军队被杀事件以前侵略才能够进行到那种程度。像周先生建议的那样的撤退仍然将使中国军队留在距边界近三十英里的印度领土内,他们已开辟了一条显然想永远存在下去的战略公路通过印度领土。
    所以,很明显,中国要在相隔很远的各个地点向这条漫长的边界试探的直接目的是要获得印度领土上的这个角落。先夺取比它希望拥有的为多的地方,然后慷慨地归还其中一部分,这是侵略者的惯技。在这种情况下,可谈判的部分无疑将是麦克马洪边界一带和中国征服的核心、即有助于巩固它对西藏控制的西部地区。
    如果说能从共产党中国侵略缅甸领土以及侵略西藏和印度中看出什么典型的话,那就是它表明决心要在最大限度内实行中华帝国的共产主义控制。按目前北京的心绪来看,这类威望的考虑似乎要多于对印度和亚洲的善意,现在这种善意已被丢给喜马拉雅山的狂风了。


    【法新社巴黎10日电】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上所发表的事先准备好的声明摘要如下:
    “在经过多年的国际紧张局势以后,苏联那一边似乎正在出现某些和解的迹象。”
    戴高乐说:“毫无疑问,俄国在建立起巨大的后备力量,并且认识到西方也是同样强大以后,现在承认,战争——不管是哪一方发动的——将以完全的毁灭而告终。
    “毫无疑问,苏联在认识到了人们再不能发动战争以后,便决定要求和平了。”
    戴高乐在谈到卫星国家时说,“毫无疑问,苏联认识到,如果这些国家的人民能够自由表达他们的意见的话,他们绝大多数人肯定会推翻这个制度。”
    戴高乐说,“毫无疑问,苏俄虽然帮助在中国确立了共产主义,却认识到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即:苏俄面对着中国的大量黄种人,而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可怜的、不可摧毁的和雄心勃勃的,它在考验和苦难中建设一个巨大无比的国家,并且环视着周围的一些有朝一日它必须进行扩张的地区。
    “毫无疑问,并且也许是最主要的是,苏俄目前的首脑由于认识到:在最高度负责的情况下,对人和他的境况以及对和平的服务就是一切现实中最现实主义的,一切政策中最富于政治意义的,因此这个首脑的人品就在一种新方向的开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戴高乐说,“由此便出现了负有世界责任的国家首脑举行会议的主张。
    “无论哪一方都未反对举行这样一次会议的原则。法国赞成这个原则。
    “但是,由于它希望计划中的这次会议可以取得积极结果,它就认为有必要避免仓促地举行可能是肤浅的,也就是说毫无结果的讨论,或者最后仓促作出某种安排,以致第二天又感到后悔,并成为新的误解的根源。”
    【法新社巴黎10日电】戴高乐说:“如果人们认为,这样一次会议要为实际地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军备竞赛、不发达国家的贫困、干涉他国内政、德国的未来和在远东、非洲和亚洲的危险局势——开辟道路,那么在会议举行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他说,“第一个条件是,未来数月中国际关系继续有改善,以便国家和政府的首脑们能在和解的气氛中而不是在危机的气氛中会晤。”
    戴高乐说:“第二个条件是,参加即将召开的东西方最高级会议的西方国家首脑事先就将要讨论的问题和它们对这些问题中的每一个问题的共同态度取得一致的意见。”
    这位将军说:“第三个条件是赫鲁晓夫同我自己、德勃雷总理和我们政府之间的私人接触。”
    【法新社巴黎10日电】当一名记者问他,如果赫鲁晓夫必竟提出让人民中国加入联合国的问题时,他将怎么办。戴高乐尖锐地反驳说:“联合国在巴黎并没有它的总部。接待苏联总理的是法国”。


