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玉中民一终字第163号

裁判日期: 2015-08-11

公开日期: 2015-08-27

案件名称

钟春海与柳世权、吕俊博居间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钟春海,柳世权,吕俊博

案由

居间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3年)》: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

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玉中民一终字第163号上诉人(一审原告):钟春海,农民。委托代理人:陈日榕,广西玉洲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一审被告):柳世权,农民。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吕俊博,农民。上诉人钟春海因居间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博白县人民法院(2014)博民初字第162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5年5月22日受理后,依法组成由审判员韦子荣担任审判长,审判员陈凤贞、陈劲松参加的合议庭,于2015年6月24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书记员梁伟成担任法庭记录。上诉人钟春海及其委托代理人陈日榕,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2013年,经原告钟春海向被告吕俊博提供了第三方韦金杏、岑明华、岑金特有林地转包的信息,被告方于2013年4月9日在百色市乐业县与第三方韦金杏、岑明华、岑金特签订了《林业用地转包合同》,在合同签订后,原告钟春海在庭审中自认被告方己支付给其6000元。同日,被告吕俊博立写一张说明给原告钟春海收执,双方明确约定合同的目的实现后,就支付34000元给原告钟春海。但在2014年4月15日,被告方与第三方韦金杏、岑明华、岑金特签订了解除合同协议,因第三方的违约造成原合同的目的并没有实现。2014年7月21日,原告钟春海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1、被告柳世权、吕俊博支付余下中介费34000元给原告钟春海。2、被告柳世权、吕俊博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相应的利息给原告钟春海,产生利息按本金34000元计,时间从2013年4月9日计起。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柳世权、吕俊博负担。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居间合同是有偿合同,但居间人只能在有居间结果时才可以请求报酬。本案的原告钟春海向被告吕俊博提供过信息,在被告与第三方订立合同后,因第三方违约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导致了原合同的解除。从被告吕俊博立写给原告的说明来看,该说明是当时《林业用地转包合同》签订后所立写的,内容明确了“为林业用地转包合同的事做好以后,就把余下款三万肆千元正给钟春海。”这是双方对支付前提的约定。因此,原告钟春海的主张并不成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钟春海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650元,财产保全费420元,由原告钟春海负担。上诉人钟春海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称:一审认定因第三方的违约造成原合同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属于认定事实错误,一审据此认定上诉人请求被上诉人支付报酬的条件不成立,也是错误的;一审判决已认定上诉人向被上诉人吕俊博提供了第三方有林地转包的信息,被上诉人于2013年4月9日与第三方签订了《林业用地转包合同》,依法就应认定上诉人获取中介费的条件即: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已经具备,被上诉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给上诉人;一审认定上诉人已经促成了合同的成立,却认定上诉人要求支付报酬的条件未成立,这是对事实的歪曲,也是对法律的曲解;被上诉人签订合同的目的已经实现,其以后来其与第三方解除合同作为其拒绝支付上诉人的报酬的理由,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请求:撤销(2014)博民初字第1622号民事判决,判决支持上诉人钟春海的诉讼请求。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答辩称:其签订的合同没有上诉人签名,其不认识上诉人,上诉人的行为纯属诈骗;上诉人说过帮其办好林地计划,而被上诉人却没有取得林地,上诉人说有林地2300亩,但实际测量只有1800多亩,上诉人并没有把事情办妥,就应把定金退回给被上诉人;上诉人不按照合同办事,造成其投入资金十几万元没得收回来;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上诉没有事实依据。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根据诉辩双方的意见,本院归纳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上诉人钟春海与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之间的居间合同是否有居间结果,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应否支付尚欠报酬34000元及相应利息给上诉人钟春海。上诉人钟春海在二审举证期限内向法庭提供的证据有:1、第三方韦金杏、岑明华、岑金特出具的《关于﹤林业用地转包合同﹥的一些声明》一份。欲证明上诉人钟春海与韦金杏、岑明华、岑金特联系协商,为被上诉人提供了订立《林业用地转包合同》的机会;2、韦金杏、岑金特的身份证复印件及岑明华出具的《说明》各一份。欲证明被上诉人与韦金杏、岑明华、岑金特已经签订了《林业用地转包合同》,双方已开始履行了合同,被上诉人在承包的林地上种植了林木;3、韦金杏发给上诉人钟春海的手机短信一条。欲证明被上诉人曾经承诺支付中介费4万元给上诉人,已支付了6000元,尚欠34000元未付;4、韦金杏、岑明华转账付款到柳世权账户的凭证一份。欲证明韦金杏、岑明华、岑金特与被上诉人解除《林业用地转包合同》后,退还了被上诉人所支付的定金8万元,并向被上诉人支付了违约金8万元;5、光碟一张。欲证明上诉人已经完成了工作,被上诉人有义务支付报酬,支付尚欠其中介费34000元。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在二审举证期限内未向法庭提供的证据。