    【法新社华盛顿10日电】“华盛顿邮报”星期二在一篇题为“中国语气缓和”的社论中写道:“要是印度和中国之间发生战争的话,将是一出无意义的世界悲剧。因此很有希望取得令人满意的妥协办法。”
    该报又说:“印度认为在同一名强徒打交道时必须采取坚定态度这样一种立场也将得到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的支持。当那强徒不但自称你的门廓是属于他的,而且还把脚踏在门槛上的时候,是很难保持友好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星期一建议在印度和共产党中国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一事,“华盛顿邮报”认为:“由于地势多山,这样做将遇到许多具体问题,而且可能形成一种真空状态,使印度难于保卫自己的利益。”
    【路透社芝加哥11日电】“芝加哥论坛报”今天发表社论说:据最近的消息,共产党中国渗入拉达克一事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中国建议设立一个非军事缓冲区。印度已拒绝了这个建议,因为在实行撤退以后,中国军队仍旧是留在印度宣布是属于印度的土地上。
    从统计学方面看,拉达克在世界上是很少引起注意的地方。它并没有为人乐道的资源,它的边界大部分没有明确划定,很少地方有人烟,它的面积约为伊利诺斯一半大,人口却只有五百人左右。从种族上和地理上讲,那个地方经常被认为是西藏的一部分。
    印度在1947年变成两个独立国家的分治使两国都对克什米尔提出了要求,巴基斯坦为了它的穆斯林居民,印度为了它的行政。
    印度对拉达克提出的要求显然是很勉强的,巴基斯坦的要求并不好得多。因为,如果人种方面的理由起支配作用的话,那末拉达克应该成为西藏的一部分,而不是印度也不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无疑,西藏从来没有放弃过它对这个地区的要求。
    拉达克的发生争执的地位使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处境很为难。他必须愤怒地宣布他有权保卫拉达克,否则就会把这种权利丧失给巴基斯坦。但是如果他同中国人正面交锋,这一定会危害他由于劝诫对共产党中国采取和解态度而所树立的中立主义光辉,特别是因为不得不进行和解的不是别人。
    迄今,他的愤怒较多地针对着空间,而不那末针对着北平。但是舆论正在迫使他用行动来支持他的言论。许多印度人显然认识到,对一个共产党侵略者来说,和解是导向再次进行侵略的第一个步骤。


    宣扬法制“自决”原则和“光荣的”停战条件,企图诱骗阿民族解放军投降。并称“保证”阿代表去法谈判的“安全”。
    【法新社巴黎10日电】戴高乐总统今天举行了自从他在1月上台以来的第二次记者招待会,记者问,你怎样看待自从你9月16日发表庄严声明以来阿尔及利亚局势的发展,停火的可能前景是什么?
    戴高乐回答说:关于阿尔及利亚,现在已经发生了一个有决定性意义的事实,这就是:阿尔及利亚人将自己决定他们自己的命运。他们的选择将是完全自由的。其所以将这样,因为法国希望这样,因为法国希望这个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其所以选择是自由的,也是因为我已答应所有的阿尔及利亚人都可以毫无拘束地参加投票,甚至不管他们是干什么的人,不管他们来自何处,不管他们的纲领如何,他们不仅将参加投票,而且将参加在这之前进行的解决投票方式的商谈,参加在投票之前的宣传运动。
    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平息下来,一切都取决于这一点。我再说一遍,假如叛乱领袖愿意同当局讨论停战的条件,他们是能够这样做的。我再说一遍,这些条件将是光荣的。这些条件将是尊重自由、每个人的尊严的,而且将正当地考虑到在战斗中显示的骁勇。
    假如在国外的组织的代表决定到法国来,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来,或者公开地来,或者秘密地来。我们驻突尼斯大使和驻拉巴特大使,将给他们到法国来的一切方法。有职权的人物准备接待他们。假如他们愿意离去,他们将有完全的自由和一切的方法离去。
    假如没有发生这样的做法,那么,治安部队将继续绥靖这块土地,象他们越来越胜利地做的那样。
    戴高乐强调指出,法国方面在阿尔及利亚的损失很小,他接着说,在另一方面,叛乱者的损失则多么大啊,他们死亡了145,000人。
    戴高乐指出,1957年,阿尔及利亚每月发生了2000件各种各样的暴力事件。1958年平均发生1600起,而1959年10月,则差不多一千起。