经法庭组织质证:两被上诉人对上诉人提供证据的来源及真实性无异议,但对证明内容有异议,认为其委托上诉人去与第三方谈价格,但上诉人没有按照合同履行,却伙同第三方诈骗被上诉人,被上诉人与第三方签订的合同已经解除,第三方退了16万元给被上诉人是事实;其说的是要林地办好后才给中介费上诉人,但被上诉人没得林地种,而且还亏了本金,其没有理由支付中介费给上诉人。对于上述证据材料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综合分析,本院认为:对上诉人提供的证据,因被上诉人对其真实性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本院经审理查明:2013年初,上诉人钟春海通过上网知道第三方韦金杏、岑明华、岑金特有林地转包的信息,经过其多次进行实地考察,证实信息属实后,遂向被上诉人吕俊博提供了第三方有林地转包的信息。被上诉人吕俊博得到信息后便约定与被上诉人柳世权合伙承包,经其与上诉人钟春海双方协商一致,约定如上诉人钟春海促成合同成立的,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支付报酬4万元给上诉人钟春海。上诉人钟春海便带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多次到实地考察后,经与第三方协商一致,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于2013年4月9日在百色市乐业县与第三方韦金杏、岑明华、岑金特签订了《林业用地转包合同》。合同签订后,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依约交付了定金8万元给第三方,并支付报酬6000元给上诉人钟春海,尚欠34000元未付。同日,被上诉人吕俊博立写一张说明给上诉人钟春海收执,该说明载明:“为林业用地转包合同的事做好以后,就把余下款三万肆千元正给钟春海。吕俊博2013年4月9日”。此后,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已对承包林地进行了炼山,并进场补种了2000多株桉树。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与第三方韦金杏、岑明华、岑金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第三方违约,造成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于2014年4月15日与第三方韦金杏、岑明华、岑金特签订了《解除合同协议书》,第三方退回定金8万元及按合同约定支付了违约金8万元给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上诉人钟春海因向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追索尚欠报酬未果,遂诉至一审法院。本院认为:上诉人钟春海与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对双方之间形成了居间合同关系。上诉人钟春海作为居间人,已向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提供了第三方转包林地的信息,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已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如实报告,并且已促成了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与第三方签订了《林业用地转包合同》,居间人已有居间结果,则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作为委托人,其就有义务按约定向上诉人钟春海支付报酬。上诉人钟春海与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对双方原约定报酬为4万元、已支付了报酬6000元的事实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因此,上诉人钟春海请求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支付尚欠报酬34000元及相应利息,有理有据,本院依法予以支持。上诉人钟春海作为居间人,其只需要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不用参与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与第三方之间的关系,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与第三方签订的林地转包合同是在双方开始履行后将近一年才解除的,与上诉人钟春海的居间活动无关,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也没有证据证实上诉人钟春海有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因此,一审法院以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与第三方订立合同后,因第三方违约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导致了原合同的解除为由,判决不支持上诉人钟春海的诉讼请求是明显不当的,本院依法予以纠正。综上所述,上诉人钟春海上诉有理,本院予以支持。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够清楚,实体处理不当,本院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二)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撤销博白县人民法院(2014)博民初字第1622号民事判决;二、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支付尚欠报酬34000元给上诉人钟春海;三、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支付利息给上诉人钟春海(利息计算办法:以34000元为基数,从2013年4月9日起至本判决确定履行期限届满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上述债务,限义务人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履行完毕。如果义务人未按照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权利人可在本案生效判决规定的履行期限最后一日起二年内,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本案一审案件受理费650元,财产保全费42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650元。一、二审诉讼费合计1720元(钟春海已预交),由被上诉人柳世权、吕俊博共同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韦子荣审判员  陈凤贞审判员  陈劲松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一日书记员  梁伟成 来自:

返回顶部