    【法新社突尼斯11日电】在突尼斯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发言人今晚证实说,很晚才得到戴高乐将军在记者招待会上讲话的全文的阿尔及利亚部长们,今天两次举行会议来研究这篇谈话。
    阿尔及利亚政府不大可能作出最后的决定,特别是如果在三位部长(即德巴金、亚齐德和万达尼——编者注)不在的情况下要作出一种积极性的决定。
    也不能绝对排除这一点:在国外的代表一旦决定答复戴高乐的邀请,他们可能选择刚向他们提出的秘密进行的解决办法。


    【法新社波恩10日电】西德官方人士指出,德国是主张对召开任何最高级会议都要进行十分谨慎的准备的。因此,把赫鲁晓夫访问巴黎的日期选在会议以前的比较晚的时候和提出召开会议的三个条件都表明戴高乐将军像西德总理阿登纳一样也打算不那末急地参加会议。
    官方人士在评论戴高乐指出的召开最高级会议的三个条件时说,如果这样一次会议在缓和的气氛中举行的话,那它将有较大的成功可能性。所以在认真准备这样一次会议时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要消除西方观点上的分歧。
    西德首都的某些人士今晚提到“最高级会议前”的第二次西方会议,它将在西方领导人在巴黎集会以后和紧接在东西方最高级会议前举行。
    这些人士认为,西德将主张除了西方四大国以外能有更多的其他西方盟国参与这些会谈。他们特别考虑到意大利参加西方会谈。


    【法新社伦敦10日电】消息灵通人士说,英国政府人士对法国总统戴高乐今天的记者招待会感到有些失望。戴高乐表示,最高级会议不会在明年5月以前举行。
    【路透社伦敦11日电】英国大多数晨报今天以第一版刊载法国总统戴高乐昨天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消息。
    颇有影响的“泰晤士报”在社论中指出总统“几乎没有提及”柏林问题之后说,柏林问题似乎仍然是同俄国取得和解的一个“明显的起点”。
    这家报纸又说:“纵使需要统一西方的战略,也没有必要像戴高乐将军现在建议的那样召开两次西方政府首脑会议。”
    “每日邮报”说,西方最高级会议以及东西方最高级会议的明显的推迟令人“极其失望”,但是“不必把这看得很可悲”。这家报纸又说:“麦克米伦先生的意见一向是要保持他带头的以及由赫鲁晓夫继续维持的那种具有诚意的势头。”


    【法新社巴黎11日电】英国外交大臣劳埃德和法国外长德姆维尔,今天就一般政策问题会谈了四小时。
    【路透社巴黎11日电】劳埃德今天从伦敦乘飞机到达这里,谋求英国和法国“充分谅解和合作”。
    他在机场发表的声明说,法英谅解对欧洲有重大意义,因为法国是“欧洲合作的基石”。
    劳埃德说,“如果有人感到——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私下的——缺乏信心或共同的目的,如果有人感到我们不管怎样正在分道扬镖(不管这种感觉是多么没有根据),那末现在正是检查并考虑怎样确保充分的谅解和合作的时候了。”
    【本刊讯】英国的“卫报”11月10日在一篇题为“设法消除法国猜疑”的文章中说:目前,英法关系似乎包含着误解、猜疑、丧感和尖刻的感觉。战后英法关系糟到如此地步是少见的。
    劳埃德之行的主要目的是设法找出引起这种遗憾事态的某些根源。
    目前巴黎与伦敦之间的误解和猜疑并不是由于英法之间的什么具体纠纷或问题所引起的,这就使得劳埃德的任务在某些方面更加艰巨了。显然,发生磨擦的一个根源是欧洲经济分裂为六国共同市场和计划中的七国自由贸易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